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科生
- 作品数:38 被引量:171H指数:8
- 供职机构: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化学工程更多>>
- 灌漠土长期有机配施土壤肥力特征和作物产量可持续性分析被引量:15
- 2021年
- 为揭示长期施用有机肥对灌漠土土壤培肥效果,依托甘肃河西绿洲灌区灌漠土长期定位培肥试验(1988-至今),设计有机肥磷肥配施(MP)、有机无机配施(1/2MN+P)、氮磷配施(NP)和不施肥(CK)4个处理,测定其第31年和已有的土壤养分和作物产量数据,研究灌漠土长期有机培肥对土壤肥力特征和作物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无机配合施用第31年和历年平均值与试验初始值相比,土壤有机质增加72.5%和24.9%,土壤全氮增加72.3%和25.7%,土壤全钾增加16.1%和33.0%;与无肥对照(CK)相比,土壤有机质增加54.9%和19.1%;土壤全氮增加47.3%和14.9%,土壤全磷增加73.0%和15.3%。有机无机配合施用能有效降低土壤pH。有机无机配施处理第31年和逐年平均值与对照(CK)相比,小麦/玉米间作体系产量增加149.2%和139.2%,肥料贡献率(FCR)为0.58,变异系数(CV)为0.21,可持续性指数(SYI)为0.61,养分和产量各项指标均达到高优水平。灌漠土长期有机无机配施措施能持续增加灌漠土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降低土壤pH,提高土壤肥力和肥料贡献率,显著提高小麦/玉米间作体系产量及其稳定性和可持续性。研究结果可为甘肃河西绿洲灌区农田土壤科学培肥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 吴科生车宗贤车宗贤张久东包兴国杨新强张久东
- 关键词:灌漠土土壤肥力特征
- 混合盐胁迫对油葵保护性酶活性、细胞膜透性及其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被引量:9
- 2012年
- 研究了不同浓度混合盐NaCl和NaHCO3对油葵苗期叶片、根系细胞膜透性,SOD、POD酶活性,油葵物候期、成熟期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目的在于对其耐盐性进行初步鉴定。结果表明:随着土壤混合盐浓度增大,叶片和根系的细胞膜透性,SOD、POD酶活性均呈现上升的趋势,差异显著,其中叶片SOD酶活性明显高于根系,并与盐浓度呈极显著的正相关。油葵的整个生育期明显受土壤盐浓度的影响,生育期延长,百粒重、单株产量、盘径、株高、干物质、鲜重有较大幅度下降。
- 裴怀弟吴科生王红梅陈炳东陈玉梁
- 关键词:油葵SODPOD细胞膜透性农艺性状
- 河西绿洲灌区灌漠土长期秸秆还田土壤肥力 和作物产量特征分析被引量:11
- 2021年
- 系统研究长期秸秆还田对河西绿洲灌区灌漠土壤养分的演变规律、土壤肥力特征的影响,分析作物产量及稳定性和持续性,为秸秆还田培肥土壤和资源化利用提供科学和理论依据。利用河西绿洲灌区31年(1988-2018年)的灌漠土长期定位培肥试验,开展了以秸秆与磷肥配施(SP)、秸秆与氮磷肥配施[1/2(S+N)P]、氮磷配施(NP)、不施肥(CK)为处理的田间定位试验,测定了耕层0~20 cm土壤有机质(SOM)、全氮(TN)、全磷(TP)、全钾(TK)、速效氮(AN)、速效磷(AP)、速效钾(AK)、pH,研究了长期秸秆还田对小麦/玉米间作体系灌漠土土壤养分演变规律和作物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还田第31年和逐年平均值与试验初始值相比,土壤有机质增加73.3%和25.8%,土壤全氮增加50.6%和21.7%,土壤全磷增加22.5%和3.8%,土壤全钾含量增加19.9%和38.2%;与对照(CK)相比,土壤有机质增加55.3%和20.0%;土壤全氮增加28.8%和15.9%,土壤全磷增加50.2%和13.4%;土壤全钾增加23.5%和0.2%。秸秆连续还田9年后小麦产量比对照平均降低5.8%,第10年开始小麦产量逐年增加,比对照平均增加65.9%。玉米产量在秸秆连续还田13年间比对照平均降低8.2%,之后较对照平均增加22.0%。河西绿洲灌区灌漠土长期施用秸秆或秸秆氮磷肥配施,土壤培肥效果均显著优于单施化肥,可显著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升土壤肥力,秸秆与氮磷化肥配施能持续提升作物产量及其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 吴科生车宗贤车宗贤张久东包兴国杨新强张久东
- 关键词:长期秸秆还田河西绿洲灌区灌漠土土壤肥力特征
- 一种干旱灌区玉米秸秆带状覆膜还田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干旱灌区玉米秸秆带状覆膜还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玉米采用条带式种植方式进行种植;2)玉米收获时,将玉米秸秆呈条带状放置于非种植带;3)在玉米种植带进行开沟;4)将玉米还田秸秆呈条带状翻埋于沟中;5)...
