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卫一超

作品数:19 被引量:47H指数:4
供职机构: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西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山西省级财政支农(农机)资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文化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5篇专利

领域

  • 12篇农业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0篇大豆
  • 8篇杂交
  • 8篇杂交大豆
  • 4篇异交
  • 4篇异交率
  • 4篇制种
  • 3篇地膜
  • 3篇渗水地膜
  • 3篇水地
  • 3篇传粉
  • 2篇有性杂交
  • 2篇制种技术
  • 2篇土著
  • 2篇农业
  • 2篇铺膜
  • 2篇铺膜播种
  • 2篇铺膜播种机
  • 2篇人工有性杂交
  • 2篇自然异交率
  • 2篇现代农业

机构

  • 14篇山西省农业科...
  • 9篇山西省农业科...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作者

  • 18篇卫一超
  • 10篇张瑞军
  • 7篇卫保国
  • 6篇杨瑞平
  • 6篇姚建民
  • 4篇师颖
  • 4篇白志元
  • 3篇张海平
  • 3篇樊军亮
  • 3篇雷梦林
  • 2篇张海萍
  • 2篇王兴玲
  • 2篇翟义英
  • 2篇张振宇
  • 1篇姚媛媛
  • 1篇廖树华
  • 1篇李文刚
  • 1篇王莉
  • 1篇郑志芳
  • 1篇王璞

传媒

  • 3篇山西农业科学
  • 3篇中国种业
  • 1篇玉米科学
  • 1篇河南农业
  • 1篇农业与技术
  • 1篇中国科技成果
  • 1篇北京农业职业...
  • 1篇科技创新与生...
  • 1篇村委主任

