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朝元

作品数:42 被引量:127H指数:7
供职机构: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6篇期刊文章
  • 6篇专利

领域

  • 3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6篇心脏
  • 13篇手术
  • 11篇动脉
  • 11篇冠状
  • 10篇冠状动脉
  • 9篇心肌
  • 8篇心脏病
  • 7篇术后
  • 7篇风湿
  • 7篇风湿性
  • 6篇外科
  • 6篇风湿性心脏
  • 6篇风湿性心脏病
  • 5篇血管
  • 4篇动脉旁路
  • 4篇心脏病患者
  • 4篇移植术
  • 4篇体外循环
  • 4篇外循环
  • 4篇冠状动脉旁路

机构

  • 37篇新乡医学院第...
  • 7篇新乡医学院
  • 2篇新乡医学院第...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作者

  • 42篇周朝元
  • 19篇韩培立
  • 13篇苏国宝
  • 12篇牛珊珊
  • 11篇刘晓晨
  • 10篇付庆林
  • 6篇张杰
  • 5篇崔勤涛
  • 4篇刘永强
  • 3篇刘辉
  • 3篇郭晓亮
  • 2篇张新中
  • 2篇王丽娜
  • 2篇秦卫玲
  • 2篇黄陆力
  • 2篇王崇军
  • 1篇王现伟
  • 1篇林森
  • 1篇席鸿霞
  • 1篇海洁

传媒

  • 5篇中华实验外科...
  • 4篇新乡医学院学...
  • 2篇中国老年学杂...
  • 2篇中国社区医师...
  • 2篇现代生物医学...
  • 2篇中国实用医药
  • 2篇中国现代药物...
  • 1篇医学综述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中华老年医学...
  • 1篇眼科新进展
  • 1篇广西医学
  • 1篇中国药理学与...
  • 1篇中华老年心脑...
  • 1篇医学临床研究
  • 1篇中西医结合心...
  • 1篇中国心血管病...
  • 1篇实用药物与临...
  • 1篇中外医疗

