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晓玲

作品数:32 被引量:158H指数:8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化学工程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4篇金属学及工艺
  • 11篇一般工业技术
  • 4篇化学工程
  • 4篇医药卫生
  • 2篇理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天文地球
  • 1篇机械工程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电气工程

主题

  • 10篇微弧氧化
  • 6篇纳米
  • 5篇纳米管
  • 5篇合金
  • 4篇氧化钛
  • 4篇陶瓷膜
  • 4篇纳米管阵列
  • 4篇二氧化钛
  • 4篇复合材料
  • 4篇复合材
  • 3篇氧化膜
  • 3篇碳纳米管
  • 3篇陶瓷
  • 3篇羟基磷灰石
  • 3篇微弧氧化膜
  • 3篇光催化
  • 3篇催化
  • 2篇等离子
  • 2篇电化学
  • 2篇电化学腐蚀

机构

  • 32篇北京师范大学
  • 7篇北京市辐射中...
  • 1篇钢铁研究总院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河北建筑工程...
  • 1篇华南理工大学
  • 1篇西南大学
  • 1篇香港城市大学
  • 1篇天津师范大学

作者

  • 32篇吴晓玲
  • 14篇薛文斌
  • 9篇刘安东
  • 7篇程国安
  • 5篇杜建成
  • 4篇胡燕
  • 4篇彭冰清
  • 4篇侯兴刚
  • 4篇李夕金
  • 4篇廖斌
  • 3篇华铭
  • 3篇郑瑞廷
  • 3篇朱庆振
  • 3篇覃礼钊
  • 3篇金乾
  • 3篇张旭
  • 3篇施修龄
  • 2篇来永春
  • 2篇赵书云
  • 2篇鲁亮