- 卢秉林车宗贤包兴国张久东杨新强吴科生杨蕊菊
- 文献传递
- 施肥与栽培措施对豌豆/玉米间作高产高效模式的影响被引量:3
- 2013年
- 研究了河西灌区不同栽培方式和不同施肥水平下豌豆/玉米间作体系在产量及水肥资源利用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施肥和栽培措施显著影响间作系统生产力,其中高产模式(T3)优势明显,较农户模式(T1)产量提高52%;高产高效模式(T4)通过减量调控施肥和全膜覆盖种植实现了较农户模式增产31%的目标,同时氮肥偏生产力提高31%,水分利用效率提高20%;垄作沟灌模式(T5)较农户模式产量提高了23%,水分利用效率提高了15%。综合考虑高产高效的双重目的,高产高效模式(T4)和垄作沟灌模式(T5)可以作为河西灌区高产高效的豌豆/玉米间作模式进行推广应用。
- 赵建华孙建好李伟绮吴科生
- 关键词:施肥栽培水分利用效率
- 长期翻压绿肥河西绿洲灌区小麦的化肥减施潜力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研究长期翻压绿肥条件下减施化肥对小麦产量稳定性以及地力贡献的影响,为甘肃省河西绿洲灌区高效施肥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09—2020年在河西绿洲灌区开展了12年的定位试验,供试作物为春小麦。试验处理包括不施肥对照(CK)、100%化肥(CF)以及翻压绿肥后化肥分别减量0%、10%、20%、30%、40%、100%。根据历年小麦产量,计算累积增产率、产量可持续性指数和变异系数;构建一元灰色线性模型,计算不同施肥长期趋势产量;计算累积土壤地力贡献率以及不同处理累积肥料贡献率。【结果】随着试验年限延长,除减施100%化肥处理外,各翻压绿肥处理肥料对小麦产量的累积贡献率均呈现增加的趋势,且处理间肥料对产量的贡献率无显著差异,2020年均达到60%左右。不施肥处理(CK)土壤地力对小麦产量的累积贡献率不断下降,从2009年的57.41%下降至2020年的34.24%。翻压绿肥基础上化肥减量40%以内,小麦12年平均产量高于100%化肥处理(CF)。一元灰色线性模型显示化肥减量40%以内,小麦产量变异系数随着化肥减施量的升高而不断升高,产量可持续指数则不断下降。化肥减量40%处理的小麦产量于第9年开始低于CF处理。化肥减施量(x)与小麦产量(y)的回归方程为:y=−0.292x^(2)+11.917x+6667.34,达到理论最高产量的化肥减施比例为20.41%。相关性分析发现,不同施肥处理通过影响株高、穗长、小穗数以及穗粒数影响产量。【结论】在翻压绿肥30000 kg/hm^(2)基础上,将农民习惯化肥施用量减少20%~30%,不仅可以提高小麦的产量,维持长期高产趋势,还可以提升土壤地力对小麦产量的贡献率,因而是甘肃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
- 崔恒车宗贤张久东张久东卢秉林包兴国杨蕊菊卢秉林曹卫东
- 关键词:小麦
- 长期翻压绿肥对提高灌漠土土壤肥力和作物产量的贡献被引量:11
- 2022年
