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金东

作品数:24 被引量:67H指数:5
供职机构:南通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2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术后
  • 7篇胃癌
  • 6篇肠癌
  • 4篇手术
  • 4篇结肠
  • 3篇直肠
  • 3篇直肠癌
  • 3篇切除
  • 3篇切除术
  • 3篇外科
  • 3篇胃癌根治
  • 3篇胃癌根治术
  • 3篇结肠癌
  • 3篇腹腔
  • 2篇预后
  • 2篇入路
  • 2篇生存期
  • 2篇热灌注
  • 2篇肿瘤
  • 2篇胃肠

机构

  • 13篇南通市肿瘤医...
  • 10篇南通大学附属...
  • 3篇南通大学
  • 2篇江苏省中医院
  • 1篇实验动物中心

作者

  • 23篇吴金东
  • 12篇江晓晖
  • 9篇朱汉达
  • 5篇高志斌
  • 4篇蒋松琪
  • 3篇张一心
  • 3篇陈橼
  • 3篇曹广鑫
  • 3篇李国兴
  • 3篇邵冰峰
  • 3篇吴龙祥
  • 2篇王刚
  • 2篇陈铁
  • 2篇陈铁
  • 2篇张学良
  • 2篇王鼎
  • 1篇江晓辉
  • 1篇朱顺星
  • 1篇马洁云
  • 1篇高俊

传媒

  • 2篇南京医科大学...
  • 2篇交通医学
  • 1篇医学综述
  • 1篇中华胃肠外科...
  • 1篇吉林医学
  • 1篇实用老年医学
  • 1篇腹部外科
  • 1篇实用癌症杂志
  • 1篇中国实用外科...
  • 1篇现代医学与健...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南通大学学报...
  • 1篇肿瘤基础与临...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外医疗
  • 1篇肿瘤预防与治...
  • 1篇中国临床研究
  • 1篇临床与病理杂...
  • 1篇当代医药论丛
  • 1篇系统医学

