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兆胜

作品数:22 被引量:19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海洋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博士后创新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烟台市科学技术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专利
  • 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1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3篇真蛸
  • 5篇暂养
  • 5篇长蛸
  • 4篇养殖
  • 3篇受精卵
  • 3篇亲体
  • 3篇饵料
  • 3篇孵化
  • 3篇孵化率
  • 3篇采捕
  • 2篇低温麻醉
  • 2篇盐度
  • 2篇幼体
  • 2篇越冬
  • 2篇运输方法
  • 2篇运输密度
  • 2篇三棱柱
  • 2篇色度
  • 2篇受精
  • 2篇特殊设计

机构

  • 22篇中国海洋大学
  • 1篇国家海洋局第...

作者

  • 22篇刘兆胜
  • 17篇郑小东
  • 12篇李琪
  • 10篇刘永胜
  • 6篇钱耀森
  • 3篇于瑞海
  • 3篇林祥志
  • 2篇杨建敏
  • 2篇王培春
  • 2篇陈相堂
  • 2篇刘畅
  • 2篇曲江波
  • 2篇薄其康
  • 1篇王文豪
  • 1篇李五
  • 1篇杨善军
  • 1篇王培亮
  • 1篇李钢
  • 1篇曲海波
  • 1篇王晓东

传媒

  • 3篇齐鲁渔业
  • 1篇海洋与湖沼
  • 1篇海洋科学
  • 1篇科学养鱼
  • 1篇海洋与渔业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6篇2012
  • 5篇2011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雾化式真蛸浮游期幼体培育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雾化式真蛸浮游期幼体培育方法,是在养殖容器底部产生大气泡,在养殖容器四周沿壁产生密集小气泡;且底部产生气泡能将投喂的饵料从水体底部吹浮到水体的中上层。本发明建立了一种基于悬浮性配合饵料的雾化式真蛸浮游期幼体...
郑小东刘兆胜刘永胜爱德华多·阿里曼那李琪
曼氏无针乌贼苗种繁育试验
2011年
曼氏无针乌贼(Sepiella maindroni)俗称墨鱼,体型中等,肉厚鲜美,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刘永胜王文豪刘兆胜王亮曲海波
关键词:曼氏无针乌贼苗种
一种长蛸暂养、产卵和护卵的方法及所用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长蛸暂养、产卵和护卵的方法及所用装置,所述的方法包括有1)亲体的选择、2)亲体暂养促熟和3)亲体护卵步骤;且采用特殊设计的蛸巢。本发明的方法操作简单,所用装置陈本低、利用率高,能有效提高长蛸亲体的成活率、...
郑小东刘畅刘兆胜王培春钱耀森李琪
真蛸亲体的暂养促熟技术
2012年
真蛸(Octopus vulgaris)又名章鱼、八爪鱼等,属软体动物门、头足纲、八腕日、蛸科、蛸属,广泛分布于日本以南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地中海及我剧大部海域。其肉质鲜嫩,营养丰富,深受国内外消费市场追捧。由于海洋资源日益贫乏,真蛸增养殖技术已成为世界各国研究热点。
刘永胜姜成嘉江守星刘燕英刘兆胜
关键词:暂养亲体软体动物门增养殖技术南太平洋
经济蛸类规模化扩繁与增殖放流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
郑小东刘永胜李琪陈相堂王培亮王晓东刘兆胜于瑞海钱耀森
该项目属于水产科学技术领域。长蛸(Octopus minor)和真蛸(O.vulgaris)是中国重要经济蛸类,广布于黄渤海、东海以及日本海域,肉质鲜美,可食率达90%以上,富含蛋白质和多种不饱和脂肪酸,生鲜及加工食品深...
关键词:
关键词:人工繁殖
曼氏无针乌贼池塘网箱养殖试验
2012年
曼氏无针乌贼(Sepiella maindroni)俗称墨鱼、目鱼、乌贼等,是一种中型乌贼。该品种分布广泛,俄罗斯远东海、日本濑户内海、朝鲜西南沿海和我国沿海等海区均有分布。曼氏无针乌贼肉质洁白如玉,营养价值高,可食部分约占总体的92%,具有良好的药用保健功效,在消费市场上备受追捧。
刘永胜陈相堂刘兆胜李五刘栋彩
关键词:曼氏无针乌贼网箱养殖试验池塘可食部分保健功效
一种真蛸浅海养成用的网箱
一种真蛸浅海养成用的网箱,由网箱底和网箱盖组成,网箱底用直径2.0‑2.4cm钢管做网箱框架,网箱四周和底部用渔网包裹,框架上部四角分别系有6‑8股聚乙烯绳来固定网箱。网箱盖用钢管做成长方形支架,用渔网包裹,垂直于长轴平...
刘兆胜郑小东王寿鹏李钢王怀忠
文献传递
不同饵料对真蛸亲体产卵量、受精卵孵化率及初孵幼体大小的影响被引量:7
2011年
分别采用文蛤(Meretrix meretrix)、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zcta)、许氏平鲌(Sebastodes fuscescens)投喂处于产卵、护卵期的真蛸(Octopus vulgaris)亲体,通过测量亲蛸摄食量、产卵量、受精卵孵化率以及初孵幼体大小,分析4种不同饵料对亲体和幼体的影响。结果表明:亲蛸摄食量以文蛤投喂组最高,每只亲蛸每天平均摄食19.50g;菲律宾蛤仔组次之,为18.28g;缢蛏组较少,为13.39g;许氏平鲇组亲体摄食量最少,为3.75g。亲蛸产卵量和受精卵孵化率以菲律宾蛤仔投喂组最高,平均产卵量为13.6万粒,受精卵孵化率为94.34%;缢蛏组平均产卵量最低,为9.89万粒,对照组孵化率最低,为81.11%。初孵幼体全长实验中菲律宾蛤仔投喂组最长,平均2.43mm;缢蛏丈蛤组次之。为2.39mm;许氏平鲇组较小,为2.34mm;对照组幼体最小,为2.30mm。处于产卵护卵期的亲蛸仍可以摄食,摄食量约为亲蛸体质量的2%~5%。亲体通过摄食能提高受精卵的孵化率和初孵幼体体长。菲律宾蛤仔是较理想的饵料。
刘兆胜刘永胜郑小东曲海波
关键词:饵料孵化率
一种真蛸采捕运输方法及所用装置
本发明涉及一种真蛸采捕运输方法及所用装置,其特征在于首先用鹑螺网捕捞真蛸,然后将真蛸单独放置在容器中运输,运输用的海水水温为10~16℃,盐度为25~28‰,并添加0.015~0.02g/ml的MgCl<Sub>2</S...
郑小东刘兆胜刘永胜林祥志于瑞海李琪
一种气雾式培育真蛸浮游期幼体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气雾式培育真蛸浮游期幼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是在培育容器的底部环壁设置微孔管,可在池壁周围形成气雾来阻止真蛸幼体碰触池壁。本发明的方法所投喂的饵料为卤虫无节幼体和蟹大眼期幼体的混合物,其中卤虫无节...
郑小东贝罗阿尔曼萨爱德华多刘兆胜李琪
文献传递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