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姚平

作品数:15 被引量:124H指数:7
供职机构:西南林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农业科学
  • 6篇天文地球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气候
  • 4篇纵向岭谷
  • 3篇课程
  • 2篇退耕
  • 2篇退耕还林
  • 2篇气候变化
  • 2篇气温
  • 2篇纵向岭谷区
  • 2篇林业
  • 2篇环境生态
  • 2篇环境生态学
  • 2篇降水
  • 2篇
  • 1篇地表
  • 1篇地表温度
  • 1篇滇池
  • 1篇滇池流域
  • 1篇滇西
  • 1篇滇西北
  • 1篇亚洲季风

机构

  • 9篇西南林业大学
  • 4篇云南大学
  • 3篇西南林学院
  • 3篇云南省林业科...
  • 2篇云南省气象局
  • 1篇海南省气象局

作者

  • 15篇姚平
  • 5篇陈先刚
  • 4篇曹杰
  • 3篇杨宇明
  • 3篇涂璟
  • 3篇曹子林
  • 2篇何大明
  • 2篇陆梅
  • 2篇廖周瑜
  • 2篇杨桂英
  • 1篇杨再鸿
  • 1篇赵付竹
  • 1篇夏红云
  • 1篇年艾冰
  • 1篇杨若文
  • 1篇赵荻
  • 1篇张万诚
  • 1篇刘文胜
  • 1篇李华宏
  • 1篇李贵兰

