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卢志贤

作品数:23 被引量:60H指数:4
供职机构:无锡市第三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无锡市社会发展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2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6篇细胞
  • 5篇蛋白
  • 5篇基因
  • 4篇白血
  • 4篇白血病
  • 3篇血清
  • 3篇腺癌
  • 3篇淋巴
  • 3篇急性
  • 3篇肝癌
  • 2篇血液
  • 2篇荧光
  • 2篇荧光蛋白
  • 2篇生存素
  • 2篇受体
  • 2篇粒细胞
  • 2篇淋巴细胞
  • 2篇淋巴细胞白血...
  • 2篇绿色荧光
  • 2篇绿色荧光蛋白

机构

  • 19篇无锡市第三人...
  • 5篇南通大学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东南大学
  • 1篇江苏省寄生虫...

作者

  • 23篇卢志贤
  • 8篇王亚萍
  • 7篇谢敏瑚
  • 6篇程华莉
  • 5篇潘宇红
  • 5篇黄璇
  • 5篇曹利民
  • 4篇陈江
  • 2篇陈江
  • 2篇姜东林
  • 2篇陈蓉芳
  • 2篇龚芳
  • 1篇吕国忠
  • 1篇姜升阳
  • 1篇朱荫昌
  • 1篇王骞
  • 1篇张烽
  • 1篇陈蓉芳
  • 1篇吴小龙
  • 1篇朱婕