年份

  • 3篇2023
  • 3篇2022
  • 2篇2021
  • 4篇2020
  • 3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7
  • 5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4篇2012
  • 2篇2011
  • 4篇2010
  • 3篇2009
4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体外循环下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中深低温停循环时不同流量选择性脑灌注对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观察体外循环深低温停循环(DHCA)下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中不同流量顺行选择性脑灌注(ASCP)对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选取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9年9月至2020年12月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并实施手术的患者60例,所有患者均在CPB DHCA+ASCP下行主动脉置换术。按ASCP流量不同分为三组,低流量组(L组,3 ml·kg^(-1)·min^(-1)),中流量组(M组,5 ml·kg^(-1)·min^(-1)),高流量组(H组,7 ml·kg^(-1)·min^(-1))。分别于术前(T0)、停循环5 min(T1)、复温至36℃时(T2)、术后24 h(T3)、术后48 h(T4)、术后72 h(T5),采集静脉血测定血清中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specific enolase,NSE)与S-100?蛋白浓度,记录苏醒和拔管时间。拔管后3天(T6)、7天(T7)及出院后1月(T8)以简易智能精神状态量表(MMSE)和蒙特利尔评估表(MoCA)评估其认知功能。术中用NIRS监测脑氧饱和度(rSO2)值,间断监测血气分析记录乳酸水平和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POCD)发生率。结果三组患者在一般情况和转机前血红蛋白水平以及转机时间、升主动脉阻断时间、脑灌注时间均无明显差异(P>0.05);rSO2水平:T1、T2、T3时刻M组和H组均高于L组,P<0.05;T4和T5时刻三组rSO2水平无差别,P>0.05;血乳酸水平:T1、、T2时刻L组乳酸水平明显高于M组和H组P<0.05;T0,T3,T4,T5时刻组内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S100β蛋白水平:T1、T2、T3、T4时刻M组S100β蛋白水平明显低于L和H组,P<0.05,H组S100β蛋白水平明显低于L组,P<0.05;NSE水平:T1、T2、T3、T4时刻M组NSE水平明显低于L组和H组,P<0.05;M组的POCD发生率在T6、T7、T8时刻均明显低于L组和H组,P<0.05。结论选择性脑灌注采用5 ml·kg^(-1)·min^(-1)有较好的神经系统保护作用,可满足深低温停循环下脑灌注,减少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和神经系统并发症。
李会会郑芳周朝元刘景景王庆志巩红岩
关键词:体外循环深低温停循环选择性脑灌注认知功能障碍
心脉隆注射液对风湿性心脏病病人血清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及心功能的影响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观察心脉隆注射液对风湿性心脏病病人血清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水平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4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外科住院的69例风湿性心脏病病人,分为对照组(33例)与治疗组(36例)。两组病人均接受强心、利尿及营养心肌等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的基础上加用心脉隆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清H-FABP、B型钠尿肽(BNP)含量及超声心动图心脏功能指标的变化,并比较两组病人的平均住院费用。结果治疗后两组血清H-FABP、BNP显著下降,超声心动图心脏功能指标明显好转,治疗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但平均住院费用未明显增加(P>0.05)。结论心脉隆注射液可以显著降低风湿性心脏病病人的血清H-FABP、BNP水平,有效改善心功能,但并不增加病人的经济负担。
段长恩苏国宝刘晓晨王俊华周朝元崔勤涛韩培立
关键词:风湿性心脏病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B型钠尿肽住院费用
风湿性心脏病患者二尖瓣瓣膜组织中辅助性T细胞17和辅助性T细胞22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风湿性心脏病(RHD)患者二尖瓣瓣膜中辅助性T细胞(Th)17及Th22细胞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外科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确诊的40例RHD患者为观察组,另选择30例非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变患者为对照组。获取2组患者的瓣膜组织,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瓣膜组织中Th17及Th22细胞在CD4+T细胞中的比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瓣膜组织中白细胞介素(IL)-17和IL-22 mRNA的相对表达量;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瓣膜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1)7和IL-22的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二尖瓣瓣膜组织中Th17和Th22细胞占CD4+T细胞的比例分别为(3.95±0.81)%和(3.24±0.68)%,对照组患者二尖瓣瓣膜组织中Th17和Th22细胞占CD4+T细胞的比例分别为(1.34±0.25)%和(0.83±0.20)%,观察组患者二尖瓣瓣膜组织中Th17和Th22细胞占CD4+T细胞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瓣膜组织中IL^(-1)7及IL-22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5.03±1.43和4.67±1.12,对照组患者瓣膜组织中IL^(-1)7及IL-22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2.38±1.03和1.98±1.34,观察组患者二尖瓣瓣膜组织中IL^(-1)7、IL-22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1)7和IL-22水平分别为(25.39±3.86)、(20.10±4.15)g·L^(-1),对照组患者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1)7和IL-22水平分别为(8.34±2.13)、(10.13±2.15)g·L^(-1);观察组患者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1)7、IL-22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RHD患者二尖瓣瓣膜中Th17及Th22细胞比例及相应细胞因子的表达均明显升高,其在该疾病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一定的促进作用。
