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卢焕珍

作品数:19 被引量:96H指数:6
供职机构:天津市气象台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7篇天文地球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7篇中尺度
  • 7篇暴雨
  • 5篇切变
  • 5篇辐合
  • 5篇辐合线
  • 4篇中尺度对流
  • 4篇中尺度对流系...
  • 4篇雷达
  • 4篇暴雨过程
  • 4篇边界层
  • 4篇边界层辐合线
  • 3篇多普勒
  • 3篇多普勒雷达
  • 3篇位涡
  • 3篇局地
  • 2篇低空
  • 2篇中尺度特征
  • 2篇中尺度特征分...
  • 2篇湿位涡
  • 2篇水汽

机构

  • 13篇天津市气象台
  • 5篇河北省气象与...
  • 2篇天津大学
  • 2篇中国气象局培...
  • 2篇天津市滨海新...
  • 1篇南京信息工程...
  • 1篇天津市气象科...
  • 1篇天津市气象局
  • 1篇天津市滨海新...

作者

  • 19篇卢焕珍
  • 8篇刘一玮
  • 5篇张楠
  • 3篇何群英
  • 2篇孙密娜
  • 1篇俞小鼎
  • 1篇刘彬贤
  • 1篇刘爱霞
  • 1篇赵玉洁
  • 1篇孙建元
  • 1篇贾惠珍
  • 1篇冯金湖
  • 1篇徐灵芝
  • 1篇孙晓磊
  • 1篇范苏丹
  • 1篇吴振玲
  • 1篇余文韬
  • 1篇余文韬
  • 1篇赵金霞
  • 1篇尉英华

