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雅政

作品数:288 被引量:1,027H指数:15
供职机构: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中信-CBMM铌钢研究与开发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冶金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05篇期刊文章
  • 42篇专利
  • 34篇会议论文
  • 6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24篇金属学及工艺
  • 11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2篇冶金工程
  • 6篇文化科学
  • 4篇交通运输工程
  • 3篇矿业工程
  • 3篇机械工程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电子电信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电气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建筑科学
  • 1篇水利工程
  • 1篇语言文字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 1篇理学

主题

  • 31篇奥氏体
  • 28篇晶粒
  • 28篇合金
  • 26篇调质
  • 25篇非调质
  • 24篇热轧
  • 23篇相变
  • 22篇调质钢
  • 22篇再结晶
  • 21篇贝氏体
  • 20篇双相
  • 20篇铁素
  • 20篇铁素体
  • 20篇非调质钢
  • 19篇力学性能
  • 18篇钎具
  • 18篇微合金
  • 16篇织构
  • 16篇退火
  • 15篇韧性

机构

  • 285篇北京科技大学
  • 31篇西宁特殊钢股...
  • 18篇包头钢铁(集...
  • 15篇马鞍山钢铁股...
  • 10篇安徽工业大学
  • 5篇首钢集团
  • 4篇钢铁研究总院
  • 4篇内蒙古包钢钢...
  • 3篇北京科大中冶...
  • 2篇鞍山钢铁集团...
  • 2篇北京有色金属...
  • 2篇清华大学
  • 2篇攀枝花钢铁集...
  • 2篇青海大学
  • 2篇鞍钢股份有限...
  • 2篇太原钢铁集团...
  • 2篇鞍钢新轧钢股...
  • 2篇北京机电研究...
  • 1篇河北工程大学
  • 1篇北京机电研究...

作者

  • 288篇刘雅政
  • 114篇周乐育
  • 68篇张朝磊
  • 52篇蒋波
  • 22篇陈列
  • 21篇宋仁伯
  • 17篇张丹
  • 17篇文新理
  • 15篇李俊儒
  • 15篇闫永明
  • 15篇赵帆
  • 13篇武磊
  • 12篇徐盛
  • 11篇方圆
  • 11篇王磊英
  • 11篇朱洪武
  • 11篇佐辉
  • 11篇黄斌
  • 10篇崔娟
  • 9篇肖金福

传媒

  • 35篇材料热处理学...
  • 24篇特殊钢
  • 21篇钢铁
  • 19篇金属热处理
  • 14篇北京科技大学...
  • 12篇热加工工艺
  • 9篇材料导报
  • 8篇钢铁研究学报
  • 7篇轧钢
  • 6篇武汉科技大学...
  • 4篇钢管
  • 4篇河北冶金
  • 4篇中国冶金教育
  • 3篇包钢科技
  • 3篇首钢科技
  • 3篇2006年全...
  • 2篇材料科学与工...
  • 2篇鞍钢技术
  • 2篇塑性工程学报
  • 2篇有色设备

