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颖
- 作品数:12 被引量:14H指数:2
- 供职机构:如皋市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中医药管理局科技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腺病毒介导神经营养因子基因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表达及意义
- 2016年
- 目的采用基因转染方法,以增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内源性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基因表达,观察BMSCs在内源性GDNF作用下分化。方法分离、纯化大鼠BMSCs,流式细胞术鉴定细胞表型分子。实验组以载鼠源性GDNF基因、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重组腺病毒(Ad-rGDNF—GFP)转染第3代BMSCs,即BMSCsrGDNF—GFP转染组,对照组分别为BMSCsGFP转染组、未转染组(BMSCsNull组)。转染72h后察各组中BMSCs对GFP的表达。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比较各组BMSCs对GDNF基因表达水平。噻唑蓝(MTT)法测定各组细胞活力。分别于转染后3、7d对比观察各组BMSCs形态变化,免疫荧光检测各组BMSCs对神经核蛋白(NeuN)及低分子神经丝蛋白(NF-L)的表达。结果全骨髓贴壁法可获取梭形贴壁细胞,低表达表型分子CD11b(1.4%)、CD34(1.5%),高表达表型分子CD29(99.8%)、CD90(95.6%);转染72h后,BMSCsrGDNF.GFP转染组、BMSCsGFP转染组均表达GFP,未转染组无GFP表达;统计学分析qPCR结果表明BMSCsrGDNF—GFP转染组细胞GDNF基因表达水平高于BMSCsGFP转染组与BMSCsNull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统计学分析MTT检测结果表明BMSCsrGDNF-GFP转染组细胞活力于转染后3d显著高于对照组。转染后3、7d,免疫荧光鉴定结果证实BMSCsrGDNF—GFP转染组中细胞表达NeuN、NF—L,并呈现出较为典型的神经样细胞形态,对照组细胞无NeuN、NF—L表达,且细胞基本维持原梭形形态。结论Ad—rGDNF—GFP转染BMSCs增强细胞内源性GDNF表达后,BMSCs可向神经样细胞定向分化,并保持较高的细胞活力。
- 黄成吴朗朱银圣卢宏栩吴颖王静成冯新民杨建东
-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神经元转染
- 小儿腹腔镜阑尾切除术20例分析
- 2013年
- 腹腔镜技术在国内已广泛开展,在小儿外科领域也已得到逐步推广。近年来,由于小儿全麻技术的普及,带动了小儿腹腔镜外科技术的发展,小儿经腹腔镜切除病变阑尾(LA)的病例也逐渐增多。本科2010年开始对小儿阑尾炎行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现将一组资料报告如下。
- 吴颖周细华
- 关键词: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小儿经腹腔镜切除腹腔镜技术外科领域外科技术
- 恩度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预防肝癌术后复发的研究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探讨恩度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降低肝癌术后复发率,延长患者生存期的效果。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70例确诊肝癌行根治性手术切除且预防性行TACE的患者资料,术后单纯行TACE治疗(45例)的设为对照组,恩度联合TACE治疗(25例)的设为观察组,统计两组术后复发率、生存率及生存时间。结果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术后复发率为48.9%,观察组术后复发率为2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1、2、3年生存率分别67.8%、65.3%、64.1%,中位生存时间为29个月,观察组的1、2、3年生存率分别87.2%、76.2%、75.0%,中位生存时间为42个月。对照组和观察组的3年累积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恩度联合TACE较单纯TACE治疗预防肝癌术后复发效果好,能有效降低肝癌术后复发率,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期。
- 吴颖陈建林黄智勇冒群石国平
- 关键词:恩度肝动脉化疗栓塞肝癌复发
- 老年患者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腹腔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6
- 2017年
-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腹腔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胆胰外科122例老年患者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临床资料,将术后腹腔感染的患者作为腹腔感染组,未出现腹腔感染的作为腹腔未感染组,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对腹腔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122例老年患者中,发生腹腔感染的为47例,占38.5%。单因素分析显示,术前黄疸、术中输血、术中门静脉重建、胰漏和胆漏与腹腔感染具有相关性。多因素分析显示,术中输血、胰漏、胆漏是老年患者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腹腔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老年患者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具有较高的腹腔感染率,术中精细操作、术后穿刺引流可以降低腹腔感染的发生率。
- 吴颖刘红史发兰花荣张军峰刘巍孙勇伟
- 关键词:老年患者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腹腔感染
- 恩度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对肝癌术后VEGF表达的影响
- 2017年
- 目的观察恩度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对肝癌术后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 70例确诊肝癌行根治性切除且预防性行TACE患者中,恩度联合TACE治疗25例为试验组,单纯行TACE治疗45例为对照组,所有患者采用ELISA法在术前和术后3d及1、2、3、4、5周检测血清VEGF水平。结果两组术后3d内VEGF呈上升趋势,3d^2周内VEGF均呈下降趋势。2周后试验组继续稳定下降,而对照组却有上升趋势,术后两组3、4、5周VEGF水平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恩度联合TACE具有降低VEGF表达和抑制肿瘤血管生成的作用。
- 吴颖陈建林黄智勇冒群石国平
- 关键词:恩度肝动脉化疗栓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 p73和Survivin蛋白在甲状腺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 2014年