传媒

  • 8篇北京师范大学...
  • 3篇材料热处理学...
  • 3篇中国材料科技...
  • 2篇航空材料学报
  • 1篇材料科学与工...
  • 1篇稀有金属材料...
  • 1篇特种铸造及有...
  • 1篇激光与光电子...
  • 1篇材料研究学报
  • 1篇真空
  • 1篇复合材料学报
  • 1篇中国科学(G...
  • 1篇生物骨科材料...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0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9
  • 3篇2008
  • 2篇2007
  • 8篇2006
  • 3篇2005
  • 1篇2004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硅纳米线光电化学太阳能电池被引量:3
2009年
当电力、煤炭、石油等不可再生能源频频告急.能源问题日益成为制约国际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时,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实行“阳光计划”.寻求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光伏效应是太阳能利用的重要途径之一,光电化学太阳能电池制备技术简单,同时无需太阳能级纯的半导体材料,所以这种在液休和半导体之间形成的异质结所产生的光伏效应得到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近年来,纳米结构半导体材料在光电化学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为其性能提高带来了新契机.
王新徐敏李理吴晓玲彭奎庆李述汤
关键词:硅纳米线半导体材料不可再生能源光伏效应太阳能利用能源问题
5083铝合金微弧氧化膜的制备及腐蚀特性被引量:7
2013年
以硅酸盐溶液为电解液,测量了5083铝合金微弧氧化膜的生长曲线。分析了氧化膜的结构、成分和相组成,并通过盐雾腐蚀试验、动电位极化曲线和电化学阻抗谱(EIS)测量,评估了微弧氧化表面处理前后试样的腐蚀特性。微弧氧化初期,电流密度快速下降,膜层主要是向外生长,膜层粗糙度快速增加。氧化30min后电流密度逐渐降低,膜层逐渐变为向内生长为主。5083铝合金微弧氧化膜由γ-Al2O3和少量莫来石相(3Al2O3·2SiO2)组成,莫来石主要分布在膜外层中。微弧氧化表面处理的5083铝合金腐蚀电流密度减小2个数量级,电化学阻抗模值|Z|增加,耐腐蚀性能得到了显著的改善。此外,由EIS图谱证实,内层膜致密性对微弧氧化膜耐蚀性起决定作用。
刘晓龙鲁亮邹志锋薛文斌杜建成吴晓玲
关键词:微弧氧化5083铝合金电化学阻抗谱
一种应用于场发射冷阴极的可调长径比碳纳米管阵列束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属于纳米新材料和真空电子技术的交叉领域,尤其涉及可调长径比碳纳米管阵列束的制备方法,主要用于真空电子辐射源器件或产生大电流、高电流密度电子束的器件中,但也可用于其他多种用途。本发明包括是利用碳纳米管阵列的场发射特性...
程国安唐煦尧吴晓玲
文献传递
Al_2O_3/DLC复合膜摩擦磨损性能的研究被引量:7
2007年
为了提高铝合金零部件的摩擦磨损性能,采用微弧氧化和磁过滤阴极真空弧技术,在其表面制备了Al2O3/DLC复合膜.用X射线衍射分析(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扫描电镜(SEM)、原子力显微镜(AFM)以及摩擦试验对复合膜的化学成分、结构、表面形貌及其对铝合金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铝合金表面形成了120μm厚的多孔Al2O3陶瓷膜,与基体结合紧密.外层0.1.μm厚的DLC不改变膜的表面形貌,但是降低摩擦因素,并且进一步提高膜的耐磨性.Al2O3/DLC复合膜为铝合金作为耐磨工件使用提供了很好的承载支持,并且使铝合金表面摩擦磨损性能大大提高.
吴晓玲李夕金薛文斌侯兴刚张旭程国安刘安东
关键词:铝合金微弧氧化摩擦磨损性能
试论迁都对中部崛起的影响
区域经济差异是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种普遍现象。我国的区域经济差异主要表现为东、中、西三大地带的差异。就目前来看,全国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呈现出东部最快、西部居中、中部较慢的态势。继20世纪80年代的“沿海发展战略”与199...
吴晓玲
关键词:区域经济中部崛起战略社会经济资源
文献传递
不锈钢表面阴极微弧电沉积氧化铝膜层的性能被引量:10
2012年
以0.4 mol/L Al(NO_3)_3乙醇溶液为电解液,用阴极微弧电沉积方法在304不锈钢表面制备了80μm厚的氧化铝膜层。分析了膜层的形貌、成分和相组成,测试了膜层的抗高温氧化和电化学腐蚀性能。结果表明.电沉积膜层由γ-Al_2O_3和α-Al_2O_3组成。膜层中含有少量的Fe、Cr、Ni元素,表明膜/基界面附近的不锈钢基体在微弧放电作用下也参与氧化铝膜层的沉积和烧结过程。氧化铝膜层使不锈钢在800℃恒温氧化速率明显降低,表明其抗高温氧化性能得到提高。同时,其腐蚀电位正向移动,腐蚀电流密度降低1个数量级,表明其耐腐蚀性能得到提高。
薛文斌金乾杜建成华铭吴晓玲
关键词:无机非金属材料不锈钢
SiC_P/2024铝基复合材料表面微弧氧化膜组织结构及其耐蚀性被引量:18
2006年
对SiCP/2024铝基复合材料进行微弧氧化表面处理,分析了陶瓷膜截面的显微组织、成分分布,测量了其相组成和硬度分布,并比较了氧化前后极化曲线的变化。结果表明,在硅酸盐溶液中获得的陶瓷膜由莫来石、α-Al2O3、γ-Al2O3晶态相和SiO2非晶相组成,残留的SiC增强体很少,膜与复合材料呈现良好的冶金结合。膜具有两层结构,外层Si含量较高并主要来自电解液,而内层膜里莫来石的形成同SiC增强体氧化密切相关。微弧氧化处理后,SiCP/2024铝基复合材料的抗腐蚀能力得到很大提高,这归因于形成了一层完整连续的氧化膜。
薛文斌吴晓玲施修龄李夕金田华
关键词:微弧氧化铝基复合材料陶瓷膜耐蚀性
W离子注入VO_(2)薄膜结构及红外发射性能研究被引量:1
2022年
探讨了低剂量离子注入技术对VO_(2)薄膜的结构和红外发射性能的影响,发现1×10^(15) cm^(-2)注量的W离子注入掺杂时,会对VO_(2)薄膜的晶体结构产生一定的损伤;经400℃退火处理后部分恢复了薄膜的单斜相晶体结构,且退火处理后,在掺杂W离子、结构缺陷和氧空位的共同作用下,掺杂量0.12%即可使VO_(2)薄膜的相变温度降低8.9℃;掺杂原子数量每增加1%,其相变温度相应变化74.2℃;W离子注入并经退火处理后,VO_(2)薄膜的红外发射率为0.35~0.46,其在低温区间的红外发射率相比未注入薄膜降低了0.14,这大幅度提高了VO_(2)薄膜在低温区的红外隐身性能.
李仁莹刘霖李锦潇吴蕾吴晓玲郑瑞廷郑瑞廷
关键词:二氧化钒离子注入红外辐射
Fe/Cu纳米多层薄膜中内应力对其力学性能的影响
2011年
利用直流磁控溅射方法制备了Fe/Cu纳米多层膜,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薄膜应力分布测试仪和纳米压痕技术研究了不同周期结构Fe/Cu纳米多层薄膜的内应力及其纳米力学性能.在Fe/Cu纳米多层薄膜中,由于铁和铜的结构和本征性能的差异,形成多层膜结构后存在张应力,其张应力在周期T=10时达到910.08 MPa,对应的纳米硬度为12.3 GPa.随着多层薄膜调制周期数T的增加而内应力逐渐降低,纳米硬度和弹性模量随着张应力缓释也出现下降.根据纳米薄膜内应力对其力学性能的影响,探讨了内应力与薄膜纳米力学性能的相关性.
艾利娟祝江平吴晓玲郑瑞廷程国安
关键词:内应力弹性模量
微弧氧化陶瓷膜表面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生物相容性实验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观察微弧氧化(micro-arc,MAO)陶瓷膜表面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MSC)的黏附和增殖生长情况,通过MSC在三组不同表面处理材料表面的黏附和增殖情况评价微弧氧化陶瓷膜表面的生物相容性。方法贴壁法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骨诱导培养后,做碱性磷酸酶染色和茜素红钙结节染色,鉴定其成骨潜能。取生长良好的第三代MSC,调整细胞密度为5×104/mL,接种到三组钛片表面。在接种细胞后第1、3、5、7天每组分别取出5枚钛片,一个做电镜扫描,另外4个细胞计数。观察MSC在不同材料表面的黏附增殖情况。电镜扫描MAO陶瓷膜表面形貌特征,EDX分析其表面主要元素含量。结果MSC具有良好的成骨特性,在MAO陶瓷膜表面的增殖优于光滑组和喷沙组。电镜下微弧氧化陶瓷膜表面有无数2~10m的微孔,并含有钙、磷成分。结论MAO陶瓷膜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其多孔,含有钙、磷元素表面的黏附及增殖均优于其它组。
杨成李源莹吴晓玲薛文斌
关键词:微弧氧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生物相容性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