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志刚

作品数:3 被引量:55H指数:2
供职机构:湛江海洋大学水产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珠母贝
  • 1篇单胞菌
  • 1篇单胞藻
  • 1篇药敏
  • 1篇药敏试验
  • 1篇野生种群
  • 1篇育苗
  • 1篇同工酶
  • 1篇种群
  • 1篇马氏珠母贝
  • 1篇菌病
  • 1篇假单胞菌
  • 1篇假单胞菌病
  • 1篇光合细菌
  • 1篇合浦珠母贝

机构

  • 3篇湛江海洋大学
  • 1篇青岛海洋大学

作者

  • 3篇刘志刚
  • 1篇杜晓东
  • 1篇王如才
  • 1篇叶富良
  • 1篇周银环
  • 1篇李广丽

传媒

  • 2篇湛江海洋大学...
  • 1篇中国水产科学

年份

  • 1篇2002
  • 2篇1998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合浦珠母贝2个野生种群的遗传多样性被引量:47
2002年
用形态特征比较与同工酶电泳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对产于我国北部湾和大亚湾的野生合浦珠母贝 (Pincta damartensii)的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在贝壳形态方面 ,北部湾种群的平均壳长与壳高都略大于大亚湾种群 ,壳高与壳长呈乘幂相关 ,壳宽与壳长呈对数相关。大亚湾种群的壳宽指数、壳重指数和肥满度指标都大于北部湾种群。用聚丙烯酰胺梯度凝胶电泳检测由 2 6个位点编码的 12种同工酶 ,2种群都显示出较高的多态性 ,北部湾种群多态位点的比率为 38.4 6 % ,大亚湾种群则为 4 6 .15 %。都表现出明显的杂合子缺失现象 ,北部湾种群的平均杂合度 (0 .0 999)小于大亚湾种群 (0 .12 4 3)。 2种群之间的遗传距离为 0 .0 15 9。本文还讨论了引起 2种群杂合子缺失现象的原因 ,并认为生化遗传分析的结果与 2个种群的形态特征是相关联的。
杜晓东李广丽刘志刚叶富良王如才
关键词:合浦珠母贝野生种群同工酶
光合细菌在马氏珠母贝育苗中的应用被引量:8
1998年
研究了光合细菌(下简称PSB)作为饵料添加剂在马氏珠母贝育苗中的饵料效果。结果表明:(1)单独投喂PSB,幼虫能生长发育并附着变态形成稚贝,但其长速、稚贝总育成率均低于单独投喂单胞藻的对照组;(2)用PSB与单胞藻混合投喂,幼虫的长速、稚贝总育成率均高于对照组;(3)添加PSB后,在眼点幼虫附着前不换水,幼虫的长速和眼点形成率均高于换水;但在眼点幼虫进入附着期仍不换水,则稚贝生长速度,总育成率均低于换水;(4)当PSB菌液密度为10×10-6个/cm3时,PSB投喂量以每天25×10-6为最佳,稚贝总育成率达到26.6%,而对照组仅为4.6%。
刘志刚吴勇胜
关键词:马氏珠母贝光合细菌单胞藻育苗
马氏珠母贝幼虫假单胞菌病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
1998年
马氏珠母贝人工育苗过程中幼虫经常发生一种严重的病害。发病幼虫症状如下:消化盲囊颜色由正常的均匀的黄绿色变成不均匀的茶褐色或无色;胃中的食物长时间不能消化并变成茶褐色;幼虫趋光性差,活力弱,不能集群,不久即大量下沉死亡。对发病幼虫进行了细菌的分离和纯化,得到3株纯化的菌株,对“D”型幼虫的人工感染试验证实:9401和9402两株菌株是致病菌,通过对细菌进行群体及个体形态观察、生化实验,鉴定9401和9402两株菌株均属假单胞菌(Pseudomonas)。对这2株菌株进行了药物敏感试验、药物预防试验,结果表明,2株菌株对氯霉素、痢特灵、氟哌酸敏感,2×10-6氯霉素可达到预防的目的。
刘志刚黄海立周银环
关键词:假单胞菌药敏试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