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视网膜
  • 2篇网膜
  • 2篇相干
  • 2篇光学
  • 2篇光学相干
  • 1篇源性
  • 1篇视功能
  • 1篇视功能恢复
  • 1篇视网膜脱离
  • 1篇体层摄影
  • 1篇体层摄影术
  • 1篇青光
  • 1篇青光眼
  • 1篇孔源性
  • 1篇孔源性视网膜...
  • 1篇黄斑
  • 1篇巩膜
  • 1篇巩膜扣带
  • 1篇巩膜扣带术
  • 1篇海德堡

机构

  • 2篇青岛大学医学...

作者

  • 2篇刘鹏辉
  • 1篇周贤慧
  • 1篇孟旭霞
  • 1篇王大博
  • 1篇邢业娇
  • 1篇纪珍

传媒

  • 1篇青岛大学医学...
  • 1篇中华眼底病杂...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海德堡OCT测量后极部视网膜厚度对青光眼诊断价值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利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OCT)观察正常眼和青光眼后极部视网膜厚度,评价其对青光眼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海德堡Spectralis OCT对40例(40眼)正常人和41例(64眼)青光眼(包括53眼POAG和11眼PACG)病人后极部视网膜厚度进行测量,观察正常人和青光眼病人后极部视网膜厚度地形图的图像特征并进行比较;并分析其与视野平均缺损值(MD)的相关性。结果正常人后极部视网膜厚度地形图呈"马蹄形",青光眼病人后极部"马蹄形"特征不典型或"马蹄形"消失;正常人后极部视网膜平均、上方、下方厚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F=0.800,P>0.05),青光眼病人后极部各区域视网膜厚度均较正常人下降,差异有显著性(F=59.569~72.364,P<0.01);早期青光眼病人后极部视网膜厚度也较正常人下降,差异有显著性(t=2.828,P<0.01);青光眼病人后极部平均视网膜厚度与视野MD呈负相关(r=-0.619,P<0.01)。结论青光眼后极部视网膜厚度改变与视野功能改变有良好的相关性,且较视野缺损出现早,有可能作为视神经节细胞丢失监测的替代观察指标。
邢业娇王大博纪珍刘鹏辉
关键词:青光眼视网膜
累及黄斑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巩膜扣带手术后视网膜形态与视功能恢复的观察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 观察累及黄斑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巩膜扣带手术后视网膜形态及视功能的变化情况.方法 前瞻性临床研究.行巩膜扣带手术治疗的累及黄斑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连续性病例41例42只眼纳入研究.其中,男性26例27只眼,女性15例15只眼;平均年龄(33.78±11.21)岁.均行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压、间接检眼镜、电脑视野、光相干断层扫描(OCT)、B型超声检查.患眼平均BCVA 0.29±0.18.平均视网膜脱离时间(21.12±3.71)d.平均视野平均缺损(MD)值(13.54±6.44) dB;平均丢失方差(LV)值(8.43±2.11) dB.所有患者均行巩膜扣带手术治疗.手术中联合巩膜外冷冻及脉络膜上腔放液.手术后平均随访时间(12.41±5.22)个月.手术后1、2周,1、3、6、12个月采用与手术前相同的设备和方法行相关检查.观察BCVA、视野和视网膜形态变化情况.双目间接检镜联合B型超声、OCT检查观察视网膜下液吸收时间.结果 双目间接检眼镜联合B型超声检查发现,手术后平均视网膜复位时间(7.32±2.53)d.OCT检查发现,平均视网膜下液吸收时间(7.82±3.52)个月.手术后12个月,视网膜下液吸收37只眼,占88.1%.其中,视网膜微结构正常15只眼;神经上皮层黄斑囊样水肿5只眼;光感受器内外节连接(IS/OS)断裂12只眼;IS/OS和外界膜(ELM)断裂5只眼.视网膜下液残留5只眼,占11.9%.手术后6、12个月平均BCV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36,P=0.529).手术后12个月,视网膜微结构正常者、黄斑囊样水肿者、IS/OS断裂者、IS/OS和ELM断裂者之间平均BCVA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2.42,P<0.05).视网膜下液残留者平均BCVA与视网膜下液吸收者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747,P=0.000).手术后1、2周,1、3、6、12个月平均MD值分别为(11.38±2.53)、(10.14±2.19)、(9.17±2.13)、(6.63±1.70)、(5.71±1.89)、(5.14±1.69) dB.各观察�
孟旭霞周贤慧刘鹏辉
关键词:视网膜脱离巩膜扣带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