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琼茹
- 作品数:9 被引量:66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原子能利用研究所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螟黄赤眼蜂对辐照的棉铃虫卵和幅照棉铃虫产的卵寄生的初步研究被引量:3
- 2002年
- 螟黄赤眼蜂对 2 50Gy直接辐照的新鲜棉铃虫卵和未辐照的新鲜棉铃虫卵的寄生率没有显著差异 ;与辐照的新鲜卵相比较 ,辐照的低温保存过的卵的寄生率要低。螟黄赤眼蜂在 2
- 王恩东路大光刘晓辉李咏军张书勇刘琼茹王华嵩
- 关键词:螟黄赤眼蜂棉铃虫卵寄生天敌受精率
- 辐照对亚洲玉米螟F_1代雄虫有核精子数量的影响被引量:4
- 1997年
- 经250Gyγ射线辐照的亚洲玉米螟的F1代雄虫,其睾丸中有核精子束数量显著低于正常雄虫和250Gy辐照当代雄虫。传导到复射精管中的有核精子束数量也受到影响。
- 王华嵩刘琼茹刘晓辉
- 关键词:亚洲玉米螟
- 亚洲玉米螟幼虫人工饲料再利用的研究被引量:1
- 1992年
- 利用过的亚洲玉米螟幼虫人工饲料,经高压灭菌后补充60%水分,加入占重量0.5%的洋菜、0.3%维生素 C、4%啤酒酵母粉和0.15%山梨酸等,或在高压灭菌后直接加入30%—50%新鲜标准饲料,用以饲养亚洲玉米螟幼虫,其效果可与新鲜标准饲料相比。在鸡混合饲料中添加10%或20%再利用过的亚洲玉米螟幼虫人工饲料,对母鸡产蛋量和正常生长没有影响。
- 刘琼茹
- 关键词:人工饲料再利用玉米螟
- 辐照棉铃虫成虫田间扩散能力的研究被引量:2
- 1999年
- 300 Gy γ射线辐照棉铃虫( Helicoverpa ar m igera Hubner) 成虫( 棉田第1 代) 在田间的扩散试验表明:释放的标记虫约97 % 集中在离释放点半径720 m 的范围内。最远平均扩散距离为615 m 。棉铃虫扩散密度与扩散距离呈倒数相关,符合模型 N =- 083 + 164734/ x 。野生棉铃虫有向嫩绿寄主植物扩散的趋势。
- 路大光王恩东李咏军刘晓辉贺秋兰刘琼茹王华嵩宛占兴王克杰杨克诚
- 关键词:辐照棉铃虫
- 辐照亚洲玉米螟F-1雄虫在田间的扩散能力和对性诱剂的反应能力被引量:2
- 1998年
- 用亚洲玉米螟性诱剂田间诱捕释放的100Gy、150Gy和200Gy辐照的F1雄虫和正常雄虫。试验表明,部分辐照的F1雄虫丧失了飞翔扩散能力或对性诱剂的反应能力,但在距释放点550m处诱捕到的F1雄蛾数与诱捕总数之比与正常雄蛾无显著差异。
- 王华嵩刘琼茹路大光王恩东康文李咏军贺秋兰胡建国
- 关键词:辐照亚洲玉米螟F-1
- 辐射不育技术防治柑桔大实蝇的效果被引量:28
- 1990年
- 在贵州省惠水县中联桔园(500亩)中,1987年和1989年分别释放56272头和95320头辐射不育柑桔大实蝇,释放比分别为12.5:1和45:1,使柑桔大实蝇虫果率由常年的5—8%下降到0.005%,防治效果十分显著。测得柑桔大实蝇可飞翔扩散1500米远。
- 王华嵩赵才道黎怀燮楼洪章刘琼茹康文胡建国张和琴储吉明夏大荣杨荣新
- 关键词:柑桔大实蝇辐射不育
- γ射线辐照对棉铃虫当代及其F-1代繁殖的影响被引量:7
- 2002年
- 研究了γ射线对棉铃虫当代及其F 1代繁殖的影响、辐照导致棉铃虫F 1代的染色体畸变和对F 1代雄虫有核精子束的影响。说明棉铃虫的辐照适期为蛹末期 ,辐射遗传不育 (F 1代不育 )的适宜剂量为 2 0 0Gy(剂量率为 3 2 3Gy min)
- 路大光刘晓辉王恩东李咏军贺秋兰张书勇刘琼茹王华嵩
- 关键词:Γ射线辐照棉铃虫繁殖
- 利用昆虫辐射不育技术防治光肩星天牛的可行性(英文)被引量:18
- 2001年
- 利用昆虫辐射不育技术防治光肩星天牛的适照时期为羽化后 7~ 1 0d ,适宜的辐照剂量为 70~ 90Gy,剂量率为 1 5Gy min。田间纱笼释放试验表明 ,释放比为 5∶1可压低野生虫口数量。
- 路大光康文李咏军王恩东刘晓辉刘琼茹张书勇王华嵩
- 关键词:光肩星天牛不育技术辐照虫害防治
- 柑桔大实蝇Dacus citri (Chen)辐射效应的研究被引量:12
- 1992年
- 柑桔大实蝇的辐照适期为羽化前1—2天的末期蛹,即黑复眼黑翅期。9krad的辐照剂量对柑桔大实蝇的羽化率、寿命和交尾时间无影响,而卵的孵化率为零,是适宜的辐射不育剂量。
- 刘琼茹赵才道黎怀燮胡朝晖储吉明夏大荣杨荣新
- 关键词:辐照适期柑桔大实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