段长恩秦卫玲周朝元韩培立杨秀滨
关键词:二尖瓣膜辅助性T细胞17白细胞介素-17白细胞介素-22
一种心血管外科手术用撑开设备
一种心血管外科手术用撑开设备,有效的达到了增大患者手术创口撑开面积的目的,包括框架,所述框架的前后两端之间分别左右滑动安装有多个弧形板,每个所述弧形板的下端分别前后滑动安装有多个撑开板,所述框架内侧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安装...
苏国宝席茜刘晓晨周朝元李保春
银杏内酯通过抗炎和抗氧化保护缺血再灌注导致的大鼠心肌损伤被引量:11
2019年
目的探究银杏内酯(BB)对心肌缺血再灌注(MI/R)模型大鼠心肌组织的影响。方法采用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30 min制备MI/R模型,按分组分别ig给予BB 2,4和8 mg·kg-1,连续4周。记录各组大鼠心率(HR),检测心肌梗死面积。用试剂盒检测血液中肌酸激酶MB型同工酶(CK-MB)及乳酸脱氢酶(LDH)浓度,HE染色观察心肌组织损伤,TUNEL染色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率。ELISA法检测心肌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检测外周血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IL-10浓度。免疫组化检测Ki67及IL-6表达水平,Western印迹法检测心肌组织中Bcl-2、Bax、活化的胱天蛋白酶3、转录因子NF-E2相关因子2(Nrf2)、血红素氧合酶(HO-1)、NAD(P)H醌脱氢酶1(NQO1)、NF-κB P65、磷酸化NF-κB抑制蛋白(p-IκBα)和IκBα激酶(p-IKK)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MI/R模型组大鼠心肌梗死面积百分比及外周血中CK-MB和LDH浓度显著增加(P<0.01),HR下降(P<0.01),心肌组织出现心肌纤维断裂及炎性浸润现象。与MI/R模型组比较,MI/R模型+BB 2,4和8 mg·kg-1组中心肌梗死面积百分比及CK-MB和LDH浓度显著降低(P<0.05),心率上升(P<0.05),心肌组织纤维排列趋向规则,炎症细胞浸润明显减少损伤明显减轻。与正常对照组比较,MI/R模型组凋亡细胞百分比及Ki67阳性细胞百分比、Bax及活化的胱天蛋白酶3表达显著增加(P<0.01),Bcl-2表达显著减少(P<0.01)。与MI/R模型组比较,MI/R模型+BB 2,4和8 mg·kg-1组中Ki67阳性细胞百分比和Bcl-2表达显著增加(P<0.05),凋亡细胞百分比、Bax和活化的胱天蛋白酶3表达显著减少(P<0.05)。MI/R可降低大鼠心肌组织中SOD及GSH-Px活性(P<0.01),提高MDA浓度(P<0.01),BB可减弱MI/R对SOD,GSH-Px和MDA的影响(P<0.05,P<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MI/R模型组大鼠外周血中IL-1β,TNF-α和IL-10浓度及心肌组织中IL-6阳性细�
刘永强刘辉韩培立周朝元崔勤涛
关键词:心肌缺血再灌注NF-E2相关因子2NF-ΚB
瑞舒伐他汀对风湿性心脏病伴心房颤动患者心房成纤维细胞体外增殖与凋亡的影响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对风湿性心脏病伴心房颤动(AF)患者心房成纤维细胞体外增殖与凋亡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12月在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外科确诊为风湿性心脏病伴永久性AF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获取患者左心耳组织并应用Massion染色观察其纤维化程度;分离左心耳组织中成纤维细胞,将细胞分为对照组、10-5mol·L^-1瑞舒伐他汀(ROS)组、10-6mol·L^-1ROS组、10-7mol·L^-1ROS组、10-5mol·L^-1ROS+10-5mol·L^-1焦磷酸法尼酯(FPP)组、10-6mol·L^-1ROS+10-5mol·L^-1FPP组、10-7mol·L^-1ROS+10-5mol·L^-1FPP组,分别加入含对应上述终浓度药物的达尔伯克改良伊格尔培养基(DMEM)100μL,共培养72 h,对照组细胞加入等量含体积分数10%胎牛血清的DMEM。采用3-(4,5-二甲基噻唑-2)-2,5-二苯基四氮唑溴盐法测各组成纤维细胞的增殖情况,Edu法测各组成纤维细胞DNA合成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各组成纤维细胞中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风湿性心脏病伴AF颤患者左心耳组织出现明显的成纤维细胞增生并伴有部分心肌细胞的凋亡和溶解,胶原容积分数为(10.25±1.10)%。各干预组细胞的增殖能力均低于对照组(P<0.05),10^-7mol·L^-1ROS+10^-5mol·L^-1FPP组、10^-6mol·L^-1ROS+10-5mol·L^-1FPP组、10^-5mol·L^-1ROS+10^-5mol·L^-1FPP组细胞增殖能力均高于对应浓度ROS组(P<0.05)。各干预组细胞DNA合成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10^-7mol·L^-1ROS+10^-5mol·L^-1FPP组、10^-6mol·L^-1ROS+10^-5mol·L^-1FPP组、10^-5mol·L^-1ROS+10^-5mol·L^-1FPP组细胞DNA合成率均高于对应浓度ROS组(P<0.05)。各干预组细胞抗凋亡基因Bcl-2和凋亡抑制蛋白-1(IAP-1)相对表达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促凋亡基因Bax和Smac相对表达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10-7mol·L^-1ROS+10^-5mol·L^-1FPP组、10^-6mol·L^-1ROS+10^-5mol·L^-1FPP组、10^-5mol·L^-1ROS+10^-5mol·L^-1FPP组细胞抗凋亡基因Bcl-2和IAP-1的相对表达量均高�
段长恩秦卫玲智明星郭晓亮周朝元韩培立
关键词:风湿性心脏病心房颤动瑞舒伐他汀增殖凋亡