传媒

  • 7篇放射免疫学杂...
  • 5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中国卫生检验...
  • 1篇中国抗生素杂...
  • 1篇南通医学院学...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中华肝脏病杂...
  • 1篇中国血吸虫病...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中国交通医学...
  • 1篇临床与病理杂...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 4篇2012
  • 5篇2011
  • 2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4
  • 1篇2003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血清-βCTX和Total-P1NP联检在前列腺癌骨转移监测中的价值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为探讨血清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和总Ⅰ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Total-P1NP)在前列腺癌骨转移监测中的意义。方法: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检测血清β-CTX和Total-P1NP水平。结果:发现前列腺癌骨转移组的血清β-CTX明显高于无骨转移组及正常对照组(P均<0.05),而血清Total-P1NP明显低于无骨转移组及正常对照组(P均<0.05)。结论:检测血清β-CTX和Total-P1NP对前列腺癌患者骨转移的及时诊断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王亚萍黄璇卢志贤
关键词:前列腺癌骨转移
45例感染性骨髓象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感染性骨髓象是临床骨髓细胞学检验中比较常见的现象,主要是指机体在受到细菌等感染时骨髓穿刺涂片检查所出现特有的中性粒细胞核左移、中毒颗粒、空泡变性、核固缩、核溶解和AKP积分增高等表现,其病因多种多样。本文主要总结分析近年来我院45例感染性骨髓象的临床及骨髓象的特点以及与血液多项指标之间变化规律的相关性。
卢志贤王亚萍谢敏瑚
关键词:涂片检查骨髓穿刺中毒颗粒空泡变性
血清可溶性B7-H4在淋巴瘤患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B7-H4(sB7-H4)在淋巴瘤患者检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用ELISA夹心法检测52例淋巴瘤患者与50例健康者血清sB7-H4水平。结果:霍奇金病、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血清sB7-H4水平分别为(45.66±12.48μg/L、50.24±14.52μg/L)明显高于健康者水平(26.47±10.35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sB7-H4与淋巴瘤的发病有关,对淋巴瘤的辅助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谢敏瑚王亚萍卢志贤
关键词:可溶性B7-H4霍奇金淋巴瘤非霍奇金淋巴瘤
胰腺癌患者血浆PAI-1测定的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在胰腺癌患者中的浓度变化,并探讨在胰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胰腺癌患者50例,以及正常健康人50例,用ELISA检测胰腺癌患者及正常对照组血浆PAI-1的含量,并比较其差异。结果:胰腺癌组血浆PAI-1的含量(20.49±8.74)ng/m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且PAI-1浓度在胰腺癌Ⅳ期的含量与Ⅰ、Ⅱ、Ⅲ期比较均有不同程度升高(P<0.05)。结论:血浆中PAI-1的浓度升高与胰腺癌的发生有一定的联系,可作为诊断该类恶性肿瘤的实验室指标。
钱璞卢志贤杨春香
关键词:胰腺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
脑脊液微管相关蛋白(tau蛋白)在急性淋巴细胞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中表达及其意义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为探讨脑脊液微管相关蛋白(tau蛋白)在急性淋巴细胞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NSL)中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分为CNSL患者组(25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组(28例)和正常对照组(30例)。分别用酶联免疫试验(ELISA)检测各组脑脊液tau蛋白水平。结果:发现CNSL组的脑脊液tau蛋白含量明显高于ALL组及正常对照组(P均<0.01))。结论:检测脑脊液tau蛋白对CNSL的及时诊断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谢敏瑚黄璇王亚萍卢志贤
关键词:脑脊液微管相关蛋白
刚地弓形虫主要抗原B细胞表位的筛选及鉴定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筛选刚地弓形虫主要抗原B细胞表位并在原核表达载体中表达,对纯化的表位重组蛋白进行免疫反应性鉴定。方法用计算机软件BioSun、DNAstar综合分析6个弓形虫主要抗原的亲水性、可及性、柔韧性、二级结构、极性参数等,每一抗原分子预测2个最佳表位,设计合成24条共12对寡核苷酸,两端分别引入NocI、XhoI酶切位点,退火形成的双链定向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32c中,EcoRI单酶切鉴定重组质粒Epitope/pET-32c。将含有Epitope/pET-32c的BL21单菌落接种至LB肉汤培养基中培养,导入表达。表达产物用Ni2+螯合柱亲和纯化,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blot)分析重组表位蛋白与弓形虫抗原免疫血清的免疫反应性。结果成功构建了12个原核表达质粒Epitope/pET-32c,并经测序证实,在E.coliBL21有11个表位基因能有效表达重组融合蛋白;纯化的表位蛋白大小均在20.0kDa左右;Westernblot结果显示表位蛋白SAG2-A、SAG3-B能被弓形虫抗原免疫血清识别,且反应较强,SAG2-B为弱阳性,其余的则不能被识别。结论成功筛选到3个弓形虫B细胞表位基因,为进一步构建弓形虫复合表位抗原诊断弓形虫病奠定了基础。
曹利民潘宇红卢志贤陈江陈蓉芳程华莉姜东林司进章辉朱荫昌
关键词:弓形虫抗原B细胞表位
去唾液酸糖蛋白受体单链抗体与绿色荧光蛋白的融合表达及其靶向性观察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表达和纯化去唾液酸糖蛋白受体单链抗体C1与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的融合蛋白,体外观察其肝癌细胞的特异性结合能力。方法:通过扩增构建成含C1与绿色荧光蛋白(GFP)融合基因的原核表达质粒GFPC1/pET-26b;测序验证后转化大肠杆菌BL21后以IPTG诱导表达,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融合基因中GFP的表达情况;用Ni2+螯合柱亲和纯化融合蛋白GFPC1,SDS-PAGE检测融合基因的表达和纯化的融合蛋白GFPC1;纯化的融合蛋白GFPC1与HepG2细胞经体外孵育后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单链抗体C1对肝癌细胞的靶向作用。结果:IPTG诱导表达后在荧光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大肠杆菌发出特异性的绿色荧光;SDS-PAGE显示表达的融合蛋白GFPC1,与预期的大小相一致,以包涵体的形式存在;通过变性条件下Ni2+亲和柱纯化获得较GFPC1重组融合蛋白,免疫荧光检测表明纯化的GFPC1可与HepG2细胞膜特异结合。结论:利用GFP作为标记分子,观察到去唾液酸糖蛋白受体单链抗体C1与HepG2细胞膜较强的结合能力,为应用C1对肝癌进行靶向生物治疗奠定基础;构建成功的GFP/pET-26b原核表达系统为其他靶分子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有力的工具。
卢志贤陈江程华莉潘宇红曹利民
关键词:肝癌单链抗体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
185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调查分析被引量:11
2013年
目的了解幽门螺杆菌(Hp)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感染情况,降低Hp感染发生率。方法对2010年1月-2011年12月上消化道出血住院患者采用血浆Hp-IgG抗体胶体金法检测。结果 185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Hp感染例数120例,感染率为64.9%,其中以30~39、40~49岁年龄段Hp感染率最高,分别为79.2%和81.0%,高于其他年龄段Hp感染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重度出血程度Hp感染率最高,分别为78.2%和84.3%,显著高于轻度出血Hp感染率42.7%(χ2=20.259,P<0.01;χ2=15.774,P<0.01);消化性溃疡、出血性胃炎、胃癌Hp感染率最高,分别为87.9%、64.5%和79.2%,明显高于其他病因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均P<0.05)。结论上消化道出血患者Hp感染率在年龄、出血程度、病因方面有显著相关性。
卢志贤王亚萍谢敏瑚
关键词:上消化道出血幽门螺杆菌
老年人血糖、血脂与生活方式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了解无锡市老年人血糖、血脂水平,并探索与生活方式的相关性。方法随机抽取6个社区的558例65岁~67岁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血糖、血脂测定。采用χ2检验、Fisher精确检验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索血糖、血脂与生活方式之间的关系。结果研究对象的空腹血糖(FPG)、甘油三酯(TG)及总胆固醇(TC)水平分别为5.20 mmol/L、1.24 mmol/L和4.80 mmol/L。高血糖患病率、TG边缘升高率、高TG血症患病率、TC边缘升高率及高TC血症患病率分别为13.1%、12.4%、10.2%、21.1%和9.3%。吸烟者FPG升高的风险是非吸烟者的3.1倍;每天运动时间<30 min者FPG升高的风险和TG升高的风险分别是每天运动时间≥30 min者的2.5倍和1.8倍;非素食为主者TG升高的风险及TC升高的风险分别是素食为主者的3.8倍和6.6倍。结论无锡市老年人血糖、血脂水平与生活方式有密切关联,应在老年人群中开展以宣教合理运动、健康饮食和戒烟为主的健康教育。
于群张进方坤卢志贤龚芳高蓉
关键词:老年人血糖甘油三酯胆固醇
VEGF-C、COX-2、Cath-D在MDS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C,VEGF-C)、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 2,COX-2)、组织蛋白酶-D(cathepsin-D,Cath-D)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myelodysplastic syndromes,MDS)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定量检测44例MDS患者、50例正常健康人血清中的VEGF-C、COX-2、Cath-D含量并进行比较。结果 MDS患者血清中VEGF-C、COX-2、Cath-D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健康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P<0.01)。VEGF-C、COX-2、Cath-D的表达在不同性别、年龄比较中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在不同临床分型比较中VEGF-C、COX-2、Cath-D的表达与MDS分型呈正相关性。结论联合检测血清VEGF-C、COX-2、Cath-D的表达对MDS疾病的发展、治疗、预后有重要的作用。
卢志贤王亚萍谢敏瑚
关键词:VEGF-CCOX-2CATH-DMDS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