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晓

作品数:229 被引量:911H指数:16
供职机构: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项目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经济管理社会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9篇期刊文章
  • 69篇会议论文
  • 11篇专利
  • 4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51篇建筑科学
  • 44篇经济管理
  • 14篇社会学
  • 12篇文化科学
  • 8篇历史地理
  • 6篇天文地球
  • 4篇交通运输工程
  • 4篇艺术
  • 3篇医药卫生
  • 2篇电子电信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81篇城市
  • 20篇流动人口
  • 20篇城市设计
  • 15篇就业
  • 15篇居住
  • 13篇建筑
  • 12篇实证
  • 12篇务工
  • 12篇务工人员
  • 12篇教学
  • 12篇城市规划
  • 10篇居住空间
  • 9篇高校
  • 8篇进城
  • 8篇就业空间
  • 8篇聚居
  • 8篇空间分异
  • 7篇农民
  • 7篇流动人口聚居...
  • 7篇聚居区

机构

  • 223篇东南大学
  • 10篇南京林业大学
  • 9篇清华大学
  • 8篇广州市城市规...
  • 3篇中国城市规划...
  • 2篇南京工业大学
  • 2篇南京水利科学...
  • 2篇江苏省住房和...
  • 1篇昆明理工大学
  • 1篇北京建筑大学
  • 1篇海军工程设计...
  • 1篇苏黎世联邦理...
  • 1篇江苏省常州建...
  • 1篇湖南省建筑设...
  • 1篇上海市政工程...

作者

  • 223篇吴晓
  • 23篇王慧
  • 16篇王承慧
  • 16篇高源
  • 14篇左为
  • 9篇吴明伟
  • 7篇滕珊珊
  • 6篇方宇
  • 6篇张小国
  • 5篇王松杰
  • 5篇魏羽力
  • 4篇高军军
  • 3篇胡明星
  • 3篇阳建强
  • 3篇顾萌
  • 3篇任帅
  • 3篇孙静
  • 3篇徐华林
  • 3篇孙世界
  • 3篇郑浩

传媒

  • 35篇城市规划
  • 20篇规划师
  • 14篇现代城市研究
  • 11篇新建筑
  • 8篇华中建筑
  • 6篇建筑学报
  • 6篇建筑与文化
  • 6篇2015中国...
  • 5篇经济地理
  • 5篇2013中国...
  • 5篇2014中国...
  • 5篇2017中国...
  • 4篇地域研究与开...
  • 3篇世界建筑
  • 3篇中国园林
  • 3篇东南大学学报...
  • 3篇建筑师
  • 3篇2012中国...
  • 2篇上海城市规划
  • 2篇城市设计

