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瑾

作品数:31 被引量:26H指数:2
供职机构:广州大学音乐舞蹈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7篇艺术
  • 1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7篇音乐
  • 7篇广东音乐
  • 5篇教育
  • 4篇演奏
  • 4篇文化
  • 3篇课程
  • 3篇浪漫
  • 3篇浪漫主义
  • 2篇新浪漫主义
  • 2篇艺术
  • 2篇视域
  • 2篇西方音乐
  • 2篇联谊
  • 2篇联谊会
  • 2篇民族
  • 2篇考试
  • 2篇高校
  • 2篇传承
  • 1篇大众
  • 1篇大众文化

机构

  • 28篇广州大学
  • 1篇山东财经大学

作者

  • 28篇刘瑾
  • 1篇周咏梅
  • 1篇谢雨辰
  • 1篇陈怡玲

传媒

  • 4篇教育教学论坛
  • 2篇音乐研究
  • 2篇星海音乐学院...
  • 2篇广州大学学报...
  • 2篇文化创新比较...
  • 2篇岭南音乐
  • 2篇科教导刊
  • 2篇艺术评鉴
  • 1篇中国音乐学
  • 1篇中央音乐学院...
  • 1篇南京艺术学院...
  • 1篇科技风
  • 1篇湖南科技学院...
  • 1篇人民音乐
  • 1篇黄河之声
  • 1篇文化产业
  • 1篇人文天下
  • 1篇大学(研究与...

