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姜洪松

作品数:5 被引量:13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篇天文地球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4篇油田
  • 2篇微相
  • 2篇沉积微相
  • 1篇地质
  • 1篇地质模型
  • 1篇新立油田
  • 1篇油田开发
  • 1篇油田稳产
  • 1篇射孔
  • 1篇吐哈油田
  • 1篇完井
  • 1篇完井方法
  • 1篇稳产
  • 1篇物探
  • 1篇物探技术
  • 1篇精细刻画
  • 1篇经济可采储量
  • 1篇井网
  • 1篇井网调整
  • 1篇可采储量

机构

  • 4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长江大学
  • 1篇西南石油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作者

  • 5篇姜洪松
  • 1篇李晓明
  • 1篇吴俊刚
  • 1篇刘杨
  • 1篇许彬
  • 1篇张知博
  • 1篇范光军
  • 1篇熊友明

传媒

  • 1篇石油知识
  • 1篇内蒙古石油化...
  • 1篇重庆科技学院...
  • 1篇中国石油和化...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7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负压射孔参数优化设计被引量:13
2010年
负压射孔是提高油气井产能的一项完井工艺技术。该项技术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使用。随着负压射孔工艺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负压值在设计方法上出现了较大的差异,各种设计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差距较大,同一口井,用不同的设计方法,负压值最大差距可达10MPa左右。为此,对射孔负压值的理论计算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从而确保射孔对产层的伤害最小,完善系数最高,安全系数最大,达到降低生产成本、获得理想产能的目的。
许彬熊友明张自印姜洪松
关键词:负压射孔负压完井方法
油田剩余效益生产时间计算方法研究
2016年
本文以计算经济可采储量评估方法为依据,推导出计算油田剩余经济生产年限的方法,为油田摸清自身经济生产的实力提供研究方法,明确影响经济产量因素,为油田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姜洪松
关键词:经济可采储量
吐哈油田2、3井区沉积微相和储层地质模型研究
2007年
在岩心观察的基础上,从单井沉积相的分析入手,并结合钻井岩性剖面、沉积构造和电性特征等大量地质资料,详细分析了吐哈油田2、3井区三叠系的沉积相类型、特征及其展布;认为该区发育一套湖进式扇三角洲沉积体系。扇三角洲层序完整,扇三角洲平原亚相,主要包括辫状分支河道,河道侧缘和分支间湾微相;扇三角洲前缘亚相,主要包括水下分支河道、河道侧缘边滩及分支河道间湾三个微相;前扇三角洲亚相主要由深灰色泥岩构成。
姜洪松吴俊刚
关键词:沉积相储层地质模型吐哈油田
吉林油田储采比与油田稳产关系研究
储采比是油田开发重要参数,当储采比低于某一值时,油田开发可能进入递减阶段。使油田在一个合理的储采比下开发是必须遵循的规律。本文从储采比定义出发结合油田实际开发过程中储采比的变化规律的分析,与以往常规对油田储采比的认识进行...
姜洪松刘杨迟艳丽范光军陈福东
关键词:储采比油田油田开发稳产
文献传递
新立油田物探技术和沉积微相精细刻画技术的应用
2011年
目前新立油田相对优质储量已经全部动用,剩余储量以低渗透、超低渗透储量为主,油田已进入开发中后期,产量进入了递减阶段,为了控制递减和提高油田采收率,新立油田应用物探技术和沉积微相精细刻画技术,明确了油藏资源基础、认识了剩余油分布规律和水驱见效规律,为井网调整、加强有效注水、措施增产等提供了技术支持,有效的控制了递减,提高了油田的采收率,该油田的有效开发为今后其它类似油田的中后期开发提了依据。
李晓明姜洪松张知博
关键词:物探沉积微相井网调整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