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区淑华

作品数:9 被引量:72H指数:4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小榄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药物
  • 4篇乙型
  • 4篇慢性
  • 4篇慢性乙型
  • 4篇肝炎
  • 3篇乙型肝炎
  • 3篇衰竭
  • 3篇停药
  • 3篇停药后
  • 3篇停药后复发
  • 3篇慢性乙型肝炎
  • 3篇类药
  • 3篇类药物
  • 3篇核苷
  • 3篇核苷(酸)类...
  • 3篇复发
  • 3篇肝衰
  • 3篇肝衰竭
  • 2篇乙肝
  • 2篇慢加急性肝衰...

机构

  • 4篇南方医科大学
  • 3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作者

  • 9篇区淑华
  • 4篇石梅彬
  • 2篇姜荣龙
  • 2篇李媛
  • 2篇罗醒政
  • 2篇陈永鹏
  • 2篇彭劼
  • 2篇杨洁
  • 1篇刘本坚
  • 1篇国泽延
  • 1篇彭桂嫦
  • 1篇雷志明
  • 1篇刘力新

传媒

  • 2篇临床内科杂志
  • 1篇牡丹江医学院...
  • 1篇贵州医药
  • 1篇中华肝脏病杂...
  • 1篇中国感染控制...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年份

  • 2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0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微信群联合系统化干预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依从性的影响被引量:25
2017年
目的探讨微信群联合系统化干预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调查某院2012年5月—2014年6月门诊或住院患者中使用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按随机数字表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试验组通过建立微信群并联合系统化干预,对照组则予常规临床知识宣教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结果共随访160例患者,试验组及对照组各80例。治疗4~24个月,试验组患者抗病毒治疗依从性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随着随访时间的延长,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依从性第24个月均低于第12个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患者治疗依从性差原因主要有:缺乏乙型肝炎疾病相关知识、缺乏用药指导和监督、费用高、疗程长及自觉病情好转。对照组缺乏乙型肝炎疾病知识及缺乏用药指导和监督两方面概率高于试验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48周后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血清ALT、AST、HBeAg、HBV DNA均低于治疗前(均P<0.001)。结论微信群联合系统化干预模式有助于提高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依从性,值得推广。
区淑华李媛石梅彬杨洁程家喜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干预依从性
核苷(酸)类药物治疗慢乙肝停药后复发相关性肝衰竭预后分析
研究背景: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呈世界性流行,但不同地区HBV感染的流行强度差异很大。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全球约20亿人曾感染HBV,其中2.4亿人为慢性HBV感染者,每年约有65...
区淑华
关键词:核苷(酸)类药物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停药慢加急性肝衰竭
文献传递
恩替卡韦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相关影响因素分析(附56例报告)被引量:13
2014年
乙型肝炎病毒(HBV )感染呈世界性流行,据世界卫生组织(WHO )报道,全球约20亿人曾感染过HBV ,其中3.5亿人为慢性 HBV感染者,每年约有100万人死于 HBV感染所致的肝衰竭、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细胞癌(HCC )[1]。据《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0版)》[2]推算,我国现有慢性HBV感染者9300万人,其中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约2000万人。其中约10%~30%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经过10~30年可发展为肝硬化,约1%~5%的患者经过20~40年会发展为肝细胞癌,严重危害人民健康。慢性乙型肝炎为HBV在人体的慢性感染状态,需要长期应用抗HBV药物,以持续抑制 HBV的复制,获得临床疗效。因此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的总体目标是最大限度地长期抑制HBV ,减轻肝细胞炎症坏死及肝纤维化,延缓和减少肝脏失代偿、肝硬化、HCC及其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延长其存活时间。恩替卡韦(ET V )是新一代抗 HBV药物,具有高效抗病毒、高基因耐药屏障、副作用小等优点,国内外文献[3-5]报道其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有很好的临床疗效,本研究旨在探讨慢性乙型肝炎一线治疗药物恩替卡韦在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抗乙肝病毒方面的疗效的影响因素,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现报告如下。
区淑华石梅彬
关键词: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恩替卡韦慢性HBV感染者原发性肝细胞癌抗HBV药物
