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姚汉清

作品数:5 被引量:90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卫生部部属(管)医院临床学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4篇食管
  • 3篇原位
  • 3篇原位杂交
  • 3篇染色
  • 3篇染色体
  • 3篇染色体畸变
  • 2篇荧光
  • 2篇荧光原位杂交
  • 2篇食管鳞状
  • 2篇食管鳞状细胞...
  • 2篇细胞
  • 2篇细胞癌
  • 2篇鳞状
  • 2篇鳞状细胞
  • 2篇鳞状细胞癌
  • 1篇东西方
  • 1篇多色
  • 1篇多色荧光原位...
  • 1篇血管
  • 1篇原位杂交技术

机构

  • 5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林州市肿瘤医...

作者

  • 5篇姚汉清
  • 4篇王贵齐
  • 3篇徐昕
  • 3篇王明荣
  • 3篇蔡岩
  • 3篇贺舜
  • 2篇韩亚玲
  • 2篇张月明
  • 1篇吕宁
  • 1篇王小春
  • 1篇郝长青
  • 1篇吴玉鹏
  • 1篇张蕾
  • 1篇程荣荣
  • 1篇贾雪梅
  • 1篇鞠凤环
  • 1篇倪晓光
  • 1篇张钰
  • 1篇赖少清
  • 1篇于桂香