年份

  • 2篇2023
  • 4篇2022
  • 2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7
  • 2篇2004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手术入路方式治疗食管胃结合部腺癌临床对比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究不同手术入路方式治疗食管胃结合部腺癌临床效果及对患者的生存影响。方法方便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月在该院治疗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患者72例,随机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取经腹食管裂孔入路方式治疗,对照组采取经胸入路方式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过程及术后的一些基本情况、淋巴结清扫数目以及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手术时间(231.5±29.1)min、手术过程中的输血量(312.39±30.12)m L以及住院时间(13.21±0.35)d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7、0.023、0.031);试验组淋巴结清扫数目(12.13±0.23)枚,而对照组淋巴结清扫数目(11.78±0.23)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6);试验组的术后并发症:1肺功能不全;2心功能不全;3切缘阳性;4吻合口瘘总发生率8.33%(3/36)低于对照组的38.89%(14/36),(P<0.05)。结论在治疗食管胃结合部腺瘤患者的手术入路方式上,应优先选择经腹食管裂孔入路方式,大大减少了手术时间、手术中输血量以及术后康复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吴龙祥朱汉达吴金东
关键词:经胸入路食管胃结合部腺癌
机器人及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后胰瘘发生的影响因素分析
2022年
目的探讨机器人及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后胰瘘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22年6月江苏省中医院普外科共386例行胃癌根治术病人的临床资料。统计所有病人的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糖尿病史、高血压史、腹部手术史、新辅助治疗史、肿瘤位置、手术方式、切除范围、淋巴结清扫数目、术中出血量、总手术时间和肿瘤分期等,采用单因素分析和二元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胃癌术后胰瘘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386例病人胃癌术后胰瘘发生率为16.6%(64/386),生化瘘的发生率为13.5%(52/386),B级瘘的发生率为3.1%(12/386),无C级瘘发生。单因素分析和二元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体质量指数、新辅助治疗、手术方式、淋巴结清扫数目、总手术时间及肿瘤分期是胃癌术后胰瘘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体质量指数高、有新辅助治疗史、肿瘤分期偏晚和手术时间长的病人,应警惕胃癌术后胰瘘的发生,采用机器人操作系统手术能够减少胃癌术后胰瘘的发生。
张小磊江志伟王刚潘华峰王海锋江晓晖吴金东
关键词:胃肿瘤胃切除术机器人手术胰瘘
恒温热灌注联合常规化疗对老年胃癌术后病人免疫功能、相关因子及生存情况的影响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探究恒温热灌注联合常规化疗对老年胃癌术后病人免疫功能、相关因子及生存情况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86例进展期胃癌术后病人的资料,并分为2组,对照组42例,为术后常规静脉化疗的病人;观察组44例,为术后腹腔恒温热灌注+常规静脉化疗的病人。比较2组病人治疗前后免疫功能、相关因子及肿瘤标记物的水平变化,并分析2组病人1年、3年生存率。结果化疗后,对照组的CD4^+、CD8^+、CD4^+/CD8^+与化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癌胚抗原(CEA)及糖蛋白抗原19-9(CA19-9)水平明显低于化疗前(P<0.05);观察组的CD4^+、CD4^+/CD8^+明显高于化疗前及对照组(P<0.05),CD8^+、VEGF、MMP-9、CEA及CA19-9水平明显低于化疗前及对照组(P<0.05)。观察组化疗后3年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75.00%比50.00%,P<0.05)。结论腹腔恒温热灌注化疗联合常规静脉化疗可有效改善胃癌术后病人的免疫功能,抑制肿瘤血管的生长,延长病人的生存时间。
陈铁江晓晖高志斌朱汉达徐爱兵吴金东曹广鑫张学良王鼎刘浩锋
关键词:常规化疗术后胃癌免疫功能
长链非编码RNA FGD5-AS1对结直肠癌细胞侵袭、迁移和凋亡能力的影响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ongnon-coding RNA,lncRNA)FGD5-AS1对人结直肠癌细胞株侵袭、迁移和凋亡能力的影响。方法:分别通过lncRNA FGD5-AS1干扰、过表达和阴性对照质粒转入结直肠癌细胞株(LoVo、HT29)。采用qRT-PCR检测转染效果;采用细胞流式法检测分析干扰、过表达lncRNA FGD5-AS1后对结直肠癌细胞LoVo和HT29凋亡能力的影响;采用细胞划痕试验分析干扰、过表达lncRNA FGD5-AS1后对结直肠癌细胞LoVo和HT29迁移能力的影响;采用Transwell实验分析干扰、过表达lncRNA FGD5-AS1后对结直肠癌细胞LoVo和HT29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成功构建干扰、过表达lncRNA FGD5-AS1的结直肠癌稳转细胞株,转染lncRNA FGD5-AS1干扰质粒的结直肠癌细胞LoVo和HT29侵袭、迁移能力显著下降,凋亡能力显著上升;转染lncRNA FGD5-AS1过表达质粒的结直肠癌细胞LoVo和HT29侵袭、迁移能力显著上升,凋亡能力显著下降。结论:LncRNA FGD5-AS1可显著提升结直肠癌细胞的侵袭及迁移能力,同时可显著抑制结直肠癌细胞的凋亡。
李鼎吴金东曹广鑫张学良王鼎刘玉山江晓晖
关键词:长链非编码RNA结直肠癌迁移凋亡
改良COMPASS-CAT评估模型对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测价值
2022年