年份

  • 5篇2023
  • 8篇2022
  • 1篇2021
  • 3篇2020
  • 4篇2019
  • 8篇2018
  • 3篇2017
  • 15篇2016
  • 23篇2015
  • 36篇2014
  • 19篇2013
  • 9篇2012
  • 16篇2011
  • 25篇2010
  • 26篇2009
  • 10篇2008
  • 15篇2007
  • 20篇2006
  • 15篇2005
  • 2篇2004
28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等向性超超临界汽轮机叶片钢X10CrNiMoV12-2-2生产技术研究
陈列佐辉王磊英苗红生杨忠钱才让刘雅政李俊儒郭海荣晁智勇严清忠李明林李程伟李柏远梅国俊
课题完成后,西宁特钢将形成年生产600℃叶片钢5000吨的生产能力,产值近亿元,未来5-7年,对该类叶片钢总需求量将达到15万吨,价值百亿元,同时,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推动中国超超临界机组的发展。所以该项...
关键词:
关键词:超超临界机组汽轮机
热轧工艺参数对08Al钢相变点的影响被引量:1
1999年
通过Gleeble 热模拟实验,研究了加热温度,压下率、变形温度和冷却速度对08Al 钢Ar3 和Ar1 点的影响,得出了08Al 钢热连轧生产中温度制度的最佳控制范围,即在保证加热质量的前提下,加热温度应控制在1200 ~1250 ℃;终轧温度控制在约900 ℃;轧后冷却速度应为30 ℃/s 左右。
朱涛张开坚易礼君刘雅政
关键词:相变点温度制度
一种马氏体型耐热钢原奥氏体晶界的显示方法
本发明为一种马氏体型耐热钢原奥氏体晶界的显示方法,属于金相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的步骤分为通过试样准备,80~100℃热电解浸蚀两部步即可完成原奥氏体晶界显示。首先制备试样,将试样其中一个平面磨平、抛光;然后将抛光后试样进...
李俊儒刘雅政周乐育龚臣陈列佐辉钱才让
文献传递
控冷工艺参数对60Si2Mn钢相变和组织的影响
本文通过热模拟机Gleeble1500对控制冷却过程的模拟,测定了60Si2Mn钢的动态连续冷却转变曲线,研究了控冷工艺参数对该钢种组织结构、珠光体量、珠光体片层间距和平均晶粒尺寸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冷速v≥7℃/s时,...
潘辉崔娟刘雅政
关键词:控冷工艺热模拟机珠光体
文献传递
冷轧压下率对DQ级深冲带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10年
研究了60%~80%冷轧压下率对3.5 mm CSP热轧板轧制的1.4~0.7 mm冷轧深冲带钢力学性能、组织和织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冷轧压下率由60%提高至80%,冷轧带钢的再结晶开始温度由560℃降至520℃,成品带钢组织细化;当冷轧压下率为74.3%时,成品DQ级带钢的深冲性能最佳。随冷轧压下率提高,成品深冲带钢△r值逐渐减小,这与成品带钢中{112}〈110〉织构取向函数值f(g)升高有关。
程晓杰刘雅政武磊孙有博田荣斌闫波张晓燕
关键词:CSP冷轧压下率织构力学性能
一种铌微合金化高碳铬轴承钢及其热轧生产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铌微合金化高碳铬轴承钢及其热轧生产方法,属于金属材料领域。所述铌微合金化高碳铬轴承钢化学成分质量百分比为:0.95~1.05%C、0.15~0.85%Si、0.15~0.45%Mn、0.35~1.95%Cr...
张朝磊周乐育刘翔刘雅政文新理蒋波赵帆
文献传递
冷轧压下率对CSP为基料的冷轧钢板退火组织和织构的影响
本文进行了CSP流程SPCC钢种热轧钢板不同冷轧压下率的工业实验,研究了退火过程中冷轧压下率对CSP为基料的冷轧钢板组织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对于含碳量为0.043%的低碳铝镇静钢,实验条件下冷轧压下率对力学性能和n...
刘兴全刘雅政武磊洪继要周乐育孟宪成
关键词:CSP流程冷轧钢板冷轧压下率深冲性能退火组织
文献传递
包钢N80Q钢级石油套管的开发和生产被引量:4
2007年
根据套管的服役条件,高钢级石油套管的生产已是势在必行。包钢通过对N80Q钢种和热处理工艺的研究,成功地开发生产了性能满足标准要求和用户需要的N80Q钢级石油套管。
俞蓉晖刘雅政沙慧英
高品质60Si2MnA弹簧钢的热处理工艺优化被引量:11
2008年
进行了60Si2MnA弹簧钢的奥氏体粗化温度和热处理正交试验,模拟了余热淬火工艺,并确定了最佳热处理工艺。试验结果表明,采用950℃保温20min,随后冷至880℃出炉进行油淬,在400℃回火90min,其综合力学性能最佳,Rm=1810MPa,Rp0·2=1640MPa,A=6·9%,Z=29·1%,AK=19·2J,硬度54·3HRC,均显著超过高品质60Si2MnA弹簧钢的性能指标。将试验得出的余热淬火热处理优化工艺应用于铁道部I型60Si2MnA钢弹条的卷制余热淬火,其各项性能指标均能满足目前高速铁路用弹簧的技术要求。
崔娟刘雅政黄学启
关键词:正交试验余热淬火工艺
改善冷轧带肋钢筋产品性能的若干问题被引量:1
1999年
根据有限元模拟Y型三辊孔型轧制中金属的变形特点,讨论了冷轧带肋钢筋产品的力学性能问题,指出了盘条的材质和冷轧变形条件是影响钢筋强度和伸长率的主要因素。文中把钢筋的伸长率分解为均匀伸长率和缩颈伸长率两部分,分别讨论了盘条材质上的缺陷和冷轧过程工艺因素对钢筋拉伸试样均匀伸长率和缩颈伸长率的影响,为提高冷轧钢筋产品性能开拓了思路。
朱为昌刘雅政曾全英李怀春
关键词:冷轧带肋钢筋力学性能
共29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