传媒

  • 1篇胃肠病学
  • 1篇肿瘤研究与临...
  • 1篇遗传
  • 1篇中华消化内镜...
  • 1篇癌症

年份

  • 2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食管鳞癌3、8、10、20和Y染色体的非整倍性分析被引量:2
2009年
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案虽经不断改进,但是总体5年生存率仍然较低。文章应用间期细胞核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技术,对220例食管鳞癌组织标本的3、8、10、20和Y染色体进行检测,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相关性。发现所测常染色体在食管癌组织中均存在较高的数目畸变率,主要表现为染色体增益,包括三体、四体及多体。4条常染色体3、8、10和20号染色体增益率分别为84.9%、77.5%、63.7%和83.2%,其中多体率各为24.6%、34.9%、23.4%和31.7%。Y染色体在61.2%的男性患者表现缺失。3、8、10和20号探针联合检测食管癌的阳性率为74.5%,3、8、20和Y染色体探针联合检测男性食管癌的阳性率为85.0%。这些结果提示3、8、10和20号染色体的探针组合和3、8、20和Y染色体探针组合有可能用于食管癌的辅助诊断,且在诊断男性食管癌病例时后者优于前者。
康维姚汉清房丽丽蔡岩韩亚铃徐昕张钰贾雪梅王明荣
关键词:食管鳞状细胞癌染色体畸变荧光原位杂交
窄带成像技术诊断早期食管癌及其癌前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被引量:71
2007年
目的探讨窄带成像技术(narrow-banding imaging,NBI)在早期食管癌及其癌前病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在白光和 NBI 模式下观察食管黏膜,记录病变的大小、范围,同时进行NBI 分级。再应用 NBI 结合放大内镜观察病变部位上皮乳头内毛细血管袢(intrapapillary capillaryloop,IPCL)形态,同时进行 IPCL 形态分型。最后应用1.2%碘液进行全食管染色,记录碘染色阳性部位大小、范围,并进行碘染色分级。对于 NBI 模式阴性而碘染色阳性的病变,再次应用 NBI 结合放大内镜进行检查。对所有 NBI 阳性及碘染色阳性部位均取活检。以病理结果作为诊断金标准,将其他检查结果与之作对照。结果 (1)应用白光、NBI 模式及碘染色检查72例患者中共发现104个病变。其中白光模式下,高年资和低年资内镜医师对病变检出率分别为82.7%(86/104)和70.2%(73/104);应用 NBI 模式及碘染色后两位医师对病变的检出率相同,NBI 模式均为86.5%(90/104),碘染色均为100.0%。(2)所有高级别黏膜内瘤变碘染色阳性,其中83.0%(39/47)碘染色分级为Ⅰ级;所有低级别黏膜内瘤变碘染色也为阳性,但其中87.2%(41/47)碘染色分级为Ⅱ、Ⅲ级。(3)91.5%(43/47)高级别黏膜内瘤变 NBI 阳性,其中69.8%(30/43)NBI 分级为Ⅰ级;57.4%(27/47)低级别黏膜内瘤变 NBI 阳性,其中85.2%(23/27)NBI 分级为Ⅱ、Ⅲ级。(4)93.6%(44/47)高级别黏膜内瘤变IPCL 形态异常,其中88.6%(39/44)IPCL 分型为Ⅳ、Ⅴ型;76.6%(36/47)低级别黏膜内瘤变 IPCL 形态异常,其中77.8%(28/36)IPCL 分型为Ⅱ、Ⅲ型。结论与白光模式相比,NBI 模式与碘染色均可增强病变的识别性,提高内镜医师对病变的检出率。NBI 结合放大内镜可提高对高级别黏膜内瘤变诊断的符合率,效果与碘染色相当。NBI 在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诊断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张月明贺舜郝长青张蕾赖少清吕宁倪晓光姚汉清于桂香鞠凤环荀华英程荣荣王贵齐
关键词:内窥镜检查窄带成像技术毛细血管
多色荧光原位杂交应用于食管鳞状细胞癌早期诊断的探讨被引量:8
2008年
背景与目的:染色体畸变检测已被用作一些癌症的诊断指标,但食管癌迄今尚无染色体水平的标志。本研究旨在分析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及其癌前病变部分染色体畸变情况,探讨多色荧光原位杂交技术(multicolor 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M-FISH)辅助ESCC早期诊断及癌前病变风险预警的可行性。方法:选取文献报道最常发生改变的3、8、10、12、17和20号染色体,用其特异性着丝粒探针,采用M-FISH对来自113个病例的124份食管病变组织间期细胞核进行分析,统计各染色体的畸变情况,并分析其与ESCC染色体增加(增益)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3、8、10、12、17和20号染色体在ESCC中增益畸变率分别为80.9%(93/115)、81.0%(94/116)、70.5%(79/112)、75.9%(85/112)、68.7%(79/115)和82.8%(48/58),与各项临床参数之间的相关性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同时,6个染色体在ESCC癌前病变中的增益畸变率分别为62.5%(5/8)、75.0%(6/8)、62.5%(5/8)、87.5%(7/8)、87.5%(7/8)和100%(3/3);在早期ESCC的增益畸变率分别为80.0%(12/15)、93.8%(15/16)、71.4%(10/14)、64.3%(9/14)、75.0%(12/16)和63.6%(7/11)。结论:3、8、10、12、17及20号染色体在ESCC及其癌前病变组织中均存在较高的染色体数目畸变率;M-FISH检测有助于早期诊断ESCC,并可能作为ESCC癌变风险预警的一种方法。
姚汉清贺舜吴玉鹏王小春韩亚玲徐昕蔡岩王贵齐王明荣
关键词:食管肿瘤鳞状细胞癌荧光原位杂交染色体畸变
多色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结直肠癌早期染色体改变的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分析我国结直肠癌(CRC)及结直肠腺瘤染色体畸变情况,探讨通过多色荧光原位杂交(M—FISH)技术检测染色体变化,用于CRC早期诊断及评估腺瘤恶性变倾向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7、8、12和20号染色体探针应用M—FISH技术检测161例患者的183份结直肠病变组织,包括65份腺瘤组织、19份癌旁腺瘤组织和99份腺癌组织。分析结直肠腺癌和腺瘤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7、8、12和20号染色体在腺癌组织中有较高的增益畸变率,分别为82.1%(55/67)、70.1%(47/67)、60.9%(56/92)和72.8%(67/92);在癌旁腺瘤组织亦有较高的增益畸变率,分别为76.5%(13/17)、41.2%(7/17)、50%(9/18)和72.2%(13/18);7号和20号染色体增益畸变同时出现在同一个患者的腺癌与腺瘤标本中的频率较高。结论7、8、12和20号染色体在腺癌及腺瘤组织中均存在较高的染色体数目畸变率;其中7号与20号染色体增益畸变有可能成为CRC早期预警标志。M—FISH技术检测可能有助于CRC的早期诊断。
张月明贺舜姚汉清徐昕韩亚玲蔡岩王贵齐王明荣
关键词:腺瘤原位杂交染色体畸变
Barrett食管和食管腺癌:东西方的差异被引量:10
2006年
姚汉清王贵齐
关键词:BARRETT食管食管腺癌ADENOCARCINOMA东西方ESOPHAGUS上皮组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