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绍宏

作品数:11 被引量:32H指数:3
供职机构:东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金属学及工艺理学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金属学及工艺
  • 2篇理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电气工程

主题

  • 4篇球形
  • 2篇单分散
  • 2篇织构
  • 2篇牌号
  • 2篇前驱体
  • 2篇晶体
  • 2篇均相
  • 2篇均相沉淀
  • 2篇均匀沉淀法
  • 2篇硅钢
  • 2篇LU
  • 2篇LU2O3
  • 2篇沉淀法
  • 2篇磁性能
  • 1篇导磁
  • 1篇导磁率
  • 1篇电磁性能
  • 1篇电工钢
  • 1篇形貌
  • 1篇亚微米级

机构

  • 11篇东北大学
  • 3篇鞍钢股份有限...
  • 1篇昆明贵金属研...

作者

  • 11篇刘绍宏
  • 7篇孙旭东
  • 6篇李晓东
  • 4篇霍地
  • 3篇陈春梅
  • 3篇李继光
  • 3篇高振宇
  • 3篇李亚东
  • 3篇朱琦
  • 2篇刘文鹏
  • 2篇李金生
  • 2篇徐晓娟
  • 2篇熊庆丰
  • 2篇张智义
  • 1篇李文林
  • 1篇胡洪旭
  • 1篇董宇
  • 1篇赵健
  • 1篇张牧
  • 1篇黄富春

