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颖

作品数:6 被引量:21H指数:2
供职机构:安庆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动脉
  • 2篇心绞痛
  • 2篇心力衰竭
  • 2篇型心
  • 2篇型心绞痛
  • 2篇衰竭
  • 2篇稳定型心绞痛
  • 2篇绞痛
  • 2篇不稳定型心绞...
  • 1篇低分
  • 1篇低分子
  • 1篇低分子肝素
  • 1篇电图
  • 1篇动脉疾病
  • 1篇动脉介入
  • 1篇心病
  • 1篇心电
  • 1篇心电图
  • 1篇心电图演变
  • 1篇心功能

机构

  • 6篇安庆市第一人...

作者

  • 6篇吴颖
  • 5篇严卫国
  • 2篇江庆
  • 2篇刘斌
  • 1篇徐青
  • 1篇王海珍
  • 1篇曹立平
  • 1篇余梅玫

传媒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中国急救医学
  • 1篇临床医学
  • 1篇安庆医学
  • 1篇实用心脑肺血...
  • 1篇当代医药论丛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1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4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氯吡格雷、低分子肝素与阿司匹林联用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观察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低分子肝素和阿斯匹林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低分子肝素加阿斯匹林,治疗组在以上治疗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结果治疗组明显减少心绞痛发作频率(P<0.01);改善临床症状,对改善心电图缺血性S-T段压低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治疗前后出凝血酶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氯吡格雷、低分子肝素林和阿斯匹林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低分子肝素加阿斯匹林,疗效安全。
严卫国娄大庆胡兴兵吴颖彭杰诚徐青石凤云
关键词:氯吡格雷低分子肝素阿斯匹林不稳定型心绞痛
全文增补中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外周BNP的水平与心功能相关性的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 :分析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外周脑钠肽的水平与其心功能的相关性,评价BNP指标在评估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我院心内科收治的6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心衰组,将60例同期在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人设为健康组,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两组受试者血浆BNP的水平,采用心脏彩色超声测定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并与其血浆BNP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心衰组患者血浆BNP的平均水平为(960.45±219.80)ng/L,健康组受试者血浆BNP的平均水平为(64.45±19.80)ng/L,心衰组患者血浆BNP的平均水平明显高于健康组受试者,差异显著(P<0.01),有统计学意义。心衰组患者血浆BNP的水平可随着其心功能NYHA分级的增加而增高,呈正相关。心衰组患者中心功能NYHA分级为Ⅱ级、Ⅲ级、Ⅳ级患者血浆BNP的水平相比较差异显著(r=0.72,P<0.05),有统计学意义。心衰组患者左室射血的分数可随着其心功能NYHA分级的增加而下降,呈负相关。心衰组患者中心功能NYHA分级为Ⅱ级、Ⅲ级、Ⅳ级患者左室射血的分数相比较差异显著(r=-0.56,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血浆BNP检测的方法简便、可重复性好,可用于评估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病情及心功能分级,预测其预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吴颖严卫国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BNPLVEF
血脂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2008年
目的探讨血脂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及对近中期心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共入选8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血脂康组(43例)和辛伐他汀组(41例):①血脂康组:43例UA患者,其中男性31例,女性12例。平均62.5岁。②辛伐他汀组:41例UA患者,其中男性30例,女性11例,平均年龄62.2岁。分别于3、6、12个月时复查血脂,并对临床事件作随访登记,同时观察用药安全性。结果血脂康组与辛伐他汀组均能有效降低UA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随访期间两组均能使心肌梗死发生率、再住院率及再次血管重建率明显降低。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血脂康能有效降低UA患者血清TC及LDL-C水平,预防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娄大庆刘斌严卫国胡兴兵吴颖
关键词:脂类和降血脂药
急性主动脉夹层破裂后心电图演变1例
2004年
江庆吴颖
关键词:心电图剧痛急性主动脉夹层四肢查体
陈旧性心肌梗死并心力衰竭患者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肽原、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0
2015年
目的观察陈旧性心肌梗死并心力衰竭患者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安庆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2011年2月—2014年9月收治的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287例,根据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分为心力衰竭组133例和非心力衰竭组154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特征及血浆NT-proBNP、C反应蛋白水平,观察心力衰竭组不同NYHA心功能分级患者血浆NT-proBNP、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高血压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力衰竭组患者心率、体质指数、左心房内径、血浆NT-proBNP及C反应蛋白水平、糖尿病发生率、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率高于非心力衰竭组,左心室射血分数、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率低于对照组(P<0.05)。NYHA心功能分级Ⅳ级患者血浆NT-proBNP、C反应蛋白水平高于Ⅲ级、Ⅱ级患者,NYHA心功能分级Ⅲ级患者血浆NT-proBNP、C反应蛋白水平高于Ⅱ级患者(P<0.05)。结论陈旧性心肌梗死并心力衰竭患者血浆NT-proBNP、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升高,临床可通过监测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NT-proBNP、C反应蛋白水平来判断其心功能,以早期发现心力衰竭。
吴颖严卫国曹立平夏林凤
关键词:心肌梗死心力衰竭C反应蛋白质
冠状动脉介入诊治冠心病31例临床分析被引量:7
2007年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介入在冠心病诊治中疗效及预后。方法经皮冠脉介入诊治冠心病患者31例,采用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管腔狭窄≥75%者行PTCA和Stent术,术后观察患者心血管情况发生及预后。结果31例患者冠脉造影结果显示,管腔狭窄≥75%为18例,13例行PTCA和支架术,大多数行PTCA及支架术患者症状明显改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支架内再狭窄2例,死亡5例。结论选择性冠脉造影是诊断冠心病可靠方法,冠脉介入治疗能明显减轻冠心病患者症状,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严卫国余梅玫伍万仕娄大庆王海珍胡兴兵吴颖江庆刘斌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血管成形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