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卫红

作品数:43 被引量:186H指数:7
供职机构:武汉市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中医药中西医结合科研课题武汉市卫生局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8篇期刊文章
  • 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4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篇鼻炎
  • 9篇疗效
  • 9篇变应性
  • 8篇变应性鼻炎
  • 7篇中耳
  • 7篇中耳炎
  • 7篇耳炎
  • 7篇分泌
  • 7篇分泌性
  • 7篇分泌性中耳炎
  • 6篇疗效观察
  • 6篇内镜
  • 5篇手术
  • 5篇慢性
  • 5篇激光
  • 5篇鼻窦
  • 4篇中隔偏曲
  • 4篇偏曲
  • 4篇加味
  • 3篇声频共振

机构

  • 35篇武汉市第一医...
  • 18篇华中科技大学
  • 3篇湖北中医药大...
  • 2篇北京大学深圳...
  • 1篇同济医科大学
  • 1篇同济大学
  • 1篇赣南医学院第...

作者

  • 43篇刘卫红
  • 22篇王瑛
  • 20篇陈望燕
  • 16篇张碧波
  • 11篇苏虹
  • 7篇陈沛
  • 6篇王陈荣
  • 5篇李春丽
  • 4篇崔永华
  • 4篇向元俤
  • 4篇陆兴
  • 4篇杜晓辉
  • 3篇杨俊艺
  • 3篇刘媛媛
  • 3篇陈清
  • 3篇陈沛
  • 2篇刘争
  • 2篇吴筱莉
  • 2篇黄红彦
  • 2篇李菁

传媒

  • 6篇中国中西医结...
  • 5篇听力学及言语...
  • 5篇临床耳鼻咽喉...
  • 4篇中国耳鼻咽喉...
  • 4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临床耳鼻咽喉...
  • 2篇中国耳鼻咽喉...
  • 1篇中国激光医学...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华物理医学...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华中医学杂志
  • 1篇上海中医药杂...
  • 1篇新中医
  • 1篇中国药业
  • 1篇中华耳科学杂...
  • 1篇国际耳鼻咽喉...

