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新生儿
  • 5篇儿童
  • 2篇预后
  • 2篇失语
  • 2篇失语症
  • 1篇地奈德
  • 1篇丁胺
  • 1篇多发
  • 1篇多发性
  • 1篇多发性神经病
  • 1篇新生儿呼吸
  • 1篇新生儿呼吸衰...
  • 1篇新生儿缺氧
  • 1篇新生儿缺氧缺...
  • 1篇新生儿缺氧缺...
  • 1篇新生儿缺氧缺...
  • 1篇新生儿先天性...
  • 1篇新生儿硬肿
  • 1篇新生儿硬肿症
  • 1篇性肌萎缩

机构

  • 12篇达州市中心医...
  • 4篇重庆医科大学

作者

  • 14篇吴正文
  • 3篇姚毅
  • 2篇肖农
  • 2篇邓春晖
  • 1篇程敏
  • 1篇郭智超
  • 1篇黄娅娜
  • 1篇张本金
  • 1篇王德兰
  • 1篇刘小庆

传媒

  • 2篇检验医学与临...
  • 1篇中国当代儿科...
  • 1篇实用儿科临床...
  • 1篇中原医刊
  • 1篇临床医学
  • 1篇四川医学
  • 1篇重庆医学
  • 1篇小儿急救医学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海峡药学
  • 1篇儿科药学杂志
  • 1篇中国实用医刊
  • 1篇当代医药论丛

