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伟 作品数:22 被引量:73 H指数:5 供职机构: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河北省卫生厅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256层螺旋CT对颈动脉狭窄程度与性别及年龄关系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采用256 i CT血管造影对颈动脉狭窄定量分析,探讨颈动脉狭窄程度与性别及年龄的关系。方法分析于本院接受256 i CT颈动脉造影检查患者的影像资料573例,男性332例,女性241例,平均年龄57.22±13.02岁。采用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图像(MIP)、容积再现(VR)等技术分别测量及统计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部位及狭窄程度。结果颈总动脉轻度狭窄有性别分布差异,男性轻度狭窄者较女性多(P=0.027);颈内动脉轻度狭窄无性别分布差异;颈总动脉及颈内动脉中度及以上狭窄均有性别分布差异(P=0.013,P=0.000),男性中度以上狭窄者较女性多;颈总动脉及颈内动脉动脉狭窄程度与年龄均有相关性(P=0.000),随年龄增加狭窄程度增高。结论 256 i CT颈动脉成像可以客观显示颈动脉狭窄程度及斑块部位,性别与年龄是颈动脉狭窄的重要影响因素。 乔桂荣 杨海庆 李彩英 刘晓伟 宋登浩 尹兰英关键词:颈动脉狭窄 血管造影 性别 年龄 采用256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摄影术对冠状动脉分支夹角及径线正常值的定量研究 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采用256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摄影术(MSCT)测量左冠状动脉分支夹角和径线,为临床诊治冠状动脉疾病提供正常参考值。方法:①收集30例先后行MSCT冠状动脉成像及冠状动脉造影(CAG漶者,测量左冠状动脉分支夹角,左前降支、回旋支、右冠状动脉根部径线及截面积,并作对照分析。②收集行MS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冠心病患者180例,男68例,女112例,按年龄分为24~40岁组(n=25),41~60岁组(n=127),61~76岁组(n=28),测量左冠状动脉分支夹角,左前降支、回旋支、右冠状动脉根部径线及截面积,分析其号性别、年龄、身高、体重的相关性。结果:①30例行MSCT冠状动脉成像及CAG患者,MSCT与CAG所测左冠状动脉分支夹角、径线及截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180例行MS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患者,MSCT所测男性各项指标均大于女性(P〈0.05),但按体表面积进行标化,男性各项指标与女性数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之间上述指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O.05)。③正常参考值范围(95%参考值范围):夹角为29.53°-135.42°,不论性别,均按身高、体重标化后左前降支、回旋支、右冠状动脉径线及截面积95%参考值范围分别为1.12~2.41mm,2.06~9.22mm2;0.95~2.07mm,1.82~7.11mm2;1.24~2.70mm,2.39~11.10mm2。结论:MSCT可以客观评价左冠状动脉夹角及径线,在诊断冠状动脉径线狭窄及左冠状动脉夹角增大时可以做为参考值。 任向杰 李彩英 刘晓伟 王伟 马国景 于晨关键词:冠心病 256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摄影术对右心耳及其毗邻形态结构的定量研究 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采用256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摄影术(MSCT)对右心耳及其毗邻的形态结构进行定量研究,为右心耳临床介入和外科治疗提供影像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行计算机断层摄影术血管造影(CTA)检查结果阴性者200例,男96例,女104例,<40岁者29例,40~60岁者114例,>60岁者57例。将原始扫描数据进行右心耳重建,对右心耳容积及径线等参数进行测量,并从性别和年龄方面进行比较,提出右心耳各参数95%正常参考值范围。