年份

  • 3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5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3篇2007
  • 3篇2006
  • 2篇2005
  • 2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2
  • 1篇1999
4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辛芩颗粒联合半导体激光治疗变应性鼻炎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辛芩颗粒联合半导体激光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方法290例变应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联合组146例,口服辛芩颗粒,每次5g,每天3次,10天为一疗程,连服3个疗程;治疗期间联合使用半导体激光2个疗程。对照组144例,单纯口服辛芩颗粒,每次5g,每天3次,10天为一疗程,连服3个疗程。结果联合组显效36例,有效87例,无效23例,总有效率84.3%。对照组显效14例,有效68例,无效62例,总有效率56.9%。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辛芩颗粒联合半导体激光治疗变应性鼻炎,效果满意,无创伤,依从性好。
杨俊艺苏虹刘卫红
关键词:变应性鼻炎辛芩颗粒半导体激光
会厌逐瘀汤加味治疗慢性肥厚性喉炎临床观察被引量:5
2003年
目的 探讨会厌逐瘀汤加昧治疗慢性肥厚性喉炎的疗效。方法 80例患者分两组,治疗组用会厌 逐瘀汤加味治疗,对照组用金嗓散结丸,比较疗效差异。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30%;总有效率87.5%,与对照组比 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 会厌逐瘀汤加味治疗慢性肥厚性喉炎有确切疗效。
陆兴吴筱莉苏虹刘卫红
关键词:慢性肥厚性喉炎疗效中药金嗓散结丸
一种输液港防针刺伤辅助固定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输液港防针刺伤辅助固定装置,涉及医疗设备领域,该装置包括支架和固定结构,支架包括两相对设置的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第二固定板与两第一固定板的一端连接,固定结构包括槽板和固定杆,槽板包括相对的第一槽板...
鲍爱琴闻曲成芳庞星陈莎刘卫红
文献传递
鼓室内注药联合正压灌洗治疗鼻咽癌放疗后分泌性中耳炎25例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鼓室内注药联合正压灌洗治疗鼻咽癌患者放射性治疗(简称放疗)后分泌性中耳炎的近、远期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50例(58耳),均为鼻咽癌放疗引起。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5例(28耳),观察组25例(30耳)。两组患者均给予全身性基础治疗4周;对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行鼓膜置管术,置管时间为3个月;观察组患者行正压灌洗联合鼓室内注药(盐酸氨溴索15 mg,曲安奈德40 mg)每周1次,共12次。随访1年。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近期总有效率和远期(1年)总有效率分别为100.00%和90.00%,分别高于对照组的85.71%和67.86%(P<0.05)。两组患者的气导平均听阈以及骨导平均听阈均有所下降,且观察组下降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随访1年时,两组患者上述两项指标均较治疗结束时升高,但仍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升高的程度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相当(P>0.05)。结论正压灌洗联合鼓室内注药治疗鼻咽癌放疗后分泌性中耳炎,近期、远期临床疗效均较好,可显著降低患者气导、骨导平均听阈,且并发症少,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
李春丽刘卫红
关键词:分泌性中耳炎鼻咽癌
汉黄芩苷对鼻咽癌裸鼠移植瘤模型的放疗增敏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 观察汉黄芩苷对鼻咽癌裸鼠移植瘤放疗的增敏效应,并探讨其与核转录因子NF—KB的关系。方法取低分化鼻咽癌5.8F细胞接种于雌性裸鼠皮下(共接种24只),待肿瘤结节约4—6mm时,将裸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6只。分别为对照组、汉黄芩苷组[20mg/(kg·W)]、放疗组、汉黄芩苷[20mg/(kg·W)]联合放疗组。依照各组不同治疗措施处理,定期测量瘤体体积,3周后处死裸鼠,剥离瘤体称重,分别计算各组抑瘤率;并采用RealtimePCR检测瘤体组织中NF—KB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汉黄芩苷联合放疗组移植瘤的体积和重量显著下降,相比对照组、汉黄芩苷组及放疗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汉黄芩苷联合放疗组NF—KBmR-NA表达水平明显下降,与其他各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汉黄芩苷能增强鼻咽癌裸鼠移植瘤对放疗的敏感性,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核转录因子NF—KB的作用相关。
向元俤刘卫红吴娟李春丽代伟林
关键词:汉黄芩苷鼻咽癌放疗NF-KB
聚焦超声治疗老年变应性鼻炎的疗效
2013年
老年人生理功能逐渐下降,特别是免疫系统的老化现象尤为明显,机体对外来特异性抗原的免疫应答能力下降,变应性鼻炎(AR)发病率较其他年龄段少〔1〕。患AR的老年人多同时伴有全身其他疾患,治疗方案选择复杂。本文对难治性老年AR的治疗方案进行了初步研究。
刘卫红王陈荣姚琦王瑛陈望燕
关键词:变应性鼻炎聚焦超声
引起单眼突出的鼻窦眼眶区黏液囊肿治疗方案的探讨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探讨引起单眼突出的鼻眼相关囊肿的优化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2012年间武汉市第一医院收治的伴有单眼突出的鼻窦眼眶区黏液囊肿患者17例,从治疗手段的选择和结果评估分析讨论该症的治疗。结果17例患者多以眼球突出伴相关症状如复视、眼球运动障碍、视力下降等首诊眼科,CT或(和)MRI检查提示鼻窦囊肿转耳鼻咽喉科治疗。CT及MRI评估显示囊肿单纯累及额窦和筛窦各1例;额窦、筛窦同时累及11例;累及额窦、筛窦及眶(眶内为独立囊肿)2例;累及额窦、筛窦及蝶窦2例,其中1例出现双侧额叶受压明显。无眶内独立囊肿患者均实施鼻内窥镜手术,选择性切除窦腔内部分囊壁,而对伴有眶内独立囊肿患者采用鼻外、鼻内联合进路手术。术后患者眼部突出及伴发症状如:复视、眼球运动障碍、视力下降等明显好转。额叶受压1例复发,采用联合进路治愈。结论鼻内镜手术是治疗引起单眼突出的鼻窦囊肿的有效手段,而联合进路是伴有眶内独立囊肿及多发巨大囊肿的理想术式。
刘卫红姚琦王陈荣陈望燕王瑛
关键词:鼻窦囊肿鼻窦内窥镜手术
核因子κB在分泌性中耳炎动物模型鼓室黏膜中的表达被引量:9
2006年
目的检测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在分泌性中耳炎(secretory otitis media,SOM)动物模型鼓室黏膜中的表达,探讨NF-κB活化在SOM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应用灭活肺炎链球菌注入豚鼠中耳腔,制作SOM动物模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致病鼠鼓室黏膜上皮在注入细菌后6h、1d、3d、7d及14d后NF-κBp65、TNF-α和IL-1β的表达及其关系。结果SOM动物模型的鼓室黏膜上皮中NF-κBp65在术后6h就有表达,24小时表达最强,随后表达明显下降,TNF-α和IL-1β的表达也出现相应波动。结论灭活肺炎链球菌致SOM的早期,NF-κB即被激活,在鼓室黏膜中出现过度表达,并与SOM发病中的重要致炎因子TNF-α和IL-1β的产生相关,提示NF-κB与SOM发病机制密切相关。
刘卫红崔永华刘争
关键词:核因子ΚB分泌性中耳炎
鼻内窥镜下行鼻中隔矫正同时行鼻腔、鼻窦病变切除术后填塞材料的选择
2006年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鼻中隔矫正同时行鼻腔、鼻窦病变切除术后鼻腔填塞材料的选择。方法随机将137例行鼻内窥镜鼻中隔矫正同时行鼻腔、鼻窦病变切除的患者分成4组:凡士林油纱条组、Merocel高膨胀材料组、Merocel+止血绫组、Rhino凝胶双气囊止血材料+止血绫组,比较不同填塞材料在术后48 h内、取出后的局部表现,并发症及远期影响。结果使用Rhino凝胶双气囊止血材料,Merocel膨胀材料并加用止血绫的两组术后临床表现、并发症及远期对上皮化的影响均明显优于凡士林油纱条填塞组,其中Rhino凝胶双气囊止血材料在止血方面更优于Merocel膨胀材料,不易形成鼻中隔血肿,并易取出。结论Rhino凝胶双气囊止血材料+止血绫这一组合是目前鼻内窥镜鼻中隔矫正同时行鼻腔、鼻窦病变切除术后较理想的填塞材料。
刘卫红崔永华彭利艳陈望燕王瑛
关键词:止血材料鼻腔填塞鼻中隔偏曲
武汉市市中心气传致敏花粉调查被引量:11
2006年
苏虹刘卫红杜晓辉张碧波余丹
关键词:花粉鼻炎变应性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