传媒

  • 5篇气象
  • 2篇天津科技
  • 2篇暴雨灾害
  • 1篇计算机工程与...
  • 1篇海洋预报
  • 1篇干旱气象
  • 1篇气象与环境学...
  • 1篇2011年第...
  • 1篇中国气象学会...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19
  • 3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8
  • 1篇2004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海河流域切变线类暴雨成因分析被引量:13
2014年
应用常规观测资料、FY-2C卫星TBB资料、多普勒雷达资料、风廓线雷达、加密自动站及NCEP 1°×1°再分析资料分析海河流域切变线类暴雨成因。结果表明:暴雨过程是在低空切变线与高低空急流构成有利配置条件下发生的,系统空间结构和冷空气移动路径的不同,造成暴雨落区和强度的不同;沿切变线有带状中-α尺度对流云团形成和发展,并有中-β尺度MCS沿带状有组织的发展、移动、合并和加强,沿低空切变线如有低涡形成,带状对流云系内将有MCC形成,强降雨在MCS或MCC移动方向的前侧和TBB等值线梯度最大处;强降雨之前均有水汽辐合从地面向高层伸展,伸展高度越高,降雨强度越大,强降雨中心对应西南与偏东两个大水汽通量造成的辐合且等值线密集处;VAD风廓线和风廓线雷达资料均显示出对流层低空急流和超低空急流的先后形成,造成雨强也两度加强。
卢焕珍刘一玮张楠
关键词:低空切变线中尺度对流系统云顶亮温风廓线雷达
同一冷涡影响连续三天强对流天气的对比分析
应用常规观测与地面加密自动站、多普勒雷达、雷达变分分析系统VDRAS资料对同一冷涡影响下,2017年7月7-9日连续三天强对流天气的天气背景、强对流强度与落区、中尺度对流系统结构与演变特征及成因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
卢焕珍孙建元刘一玮韩婷婷
关键词:强对流天气强度分析地面冷锋辐合线
雷达观测的渤海湾海陆风辐合线与自动站资料的对比分析
为了研究渤海西岸海陆风的演变规律,应用天津新一代天气雷达结合地面自动气象站实时资料,统计分析2007年雷达监测到的由渤海湾海陆风导致的边界层辐合线的生消、演变规律,并研究雷达观测的海陆风辐合线与自动站观测的渤海湾海陆风的...
卢焕珍赵玉洁俞小鼎冯金湖
关键词:多普勒雷达自动气象站
文献传递
两次切变线影响海河流域暴雨过程的对比分析
受切变线影响,2011年7月1-3日,8月15-16日,海河流域出现了两次大范围的大雨-暴雨,局部大暴雨天气过程,两次过程的暴雨落区明显不同.运用常规观测、卫星云图、雷达观测从大尺度环流形势到中小尺度的演变及数值预报检验...
卢焕珍余文韬何群英
关键词:暴雨切变线大气环流暖湿气流
文献传递
海风锋导致雷暴生成和加强规律研究被引量:21
2012年
应用雷达和地面自动气象站资料结合订正的天津探空资料,分三种类型统计分析了2004—2009年雷达监测到的50次由渤海湾海风锋导致雷暴生成和加强的规律及对应的天气背景;应用VDRAS系统资料分析了第三种类型(在不稳定环境下,沿海风锋直接触发雷暴)的热力、动力结构特征。结果表明:(1)强对流不稳定环境下,沿海风锋可以直接触发雷暴并沿海风锋移动的同时发展加强;(2)不同的类型在雷暴生成的位置、发展加强的速度、强度等方面都有明显的不同;(3)Ⅰ型对应背景场的动力条件更为有利,强对流天气更为剧烈,Ⅲ型对应背景场的热力、动力条件和水汽条件更为有利,对流抑制指数(CIN)小;(4)海风锋使得低层形成中尺度辐合线,沿海风锋垂直上升速度从地面一直延伸至3 km高度,强中心出现在1.5~3.0 km高度,最大风速达1.9 m·s^(-1)。
卢焕珍刘一玮刘爱霞张楠孙密娜
关键词:海风锋雷暴
一次分散性暴雨过程中尺度对流系统不同发展机制的分析
应用常规观测与地面加密自动站观测资料、卫星云图、多普勒雷达、风廓线以及雷达变分同化分析系统(VDRAS)等多种资料对一次漏报的分散性暴雨过程中尺度对流系统演变、移动特征及其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副高边缘暖湿气流、低空弱...
卢焕珍孙晓磊刘一玮孙建元
关键词:中尺度对流系统
暖脊特征点提取及暖脊线自动绘制方法研究
2015年
低空暖脊的出现意味着一种天气不稳定因素的形成,因此,基于温度场的暖脊线的正确识别对于天气预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分析山脊线算法用于提取暖脊线时暴露出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一种纠偏算法,配合使用为反映暖脊线气象特点所构建的规则,提取到干扰较少的暖脊特征点;根据最小二乘法点拟合线的思想,提出一种光滑中轴算法,得到质量较高的暖脊线。实验表明,本文算法绘制的暖脊线与气象专家手工绘制的暖脊线吻合较高,击中率高达97%,未发现误识。