结果:(1)右心耳容积、高度、基底部长径、基底部周长、正位展距男性均大于女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经体表面积标化后,右心耳基底部长短径、面积及周长女性均大于男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40岁者右心耳正位展角及正位展距较40~60岁及>60岁者大(P<0.05),40~60岁者与>60岁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提出右心耳各参数95%正常参考值范围:容积4.83~19.97 ml、高度21.46~41.80 mm、基底部长径25.89~41.65 mm、基底部短径19.34~36.24 mm、基底部面积459.30~1 093.28 mm^2、基底部周长86.16~147.04 mm、正位展角1.67°~31.23°、正位展距8.07~34.37 mm。结论:256层MSCT可以对右心耳解剖结构相关参数进行定量研究,并初步建立右心耳各参数95%正常参考值范围,为临床治疗右心耳相关疾病提供影像学参考。 潘彤 李彩英 刘晓伟 杨海庆 尹兰英 廖琦彬关键词:右心耳 3.0T磁共振波谱及扩散加权成像联合应用对肝硬化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3 2013年 目的应用3.0 T多射频磁共振1H-MRS及扩散加权成像(DWI)对正常自愿者和肝硬化患者的肝脏进行定量研究,并从肝脏代谢及水分子扩散水平探讨肝硬化的机制。方法选取30例肝硬化患者为肝硬化组(根据临床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资料选取Child-Pugh改良肝功能计分分级法评分为5分及其以上者):男22例,女8例,年龄34~65岁,平均(50.19±8.61)岁。选取38名正常自愿者为正常组(经临床检查无肝炎、肝硬化及肿瘤病史,上腹部MRI和/或CT检查未见异常):男19例,女19例,年龄25~75岁,平均(41.22±14.67)岁;全部行1H-MRS及DWI检查(正常组与肝硬化组检查方法相同,其中b值取500 s/mm2),采集其水峰峰值、水峰下面积、脂肪峰峰值、脂肪峰下面积、脂肪分数以及肝脏DWI ADC值,并应用SPSS 13.0软件将肝硬化组与对照组所采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肝硬化组1H-MRS水峰峰值、水峰下面积均低于正常组(P值分别为1.65×10-8和3.78×10-5,P<0.05);两组间脂肪峰高、脂肪峰下面积、脂肪分数无明显差异(P值分别为0.09,0.62,0.12,P>0.05)。对照组与肝硬化组之间,b=500 s/mm2时,两组间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为0.003,P<0.05)。结论 3.0 T1H-MRS及DWI可以作为一种检查肝硬化的新手段,可从分子水平进一步阐明肝硬化机制。1H-MRS及DWI对临床肝硬化定性及定量诊断及治疗预后评估具有重要价值。 赵爽 李彩英 高凤霄 李永才 王伟 李敬民 李庆啸 刘晓伟关键词:肝脏 磁共振成像 质子磁共振 扩散加权成像 256层螺旋CT对肺静脉径线正常值定量研究 2012年 心房颤动是临床最常见的房性心律失常,发病率和病死率高。近年来,尽管射频消融术治疗房颤不断发展,但手术后肺静脉狭窄仍是房颤射频导管消融治疗的严重的并发症,后者会引起肺循环高压,甚至危及生命。 王青菊 李彩英 郝存勖 李敬民 韩藏佩 刘晓伟 崔福生关键词:256层螺旋CT 肺静脉 心房颤动 导管消融 采用256iCT对房颤患者左心耳形态学的探讨 被引量:9 2019年 目的对房颤(atrial fibrillation, AF)患者与非房颤患者左心耳(left atrial appendage, LAA)形态分型进行比较,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连续选取我院接受冠脉CTA扫描的房颤患者236例(男性141例,女性95例)、非房颤患者382例(男性215例,女性167例),并记录临床信息。选择原始图像行75%期相重建后传至Philips EBW 4.5工作站,采用容积再现(volume rendering, VR)、多平面重建(multi-planar reformatting, MPR)等后处理方法对左心耳进行形态学分类,对房颤组及对照组临床资料、左心耳形态及与性别相关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房颤组体重、体表面积、体重指数高于对照组(P=0.000);2)房颤组较对照组形态学分型一致。房颤组Type2c分型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房颤组Type2d、Type1a所占比例小于对照组(P=0.000);3)房颤组与对照组形态学分型与性别均无相关性,并且不同分型间无性别差异。(对照组r=0.167,P=0.365,房颤组r=0.271,P=0.011);4)房颤组中不同年龄组间三种形态类型比例无统计学差异(P=0.058),对照组Type2c分型在年龄<50的年龄组中所占比例少于其它三个年龄组(P=0.000)。结论本文对房颤患者及非房颤患者LAA形态进行初步分析及对比,为临床评估房颤患者左心耳、进行相关手术提供重要影像依据。 