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国勤

作品数:74 被引量:303H指数:10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411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南京军区“十一五”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发展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7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9篇医药卫生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6篇牙周
  • 12篇口腔
  • 11篇牙周炎
  • 8篇缺损
  • 8篇根管
  • 7篇疗效
  • 6篇前牙
  • 5篇龈沟液
  • 5篇口腔溃疡
  • 5篇高压氧
  • 4篇地塞米松
  • 4篇颌骨
  • 4篇下颌
  • 4篇下颌骨
  • 4篇疗效观察
  • 4篇洁治
  • 4篇骨再生
  • 4篇醋酸
  • 4篇醋酸地塞米松
  • 3篇修复前

机构

  • 57篇解放军第41...
  • 14篇中国人民解放...
  • 12篇中国人民解放...
  • 9篇同济大学
  • 6篇第四军医大学
  • 4篇第二军医大学
  • 4篇上海医药工业...
  • 2篇上海理工大学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解放军第18...
  • 1篇复旦大学
  • 1篇第二炮兵工程...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西北工业大学
  • 1篇皖南医学院
  • 1篇新疆维吾尔自...
  • 1篇解放军第四一...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解放军187...

作者

  • 74篇刘国勤
  • 33篇赵海军
  • 30篇张庆福
  • 29篇陈铁楼
  • 27篇陈骏
  • 27篇张新海
  • 13篇宋培智
  • 12篇蔺世龙
  • 12篇刘景昌
  • 10篇马晓蓬
  • 8篇许兵
  • 8篇吕玉麟
  • 7篇刘筠
  • 5篇王刚
  • 5篇周以钧
  • 5篇吴织芬
  • 5篇季秋杰
  • 4篇吕春堂
  • 4篇刘进
  • 4篇许恒

传媒

  • 14篇海军医学杂志
  • 7篇口腔医学
  • 5篇牙体牙髓牙周...
  • 4篇第二军医大学...
  • 4篇实用口腔医学...
  • 3篇中华航海医学...
  • 3篇口腔颌面修复...
  • 3篇口腔医学研究
  • 3篇生物医学工程...
  • 3篇全国第八次牙...
  • 2篇解放军预防医...
  • 2篇中国医疗器械...
  • 2篇华西口腔医学...
  • 2篇细胞与分子免...
  • 2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北京口腔医学
  • 1篇口腔颌面外科...
  • 1篇上海口腔医学
  • 1篇解放军医学杂...
  • 1篇临床口腔医学...