传媒

  • 2篇生态学报
  • 2篇现代农业科技
  • 1篇安徽农学通报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地球科学进展
  • 1篇云南大学学报...
  • 1篇自然科学进展
  • 1篇云南地理环境...
  • 1篇浙江林业科技
  • 1篇自然灾害学报
  • 1篇林业调查规划
  • 1篇环境科学导刊
  • 1篇中南林业科技...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0
  • 1篇2016
  • 3篇2014
  • 2篇2012
  • 3篇2009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亚洲季风区平均雨季起始期的时空分布特征被引量:11
2006年
利用1961~1990年平均的降水资料,计算了亚洲季风区内91个测站的相对降水指数.在定义相对降水指数大于147作为雨季开始的标志后发现,亚洲季风区中最早进入雨季的地区位于青藏高原东南侧的纵向岭谷北部地区.该地区在3月份进入雨季,即纵向岭谷北部地区著名的“桃花汛”.在此基础上初步讨论了“桃花汛”形成的原因是由于青藏高原大地形作用下,暖湿西南气流沿纵向岭谷向着低纬高原的爬坡抬升作用。结合来自青藏高原的偏北气流带下的冷平流沿纵向河谷的下楔作用最终导致了该地区雨季的开始.
赵荻姚平杨若文曹杰
关键词:亚洲季风雨季开始纵向岭谷
林业高校面向不同专业气象学理论课程改革探析
2020年
气象学是林业高校面向多个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不同专业对气象学人才培养目的不同,通过分析西南林业大学气象学理论课程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林业高校面向不同专业气象学理论课程改革的建议,旨在提高气象学理论课程教学质量,培养不同专业学生对气象学的学习兴趣和应用能力。
姚平李贵兰杨再鸿
关键词:林业高校气象学课程改革
北半球夏季印度洋和太平洋水汽交汇区及其空间分异规律研究被引量:20
2009年
在定义太平洋和印度洋水汽影响边界及其交汇区的基础上,应用欧洲中期数值预报中心提供的再分析资料,判识出北半球夏季太平洋和印度洋水汽交汇区的具体地理位置,及交汇区中太平洋和印度洋水汽的空间分异规律.结果表明:6,7和8月份太平洋水汽影响边界基本位于印度洋和太平洋的地理分界线,即100°E附近.印度洋水汽影响边界都在太平洋上,并随着时间的推移有逐渐东扩的趋势.太平洋和印度洋水汽交汇区位于西至97.5°E、东至142.5°E的东亚地区.夏季印度洋和太平洋水汽交汇区中,太平洋净水汽贡献率向西向北呈逐渐减少的趋势;印度洋净水汽贡献率的空间分异规律较太平洋的复杂,但大致向东向北呈逐渐减少的趋势;纵向岭谷区的水汽主要来源于印度洋.
曹杰李华宏姚平何大明年艾冰
关键词:水汽交汇区纵向岭谷
紫茎泽兰脱毒腐解茎在云南松育苗中的应用研究
2023年
本文以云南松为研究对象,探讨了紫茎泽兰脱毒腐解茎施用量对云南松幼苗出土、生长和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紫茎泽兰脱毒腐解茎施用量对云南松幼苗出土、生长及生物量均有显著或极显著的影响,云南松幼苗出土、生长及生物量与紫茎泽兰脱毒腐解茎施用量之间成显著或极显著的二次抛物线关系。云南松出苗率、出苗势、出苗速率达到最大值时的紫茎泽兰脱毒腐解茎最佳施用量分别为36.0、41.0、41.3 g/kg;云南松幼苗高度、地径和根长达到最大值时的紫茎泽兰脱毒腐解茎最佳施用量分别为40.3、43.5、44.0 g/kg;云南松幼苗总干重、根重、茎重和叶重达到最大值时的紫茎泽兰脱毒腐解茎最佳施用量分别为40.56、50.00、55.00、42.50 g/kg。脱毒腐解后的紫茎泽兰茎粉末可用于云南松育苗,但应采用最佳施用量。
敖艳婷姚平曹子林周灵姚晓蝶王博冲
关键词:紫茎泽兰云南松育苗
纵向岭谷区冬、夏水热条件空间分布研究被引量:31
2005年
利用纵向岭谷区内76个测站降水、温度资料和大气环流资料,研究该区冬、夏两季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结果表明:纵向岭谷区多年平均冬季降水空间上沿河流呈纵向分布;但纵向岭谷独特地形对冬季降水变化的空间分布影响不明显;冬季气候平均温度大致呈东西向带状分布,由低纬到高纬温度逐渐递减;在区域上,纵向岭谷独特地形的“通道—阻隔”作用对冬季温度空间分布的影响不明显;但在怒江和澜沧江流域,这种影响则较为明显。纵向岭谷区多年平均夏季降水空间分布主要由纵向岭谷的“阻隔”效应,以及夏季从孟加拉湾来的气流和从南海来的气流在相应迎风坡面辐合,形成两支较强的上升气流所致;而纵向剖面大气环流的变化则较为均匀,显示了纵向岭谷的“通道”效应。纵向岭谷的这种“通道—阻隔”效应使得西南季风和东南季风在区内交汇,并使区内夏季降水空间上及夏季降水的变化沿河流呈纵向分布。地形对怒江、澜沧江流域夏季温度空间分布的“通道—阻隔”作用较明显;对夏季温度变化的“通道—阻隔”作用则在纵向岭谷西北部地区最明显,但其余地区地形的作用则相对较弱。