脑垂体后叶素联合消心痛治疗肺结核咯血临床疗效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分析脑垂体后叶素联合消心痛治疗肺结核咯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26例肺结核咯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给予脑垂体后叶素联合消心痛治疗,对照组患者仅给予脑垂体后叶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压、止血时间、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96.83%和82.54%,观察组患者疗效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止血时间和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患者均显著缩短,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略有下降,对照组患者显著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7.94%和20.63%,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患者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垂体后叶素联合消心痛治疗肺结核咯血疗效显著高的同时,治疗时间缩短,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降低,可以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区淑华李媛石梅彬杨洁程家喜
关键词:脑垂体后叶素消心痛肺结核咯血临床疗效
胸主动脉瘤破裂入左肺一例被引量:1
2014年
患者,男,76岁.因"突发咯血2小时"入住我院呼吸内科.起病时咯鲜血约300ml,伴胸背部疼痛不适,无胸闷、发热等症状.入院查体: P 98次/分,R 23次/分,Bp 146/79mmHg.神志清楚,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率98次/分,心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平软,上腹部轻压痛,无反跳痛,全腹未扪及异常包块,肝脾肋下未及.
罗醒政区淑华刘力新
关键词:胸主动脉瘤
核苷(酸)类药物治疗慢乙肝停药后复发所致肝衰竭的预后分析
目的 探讨核苷(酸)类药物(NAs)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停药后复发导致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的危险因素及影响预后的因素分析。方法 对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肝病中心收治的NAs...
区淑华陈永鹏姜荣龙彭劼
关键词:核苷(酸)类药物停药慢加急性肝衰竭
阿维丁醚脲中毒致急性化学性肝损伤一例被引量:2
2013年
患者,男性,36岁。既往身体健康,无病毒性肝炎、长期酗酒病史。患者于2012年7月3日13时在家自服“阿维丁醚脲”约100ml后出现恶心,呕吐胃内物1次,带有刺鼻农药味,无呕血及呕吐咖啡渣样物,30分钟后被家人送至当地医院,给予洗胃、补液、利尿、导泻、护肝、护胃及对症等治疗。
罗醒政区淑华
关键词:阿维菌素丁醚脲中毒化学性肝损伤
核苷(酸)类药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停药后复发相关肝衰竭预后分析被引量:14
2016年
目的探讨核苷(酸)类似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停药后复发相关性慢加急性肝衰竭的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将核苷(酸)类药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停药后复发相关肝衰竭住院患者根据12周生存情况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收集患者入院时的临床信息和指标:初始抗HBV治疗的药物及疗程、停药至发病时间、感染、肝性脑病、肝硬化、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白蛋白、血清肌酐、国际标准化比值、白细胞、血小板、HBVDNA、HBeAg、甲胎蛋白等,根据临床指标计算CTP评分、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MELD-Na评分,分析上述指标与患者肝衰竭12周死亡相关眭,确定预测值。结果初治前和复发后HBeAg状态、抗病毒疗程、停药至复发时间及停药前后核苷(酸)类似物种类均与预后无关。Cox单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胆红素、国际标准化比值、肌酐、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肝性脑病及合并感染与患者12周死亡相关。Cox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及肝性脑病是患者12周死亡的独立预测指标。入院时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值预测12周死亡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906,最佳临界值为32,灵敏度为82.9%,特异度为88.5%,阳性预测值为91.9%,阴性预测值为76.7%。结论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及肝性脑病与核苷(酸)类似物停药相关性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预后密切相关。
区淑华陈永鹏姜荣龙彭劼
关键词:肝炎乙型慢性肝功能衰竭核苷(酸)类药物
1746例手足口病临床分析被引量:13
2010年
目的:探讨小儿手足口病的发病情况,总结诊疗经验,为该病的科学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2009年4~8月中山市小榄人民医院确诊的1746例手足口病病例作回顾性分析,总结其临床特点。结果:5岁以下儿童占本组观察病例的91.3%,最大发病年龄为33岁。手足口病起病一般较急,典型临床症状为发热、皮疹(主要分布在手、足、口腔黏膜及臀部,出疹顺序大部分从口腔黏膜到四肢、臀部,少部分从四肢、臀部到口腔黏膜),不典型的可有全身皮疹,极少部分可有风团样皮疹;个别严重者可并发心肌炎、脑炎、脑膜炎。结论:小儿手足口病5~6月为发病高峰期,重症患儿均由EV71型(14例)所致,都有高热,且变化迅速,其预后与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有关。
区淑华石梅彬国泽延彭桂嫦雷志明刘本坚
关键词:手足口病发热皮疹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