年份

  • 6篇2023
  • 7篇2022
  • 20篇2021
  • 12篇2020
  • 18篇2019
  • 6篇2018
  • 10篇2017
  • 6篇2016
  • 12篇2015
  • 18篇2014
  • 18篇2013
  • 11篇2012
  • 9篇2011
  • 14篇2010
  • 10篇2009
  • 11篇2008
  • 9篇2007
  • 2篇2006
  • 5篇2005
  • 4篇2004
2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居住—就业”视角的南京市流动人口空间分异研究被引量:18
2010年
基于"居住—就业"视角,运用因子生态分析方法和空间聚类分析方法,对南京市主城区流动人口空间分异现象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南京市存在显著的流动人口空间分异现象,影响居住空间分异的5个主因子分别为迁居特征、住房条件、职业状况、来源地和经济地位,影响就业空间分异的5个主因子分别为职业状况、集聚方式、迁居特征、住房条件和经济地位。其中,居住空间分异受迁居特征影响较多,而就业空间分异与职业状况相关度较高。
徐卞融吴晓
关键词:流动人口空间分异
关于数字技术在当代建筑设计中应用的再思考——读《当代建筑与数字化设计过程》一书有感被引量:20
2007年
在对《当代建筑与数字化设计过程》一书做出解读的基础上,主要结合建筑设计本身的过程特点,对当前数字技术的多元化应用进行了大致的分析和总结。
吴晓虞刚
关键词:数字技术建筑设计
武汉市中心区医疗设施供给水平研究被引量:3
2020年
结合医疗设施供給及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等热点问题,从公共服务设施评估的公平性与可达性角度遴选测评指标,通过层次分析法构建医疗设施供给综合测评框架,以武汉市中心区为例,评价武汉市中心区街道单元尺度下各类医疗设施的空间分布特征,总结武汉市中心区医疗供给现存问题,并据此从设施的类别、规模与布点出发,提出具体的医疗设施优化配置策略。
季琳吴晓陆筱恬
关键词:综合评估优化配置
“全民健身”视野下的足球场地设施规划与建设研究被引量:5
2020年
足球运动受到群众的广泛喜爱,其发展得到国家极大重视,但我国足球场地设施的供给与需求之间落差明显。以南京市秦淮区为例,从足球场地的供给与需求视角,阐释其供需矛盾及背后原因。在"全民健身"视野下,将需求分为中小学教学培训、群众体育锻炼、业余运动员训练比赛,供给分为场地数量、场地质量、场地布局分表测算。通过供需双线耦合,分析供需矛盾,探究原因,提出构建层次体系、复合用地功能、共享场地设施、优化设施布局、严格执行标准等规划与建设建议。
马俊威钱辰丽吴晓
关键词:公共设施规划全民健身
总体城市设计三辨被引量:7
2021年
大尺度的总体城市设计实践往往和各类争议和困惑相伴生。文章结合多年实践,试图回答3个关键性问题:其一、总体城市设计最需要关注的是什么?其二、总体城市设计在操作上该如何高效切入?其三、总体城市设计成果又该如何保障实操性?在此基础上搭建的总体城市设计技术框架,可为城市整体风貌和空间形态的塑造和优化提供示范性的保障和支撑。
吴晓王承慧王承慧钱辰丽
关键词:总体城市设计
土地利用视角下大城市流动人口的就业可达性研究——基于南京市主城区的实证
2021年
流动人口作为大城市中不可或缺的特殊群体,其职住及通勤状况一直以来都是学者研究的热点内容。然而作为城市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城市规划角度解析流动人口的职住空间及其就业可达性与城市用地相互影响的研究仍然较为薄弱。以土地利用视角为切入点,以量化分析技术为主要手段,测度江苏省南京市主城区内流动人口的就业可达性水平,并通过分析"用地特征因子—就业可达性"之间的关联性,研究城市的用地特征对流动人口就业可达性的影响程度;通过加入流动人口的个体属性,分析"用地特征因子—个体属性"与"个体属性—就业可达性"之间的递进式关联,从个体角度进一步解析城市用地对流动人口就业可达性的影响机制。
郑浩王丰吴晓左为
关键词:流动人口
进城务工人员购物活动时空特征解析——以南京市为例
2022年
以南京市进城务工人员为研究对象,在宏观把握其社会经济及空间概况的基础上,分析其线下购物的时空特征及典型时空轨迹。结果表明:(1)时间特征上表现为以低频购物为主;购物时段集中在上下班途中及休息日下午;购买低等级商品时对出行时间较为敏感,约为10 min;购买高等级商品时对出行时间不太敏感,多集中在1 h内。(2)空间特征上表现为购买低等级商品时对出行距离较为敏感,约为0.5 km,购物活动空间较为集聚;购买高等级商品对出行距离敏感性较低,购物出行空间较为分散。(3)时空轨迹上表现为单纯购物活动的购物场所及出行空间等级均较低,购物时长较短,购物时段的连续性在工作日要高于休息日;多目的购物活动的购物场所及出行空间等级则较高,购物时长较长,购物时段集聚度较高。
吉倩妘黄杰祝贺吴晓
关键词:进城务工人员购物活动
老城区居住空间分异研究——以南京市白下地区为例
在当前城市更新与扩张过程中,大量出现的封闭社区等新生城市空间形式改变着以往的城市社会空间结构,表现出一些新的城市社会空间特征,其中以城市老城区的居住空间分异现象最为明显,老城更新与拆迁的加速为居住空间分异创造出良好契机与...
强欢欢吴晓
关键词:居住空间分异
文献传递
基于GIS技术的城市景观视廊导控
依托于GIS技术平台,构建景观视廊导控的普适性思路框架,即"基于现状景观资源评估的景观点确定-基于ArcGIS可视域分析的视点与视廊遴选-基于ArcGIS三维可视分析的视廊控高"3个步骤,并以武夷山市总体城市设计为例对此...
朱嘉吴晓薛杰
关键词:总体城市设计GIS
基于文化环境建构的校园雕塑建设研究--以东南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老校区为例被引量:18
2008年
以东南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的老校区为研究对象,从主题遴选、等级结构、空间布点、个体品质等方面入手,系统地调查和分析目前高校校园雕塑的建设现状,提出校园雕塑建设应突破以往"就雕塑论雕塑"的偏重于个体的微观思路,将规划、景观和雕塑作为一个环境的整体构成加以分析,从宏观到微观层面全面地强化校园的整体格局与文化环境。
孙静谢泉吴晓
关键词:校园雕塑文化环境
共2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