王萍闫春遐徐少朋卢焕珍
近11年天津冰雹统计特征及对流参数指标分析被引量:4
2023年
针对2009—2019年天津地区70次冰雹天气过程时空特征进行统计分析,并利用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全球模式业务系统分析资料(NCEP FNL)和地面气象观测数据构建融合探空序列,对比分析不同月份、不同天气型和不同大小冰雹的环境条件差异,给出相应的环境参数指标。结果表明:天津降雹主要出现在4—9月,其中6月冰雹和大冰雹发生日数分别占49.4%、60.0%,12—20时冰雹和大冰雹发生概率分别占74.8%、100%。冰雹发生前对流有效位能(CAPE)、抬升指数(LI)、垂直风切变(SHR)、湿球0℃层高度(H WBZ)、大气可降水量(TPW)均存在明显的月变化特征,但总指数(TT)和强天气威胁指数(SWEAT)作为预报判据时其月变化并不明显,4月和9月大多数冰雹天气发生在“低能强切变”条件下,7月和8月则多发生在“中高能弱切变”条件下。此外,不同月份H WBZ平均比干球0℃层高度(H DBZ)偏低0.4~0.9 km,除了7月和8月极少数冰雹H WBZ位于4.0~4.2 km范围,其余冰雹天气过程均发生在低于3.9 km的环境条件下,5月和9月均低于3.5 km。高空冷涡型、西北气流型环境物理量阈值差异并不显著,但两者与西来槽型阈值差异明显。高空冷涡型、西北气流型冰雹通常发生在SHR>12 m·s^(-1)、H WBZ<3.6 km、TPW>27 kg·m^(-2)的环境条件下,西来槽型冰雹多发生在SHR>9 m·s^(-1)、H WBZ<3.9 km、TPW>36 kg·m^(-2)的环境条件下。冰雹大小与H WBZ、SHR关系密切,以6月为例,非大冰雹一般发生在H WBZ<3.9 km、SHR>9 m·s^(-1)的环境条件下,而大冰雹则均发生在H WBZ<3.5 km、SHR>11 m·s^(-1)的环境条件下。
尉英华花家嘉王莹卢焕珍
关键词:冰雹垂直风切变
天津一次局地大暴雨中尺度对流系统组织化特征与成因被引量:15
2015年
应用常规观测资料与地面加密自动站、卫星云图、多普勒雷达等多种非常规观测资料以及雷达变分同化分析系统(VDRAS)分析场资料,对2013年7月1日天津南部大暴雨中尺度对流系统的结构、演变特征及其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大暴雨发生在副热带高压边缘暖湿气流、低空700—850 h Pa暖性切变线、高低空急流有利配置的背景下,属暖区暴雨。(2)大暴雨由若干β中尺度对流云团合并加强后的α中尺度对流云团造成,对应雷达,强降雨是由西南方向不断移入天津南部的γ中尺度对流单体发展加强,并先后组织成若干东—西向带状β中尺度对流系统先东北后偏东方向移动造成的,在大港南部有列车效应,具有典型的热带型降水回波特征。(3)逆风区的出现、中空急流向低层伸展,低空急流、超低空急流先后形成并加强,是降水强度加强的重要原因。(4)地面中尺度切变线的维持、加强和中尺度低压倒槽东移、发展、入海加强为中尺度气旋,是先后造成对流单体发展加强并组织成带状中尺度对流系统的两个中尺度系统。(5)近地层中尺度切变线是地面中尺度切变线形成的原因,对流单体前侧的偏南冷性水平出流的叠加,一方面增强了沿切变线的辐合,一方面也加大了低层的水汽输送;带状对流系统后侧的偏北冷性水平出流与东南气流形成的中尺度切变线是地面中尺度气旋形成的原因。
卢焕珍张楠刘一玮
关键词:暖区暴雨列车效应中尺度对流系统
两次西风槽影响下北上台风导致的强降水对比分析
2023年
利用台风最佳路径数据、逐时自动站资料、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NCEP/NCAR)1°×1°再分析资料、FY-4A卫星的云顶亮温和常规观测资料,对比分析了2106号台风“烟花”和1810号台风“安比”在北上过程中受到西风带高空槽影响导致天津地区强降水落区产生差异的原因。结果表明:两次台风在北上过程中,均受到高空槽和冷空气的影响,但是由于台风结构不同,西风槽和北上台风结合后引发的暴雨位置和强度有所区别。台风“安比”维持正压结构,降水持续时间短、降水强度大,大暴雨主要集中在天津西部;而台风“烟花”存在斜压性,降水持续时间长、效率低,大暴雨主要位于天津东部。在台风“安比”期间,副热带高压东撤,槽后冷空气渗透与偏东南暖湿低空急流交汇共同导致大气层结向不稳定状态发展,中尺度云团发展,正涡度强度明显增大,高层高位涡气流到达对流层低层,位涡下传引起低层位涡增大,强降水与对流层低层螺旋度中心、锋区以及偏东水汽输送关系密切;而台风“烟花”与西风槽合并后中尺度云团不明显,暴雨区西侧和北侧的θse密集带发生倾斜,斜压性增强,强降水站点主要位于锋生函数和假相当位温的梯度区,偏南水汽输送为持续降水提供水汽来源,降水的雨强较小,以稳定性降水为主。
陈宏卢焕珍孙密娜韩婷婷
关键词:台风位涡水汽输送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