- 【目的】研究河西绿洲灌区灌漠土长期施用绿肥培肥土壤和作物增产的机理。【方法】灌漠土培肥武威长期定位试验始于1988年,种植制度为小麦/玉米间作,供试绿肥为箭筈豌豆。选择绿肥磷肥配施(GP)、绿肥氮磷配施[1/2 (G+N) P]、氮磷配施(NP)、空白对照(CK) 4个处理,调查了作物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2018年取0—20 cm耕层土壤样品,测定pH、有机质和养分含量。【结果】GP和1/2 (G+N) P处理均显著提高了灌漠土土壤肥力和作物产量。与试验初始值相比,GP、1/2 (G+N) P处理土壤有机质31年后分别增加了68.8%、56.6%,全氮分别增加了75.8%、56.3%,全钾分别增加了16.1%、18.0%,而全磷分别降低了20.3%、27.8%;与NP处理相比,GP和1/2 (G+N) P处理土壤有机质分别增加了29.0%、19.6%,全氮分别增加了43.3%、27.4%,全磷分别增加了18.4%、7.2%,全钾分别增加了1.7%、3.3%。GP和1/2 (G+N) P处理的小麦产量与NP处理差异显著,分别较NP处理增加305 kg/hm^(2)、248 kg/hm^(2),增幅分别为8.0%、6.5%。NP和1/2 (G+N)P处理的玉米产量与GP处理差异显著,分别较GP处理增加1538 kg/hm^(2)、1503 kg/hm^(2),增幅分别为20.3%、19.8%。小麦/玉米间作体系下,GP、1/2 (G+N) P处理的31年肥料贡献率(FCR)平均分别为0.53、0.59,变异系数(CV)分别为0.23、0.20,可持续性指数(SYI)分别为0.54、0.62。【结论】绿肥与氮磷化肥配施均能持续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全氮、全钾含量,提高肥料贡献率及作物产量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小麦、玉米产量与土壤全磷和有效磷含量显著相关。因此,采用适宜绿肥用量和增加氮磷化肥用量的绿肥化肥配施方式,是甘肃河西绿洲灌区灌漠土上小麦玉米生产经济和生态效益双赢的施肥方式。
- 吴科生车宗贤车宗贤张久东包兴国卢秉林张久东杨蕊菊曹卫东
- 关键词:土壤肥力
- 武威市代表性农业产业链研究
- 农业产业链作为农业产业内部的一种动态自组织发展形式,在区域农业发展研究与战略规划中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农业产业链的延伸和优化,不仅能有力地推动区域农业的发展,而且还有助于多渠道多层次增加农民的农业生产经营收入。合理完善...
- 吴科生
- 关键词:农业产业链区域农业
- 文献传递
- 武威市粮食安全影响因子分析被引量:2
- 2009年
- 探讨了粮食安全的内涵和外延,分析了武威市粮食安全的影响因子,并就确保粮食安全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 吴科生窦学诚
- 关键词:AHP
- 农田残膜对耕地土壤质量的影响简述被引量:8
- 2021年
- 从农膜残留对土壤理化性状、土壤微生物、土壤酶活性、土壤呼吸作用、农作物生长发育及对土壤微塑料等的影响进行了综述,并对农膜残留的治理进行了展望。
- 杨蕊菊车宗贤车宗贤唐继荣贺春贵张久东卢秉林张久东崔恒
- 关键词:农膜耕地质量土壤微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