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彩琼

作品数:13 被引量:37H指数:4
供职机构:广东医学院基础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所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篇细胞
  • 4篇多态
  • 4篇多态性
  • 4篇心病
  • 4篇基因多态性
  • 3篇血管
  • 3篇基因
  • 3篇冠心病
  • 3篇广东汉族
  • 3篇广东汉族人
  • 3篇红细胞
  • 3篇红细胞变形
  • 3篇红细胞变形能...
  • 2篇血管紧张
  • 2篇血管紧张素
  • 2篇血管紧张素转...
  • 2篇血管紧张素转...
  • 2篇血压
  • 2篇原发性
  • 2篇原发性高血压

机构

  • 9篇广东医学院
  • 3篇广东医学院附...
  • 2篇广东医科大学

作者

  • 13篇刘彩琼
  • 5篇祝其锋
  • 4篇刘慧明
  • 3篇周克元
  • 2篇梁统
  • 2篇何德
  • 2篇黄丰
  • 2篇邹晓波
  • 2篇凌光鑫
  • 1篇张梅丽
  • 1篇汤斌
  • 1篇黎东明
  • 1篇陈杨超
  • 1篇叶俏霞
  • 1篇刘新光
  • 1篇李海坚
  • 1篇黎运源
  • 1篇唐德燊
  • 1篇刘文
  • 1篇田丽红

传媒

  • 3篇广东医学院学...
  • 2篇广东医学
  • 2篇医学检验教育
  • 1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临床内科杂志