- 目前甲状腺癌的发生率约占全身恶性肿瘤的1%左右,在神经内分泌系统恶性肿瘤中占90%以上。据统计大约5%-10%的人在一生中可能会发现具有临床意义的甲状腺结节。p73基因是抑癌基因p53家族成员之一,由Kaghad等于1997年发现。由于其具有和p53相似的结构及诱导凋亡、活化转录、调控细胞周期等活性,因此该基因被发现后倍受人们的关注。Survivin蛋白为凋亡抑制蛋白(IAP)家族中新近发现的一种。作者采用免疫组化ABC法检测甲状腺肿瘤组织中p73和Survivin蛋白表达的变化,着重探讨p73和Survivin在甲状腺肿瘤组织中的表达,为甲状腺肿瘤的诊治和预后评估提供依据。报道如下。
- 吴颖周细华
- 关键词:SURVIVIN蛋白甲状腺癌抑癌基因P53免疫组化ABC法全身恶性肿瘤神经内分泌系统
- 老年乳腺癌围手术期感染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分析老年乳腺癌(年龄≥65岁)围手术期感染的特点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老年乳腺癌病人100例,观察感染情况,分离培养阳性菌,并观察感染构成比及特点,分析围手术期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 100例病人中,围手术期感染19例(19.0%),其中切口感染比例最高(9例,47.4%),其次为呼吸道感染(5例,26.3%)。共检出病原菌28珠,以革兰阴性菌最常见(17例,60.7%)。两组病人年龄、淋巴结转移情况、手术时间、合并糖尿病、术前血红蛋白水平、术前白蛋白水平、住院时间、引流管引流量、手术方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手术时间、合并糖尿病、术前血红蛋白水平、术前白蛋白水平、手术方式是老年乳腺癌围手术期感染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年龄>75岁、手术时间>2小时、合并糖尿病、术前血红蛋白水平≤70 g/L、术前白蛋白水平≤35 g/L、手术方式是老年乳腺癌围手术期感染的危险因素。
- 马伯恒吴颖王霞
- 关键词:乳腺癌围手术期影响因素老年
-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预防肝癌切除术后复发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 :观察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预防肝癌切除术后复发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70例原发性肝癌切除术后行预防性TACE患者,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25例,对照组单纯行TACE治疗,观察组行TACE联合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治疗,比较两组术后肿瘤复发率、甲胎蛋白(AFP)转阴率和毒副反应。结果:观察组失访1例,对照组失访2例,随访率为95.7%。对照组术后复发22例,复发率为51.2%,观察组术后复发6例,复发率为25.0%,对照组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甲胎蛋白转阴率为77.8%,对照组为18.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毒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TACE较单纯TACE治疗效果好,可减少肝癌切除术后复发率,提高AFP转阴率,毒副作用与单纯TACE相似,值得临床推广。
- 黄智勇吴颖陈建林冒群石国平
- 关键词: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复发
- 肉瘤样肝细胞癌血清生化指标、病理特征及手术疗效评估
- 2023年
- 目的总结肉瘤样、高级别肝细胞癌(HCC)病例临床病理资料和手术结果,以期为肉瘤样HCC提供临床信息。方法回顾2007年1月至2018年3月如皋市人民医院施行手术的HCC患者资料,纳入肉瘤样21例、高级别HCC74例。Edmondson-Steiner病理分级中Ⅲ~Ⅳ级病例定义为高级别HCC。比较肉瘤样、高级别HCC临床病理学资料及患者生存情况。结果肉瘤样、高级别HCC患者性别、HBsAg(+)及AF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年龄、抗-HCV、肝硬化、ALT、TBil、Alb及INR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肉瘤样、高级别HCC患者肿瘤直径为8.3(1.6,24.5)cm、5.4(1.3,17.0)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肉瘤样HCC肿瘤包膜、肿瘤坏死、邻近器官侵犯及淋巴结转移分别为5例(23.8%)、17例(80.9%)、5例(23.8%)及6例(28.6%),高级别HCC分别为37例(50.0%)、26例(35.1%)、6例(8.1%)及4例(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肉瘤样HCC患者中位OS较高级别HCC患者短,为10.4个月比48.0个月(P<0.05),肉瘤样HCC 1年、3年和5年OS率分别为52.4%(11/21)、19.0%(4/21)和14.3%(3/21),高级别HCC分别为85.1%(63/74)、54.0%(40/74)和40.5%(30/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肉瘤样HCC患者中位RFS较高级别HCC患者短,为5.5个月比16.5个月(P<0.05)。肉瘤样HCC半年、1年和3年RFS率分别为47.6%(10/21)、23.8%(5/21)和9.5%(2/21),显著低于高级别HCC的82.4%(61/74)、59.4%(44/74)和33.8%(25/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高级别HCC相比,肉瘤样HCC病例AFP水平低、肿瘤侵犯和淋巴结转移常见,同时预后较差。肉瘤样HCC的高度侵袭性可能是由癌性成分介导的。
- 马伯恒王霞吴颖
- 关键词:甲胎蛋白
- 肾透明细胞癌胰腺转移的外科治疗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探讨肾透明细胞癌胰腺转移的诊断、手术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胆胰外科于2008年至2016年手术治疗的11例肾透明细胞癌胰腺转移患者临床资料。其中5例行胰体尾+脾脏切除术,2例行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1例行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右侧肾上腺切除术,1例行胰体尾+脾脏+部分左肾+左侧肾上腺切除术,1例行全胰腺+十二指肠+脾脏切除术,1例行胰腺钩突部肿瘤切除术+胰颈部肿瘤切除术+胰管空肠吻合术。结果 11例患者术前增强CT均发现胰腺低密度富血供转移灶。血检肿瘤标志物结果无助于诊断。1例患者术后24 h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1例两年后发生右侧髂骨转移,其余9例随访至今无复发及转移。其中2例生存期大于5年,2例生存期大于3年,2例生存期大于1年,3例为近1年内手术。结论增强CT对肾透明细胞癌胰腺转移的诊断至关重要,一旦确诊,应积极手术,做到R0切除同时并尽量保留正常胰腺组织。手术效果总体良好,可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并改善生活质量。
- 吴颖花荣张军峰刘巍孙勇伟
- 关键词:肾透明细胞癌胰腺转移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