目的分析改良COMPASS-CAT评估模型对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venousthrombosis,DVT)形成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南通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急诊科2018年5月—2021年5月收诊的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术后DVT患者63例,将其纳入DVT组;选取同期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术后未发生DVT患者63例,将其纳入非DVT组。进行改良COMPASS-CAT评估模型评估,问卷调查基线信息后进行回归分析。结果DVT组患者输血史、吸烟、改良COMPASS-CAT评分、血浆D二聚体水平、卧床时间与非DVT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574、13.888、78.755、43.938、25.000,P<0.05)。其中输血史、吸烟、卧床时间、血浆D二聚体、改良COMPASS-CAT评分是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术后下肢DVT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改良COMPASS-CAT预测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术后下肢DVT形成中灵敏度为75.19%、特异度为70.89%、约登指数为0.436%。结论改良COMPASS-CAT评估模型既可用于预测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术后下肢DVT形成,又是术后下肢DVT形成独立危险因素。
谢丽丽杭林珠张莉李国兴吴金东
关键词:胃肠道恶性肿瘤下肢深静脉血栓术后
胸骨后甲状腺肿物26例外科治疗
2007年
目的:探讨胸骨后甲状腺肿物的诊断及手术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1年间手术治疗的胸骨后甲状腺肿物26例临床资料。结果:26例胸骨后甲状腺肿物患者接受外科治疗,均获成功。颈部低位领式切口入路切除23例(88.5%),颈部低位领式切口+胸骨正中劈开入路3例(11.5%)。术后并发症5例(19.2%),其中喉返神经损伤3例。结论:胸内甲状腺肿物的诊断主要根据症状、体征、胸片以及CT。一旦诊断为胸骨后甲状腺肿物,应手术治疗。大多选择颈部低位领式切口入路,具有容易操作、损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
吴金东高俊沈飚
关键词:甲状腺肿物甲状腺肿胸骨后
根治术切除联合腹腔热灌注化疗治疗局部进展期胃癌患者的安全性分析
2023年
目的:探讨根治术切除联合腹腔热灌注化疗治疗局部进展期胃癌患者的安全性分析。方法:选择2019年01月至2021年12月在我院接受D2根治术联合HIPEC治疗的局部进展期胃癌患者146例的临床数据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描述全部患者在围手术期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情况。分析接受D2根治术联合HIPEC治疗的局部进展期胃癌患者围手术期安全性的影响因素。结果:146例患者之中,共有64例患者(43.84%)在围手术期之内出现81例次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事件,其中以低白蛋白血症和贫血的数量最多,分布为32例(39.51%),21例(25.93%)。全部不良反应事件分级中,以1级的数量最多,共55例(37.67%)。全部不良反应事件患者均经过对症治疗后缓解,未对后续治疗构成影响。单因素分析结果中,年龄、神经侵犯情况不同的患者的围手术期不良反应事件分级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大于60岁(β’=0.651)、肿瘤发生神经侵犯(β’=0.183)的患者在围手术期具有更高的不良反应事件分级(P<0.05)。结论:局部进展期胃癌患者在接受D2根治术联合HIPEC治疗后的围手术期内具有一定的不良反应风险,但各项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率尚在可接受范围之内,手术医师对于年龄高于60岁以及肿瘤侵犯神经的患者需要给予重点关注。
陈铁江晓晖吴金东张学良王鼎李阳成
关键词:腹腔热灌注化疗淋巴结清扫神经侵犯
腹膜外结肠造口在直肠癌Miles术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探讨腹膜外结肠造口在Miles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3月至2015年5月在南通市肿瘤医院行Miles术的直肠癌患者10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腹膜外造口组(腹膜外组)和腹膜内造口组(腹膜内组),各53例,比较两组造口手术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近远期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生存质量。结果腹膜外组与腹膜内组造口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及近期并发症发生率[(22.8±2.4)min比(16.4±1.5)min、(3.3±0.8)d比(3.9±1.4)d、(4.1±1.2)d比(4.4±1.1)d、(8.6±1.8)d比(10.3±2.3)d,15.1%(8/53)比20.8%(11/5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膜外组患者远期并发症发生率低于腹膜内组[0%(0/53)比15.1%(8/53)],术后12个月ADL量表评分显著低于腹膜内组[(15.3±2.1)分比(31.8±3.8)分](P<0.05)。结论与腹膜内造口相比,腹膜外结肠造口能有效降低Miles术远期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吴金东高志斌江晓晖朱汉达
关键词:直肠癌MILES术腹膜外结肠造口并发症
成人肠套叠25例临床分析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成人肠套叠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11年6月本院收治的25例成人肠套叠的临床资料。结果:25例巾,腹痛19例;恶心、呕吐8例;腹部包块10例;血便5例。术前诊断肠套叠20例。术中发现小肠套叠7例,回盲肠套叠13例,结肠套叠5例。25例均行手术治疗。术后病理显示:良性肿瘤5例(小肠平滑肌瘤1例,小肠脂肪瘤2例,结肠脂肪瘤2例);恶性肿瘤16例(结肠癌15例,恶性淋巴瘤1例);炎症1例;不明原因3例。25例全部痊愈。结论:成人肠套叠以肠道肿瘤多见,主要病因为良、恶性肿瘤,其诊断主要依据是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治疗以手术为主。
吴金东蒋松琪高志斌徐爱兵朱汉达
关键词:成人肠套叠
放射性肠瘘的诊治体会
2004年
邵冰峰蒋松琪江晓晖朱汉达黄健吴金东
关键词:癌症放射疗法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