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唐钰明

作品数:9 被引量:114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人文科学学院中文系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篇语言文字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6篇汉语
  • 3篇动词
  • 3篇上古
  • 2篇语法
  • 2篇语义
  • 2篇上古汉语
  • 2篇判断动词
  • 2篇左传
  • 2篇古代汉语
  • 2篇古汉语
  • 2篇汉语语法
  • 1篇代词
  • 1篇代语
  • 1篇得失
  • 1篇断句
  • 1篇语法研究
  • 1篇指示代词
  • 1篇是字
  • 1篇释义
  • 1篇判断句

机构

  • 9篇中山大学
  • 1篇广东第二师范...

作者

  • 9篇唐钰明
  • 1篇朱玉宾
  • 1篇徐志林

传媒

  • 3篇中国语文
  • 3篇中山大学学报...
  • 1篇古汉语研究
  • 1篇语言教学与研...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4
  • 1篇2003
  • 1篇1995
  • 1篇1994
  • 1篇1993
  • 1篇1988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近代汉语的判断动词“系”及其流变被引量:3
2009年
"系"由动词"系连"、"系属"义演变为判断动词,不晚于北宋初年;"系"与"是"虽长期并存,但缺乏否定式,明清后逐步退出口语;"系"在粤、客方言中,发展出否定式,成为活跃在口语中的判断动词。
唐钰明
关键词:近代汉语否定式
古汉语语法研究中的“变换”问题被引量:18
1995年
一、运用变换方法研究古汉语语法,既要遵循同一性原则,又要遵循提取性原则,两项原则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有所变通;二、变换的类型除移位、添加、删除、替代之外,还有同文变换、异文变换、共时变换、历时变换,变换的主要功能是确认同义结构和辨析歧义结构;三、变换方法有其局限性,须与辞例排比、定量分析等多种方法综合运用,才能焕发异彩。
唐钰明
关键词:变换方法汉语语法研究上古汉语左传古代汉语
加强处置/被动语势的助词“给”被引量:50
2004年
本文从历时和共时两个方面对处置式、被动式以及与处置式密切相关的“N受 N施给VP”式中的助词“给”进行了考察与分析。本文认为 ,这些句式中的“给”性质是相同的 ,有其共同的语法、语义特点 ,在句中的主要作用是加强处置 /被动语势。
李炜唐钰明
关键词:助词处置式语义语法汉语
汉语被动/处置共现句略论被引量:6
2008年
被动/处置共现句自宋代开始使用,以"被"字和"将/把"字共现句为主,而与"吃/教(叫)/给"字共现的情况比较少。明代是共现句的鼎盛期,清开始有逐步下降的趋势。其语义结构表现为:领属关系、等同关系、复指关系和包含关系。
唐钰明朱玉宾
关键词:共现语义
汉语并列连词的历史演变被引量:1
2015年
汉语并列连词的发展在汉语史上呈现出较为齐整的历时更迭现象,并且经历了大体相同的虚化过程:动词—介词—连词。另外,它们在现代汉语方言的地域分布,表现为南北两大不同系统:客、粤、闽保留中古乃至上古的用法,北方方言以及湘、赣则是近代汉语的直接承传。
唐钰明徐志林
关键词:并列连词
定量和变换
唐钰明
关键词:古代语法
据出土文献评论两部辞书释义得失三则被引量:5
2003年
0.引言《汉语大字典》(下称《字典》)重在解释字的形、音、义,而兼及部分词语;《汉语大词典》(下称《词典》)重在解释词语的历史演变,同时也涉及字音、字义。两部工具书是分别调集数百名学者、穷十年之功编纂而成的,具有明显的权威性和互补性。不过,两书既出于众人之手、水平参差不齐,疏失也就在所难免。例如《字典》漏收不少俗字、方言字,《词典》忽略了大量甲金文词汇、近代外来词,等等。但有鉴于辞书学界已不乏相关的宏观的探讨,因此本文拟从微观的角度切入、大题小做,仅仅透过三个实例来展现两部辞书之间的得失。
唐钰明
关键词:出土文献《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释义
古汉语“动+之+名”结构的变换分析被引量:18
1994年
通过对"动词+之+名词"结构的变换分析,说明运用变换方法研究古汉语语法,不宜照搬现代汉语自编例句、自拟模式的办法,而应尽可能从文献中提取例证、亦即坚持历史语言研究"无证不信"的原则。
唐钰明
关键词:上古汉语古汉语语法左传动词古代汉语
上古判断句辨析被引量:17
1993年
为了证明先秦已有“是”字判断句,学者们做了大量挖掘事实的工作,特别是出土文献资料的引入,“是”字判断句在先秦(确切地说应是战国)的存在已经比较明确了。①与此同时,也有些学者忽略了语言现象由微而著的发展规律,往往为追求“更早”的用例而把某些似是而非的句子(包括<诗经>和金文)也归入“是”字判断句,②这样反而降低了“先秦已有‘是’字判断句”这个立论的可信度。为此,对这些似是而非的用例细加考辨并予以剔除,是很有必要的。
唐钰明
关键词:判断句判断动词宾语前置指示代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