年份

  • 4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9
  • 3篇1997
  • 1篇1996
  • 2篇1995
  • 1篇1994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尿毒症患者红细胞变形能力的变化及其相关因素的探讨
1997年
对30例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血透)前后红细胞变形能力(RCD)、血浆丙二醛(MDA)、血浆中分子物质(MMS)及血浆肌酐(Scr)等水平变化进行了观察,并探讨了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显示,红细胞变形能力与MMS及MDA有显著相关性,血透后降低了MDA和MMS,可改善红细胞变形能力。RCD可作为判断尿毒症患者病情及疗效的有价值生化指标。
梁东李海坚祝其锋刘慧明刘彩琼
关键词:肾功能衰竭尿毒症
慢性肾炎与原发性肾综患者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基因多态性的检测及其意义被引量:2
2001年
目的 研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 (ACE)基因多态性在慢性肾炎 (CGN)及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PNS)患者的分布与临床表现的关系。方法 提取外周血DNA ,然后PCR扩增基因片段 ,检测 86例慢性肾炎慢性肾功能不全 (尿毒症期 )患者 (CNG组 )、5 6例PNS患者 (PNS组 )及 5 0例健康献血员 (对照组 )的ACE基因多态性。结果 CGN组插入纯合子(II)基因型较对照组比例高 ,女性患者缺失杂合子 (DI)发生率上升 ,缺失纯合子 (DD)发生率下降。高血压发生率由大到小依次是DD型 >DI型 >II型 ,而血中ACE浓度也是DD型 >DI型 >II型 ,提示缺失 (D)基因产物ACE浓度与高血压呈正相关关系。PNS组DD型发生率较CGN组及对照组高 ,其中PNS组与CGN组对比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谢彤唐德燊陈杨超唐蓉刘彩琼周克元
关键词: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基因多态性慢性肾炎ACEPNS
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清脂蛋白(a)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1995年
P<0.012.2脑梗塞组、脑动脉硬化组Lp(a)经与ApoAI、ApoB、TC、TG、HDL-C和LDL-C作相关分析,显示均无相关性。3讨论缺血性CVD是老年人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大多数以AS为其基础病因。一般认为,Lp(a)潜入血管壁后,通过干扰或抑制纤溶系统功能的正常发挥,阻止血管中纤维蛋白血凝块的溶解而促进粥样斑块的形成。有报道颈动脉有粥样硬化斑块者Lp(a)均值显著高于无斑块者[5],并发现AS灶有大量Lp(a)积聚[6]。本组资料显示,脑梗塞组及脑动脉硬化组Lp(a)水平及频率分布中>250mg/L者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故Lp(a)的致AS作用很可能是其引起缺血性CVD的主要原因,载脂蛋白及其他血脂水平亦有不同程度的异常,但分析表明,Lp(a)水平的高低与这些脂质成分的升高或除低无关。提示Lp(a)是缺血性CVD的独立危险因素,与文献观点一致[2]。老年人体内脂质过氧化作用加速,动脉内皮抗氧化能力减弱而易于受损,便于高水平的Lp(a)潜入与积聚,加速缺血性CVD的发生。因此,在临床上测定Lp(a),对老年缺血性CVD危险性的预测会有重要意义。Lp(a)为AS的研究和防治开辟了一?
张梅丽刘慧明邹晓波刘彩琼祝其锋黄丰
关键词:脑血管疾病老年人脂蛋白血清
广东汉人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基因A-C1166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的关系被引量:7
2001年
目的 :了解血管紧张素 受体 1 (AT1 R)基因 3’端非翻译区 (3′- UTR) A- C1 1 66多态性在广东人群中的分布特点及其与该人群患原发性高血压 (EH)和冠心病 (CAD)的关系。方法 :用 PCR和限制性内切酶酶切技术分析了 1 86例广东汉族大学生、68例 EH患者和 72例 CAD患者 AT1 R基因 A- C1 1 66多态性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结果 :该人群A- C 1 1 66基因多态性明显不同于白人 ,与中国北方汉人相似。健康组中没发现 CC型纯合子 ,疾病组中仅 1例 EH患者和1例 CAD的患者为 CC基因型。C 1 1 66等位基因频率 0 .0 4 ,A 1 1 66等位基因频率为 0 .96。疾病组与健康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AT1 R基因 A- C1 1 66多态性与广东汉族人患 EH和 CAD无关。
刘彩琼梁统周克元凌光鑫
关键词:1型受体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广东汉族人
灵芪安神口服液对小鼠红细胞及淋巴细胞免疫功能调节作用的实验研究被引量:5
1999年
灵芪安神口服液能明显拮抗环磷酰胺对小鼠红细胞免疫及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的抑制,使环磷酰胺小鼠红细胞免疫粘附促进因子及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RBC-C3bRR)提高,而使红细胞免疫粘附抑制因子及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RBC-ICR)降低;同时还能明显拮抗环磷酰胺对小鼠脾脏重量、脾脏指数及外周血白细胞数的抑制作用;并能明显提高环磷酰胺抑制小鼠脾脏空斑形成细胞的数目及血清溶菌酶含量。
何德刘彩琼汤斌王晖
关键词:红细胞免疫淋巴细胞免疫
广东汉族人血管紧张素Ⅰ-转换酶基因i/d多态性及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基因a1166→c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和冠心病的关系
目的:该研究的目的在于调查研究这两种基因多态性在广东汉族人群中的分布特点及其与该人群患eh和cad的关系.结果分析表明:ace基因i/d多态性是决定广东汉人血浆ace活性的重要因素之一,并与该人群eh和cad的发病有关....
刘彩琼
关键词:基因多态性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
文献传递网络资源链接
灵芪安神口服液对免疫抑制小鼠红细胞免疫功能及抗氧化作用的调节被引量:6
1996年
为研究灵芪安神口服液对免疫抑制小鼠红细胞免疫功能及抗氧化作用的调节,我们给环磷酰胺抑制小鼠模型灌服灵芪安神口服液共7天。实验结果表明,灵芪安神口服液能明显拮抗环磷酰胺对小鼠红细胞免疫功能及抗氧化作用的抑制,使环磷酰胺抑制小鼠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红细胞免疫粘附促进因子及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RBC-C3bRR)提高;而使环磷酰胺抑制小鼠血清中丙二醛(MDA)含量、红细胞免疫粘附抑制因子及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RBC-ICR)降低。提示:灵芪安神口服液具有调节免疫功能低下小鼠红细胞免疫功能及其抗氧自由基损伤的作用。
汤斌何德刘彩琼
关键词: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药理学
复方丹参注射液对老年肺心病患者血浆丙二醛水平和红细胞变形能力的影响被引量:11
1995年
观察59例老年肺心病患者血浆丙二醛(MDA)水平和红细胞变形能力(RCD,用红细胞滤过指数RBC-IF表示)的变化及复方丹参注射液对MDA水平和RCD的影响。在肺心病急性加重期血浆MDA水平明显增高,RCD明显降低,全血粘度(高切)明显增高;MDA与RBC-IF呈正相关(r=0.48,P<0.05),RBC-IF与全血粘度(高切)呈正相关(r=0.54,P<0.05)。用复方丹参治疗后的患者MDA水平、RBC-IF及全血粘度(高切)均明显低于未用复方丹参治疗者(P均<0.05),病程也明显短于未用丹参治疗者(P<0.05)。这揭示复方丹参注射液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李惠萍祝其锋黄丰黎东明刘慧明刘彩琼
关键词:复方丹参肺心病丙二醛红细胞变形能力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基因的插入/缺失多态性与心肌梗死的关系被引量:4
2000年
目的 探讨国人血管紧张素转化酶 (ACE)基因的插入 /缺失 (I/D)多态性与心肌梗死的关系。方法 应用多聚酶链反应方法检测 ACE基因多态性。结果 心肌梗死患者 ACE基因 DD型频率 (0 .38)及 D等位基因频率 (0 .5 8)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国人ACE基因 DD型与心肌梗死有关 ,可能是发生心肌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田丽红回皓升刘彩琼
关键词: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基因多态性心肌梗死
广东汉族人血管紧张素Ⅰ转换酶基因I/D多态性与冠心病的关系
2001年
目的 探讨ACE基因I/D多态性是否与广东人群患冠心病 (CAD)有关。方法 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技术分析了 72例广东汉族人CAD患者的血管紧张素Ⅰ转换酶 (ACE)基因插入 /缺失 (I/D)多态性 ,并与 186例正常广东汉族大学生ACE基因频率相比较。同时用比色法测定外周血中ACE活性。结果 CAD患者Ⅱ基因型频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 ( 35 %vs 49% ) ,D基因携带者 (DD +ID)明显高于对照组 ,且DD基因型和ID基因型患者发病年龄明显提前。广东汉族大学生不同基因型血浆ACE活性明显不同 ,DD型人最高 ,ID型次之 ,Ⅱ型最低。结论 ACE基因I/D多态性与广东汉族人血浆ACE活性有关 ,D等位基因携带者易患CAD。
刘彩琼梁统周克元凌光鑫
关键词:基因多态性冠心病广东汉族人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