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海灵

作品数:19 被引量:34H指数:4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分析测试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7篇理学
  • 5篇化学工程
  • 3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4篇炔烃
  • 3篇催化
  • 2篇碘化
  • 2篇碘化亚铜
  • 2篇端炔
  • 2篇对甲苯磺酰
  • 2篇对甲苯磺酰氯
  • 2篇树脂
  • 2篇碳酸
  • 2篇萃取
  • 2篇酰氯
  • 2篇污染
  • 2篇污染物
  • 2篇两性高分子
  • 2篇氯化
  • 2篇氯化钯
  • 2篇末端炔烃
  • 2篇化合物
  • 2篇环境污染物
  • 2篇磺酰氯

机构

  • 11篇华南理工大学
  • 8篇北京师范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19篇刘海灵
  • 10篇江焕峰
  • 5篇杨少容
  • 4篇王香凤
  • 4篇谢孟峡
  • 4篇詹海莺
  • 4篇周磊
  • 4篇刘媛
  • 4篇戚朝荣
  • 3篇王玉刚
  • 3篇邹波
  • 3篇刘鹏
  • 2篇申艳霞
  • 2篇陈鸾
  • 2篇李鹏飞
  • 2篇王阿忠
  • 1篇林常
  • 1篇王海鹤
  • 1篇黄良斌
  • 1篇梁歌

传媒

  • 3篇光谱学与光谱...
  • 2篇有机化学
  • 1篇现代化工
  • 1篇高等学校化学...
  • 1篇中国中医眼科...
  • 1篇化学进展
  • 1篇现代仪器
  • 1篇精细化工
  • 1篇分子诊断与治...
  • 1篇第十七届全国...

年份

  • 3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9
  • 2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5
  • 3篇2004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平台在临床代谢组学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2年
代谢组学是研究生物体内源性代谢物质的整体及其随内因和外因变化的科学分支,是系统生物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代谢组学是继基因组学、蛋白组学之后又一热点学科。本文着重介绍液相串联质谱和其统计分析软件在代谢组学中的应用,和目前临床生物标志物发现上取得的成果。
张绪得刘海灵陶蓓蓓李鹏飞
关键词:代谢组学生物标志物
对映选择性氢化法合成苯甘氨酸甲酯
2004年
以α 肟基苯乙酸甲酯为原料,硫酸奎宁为修饰剂,通过Pd/C催化氢化合成苯甘氨酸甲酯。考察了反应温度、溶剂、修饰剂的量对对映选择性的影响。最佳反应条件:25~28℃、乙醇为溶剂、氢气压力101 325kPa、n(修饰剂)∶n(底物)=1∶10,苯甘氨酸甲酯的光学产率达51 3%。
刘鹏江焕峰刘海灵王玉刚杨少容
基于碳点荧光比率探针的构建及在检测汞离子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6年
碳点作为新型的碳纳米材料,由于其独特的光学性能及化学稳定性而得到了广泛的关注。本文通过将碳点共价连接到硅包裹的碲化镉量子点的表面,设计合成了基于碳点和量子点的双发射比率探针。研究表明,汞离子能够特异性的猝灭碳点的荧光,并且汞离子浓度与探针荧光强度的关系曲线在500~2.1×104 nmmol·L-1范围内成良好线性关系,该方法的检出限为4.7×10-10 mol·L-1。
徐海燕王香凤陈鸾刘海灵刘媛谢孟峡
关键词:量子点汞离子
基于SiO_2@FITC纳米微球荧光传感器检测肝素被引量:1
2016年
采用反相微乳液法合成SiO2@FITC复合纳米微球,采用柠檬酸钠还原氯金酸法制备了金纳米颗粒(AuNPs),并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将SiO2@FITC复合纳米微球作为能量供体,AuNPs作为能量受体,构建了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探针,并将其与鱼精蛋白相结合建立了检测肝素的方法。结果表明,SiO2@FITC微球的荧光猝灭程度[(F0-F)/F0]与肝素在0.02~2.0μg·mL-1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为0.993。该方法具有快速、灵敏、准确的特点,可用于实际样品检测。
翟红王香凤刘海灵刘媛谢孟峡
关键词:肝素金纳米颗粒FRET
基于免疫磁分离和酶促信号放大传感器的构建及应用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甲胎蛋白(AFP)作为肿瘤标志物,其检测在肝癌早期诊断过程中有着重要意义。磁分离技术能够实现快速无损分离,可以有效简化实验过程。本实验用免疫磁珠作为固相载体连接捕获抗体,并与酶标二抗通过AFP连接形成夹心结构,酶催化外加底物使其显色,最终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底物浓度间接实现对溶液中AFP的定量检测。体系对AFP的检测范围为10~80ng·mL-1,检出限为3.6ng·mL-1。该方法灵敏度高,重现性好,为AFP的检测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李一珂冯婷王香凤陈鸾刘媛刘海灵谢孟峡
关键词:甲胎蛋白磁分离
一种两性高分子负载膦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两性高分子负载膦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PS-PEG-PR<Sup>1</Sup>R<Sup>2</Sup>,其中PS-PEG为聚苯乙烯-聚乙二醇共聚物树脂;P为磷原子;R<Sup>1</S...
江焕峰詹海莺邹波周磊杨少容刘海灵戚朝荣申艳霞
文献传递
1,3-二炔衍生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1,3-二炔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在水和有机溶剂的混合溶剂中加入末端炔烃、PS-PEG-PR<Sub>2</Sub>负载的氯化钯、碘化亚铜和过氧化物,0~90℃下搅拌反应4~48h;加入无水乙醚萃取反应物...
江焕峰周磊詹海莺王阿忠刘海灵
文献传递
一种两性高分子负载膦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两性高分子负载膦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PS-PEG-PR<Sup>1</Sup>R<Sup>2</Sup>,其中PS-PEG为聚苯乙烯-聚乙二醇共聚物树脂;P为磷原子;R<Sup>1</S...
江焕峰詹海莺邹波周磊杨少容刘海灵戚朝荣申艳霞
文献传递
95%乙醇在去除LASIK角膜板层刀片残留物质中的应用
2014年
目的验证95%乙醇(体积分数)反复擦拭板层刀片,再用无菌蒸馏水冲洗,能有效去除其上残留物质,降低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后弥漫性板层角膜炎(DLK)的发生率。方法采用色谱纯乙腈浸泡并超声提取刀片上的残留物,对提取液和空白试剂乙腈分别进行30 min的色谱柱梯度分离并进行高分辨质谱分析;术后病人随访1年以上,观察角膜情况。结果处理后的刀片均未检出残留物质;所有随访患者术后角膜情况良好。结论 95%乙醇反复擦拭板层刀片,再用无菌蒸馏水冲洗,可有效去除角膜板层刀残留物质,防止DLK的发生。
梁歌刘海灵高维平李鹏飞姜严明
关键词:角膜板层刀质谱分析弥漫性板层角膜炎
负载有机膦的合成及其在有机催化领域的应用
2013年
有机膦是一类重要的有机催化剂,作为一种亲核催化剂已得到广泛的应用。小分子叔膦作为一种均相催化剂影响产物的分离和催化剂的回收,将膦负载可以弥补上述缺陷。负载叔膦作为一类有机催化剂在近几年才受到关注。本文简要介绍了不同载体负载叔膦的合成方法及应用,综述了其催化Baylis-Hillman、加成、炔酮异构化和羟基保护反应的研究进展,并对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刘海灵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