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精神分裂症
  • 3篇分裂症
  • 2篇帕罗西汀
  • 2篇奥氮平
  • 1篇抑郁
  • 1篇抑郁症
  • 1篇治疗难治性精...
  • 1篇治疗抑郁症
  • 1篇首发
  • 1篇首发精神分裂...
  • 1篇女性
  • 1篇女性精神分裂...
  • 1篇女性精神分裂...
  • 1篇帕罗西汀片
  • 1篇西酞普兰
  • 1篇利培酮
  • 1篇利培酮治疗
  • 1篇难治
  • 1篇难治性精神分...
  • 1篇精神病

机构

  • 6篇沈阳市精神卫...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6篇卢玲
  • 5篇胡君
  • 1篇徐会利
  • 1篇贺佳丽
  • 1篇刘之瑞
  • 1篇杨奎娟

传媒

  • 3篇中国民康医学
  • 2篇中国医学创新
  • 1篇临床精神医学...

年份

  • 1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09
  • 1篇2006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帕罗西汀片合并经颅微电流刺激疗法治疗焦虑障碍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经颅微电流刺激疗法(CES)对焦虑障碍治疗辅助功效。方法:选取符合CCMD-3焦虑障碍诊断标准并愿意参加本项研究的12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除研究组进行6周(共42次)经颅微电流刺激疗法治疗外,两组同时均给予治疗剂量帕罗西汀治疗6周。治疗前后对两组均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临床疗效总评量表-病情严重程度(CGI-SI)评定、WHO生存质量测定简表(WHOQOL-BREF)评定焦虑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改善程度。结果:研究组显效率为76.67%,对照组为5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HAMA和CGI-SI评分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周时,研究组HAMA和CGI-SI评分下降较对照组更为显著,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生存质量4个领域项目评分均明显提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周时,研究组生理领域评分增加更为显著,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帕罗西汀合并经颅微电流刺激疗法优于单独应用帕罗西汀治疗焦虑障碍。
卢玲胡君
关键词:焦虑障碍帕罗西汀
奥氮平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临床观察
2009年
目的:观察奥氮平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方法:30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用奥氮平治疗12周,以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阳性症状评定量表(SANS)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2周时起效,6周时疗效明显(P〈0.05),12周时BPRS总分明显下降(P〈0.05)。不良反应主要有头晕、嗜睡、心率增快、便秘和出汗等。结论:奥氮平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阴性症状均有效,对阳性症状效果更好。
卢玲胡君
关键词:奥氮平难治性精神分裂症
艾司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的对照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比较艾司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用艾司西酞普兰和帕罗西汀治疗,疗程6周。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临床疗效,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艾司西酞普兰组显效率66%,有效率88%;帕罗西汀组为62%,83%。两组疗效相仿。在治疗2周末时,艾司西酞普兰组减分多于帕罗西汀组,差异有显著性。两组不良反应均轻微。结论:艾司西酞普兰和帕罗西汀抗抑郁疗效肯定,不良反应轻。
卢玲胡君
关键词:艾司西酞普兰帕罗西汀抑郁症
抗精神病药的不良反应被引量:9
2006年
钱峰陈兵洪涛沐杭军卢玲刘之瑞高军兆杨奎娟汪洁杨明华田涛陈建军李俊付现甫姜宁徐会利贺佳丽本刊编辑部
关键词:抗精神病药
阿立哌唑与奥氮平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对照研究被引量:10
2013年
目的:探讨阿立哌唑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阿立哌唑与奥氮平治疗,疗程为6周,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阿立哌唑组显效率70%,奥氮平组显效率73.3%。奥氮平组对体重及月经的影响显著高于阿立哌唑组。结论:阿立哌唑疗效与奥氮平相似,对内分泌影响较小,且不引起女性患者的体重及月经的改变,对于女性来说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抗精神病药物。
胡君卢玲
关键词:阿立哌唑奥氮平精神分裂症
氨磺必利与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对照研究被引量:31
2013年
目的:比较氨磺必利与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96例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8例,分别给予氨磺必利与利培酮治疗8周,采用阳性与阴性量表(PANSS)及卡尔加精神分裂症抑郁量表(CDSS)评定疗效,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8周后氨磺必利组显效率70.8%,有效率87.5%,利培酮组显效率62.5%,有效率83.3%,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PANSS阴性量表及CDSS减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氨磺必利组高于利培酮组;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氨磺必利组37.5%,利培酮组43.7%,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泌乳素及体重方面的影响,氨磺必利组影响更小。结论:氨磺必利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总体疗效相似,但氨磺必利组能更好改善阴性症状及情感症状,不良反应少,且对体重及泌乳素影响更小。
胡君卢玲
关键词:氨磺必利利培酮精神分裂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