曹杰何大明姚平
关键词:纵向岭谷水热条件
气候变化对滇西北碧塔海流域景观演变的影响被引量:1
2016年
气候变化是景观演变的重要驱动力,高海拔地带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较为敏感和迅速。选择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受人为干扰相对较小的碧塔海流域为研究对象,利用1958—2011年气象资料以及1955、1974、1981、1994、2005和2011年6个年代的景观类型面积,采用气候倾向率估计、Mann-Kendall突变检验方法和Pearson相关系数等统计方法,研究了香格里拉县气候变化背景下碧塔海流域景观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1958—2011年来,滇西北香格里拉县多年平均气温为5.9℃,多年平均活动积温为2146.1℃,多年平均年极端高温为24.3℃,多年平均年极端低温为-18.6℃,多年平均降水量为631.7mm。气温、活动积温和年极端低温呈显著上升趋势,近54年来气温平均上升了1.94℃,升温速率远高于云南和全国水平。年极端高温和降水量呈增加趋势,但增加不明显。滇西北高原碧塔海流域背景气候呈现显著的变暖趋势。(2)1955—2011年来,碧塔海流域自然景观演变规律为草甸和灌草丛向有林地演变,气温、活动积温和年极端低温升高趋势与有林地景观面积的增加趋势大体一致,与草甸和灌草丛变化趋势相反。(3)气温、活动积温和年极端低温与碧塔海流域草甸、灌草丛和有林地的景观面积变化具有显著的相关性,是流域景观演变的主导气候要素,在草甸和灌草丛演变成有林地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极端高温和降水量对流域景观演变的作用相对较弱。
姚平喻庆国陈先刚杨宇明
关键词:气候变化景观
滇池流域气候特征研究被引量:18
2009年
采用滇池流域5个站点的气象资料对滇池流域气候特征进行统计分析。滇池流域冬季最低温度不低于7℃,夏季最高温度不超过20℃,冬夏温差较小,适于居住。滇池流域内,滇池沿岸的站点冬夏温差相对远离流域的其它站点要小。近40多a来,滇池流域冬、夏及年气温呈现年际振荡的变化分布,滇池流域气温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且冬季增温最为明显。滇池流域的风向全年均以西南风为主,夏季滇池流域南、北部还受南风的影响,其西部受东风的影响,而东、东北部分别受东南、东北风的影响。滇池流域雨季主要从5月开始,夏季和年降水量较大的昆明、嵩明站均位于滇池流域主要风向—西南风的下风方向。
姚平赵付竹夏红云
关键词:气候气温风向降水滇池流域
滇西北高原未干扰湖滨湿地小气候特征被引量:3
2014年
为了解滇西北高原未干扰湖泊湿地小气候特征,选取香格里拉县普达措国家公园内碧塔海湖滨草甸为研究对象,采取实地设点定期观测,并利用毗邻设置的自动气象站数据对比订正插值,然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湖滨草甸上气温年较差小,日较差大,日均值随季节有明显变化,具有显著的高原气候特征;气温日均值在水平方向上有随距湖边距离增加先升后降的现象,绝对湿度日均值变化情况则相反,草甸周边森林植被和湖泊水体均有降温增湿的同向影响;在地表上20~150cm高度层内气温和绝对湿度日均值垂直变化不明显,可能受制于过饱和含水下垫面及多风环境;与邻近香格里拉基准气象站对比,碧塔海湖滨湿地具有很明显的冷湿效应。
纪文真陈先刚姚平赵晓惠杨宇明唐寿岚
关键词:小气候特征
高等林业院校环境生态学课程教学内容优化被引量:3
2012年
以西南林业大学环境科学专业为对象,对环境生态学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精选,优化知识模块,使学科体系更加合理。
杨桂英廖周瑜曹子林涂璟姚平刘文胜
关键词:环境生态学林业院校教学内容优化
四川省退耕还林工程林碳汇潜力研究被引量:7
2009年
为估算四川省退耕还林工程林的碳汇潜力,调查分析了四川省2000-2007年退耕还林工程逐年造林的树种、面积等数据资料,利用国家森林资源清查资料中四川省的人工林生长历史数据模拟人工林生长曲线,借助该曲线并结合经调研国内外文献所得林分树种的生物质密度、碳含量、生物量开展系数等生物物理参数,设计出林分碳储量变化计算模型。计算结果表明,四川省退耕还林工程林的稳定碳积累量在2010、2020、2030、2040及2050年,分别为(14.276~14.740)×1012、(33.463~41.059)×1012、(43.796~57.915)×1012、(50.254~70.124)×1012和(54.024~77.655)×1012g C。退耕还林工程林具有显著碳汇功能。
陈先刚赵晓惠陆梅涂祎姚平
关键词:退耕还林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