不同血运重建方式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合并左心室功能不全的早期疗效比较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比较体外循环下心脏不停搏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n-PBH)与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搏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合并左心室功能不全(LVD)患者的早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8例CHD合并LVD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On-PBH 37例(On-PBH组),行OPCABG 51例(OPCABG组)。比较2组患者血运重建结果、手术时间、呼吸机辅助时间、心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CSICU)入住时间、术中输血量、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IABP)置入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血管活性药物应用情况、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3个月内心绞痛复发率、心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2组患者平均移植血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On-PBH组患者手术时间、呼吸机辅助时间、CSICU时间、术后住院时间长于OPCABG组(P <0. 05),术中输血量、IABP置入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费用高于OPCABG组(P <0. 05); 2组患者术后血管活性药物应用率、术后3个月内心绞痛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2组患者术前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3个月LVEF较术前显著增高(P <0. 01),LVEDD较术前显著降低(P <0. 01)。术后3个月,OPCABG组患者LVEF高于On-PBH组(P <0. 05),LVEDD低于On-PBH组(P <0. 05); LVEF≤40%者术后3个月与术前LVEF差值、LVEDD差值高于40%
许明发王帅飞苏国宝周朝元韩培立
关键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左心室功能不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冠脉杂交血运重建术对老年男性冠心病患者的疗效及相关因子水平的影响被引量:5
2015年
随着高血压发病率增高及糖尿病患者的增多,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发生率逐年上升〔1〕。在该疾病发病过程中,脂质在冠状动脉内膜沉积导致的粥样硬化斑块是引起冠状动脉狭窄的主要因素。由于该类患者多存在多支血管病变且狭窄程度不完全相同,因而对于病变较轻患者可以采用支架植入缓解冠脉狭窄程度并促进术后恢复〔2〕。
周朝元韩培立张杰牛珊珊付庆林
关键词:杂交手术心肌酶血管内皮
银杏叶提取物对大鼠急性缺血心肌细胞间黏附分子-1和白细胞介素-6表达的影响
2012年
目的观察大鼠急性心肌梗死时心肌中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和白细胞介素(IL)-6的表达及银杏叶提取物对上述指标的影响,探讨银杏叶提取物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损伤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健康雌性sD大鼠109只,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的方法制备急性心肌梗死模型,随机分为心肌梗死模型组(A组,n=38)、银杏叶治疗组(B组,H=39)和假手术组(C组,I=32)。A组-M*t:L左冠状动脉前降支;B组术前30rain尾静脉注射银杏叶提取物2m∥kg;C组仅在前降支留置一松结,不结扎。各组再按术后观察时点(2h、6h、48h,7d)随机分为4个亚组。分别于各观察时点采集各亚组大鼠心脏标本。苏木素-伊红(HE)染色光镜下观察形态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ICAM-1和IL-6的表达。结果(1)HE染色显示A组大鼠左心室前壁心外膜下心肌细胞数量减少,心肌问质充血、水肿、心肌纤维溶解、片状坏死,伴有多量炎性细胞浸润,坏死心肌范围超过心壁厚度的1/2以上,心内膜侧仍见大量存活心肌细胞;B组心肌损伤程度较A组减轻;C组大鼠左心室前壁心外膜下散在心肌间质充血、水肿,未见心肌细胞坏死。(2)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在术后2h、6h、48h、7d各时间点A组ICAM-1(493.02±86.32、550.05±87.36、695.05.4-117.35、807.56±132.05)干口IL-6(153.02±26.32、179.05±28.36、185.35±37.05、161.18±31.05)、B组ICAM一1(434.83±,75.63、508.45±96.21、596.284-105.36、679.25±129.54)和IL-6蛋白含量(137.83±33.63、155.42±26.21、157.28±25.36、135.25±26.54)均高于C组的ICAM-1(310.59±82.31、330.27±80.32、320.95±81.36、341.84±82.35)和IL-6(87.59±22.31、97.27±26.32、93.95±19.36、91.84±24.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各观察时点1CAM-1�
黄陆力王崇军付庆林韩培立张新中刘永强王丽娜崔勤涛周朝元
关键词:银杏叶提取物心肌保护黏附分子白细胞介素-6
直接PCI术前负荷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分析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分析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术前负荷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根据是否直接行PCI术将85例未使用他汀类药物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分组,对照组术前无他汀类药物预处理,强化组术前予阿托伐他汀,观察术后血流灌注情况和术后30 d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强化组TIMI血流3级发生率86.05%高于对照组的66.67%,CTFC低于对照组,TMPG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强化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6.98%与对照组9.52%比较,P>0.05。结论直接行PCI术前强化他汀治疗能够通过稳定血管内斑块、减少远端血栓和微血管痉挛等机制改善冠脉血流和心肌灌注,且不增加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
林森韩培立周朝元
关键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阿托伐他汀急性心肌梗死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