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莫诩
- 作品数:13 被引量:18H指数:3
- 供职机构:浙江工业大学人文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艺术语言文字更多>>
- 课堂教学与文化消费
- 2008年
- 本文主要研究课堂教学与文化消费的关系,认为通过教师在课堂上对文学文化作品的分析讲授,不仅传授了知识,而且在提高了学生审美修养的同时,也促进了学生对文学文化作品的消费。教师的课堂教学过程,引导和完善着学生的文化消费。
- 姚莫诩
- 关键词:课堂教学文化消费
- 人格·道德·尊严的错位——《女人之约》与《羊脂球》之比较被引量:2
- 2003年
- 姚莫诩
- 关键词:《羊脂球》女性形象人格精神社会伦理道德
- 通识课程教育与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以文学经典课程为例被引量:2
- 2010年
- 通识教育背景下的文学经典课程不再是主课以外"扩大"学生兴趣和知识面的辅助和补充性课程。通过文学经典课程扩充更全面的基本知识仍然是必要的,但更重要的是要在教学过程中挖掘文学经典蕴藏的理想主义精神、顽强的意志力、美好的情感,把做人修养融入到知识体系中,对大学生进行人格塑造,提高其人文素养。
- 孙力平褚蓓娟李剑亮姚莫诩任燕
- 关键词:文学经典人文素质培养
- 信
- 2014年
- 我现在美国,帮助女儿照看孩子,要在这里住半年。《粤海风》我很喜欢,里面的文字和思想。徐主编令我敬重。刊物百期,难得,该纪念庆贺。我想想,自己有没有可写的思想和故事,要能在纪念刊上留下文字,太好,荣幸。因为家里的电脑没带来,手头的资料有限,若这次来不及,下次一定奉上。感谢鼓励。随时联系。祝好!
- 姚莫诩
- 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建设的思考
- 2003年
-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增强党的基层组织的凝聚力,是新形势下党的建设急待解决的问题。本文试从精神指归、日常生活和工作目标三方面,论述如何建立党员对基层党组织的归属感、亲近感和荣誉感,为实现新时期党的伟大目标而奋斗。
- 姚莫诩方爱武
- 关键词:凝聚力归属感亲近感荣誉感
- 无法逃遁的困境与心灵的救赎——中外老人电影评析
- 2008年
- 反映老年人生活的电影历来不为人注意,电影也是属于老年人的。在电影帮助人们理解人生方面,长者的言说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甚至比青春电影的激情表白更为深刻和厚重。中老年电影表现了他们如何找到心灵的慰藉,努力从困境中突围,从无奈的命运中寻求生活的意义和价值。老年人电影蕴藏了深沉内涵,表现了人生困境以及人们的心灵救赎,老人电影也反映出中外文化的差异和影响。
- 姚莫诩任燕
- 关键词:心灵救赎
- 《子夜》的经济学解读
- 2008年
- 《子夜》是上世纪30年代描写中国社会经济生活的长篇小说。本文以现代经济学的视角对该作品进行了新的解读。本文认为该作品作为社会生活的真实再现,一方面反映了作者深厚的社会科学素养,以及描摹社会生活的水平能力,另一方面也不可避免地带有当时时代和社会观念的局限。
- 姚莫诩王治平
- 关键词:《子夜》经济学
- 英雄的无语与后人的言说
- 2002年
- 当代作家项小米的长篇小说《英雄无语》 ,通过描写“我爷爷”———中共地下工作者的传奇经历 ,表现了英雄的行为和英雄的业绩 ,反映了作家对英雄和英雄主义的反思。本文认为这种反思不仅显示了“五十年代生人”的英雄崇拜情结 ,而且更重要的是具有现代人的理性特征。在当代文学的英雄叙事中 ,该部小说显示了独特的内涵张力。
- 姚莫诩
- 关键词:《英雄无语》英雄主义文学评论
- 现代师者的影像诠释
- 2008年
- 《死亡诗社》、《蒙娜丽莎的微笑》和《放牛班的春天》是三部反映学校教师生活的外国电影,影片中极具震撼力的细节表现和人物形像,并由此阐发出影像所彰显的'平等、创新和仁爱'的现代教育理念,以及教师道德风范。三部电影的结尾不约而同地选择了相似的情节,正说明教育作为一个承载着厚重传统观念的领域,任何创新和改革,都是要付出代价的;三部电影青年不衰,也说明社会和人们的教育观念都在与时俱进之中。
- 姚莫诩
- 关键词:师者影像
- 毕淑敏作品中尊严观的解读被引量:4
- 2001年
- 在当代著名女作家毕淑敏的作品里 ,尊严观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思想。文章分析了作家笔下的“尊严世相” ,并解读了作家富有人文精神的新的尊严理念。
- 姚莫诩
- 关键词:文学创作小说文学评论自尊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