卓利勇 李彩英 寇晨光 王岑 刘晓伟关键词:左心耳 形态学 房颤 采用256层螺旋CT评价心外膜脂肪体积与冠脉狭窄支数及斑块性质相关性研究 李彩英 廖琦彬 赵思 刘晓伟256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摄影术对左冠状动脉粥样斑块性质与其分支夹角及径线指标关系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采用256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摄影术(256 iCT)探讨左冠状动脉(冠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与左冠脉分支夹角及近段径线定量指标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连续387例行256 iCT冠脉成像的患者影像资料。102例左冠脉正常患者,男性60例,女性42例,年龄范围为30~76岁,平均年龄(52.10±9.65)岁;285例左冠脉斑块患者,男性166例,女性119例,年龄范围为28~83例,平均年龄为(55.65±10.40)岁。将患者按左冠脉有无斑块及斑块性质分为四组,正常组(n=102),非钙化斑块组(n=137),钙化斑块组(n=79),混合斑块组(n=69),并将左冠脉非钙化斑块组分为左前降支近段轻度(n=73)及中重度狭窄(n=57)两部分患者。采用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等技术分别测量左冠脉分支角度、冠脉近段宽径、截面积,分析其与冠脉粥样硬化斑块部位、性质及局部管腔狭窄程度的关系。结果:左冠脉非钙化斑块、钙化斑块及混合斑块3组左冠脉分支夹角、左前降支、回旋支近段径线及截面积均大于正常组(P〈0.05);非钙化斑块组左前降支轻度与中重度狭窄患者之间比较,上述指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中重度狭窄患者男性左冠脉夹角与径线指标均大于女性(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256 iCT可以客观评价左冠脉分支夹角、狭窄程度及冠脉粥样斑块性质,本研究对冠脉病变预防、诊断及进一步治疗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任向杰 李彩英 刘晓伟 王伟 马国景 于晨关键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计算机断层成像 256iCT和心动超声对左心房容积定量测量的准确性研究 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256层螺旋CT(256iCT)对左心房体积测量的准确性。方法 (1)手工制作4只不同体积左心房模型,一天内完成256iCT及心动超声两种检查。对256iCT后处理工作站自动测量法、半自动法、心动超声法与真实容积之间进行比较;(2)选取60例行冠状动脉CTA检查患者并在12 h内进行心脏超声检查,测量左心房容积。将60例患者按性别分组,对总体样本组、男性组及女性组分析256iCT后处理工作站自动测量法和心脏超声法两者之间的差别。结果 (1)左心房模型试验表明,CT自动算法与真实容积之间无差别(P>0.05),半自动法、超声法与真实容积之间有明显差异(P<0.05)。(2)60例临床组两种测量方法之间差异明显(P<0.05),左房体积测量,采用超声法较256iCT自动测量法定量值低约24%,不同性别组分析结果与60例样本组基本一致。结论256iCT可以用于左心房容积定量测量,其结果客观、准确、可重复性强。该研究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李敬民 李彩英 李庆啸 赵爽 刘晓伟 王伟 罗文飞 柳青关键词:超声 左房容积 256层螺旋CT对肺静脉定量正常值与性别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采用256层螺旋CT定量分析正常成人诸肺静脉,提出肺静脉径线、截面积变化与性别及心动周期不同时相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肺静脉Ⅰ型253例符合入组条件患者,256iCT冠状动脉CTA检查结果阴性,对原始图像进行多期重建,确定心脏舒张末期及收缩末期,分别对诸肺静脉各径线进行测量,并进行相关统计学处理。结果在心动周期不同时相,除左上肺静脉长径外,余右上下及左下肺静脉径线及截面积,45%期相均显示较75%数值增大(t=6.941~20.504,P<0.01)。除左上肺静脉长径外,在心动周期同一时相男性肺静脉长径均高于女性组(t=2.796~4.932,P<0.01),按照身高、体重计算体表面积进行标化,在同一期相诸肺静脉截面积男性与女性数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86~1.124,P>0.05)。分别对45%及75%时相提出诸肺静脉95%截面积可信区间的范围。结论采用256层螺旋CT肺静脉成像可以客观定量测量诸肺静脉径线;肺静脉截面积变化与心动周期不同时相有关,与性别无关。多层螺旋CT无创肺静脉成像为临床成功实行射频消融及术后评价肺静脉狭窄提供了重要参考价值。 祁永富 李彩英 王青菊 李敬民 刘晓伟 任向杰 王伟关键词:肺静脉 心房颤动 导管消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