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珺

作品数:7 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共吉林省委党校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哲学宗教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政治法律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哲学宗教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生态
  • 3篇生态文明
  • 2篇社会
  • 2篇生态文明建设
  • 2篇文明建设
  • 2篇构建和谐社会
  • 2篇和谐社会
  • 1篇义务
  • 1篇知足
  • 1篇知足常乐
  • 1篇人与自然和谐
  • 1篇社会分层
  • 1篇社会关系
  • 1篇社会教化
  • 1篇社会教化功能
  • 1篇生态文明观
  • 1篇年画
  • 1篇农村
  • 1篇农村公共服务
  • 1篇权利

机构

  • 7篇中共吉林省委...

作者

  • 7篇吴珺
  • 2篇吴秀红
  • 1篇赵连君
  • 1篇于延晓
  • 1篇王慧姝
  • 1篇吴祖鲲

传媒

  • 3篇行政与法
  • 3篇长白学刊
  • 1篇党政干部学刊

年份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0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构建和谐社会应从营造和谐家庭着手被引量:1
2008年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构建和谐社会应该从构建和谐家庭着手。充分正确认识和谐家庭与和谐社会的关系将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健康、稳定和发展。本文针对当前部分家庭存在的一些不和谐因素,提出如何营造和谐家庭,目的在于促进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
吴秀红吴珺
关键词:家庭暴力和谐家庭和谐社会
民间年画的社会教化功能被引量:7
2007年
年画是中国民间古老而又传统的民间艺术品,是传统社会民间美化生活、表达情感、惩恶扬善、寄托理想的一种特殊话语方式。民间年画的欣赏使用对象,大多为社会底层的人民大众。年画具有"成教化、助人伦"的作用,主要表现在民族凝聚功能、精神激励功能、价值整合功能、文化认同功能和行为规范功能等方面。
吴祖鲲王慧姝吴珺
关键词:年画社会教化文化功能
社会关系和谐: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保证
2006年
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的《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指导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纲领性文件。而和谐的社会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前提和保证。从哲学角度理解,和谐的社会关系就是人与自我、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在我国市场经济背景下,保持“知足常乐”的心态、坚持义利统一的价值观、贯彻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原则是妥善处理上述三种关系的根本保证。
赵连君吴珺
关键词:和谐社会社会关系知足常乐价值观人与自然和谐
生态文明价值归旨的逻辑展开与践行
2014年
生态文明是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共生的旨趣,体现尊重、顺应、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明形态。上个世纪的资源、生态与环境问题引发了全球范围内对人类传统文明的时代反思,从而形成了生态文明观,体现了生态文明价值归旨的逻辑展开。生态文明观的树立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现代化的逻辑发展和实践要求,其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展现了中国共产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执政理念的升华,集中体现为为广大人民群众谋福祉的理性选择和价值取向,是生态文明观名副其实的积极践行者。
吴珺
关键词:生态文明生态文明观逻辑展开
反思与重构——生态文明建设的法理之维
2010年
全球生态环境的恶化促使人类反思工业文明行为,从而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任务。本文从法理之维度来探讨生态文明建设,即从生态伦理观、环境法的价值排序和权利与义务的关系三个方面进行了思考,以期为生态文明建设尽一份责任。
于延晓吴珺
关键词:生态文明伦理观权利义务
生态文明建设的多维解读被引量:3
2014年
生态文明建设是对当代世界发展实践和发展理念的借鉴,是直面中国现实国情的要求,是对民意的回应。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提出,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标志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必将进一步推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根本性变革。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事业是建设美丽中国的一项伟大任务,符合当前国家基本国情以及社会大环境变化潮流,因此,我们对生态文明建设不能从单一的视角去把握,而是要作多维解读。
吴珺
关键词:生态文明环境建设
从社会分层视角看农村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被引量:2
2013年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发展深化,广大农村的社会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社会阶层结构出现了相应的调整和改变,农民分化成不同的阶层。政府必须考虑到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农民和农村出现的分化,考虑到农村公共服务的结构性阶层化。在分层视阈下,要实现农村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一要建立农民对公共服务需求的反馈机制,二要建立多元的供给体制,三要建立符合农村实际的公共服务均等的标准化机制,四要培育农村社区的基层自治组织。
吴秀红吴珺
关键词:社会分层农村公共服务均等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