传媒

  • 3篇金属功能材料
  • 2篇东北大学学报...
  • 2篇材料与冶金学...
  • 1篇中国陶瓷
  • 1篇无机材料学报
  • 1篇中国稀土学报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5
  • 2篇2014
  • 5篇2013
  • 1篇2011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有机分散剂对球形氧化铝前驱体形貌的影响被引量:1
2014年
采用均匀沉淀法在较低浓度下制备的氧化铝前驱体呈单分散球形,在提高浓度后发生团聚并偏离球形.在反应物中加入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及聚乙烯醇(PVA)作为有机分散剂,可以改善粉体形貌和团聚状态.结果表明:1%的PVP可以有效改善粉体的团聚状态,但粉体粒度分布不均匀,继续增加PVP的用量使团聚现象加剧.PVA则能改善前驱粉体的形貌和粒度分布.当同时加入1%PVP和1%PVA其作用效果优于单独加入时,所制得的氧化铝前驱体呈球形无定型态,粒度约850 nm.
徐晓娟孙旭东李晓东刘绍宏
关键词:均匀沉淀法分散剂PVPPVA
Lu2O3和Lu2O3:Eu3+单分散球形粉体的合成及其荧光性能研究
马畅李晓东董宇刘绍宏朱琦李继光霍地孙旭东
关键词:均相沉淀前驱体荧光性能
退火温度对高牌号薄规格硅钢组织和织构及磁性能的影响被引量:7
2015年
研究了箱式炉800~900℃区间恒温退火制度控制下,对0.35mm厚度规格、硅的质量分数为2.6%~2.8%的无取向高牌号硅钢织构组分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成品晶粒尺寸逐渐增大且均匀性得到改善;{111}织构组分占有率呈现下降的趋势,最佳铁损指标可达到900℃时的2.18 W/kg;磁极化强度变化不显著,由800℃时的1.685T降低到900℃时的1.678T。
高振宇陈春梅李亚东张智义刘文鹏刘绍宏
关键词:退火温度织构磁性能
典型半工艺电工钢产品M660-50K5生产及应用技术解析被引量:1
2013年
对欧盟市场汽车压缩机专用产品进行技术解析,对比分析了其电磁性能、退火和发蓝处理、物理性能、化学成分、应用特点等参数。探讨国内外电工钢产品应用方式的不同特点,并结合鞍钢自身工艺装备和炼钢、热轧、冷轧工艺参数介绍了其生产可行性。提供了冶金工艺流程下,后工序电工钢专业生产线及传统冷轧系统生产线两种生产方式,均能满足用户最终使用要求。
高振宇张智义李亚东陈春梅刘文鹏刘绍宏
关键词:无取向电工钢电磁性能导磁率
一次冷轧法生产高牌号硅钢组织织构演变行为分析被引量:8
2017年
研究了一次冷轧法生产高牌号硅钢组织织构的演变情况。结果表明,常化处理后钢板断面组织发生充分再结晶及晶粒长大,经冷轧退火后金相组织为典型高牌号大晶粒组织形态。热轧板表面与心部织构的差异及其在后续冷轧过程的演变表明,取向变化规律先在{001}<110>附近聚集,再转向{112}<110>附近,随后逐渐向{111}聚集;退火后成品板织构中{111}//轧面织构较常化板、冷轧板明显减少。
高振宇陈春梅胡洪旭刘绍宏赵健李亚东
关键词:常化织构
硬脂酸盐熔融法合成(Y,Lu)AG:Ce荧光粉及荧光性能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采用硬脂酸盐熔融新方法合成了[(Y1-xLux)1-yCey]3Al5O12固溶体荧光粉(x=0?0.5,y=0.005?0.03),并通过XRD、SEM、BET和PL-PLE等方法对该荧光粉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纯相石榴石在800℃的低温下即可生成,而不经过YAM和YAP中间相。煅烧所得[(Y1-xLux)1-yCey]3Al5O12荧光粉具有良好的均一性和分散性,并在455 nm蓝光激发下于544 nm附近呈现最强黄光发射。粉体的发光强度随煅烧温度升高而增大,归因于结晶度提高和表面缺陷减少。发现Ce3+的荧光猝灭浓度为1.5%,猝灭机制为Ce-Ce间的交换相互作用和晶格缺陷。发现发射峰位随Ce3+含量增加而红移,而最强激发峰和发射峰随Lu3+含量增大而蓝移,归因于Ce3+离子5d激发态能级重心移动和晶体场劈裂的共同作用。
李金生孙旭东李晓东刘绍宏朱琦
关键词:发光性能
Lu_2O_3和Lu_2O_3:Eu^(3+)单分散球形粉体合成及其荧光性能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以Lu(NO3)3和尿素为原料,采用均相沉淀法合成镥盐前驱体,研究Lu3+浓度、尿素/Lu3+摩尔比R对前驱体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为95℃时,低Lu3+浓度有利于单分散球形粉体的合成,并且适当的调整R值可将单分散球形颗粒尺寸控制在180~270 nm之间。在此基础之上,研究Eu3+掺杂Lu2O3单分散球形荧光粉体的合成,探讨了Eu3+的掺杂量(1%,3%,5%,7%,9%(原子分数))及煅烧温度(600~1200℃)对颗粒形貌及其荧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Eu3+的掺杂使所得(Lu,Eu)盐前驱体颗粒尺寸远小于单纯的Lu盐前驱体,且Eu含量对荧光粉的荧光强度有着显著的影响,荧光淬灭浓度为5%。在考察的煅烧温度范围内,荧光粉的荧光强度随煅烧温度的提升而增强。
马畅李晓东董宇刘绍宏朱琦李继光霍地孙旭东
关键词:LU2O3均相沉淀
球形钇铝石榴石粉体制备工艺发展现状
2014年
综述了球形钇铝石榴石粉体的制备方法和研究进展,主要包括喷雾热解法、沉淀法、水热法、冷冻干燥、微乳液方法等。对各种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最后对球形钇铝石榴石粉体的研究前景和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徐晓娟孙旭东李金生李晓东李继光刘绍宏
关键词:钇铝石榴石均匀沉淀法水热法
反蛋白石结构硫化锑光子晶体的制备
2011年
用改进St ber法制备出单分散的SiO2胶球.通过离心沉降法将SiO2胶球有序排列,得到蛋白石结构的SiO2光子晶体,该方法可制备出较大尺寸的蛋白石结构光子晶体.以得到的SiO2光子晶体为模板,通过化学反应向模板间隙填入Sb2S3后再经氢氟酸腐蚀去除二氧化硅胶晶模板,制备出反蛋白石结构硫化锑光子晶体.
程显中李志鑫朱云刘绍宏
关键词:光子晶体
高振实密度微米级球形银粉的制备被引量:9
2013年
研究了以抗坏血酸为还原剂制备球形银粉的工艺过程及球形银粉的形成和长大机制.发现混合方式和速度对银粉的尺寸和形貌影响很大.将抗坏血酸以倾倒方式加入硝酸银溶液中,有利于获得球形的银粉.体系的pH值对银粉的形状影响显著,pH值过小(<1)时,抗环血酸的还原能力较弱,获得片状或枝晶状银粉.pH值过大(>8),远离等电点,颗粒之间排斥力大,颗粒尺寸细小.pH值在4左右时,制得的银粉颗粒呈球型,表面光滑,分散性好,平均粒径为1μm左右,松装密度为2.1 g/cm3,振实密度为4.3 g/cm3,收率为99.49%.
熊庆丰张牧高宇李晓东霍地刘绍宏李文林黄富春孙旭东
关键词:银粉球形振实密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