年份

  • 1篇2014
  • 3篇2013
  • 4篇2012
  • 6篇2011
  • 9篇2010
  • 6篇2009
  • 5篇2008
  • 9篇2007
  • 5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 3篇2003
  • 5篇2002
  • 1篇2000
  • 2篇1999
  • 4篇1998
  • 2篇1997
  • 2篇1996
  • 3篇1995
  • 1篇1993
7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单片机控制的便携式口周力测量仪的研制被引量:1
2010年
本研究应用成熟的微电子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研制开发了一种小型的多通道的口周力测量仪器。仪器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其中单片微机系统是仪器的核心部分,通过它来实现对数据采集、处理过程的自动化控制。软件部分采用模块化结构,使用C语言对单片机进行编程,从而实现对数据采集过程的控制及数据通讯功能。
张新海刘国勤赵海军陈骏张庆福陈铁楼
关键词:单片机口周力测量仪
41例海军舰艇人员折裂牙金属全冠修复5年随访观察
2002年
目的 :了解金属全冠对舰艇人员折裂牙修复的作用。方法 :对 4 1例通过金属全冠修复的舰艇人员的折裂牙 ,进行 5年临床随访 ,并作疗效评价。结果 :5年随访成功 38例 ,占 92 % ;失败 3例 ,占 8%。结论 :金属全冠对舰艇人员折裂牙的修复非常有效 ,应作为折裂牙修复之首选。
刘国勤范冲之周进和赵海军季秋杰李新平
关键词:金属全冠折裂牙舰艇人员
金属悬臂粱式口周肌压力传感器的研制被引量:3
2009年
研制一种基于金属悬臂梁的口周肌压力传感器,采用电阻应变片作为力学信号转换元件,对传感器进行标定,对其防水性能、温度补偿功能等指标进行测试,该传感器具有体积小、性能稳定、高精度、高灵敏度、防水性能良好的特点,可用于多种微弱压力信号的采集。
张新海刘国勤陈骏赵海军张庆福
关键词:悬臂梁应变片传感器性能检测
SCP磁性根管充填材料的微渗漏试验及扫描电镜观察
1993年
本实验利用染料渗入法和扫描电镜观察,研究了我科自行研制的一种高性能磁性根管充填材料(SCP)与根管壁之间的密封性,并与传统的根管充填材料——丁香油氧化锌糊剂加牙胶尖充填根管进行对照。结果表明SCP材料的微渗漏和缝隙比传统材料小,说明SCP材料的密封性能比丁香油氧化锌加牙胶尖为好。
刘国勤刘琪宋培智石建明顾淑萍
关键词:根管充填材料微渗漏
醋酸地塞米松双层缓释贴膜的生物安全性评价被引量:3
2002年
目的 :评价醋酸地塞米松双层缓释贴膜的生物安全性。方法 :采用该贴膜分别进行细胞毒性实验、溶血实验、急性毒性实验 (小鼠 )和口腔粘膜刺激实验 (新西兰白兔 )。 结果 :该贴膜无明显的细胞毒性作用 ;急性毒性实验结果无毒 ;溶血率为0 .4 6 % ;口腔粘膜刺激实验结果 ,实验组与阴性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 结论 :醋酸地塞米松双层贴膜具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
刘国勤马晓蓬宋培智刘海英侯惠民贺芬
关键词:醋酸地塞米松生物安全性毒性
单向释药双层缓释贴膜治疗口腔溃疡的疗效观察被引量:4
2002年
目的 :考察醋酸地塞米松双层缓释贴膜对口腔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收集 1998年 6月至 2 0 0 1年 9月复发性口疮 344例 (含对照组 114例 )、扁平苔藓 193例 (含对照组 6 8例 )、放射性粘膜炎 130例 (含对照组 4 9例 ) ,共 6 6 7例 (含对照组 2 31例 )。采用随机单盲法以醋酸地塞米松双层贴膜 A (治疗组 )和安慰片 B(对照组 )进行临床验证。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96 .1% ,与对照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 (P<0 .0 1) ,无 1例出现不良反应。 结论 :该贴膜用于治疗口腔溃疡 ,临床疗效非常显著。
刘国勤马晓蓬宋培智刘海英侯惠民贺芬
关键词:口腔溃疡疗效观察
数字化便携式口腔综合医疗系统在亚丁湾护航中的应用
2011年
护航海军官兵是一个在特殊环境下执行任务的群体,舰艇舱室空间狭小,微小气候变化大,长期处于高温、高湿、高盐及电磁波、光、噪声等异常刺激环境中。亚丁湾海域海况复杂,海盗活动猖獗,作息不规律,精神压力增大,机体免疫力下降,导致口腔菌群失调,口腔疾病发病率较一般人群高。我院口腔专科中心通过与有关医疗器械公司合作,成功研制了数字化便携式口腔综合医疗系统。2009年,笔者作为随舰加强口腔军医,在亚丁湾护航的158 d里,应用该系统为我海军护航官兵提供了强有力的口腔卫生保障。
赵海军刘国勤刘进张庆福张新海陈骏
关键词:亚丁湾护航
HBO对豚鼠实验性牙周炎和牙龈血流量的影响被引量:5
2002年
目的 探讨HBO对动物牙周炎和牙龈血流量(GBF)的影响及疗效维持时间。方法 用丝线缝扎加喂含10%糖的食料,形成实验性牙周炎,每日1次用0.25MPa HBO暴露60min,连续2周,观察治疗结束当时(10周)和结束后1月(14周)各牙周指标,并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测定GBF。结果HBO组在10周和14周时牙龈指数(GI)、菌斑指数(PLI)比牙周炎组明显降低(P<0.01),牙周袋深度(PD)、牙周附着丧失(AL)、牙松动度(TO)比牙周炎组轻度降低(P<0.05),10周时GBF比牙周炎组明显增加。14周时各牙周指标和GBF与10周时数值接近(P>0.05)。结论 HBO治疗后牙周各临床指标均降低,对GI和PLI作用最强,对PD、AL和TO有一定作用,治疗后GBF明显增加,并维持1月以上。
陈铁楼李长林吕玉麟刘国勤宋培智王刚蔺世龙刘景昌许兵
关键词:HBO牙周炎
高压氧对动物牙周袋底菌斑和厌氧菌的影响被引量:6
2003年
目的 研究高压氧(HBO)对动物牙周炎袋底细菌数量的影响。方法 用丝线缝扎加喂含10%糖的食料形成动物牙周炎,用 0.25 MPa HBO暴露60 min,每日1次,连续2周。在 0、8周及治疗结束时(10周)和结束后 1个月(14周)时用刚果红负性染色法观察牙周袋袋底菌斑不同形态细菌比率,用厌氧手套培养箱对袋底厌氧菌计数。结果 HBO治疗结束时(10周)球菌比率较牙周炎组明显增加,螺旋体、直杆菌、弯杆菌、梭状菌比率均减少,厌氧菌总数明显减少。14周时球菌、直杆菌、杆菌、梭状菌、螺旋体比率和厌氧菌总数与10周时相近(P>0.05)。结论 HBO治疗能使牙周袋底直杆菌、弯杆菌、梭状菌、螺旋体比率明显减少,且作用维持1个月以上。
陈铁楼刘景昌蔺世龙许兵刘国勤宋培智王刚张新海杨敏
关键词:牙周炎高压氧菌斑厌氧菌
负压抽吸硅橡胶印模应用于铸造桩核冠修复的临床研究被引量:5
2005年
目的:探讨铸造桩核冠常规印模过程中失败的原因,研究负压抽吸硅橡胶印模应用于铸造桩核冠的临床意义。方法:301例428颗前牙按就诊次序非随机对照分组,用直接滴蜡法、琼脂注入法、硅像胶直接注入法、硅橡胶负压抽吸法4种不同印模法分别制取根管印模,并进行观察、对照、分析,总结各种印模法的完好率、精确率。结果:直接滴蜡法103颗,28颗印模缺损;琼脂注入法105颗,25颗印模缺损;硅橡胶直接注入法110颗,17颗印模缺损;硅橡胶负压抽吸法110颗,无一例缺损。结论:本研究使用的印模法临床操作卫生,简单易行,印模完整、清晰,达到了临床精度要求。
赵海军刘国勤季秋杰张新海刘海英
关键词:负压抽吸硅橡胶印模铸造桩核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