年份

  • 1篇2020
  • 2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 4篇2011
  • 1篇2010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农户多维贫困测量与特征分析——以山西省3个贫困县为例被引量:2
2017年
为更准确、全面反映山西省三个贫困县农户贫困的现状,利用建档立卡系统数据计算出多维贫困指数并对其进行分解,进而分析三县多维贫困程度及各维度的贡献大小。研究发现,考虑4个维度时,平均多维贫困发生率为88.3%,远高于同期的收入贫困发生率;从各维度对多维贫困的贡献率来说,生产性固定资产及畜禽贫困维度最高,其次是卫生设施、成年人教育年限及耕地维度。
张振宇樊军亮聂园军卫一超邢虹娟李惠
关键词:贫困发生率
用土著传粉媒介产杂交大豆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用土著传粉媒介产杂交大豆的方法,涉及农作物杂交种制种技术,解决现有杂交大豆制种技术存在的技术低效、成本较高、不易产业化的问题。包括以下步骤:(1)高异交率父本的选育:在预期要建立的杂交大豆繁种制种基地上,连续...
卫保国卫一超师颖张瑞军王兴玲
玉米叶片干物质分配模型研究被引量:3
2011年
在积温模型的基础上,对不同处理的玉米叶片及整株干物质积累动态变化进行探讨,研究玉米叶片干物质分配的规律和特点。结果表明,在不同栽培措施处理下,玉米的干物质积累差别较大但干物质的分配比例差别并不大;可以通过追踪植株整株干物重以及叶片干物重的动态变化研究在连续的积温变化条件下玉米叶片干物质分配的变化情况,对积温进行归一化处理后建立了中农大4号的玉米叶片干物质分配模型,模型为y=10.653x3-25.492x2+19.121x-3.941 4,R2=0.964 1。用历史数据对模型进行检验,从模拟效果上看,模型基本能够反映作物叶片与整株干物重的分配关系。
乔嘉郑志芳卫一超赵娇王璞廖树华
关键词:玉米干物质分配
杂交大豆新品种晋豆48号的选育及制种技术被引量:10
2015年
晋豆48号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杂交大豆课题组于2011年以不育系PZMS-1-1为母本、恢复系ZH-21-B-5为父本,利用"三系"法选育的大豆杂交种,是山西农科院通过审定的第1个杂交种,也是山西省第1个通过审定的杂交种。该品种主要特点是高产、稳产。2014年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晋审豆2014005,适于山西省中晚热区种植。
卫保国卫一超白志元雷梦林张海平张瑞军
关键词:杂交大豆制种技术选育杂交种
昆虫传粉和制种技术在杂交大豆的研究进展
2017年
近年来,杂交大豆研究在我国科学家的努力下,昆虫传粉和制种技术正在逐渐发展。现在已经实现了以苜蓿切叶蜂和蜜蜂传份为主的多昆虫网室内、网室外传粉技术,通过大豆杂交组合配置并生产杂交种子。目前不育系的结实率已经达到56%以上。在较为开放的条件下,山西一些地区可以利用苜蓿切叶蜂等昆虫传份技术,不育系的结实率达到80%以上,在制种产量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山西省农科院近年来在山西境内多个地区建立了较为标准的制种基地,对杂交大豆进行制种,现阶段制种技术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卫一超张瑞军张振宇
关键词:昆虫传粉制种技术杂交大豆
大豆不育系昆虫传粉技术在人工控制条件下的研究
2016年
在杂交大豆的育种过程中,利用人工控制条件为大豆不育系传粉是很重要的一种育种手段.通过在网室和自然条件下对大豆不育系进行熊峰、蜜蜂和苜蓿切叶蜂的传粉效果试验,证实了熊峰、蜜蜂和苜蓿切叶蜂都是很好的传粉媒介,其中以苜蓿切叶蜂为最佳.
卫一超张瑞军王瑞
关键词:大豆不育系
杂交大豆制种高异交率父本的选育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杂交种大豆制种技术,具体为一种杂交大豆制种高异交率父本的选育方法。步骤包括:1.选用在特定时间段,具有特定花粉萌发率、吸引传粉昆虫每小时每朵花平均次数、花泌蜜量、花蜜糖折光度的品种为母本;与在在特定时间段,...
卫保国张瑞军卫一超师颖张海萍
文献传递
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道路选择被引量:8
2011年
土地规模经营是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基础,土地承包制造成了土地高度分散,推广农业专业合作组织,由于存在利益关系、根基不牢的天然缺陷,很难实现土地规模经营。在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性质不变和土地承包经营权不变这2个硬约束条件下,只有发展以村为单位土地为基础的农业股份公司,才能构建现代农业产业新体系。
姚建民杨瑞平樊军亮卫一超
关键词:规模经营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渗水地膜多“V”型覆盖高产栽培技术模式被引量:5
2011年
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占全国土地面积的48%,干旱与积温不足是北方地区农作物单产低而不稳的主要原因。渗水地膜及其多"V"型覆盖技术可以有效利用水、热资源,使农作物获得高产,是一项行之有效的好技术。经过多年试验示范,总结出4套技术模式,实践证明其增产幅度比普通地膜覆盖平均增产25%以上。
杨瑞平姚建民卫一超翟义英
关键词:渗水地膜旱地高产栽培
谷子旱地渗水地膜全覆盖精密穴播高产技术研究被引量:11
2014年
20世纪80年代初到90年代中期,山西普通地膜旱地谷子产量不断降低,渗水地膜由此发明并运用于旱地谷子种植。渗水地膜和2MB-1/4型铺膜穴播机组装配套形成的渗水地膜波浪形全覆盖精密穴播技术,是旱地谷子高产示范模式。连续2 a在山西省神池县红崖子村进行了渗水模式和普通模式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渗水地膜波浪形全覆盖精密穴播技术模式增产效果明显,水分利用率、地积温、土壤养分、微生物活性等综合微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和合理的非均衡群体结构是其增产的主要原因。
姚建民李文刚杨瑞平卫一超翟义英毕昕媛
关键词:谷子渗水地膜旱地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