年份

  • 4篇2023
  • 3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4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5篇2012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新旧”之思——广东联谊会与醉月曲艺社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
2019年
通过运用文献研究法、访谈法、分析法以及实地调查的方法对广东联谊会与醉月曲艺社的概况、中外乐器的使用及改造、两个乐社粤曲工尺谱的保留情况等方面进行研究探寻两个不同风格的"私伙局"所带来的影响,让更多喜爱广东音乐的广东人民乃至广东地区以外的人民对"私伙局"有更深的了解,促进"私伙局"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李熙琳赖君研陈瀚钰刘瑾
关键词:粤曲广东音乐
基于“懂艺术”培养理念的“学践评”立体化公共艺术教育新模式实践研究被引量:1
2022年
在“懂艺术”培养理念的支撑下,广州大学构建了“学践评”立体化公共艺术教育的新模式。“学”——艺术与审美类公共艺术课程体系的构建;“践”——普遍采用沉浸式教学,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和感悟艺术;“评”——构建大学生艺术素养评价体系,并与学年礼相结合,让“懂艺术”人才培养目标得到落实。此种“学践评”艺术教育新模式的实践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效,希望循此路径能够有更加优异的人才培养成绩,也期待此种模式的探索对于同类高校的人才培养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罗洪刘瑾
关键词:艺术教育课程体系
“地平线”音乐节与新浪漫主义音乐
2012年
在西方音乐的发展历程中,不同时期的音乐风格往往被冠之各种"主义",20世纪以来,更是风格变换"、主义"林立。总的看来,各式各样"主义"的运用是为了更清晰有效地说明各种不同的风格。然而,由于某些术语产生的随意性与使用的普遍性,反而为我们解读音乐作品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刘瑾
关键词:浪漫主义音乐音乐节地平线音乐风格西方音乐音乐作品
“传统”概念之厘定及其对民族音乐发展的启示被引量:2
2012年
传统并不是某种具体可感的客观之物,而是一种内在的、抽象的存在。传统也不等同于传统物。有了对"传统"之概念的澄清,我们可以看到,仅仅依靠留存的方式不可能让民族音乐得以传承,只有在积极的表演与创作中,民族音乐才能焕发出旺盛的生命力。当然,传统物不是金科玉律,我们应该宽容地对待不同类型的实践。
刘瑾
关键词:民族音乐
20世纪西方音乐异化现象之回顾与反思
2014年
西方现代音乐的诞生以反传统观念为起点,并因此走向了理性与非理性的极端.陷入异化之窘境。自20世纪70~80年代,西方音乐出现了情感的复归现象,这标志着异化现象的缓解。音乐的异化实际上映射出的是人的异化,音乐中情感的复归映射出的是人对生命意义的追求。
刘瑾
关键词:西方音乐异化
城市街头音乐表演的审美取向调查研究——以广州二沙岛为例被引量:1
2017年
二沙岛位于广州市越秀区,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街头艺人选择在二沙岛上进行表演,形成了一道独特的人文景观。通过对二沙岛街头音乐表演之审美取向的调查研究,可以看到其特征所在:首——受到全球文化的影响,流行音乐在二沙岛街头尤为受到重视。其次,由于粤语地区环境的影响,广州街头音乐审美取向对粤语歌曲有所侧重。
谢雨辰刘瑾
关键词:街头音乐审美取向
余音绕梁,化民成俗:论《国乐大典》的创新与传播被引量:1
2021年
当下的社会环境已然铸就了娱乐至上的风气,而《国乐大典》作为当下的音乐类综艺节目,仍然保持深耕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初心,并为此不断注入新鲜血液。《国乐大典》打造出了一场赋予新时代内涵的民乐盛宴,在音乐呈现上以中西融合、古今糅合的形式,基于不改变中国传统音乐原有的韵味上对其进行创新,与当下大众的审美相契合,促使在群众间更为广阔的传播;在模式上突破综艺节目的传统赛制,引入全球化的革新理念,打破了传统文化的思想壁垒,走向多元化的世界格局;在文化内涵的阐述上,对叙事元素进行了改进,从多个角度来对节目进行刻画,促进观众沉浸式的体验;在展现层面上引进新兴的科技技术,以追求更全面的节目效果。因此《国乐大典》实现了在内容中推动国乐现代化发展、弘扬了国乐经典的意义建构与传播价值。
何昱烨刘瑾
关键词:国乐
顺应时代潮流 不断创新传承——专访青年高胡演奏家余乐夫
2023年
余乐夫出生于音乐世家,母亲是扬琴演奏家,父亲余其伟是当地首屈一指的广东音乐高胡演奏代表人物,曾多次受邀与海内外乐坛各界合作演出,曾在广东民族乐团工作,现在在中国香港演艺学院指导高胡专业研究生。余其伟老先生师从当地有名的黄日进老师和刘天一老师。
王芳颖刘瑾
关键词:合作演出广东音乐民族乐团扬琴演奏
《乐记》中乐、情、礼三者间的联系及其在当下教育中的意义
2022年
《乐记》是我国第一部系统的音乐理论专著。通过查找可知,“乐”“情”“礼”在文本中有着不容小觑的地位,并分析得出三者间的联系,“情”乃“乐”的本源,“乐”为“情”的表现对象;“情”与“礼”相辅相成,“礼”“乐”共现共生;“礼”在“乐”与“情”两者中起调和作用,以达到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中和之境。而统治者实则利用“礼”“乐”“情”,以达到治国的目的,从中可窥探出乐的工具性。结合当今时代,提出乐尽其效的新认知。由此重新定义乐、情、礼,形成在教育中三者关系的再思考,即试图将情与礼向美育与德育方向进行衍生,实现以乐达礼、以乐导情的工具性效能,同时实现教育促成艺术创新与发展的良性循环过程。
吴思宇刘瑾
关键词:《乐记》哀而不伤
“院团结合”模式下艺术实践课程对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影响研究
2018年
本文研究了院团结合模式下艺术实践课程的设置与音乐学专业和舞蹈编导专业本科生的自我效能感的关系。结果发现:学生的艺术实践自我效能感总体处于中等水平;艺术实践课程对学生自我效能感有影响,影响程度随着实践课程参与多寡而呈曲线变化;艺术实践课程对学生专业技能上的自我效能感有较大影响,对学生学习能力上的自我效能感也有影响。
王艳玲刘瑾
关键词:自我效能感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