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俊英

作品数:4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河北联合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建筑科学

主题

  • 3篇混凝土组合
  • 2篇双向张拉
  • 2篇土结构
  • 2篇自振
  • 2篇自振特性
  • 2篇组合梁
  • 2篇抗震
  • 2篇抗震性
  • 2篇抗震性能
  • 2篇混凝土
  • 2篇混凝土结构
  • 2篇混凝土组合梁
  • 1篇影响因素
  • 1篇受力
  • 1篇受力性能
  • 1篇组合结构
  • 1篇力特性
  • 1篇节点受力
  • 1篇节点受力性能
  • 1篇结构自振

机构

  • 4篇河北联合大学

作者

  • 4篇刘俊英
  • 4篇秦乃兵
  • 1篇裴英超
  • 1篇付海军
  • 1篇杜帅
  • 1篇张振宇

传媒

  • 4篇河北联合大学...

年份

  • 2篇2013
  • 2篇201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影响索-混凝土组合梁节点受力性能的主要因素
2012年
索-混凝土结构能够充分发挥组合材料在技术和经济上的优越性,体现了现阶段工程材料的发展方向,是一种极具发展潜力和应用价值的组合结构。节点是结构中的关键部位,也是施工难点,合理地设计节点对结构的安全和整个工程的造价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工程实际价值。采用ANSYS软件研究了混凝土强度、节点梁端箍筋配筋率、梁柱纵筋配筋率等因素对节点受力性能的影响规律,获得完整、准确的节点受力性能信息,对于正确进行框架分析,保证结构体系的安全可靠具有重要的意义。
杜帅秦乃兵付海军刘俊英
关键词:静力特性影响因素
双向张拉索-混凝土结构的抗震分析被引量:1
2013年
传统的钢筋混凝土梁结构和钢结构,都有其相应的局限性,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为了实现大跨度,满足日益增长的功能要求,提出了一种新型结构体系"索-混凝土组合梁结构体系"。该体系是通过降低混凝土梁高,在梁下方增加预应力拉索的方法来实现的。这种结构应用于公共建筑、民用建筑和工业建筑中,既节省了空间,又提高了承载力,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对双向张拉索-混凝土结构进行了抗震性能分析。得出如下结论:运用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双向张拉索-混凝土组合结构进行了地震作用下的响应分析。选用天津波、美国EL-Centro波二种波作对比,应力反应跨中较大;索作为一种柔性材料,变形较大,反应剧烈,不稳定。
张振宇秦乃兵刘俊英
关键词:抗震性能
双向张拉索-混凝土结构自振特性
2013年
以双向张拉索-混凝土组合结构为研究对象,采用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其进行模态分析,通过选取不同的参数,系统地研究了双向张拉索-混凝土组合结构的自振特性。研究结果表明:结构的总体自振频率随着索初始应力的增大而增大,结构的刚度略有增加;随着梁跨度的增大而减小,说明结构变柔,刚度减弱;随着刚性杆高度的增加,结构的基频变小,总体频率变化不大,基本趋于一致,结构变柔。
裴英超秦乃兵刘俊英
关键词:自振特性抗震性能
索-混凝土组合梁结构自振特性
2012年
针对索-混凝土组合梁这一新型结构体系,应用ANSYS有限元软件进行自振特性分析,求出结构的自振频率及相应的振型。而后对索—混凝土组合梁结构的各项参数(包括索截面面积、索初始应变、梁跨度、刚性杆高度)进行了分析,研究其对结构自振特性的影响。研究发现:索—混凝土组合梁结构较柔,刚度偏弱,基频较小;索截面面积对结构自振特性影响不大;索初始应力主要影响结构的前几阶振型;随着梁跨度的增大,结构的频率明显减小,结构变柔,刚度变小;刚性杆的高度主要影响结构的前几阶振型,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刚性杆的高度以0.5~0.7 m为宜。
刘俊英秦乃兵
关键词:自振特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