年份

  • 2篇2015
  • 1篇2014
  • 4篇2010
  • 1篇2004
  • 4篇2003
  • 2篇2002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儿童失语症(附24例报告)被引量:2
2002年
吴正文肖农
关键词:儿童失语症
新生儿先天性梅毒36例临床分析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探讨新生儿先天性梅毒的临床特点及该病与其母妊娠期间治疗情况的关系。方法对36例出生后确诊为先天性梅毒患儿进行临床资料分析,将其母妊娠期分为正规治疗组(A组)和未治疗或治疗不彻底组(B组),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特征。结果先天性梅毒的临床表现多样,A组先天性梅毒患儿出生时出现临床症状的例数低于B组,B组间接胆红素在出生时和出生后14d较A组高,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两组在出生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出生后14dB组较A组升高。结论先天性梅毒的诊断应根据临床表现及血清学检查结果等综合分析,其母在孕期未治疗或治疗不彻底的先天性梅毒患儿出生后临床表现较重,且肝功能受损情况也相对较重。积极开展婚前及孕期梅毒筛查,早期诊断、早期正规治疗是减少梅毒对患儿损害的关键。
吴正文
关键词:先天性梅毒新生儿肝损伤
浅析导致新生儿发生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危险因素及预防对策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探讨导致新生儿发生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危险因素及预防对策。方法:对2011年10月~2013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的120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些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将未发生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60例患儿作为对照组,将发生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60例患儿作为观察组。对这120例患儿的出生时体质量、住院时间、日龄、胎龄和抗生素的使用情况等指标进行分析,从中找出观察组患儿发生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危险因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对策。结果:导致新生儿发生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危险因素主要有:1患儿的胎龄较小。2患儿出生时的体质量较轻。3患儿住院的时间较长。4对患儿进行治疗时使用的抗生素种类较多。5对患儿进行治疗时使用的干预措施较多。进行预防的对策为:1在使用抗生素前,应明确抗生素的使用范围,避免滥用抗生素。2在使用抗生素对患儿进行治疗时,应密切观察其肠道内菌群的平衡性和稳定性,若其肠道内菌群出现紊乱,应及时对其进行相应的治疗。3在对患儿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时,应避免选用广谱抗生素。尽量选取生态制剂类药物对患儿进行治疗,以保持其肠道内正常菌群的平衡稳定性。4做好围生期胎儿的保健工作,以降低早产儿的发生率。5鼓励产妇使用母乳喂养患儿。结论:导致新生儿发生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危险因素主要有:1患儿的胎龄较小。2患儿出生时的体质量较轻。3患儿住院的时间较长。4对患儿进行治疗时使用的抗生素种类较多。5对患儿进行治疗时使用的干预措施较多。在临床上对新生儿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时,医护人员应密切关注以上危险因素,并对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以降低新生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发生率。
吴正文刘小庆
关键词:抗生素新生儿相关性腹泻
纳络酮联合氨茶碱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疗效观察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观察氨茶碱联合纳洛酮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的疗效。方法将62例原发性呼吸暂停早产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1例。两组患儿在首次发生呼吸暂停后均给予氨茶碱负荷量5mg/kg,于20min内静脉滴注,12h后给予2.5mg/kg维持量,12h静脉滴注1次。治疗组同时加纳洛酮,首次予0.1mg/kg静脉注射,继而按0.1mg/kg加10%葡萄糖液20mL以0.02~0.04mg.kg-1.h-1静脉泵入。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5%,对照组为67.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茶碱联合纳洛酮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比单用氨茶碱更有效。
吴正文姚毅王娇蕴
关键词: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氨茶碱纳洛酮
C-反应蛋白与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在儿童热性惊厥中的变化
2014年
目的探讨儿童热性惊厥患儿c一反应蛋白(CRP)与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水平的变化。方法选择热性惊厥与同期住院期间发热无惊厥的患儿,检测其WBC与C-反应蛋白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惊厥组中30例CRP水平升高,WBC值为(13.6±4.5)X10^9/L;78例CRP值正常,WBC值为(12.2±4.6)×10^9/L。非惊厥组中52例CRP值增高,WBC值为(9.8±4.3)×10^9/L;46例CRP值正常,WBC值为(7.6±3.2)×10^9/L。无论CRP是否增高,惊厥组的WBC值明显高于非惊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惊厥组78例CRP水平正常者中WBC值增高52例,占66.7%;而非惊厥组46例CRP水平正常者中WBC值增高10例,仅占2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同样因素影响下,热性惊厥患儿外周血WBC值与CRP水平或许不平行,且WBC值常高于非惊厥患儿。
吴正文黄娅娜邓春晖张本金
关键词:热性惊厥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儿童
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对喘息性支气管炎儿童肺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对喘息性支气管炎儿童肺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接受治疗的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格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沙丁胺醇雾化治疗;观察组在沙丁胺醇治疗基础上给予布地奈德雾化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肺功能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患儿治疗后临床有效率为94.00%,高于对照组患儿74.00%(χ^2=7.15,P〈0.05)。治疗组患儿的临床相关症状、体征完全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t=5.15、6.03、7.31、5.80、5.68,P均〈0.05)。治疗组患儿治疗后的肺功能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t=12.10、9.60、8.49、11.03、13.43,P均〈0.05)。结论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雾化治疗儿童喘息性支气管炎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症状及体征,有效改善肺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姚毅王德兰邓春晖吴正文
关键词:布地奈德沙丁胺醇喘息性支气管炎肺功能
不典型川畸病32例临床分析
2003年
目的 :探讨不典型川畸病的临床特点 ,以期发现其中对早期诊断和确定诊断有提示价值的临床特征 ,从而提高对不典型川畸病的认识。方法 :对不典型川畸病 3 2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3 2例病例入院均未诊断明确 ,均有发热 ,其中皮疹 19例 ,眼结合膜充血 13例 ,口腔粘膜改变 15例 ,颈部淋巴结肿大 13例 ,手足硬肿 7例 ,指 (趾 )端脱皮15例 ,肛周红 14例 ,心脏彩超冠状动脉扩张 10例。结论 :不典型川畸病多发生于 4岁以下小儿 ,指 (趾 )脱皮、肛周红、血小板数具有早期诊断价值 ,早期确诊 ,并应用IVIG的治疗对降低心血管并发症极其重要。
吴正文
关键词:不典型川畸病
儿童慢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的临床特点被引量:4
2002年
目的 探讨儿童慢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 (CIDP)的临床特征及实验室改变、预后。方法 对CIDP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并对其进行随访。结果  1 1例CIDP 3例病前有上感史 ;病程为 2个月~ 1年 ;男性及学龄期儿童多见 ;均有双下肢肌力下降 ,双上肢肌力下降者 4例 ,感觉障碍者 6例 ,肌萎缩 7例 ,颅神经麻痹 1例。均有神经电生理改变 ,脑脊液检查除 1例外均有细胞 蛋白分离现象。结论 CIDP与AIDP/RGBS不同 ,表现为起病慢 ,达高峰时间长 ,肌萎缩、感觉障碍多见 ,很少伴发颅神经损害和呼吸肌麻痹。脑脊液细胞 蛋白分离现象多见 ,电生理改变明显。
吴正文郭智超
关键词:儿童慢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预后
儿童马桑果中毒21例报告被引量:4
2004年
吴正文
关键词:儿童马桑果中毒抢救洗胃甘露醇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62例报告
2003年
吴正文
关键词: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高压氧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