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金侠
- 作品数:36 被引量:320H指数:10
- 供职机构:南京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经济管理生物学更多>>
- 秸秆集中沟埋还田对土壤氮素分布及微生物群落的影响被引量:14
- 2016年
- 秸秆集中沟埋还田(DB-SR)是一种新型土壤耕作方式,能够形成特殊的"秸秆层"结构。通过研究秸秆层及其界面土壤的氮素含量和微生物群落结构,以期阐明秸秆层对土壤氮素分布以及微生物群落的影响。设置秸秆沟埋还田深度为20 cm、40 cm以及对照(秸秆不还田)3个处理,测定秸秆层及其界面土层(±5 cm)的NH^+_4-N与NO^-_3-N含量,分析微生物量碳(MBC)及群落结构特征。研究发现,"秸秆层"对氮素具有滞留作用,并能够持续60个月。在20 cm埋深下,秸秆层提高了其界面上下土层的MBC,但对多样性指数的影响不显著;在40 cm埋深下,水稻秸秆层界面土壤MBC随时间先减小后增大,多样性指数随时间延长而增加;小麦秸秆层界面土壤MBC随时间先增大后减小,多样性指数随时间先减小后增大。微生物群落碳源利用主成分分析表明,秸秆层微生物能很好地利用各类碳源,其界面土壤的微生物代谢活性也比CK处理有所提高。对应分析表明,小麦秸秆在20 cm埋深下,NH^+_4-N、NO^-_3-N与界面土层微生物群落具有相关性,MBC与秸秆层微生物群落显著相关;在40 cm埋深下,NH^+_4-N、NO^-_3-N和MBC与秸秆层微生物群落变异显著相关。综上可知,"秸秆层"能有效滞留氮素,减少土壤氮素淋失,增加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
- 许明敏冯金侠陈卫平杨海水刘建卞新民陆巍
- 关键词:氮素分布土壤微生物
- 研究性教学模式在实验教学中的改革和应用——以遗传学实验为例被引量:6
- 2019年
- 近年来,研究性教学模式在实验教学中越来越广泛的运用。本文以遗传学实验教学为例,提出了传统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从研究性实验教学方式的改革、研究性实验教学内容的改革、实验教学网络平台的构建、实验室开放管理机制的构建、综合性教学评价的改革几个方面探索研究性教学模式在遗传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以期使研究性教学模式在其他实验教学中更好的开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 刘晓雪田中伟冯金侠孔令娜吴震黄骥
- 关键词:研究性教学实验教学教学方法改革
- 高校专业计算机教学实验室管理的探讨被引量:3
- 2018年
- 计算机实验室是高校实践教学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分为规模较大的服务于全校的公共基础计算机实验室和规模较小的服务于各个院系的专业计算机实验室。本文以南京农业大学植物生产类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的两间专业计算机实验室为例,深入分析专业计算机教学实验室在日常使用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从硬件设施的维护与管理、软件的维护与管理、建立健全实验室的管理制度三个方面来探讨如何更高效、更科学的对实验室进行管理,提高实验室的利用率,更好地为高校实践教学服务。
- 冯金侠张慧孔令娜
- 纤毛鹅观草的研究与利用被引量:2
- 2009年
- 纤毛鹅观草属于禾本科、小麦族、小麦亚族的鹅观草属,是鹅观草属中最常见的一个种。介绍了纤毛鹅观草的形态及分布,分析了纤毛鹅观草的优良性状及其利用价值,着重探讨了纤毛鹅观草在小麦遗传育种中的相关应用研究进展。
- 孔令娜陈卫平冯金侠
- 关键词:纤毛鹅观草小麦遗传育种
- 稻/草-鹅农牧结合模式的综合效益及种养技术初探被引量:28
- 2001年
- 1997~ 1999年在江苏省常熟市构建稻 /牧草 -鹅复合系统 ,并进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 ,稻 /草 -鹅农牧结合模式与传统的稻 /麦生产模式相比 ,不但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 ,而且能显著提高土壤肥力 ,有效控制冬季田间杂草 ,进而大幅度降低田间除草剂、杀虫剂施用量 ,保护农田生态环境。总结了该模式的种养技术 。
- 张卫建郑建初江海东冯金侠吴魁何龙兴李小妹秦君明
- 关键词:南方稻区栽培技术养殖技术
- 中国耕作学学科的历史成就和新世纪若干发展问题被引量:4
- 2005年
- 通过大量文献资料调研和网络调查,在简略归纳耕作学学科发展历程的基础上,重点论述了学科发展对国家的重大贡献,以及新世纪耕作学学科发展所面临的广大空间和大好机遇。论文从学科的队伍建设、科研内涵、社会地位和学科阵地4个方面概括了学科发展所面临的挑战,提出了振兴计划。
- 冯金侠张卫建
- 关键词:耕作学学科建设历史成就社会地位
- 分子生物学教学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探讨——以南京农业大学植物生产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为例被引量:3
- 2018年
- 随着实验教学在本科教学中的地位提升,分子生物学实验课程从传统理论课中分离出来,单独开设实验教学课,而配套的分子生物学教学实验室却没能及时建立起来,更多的还依赖于科研实验室或借用其他学科的教学实验室,这不仅不利于推进分子生物学实验课的教学改革,更不利于学生实验操作技能的提升及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本文以南京农业大学植物生产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为例,多方面分析了建立分子生物学教学实验室的必要性及迫切性,从实验室功能区域划分、硬件软件建设及专业实验管理人员配备三方面探讨了如何建设分子生物学教学实验室,并对建成实验室后,实验室仪器设备及物资管理、实验室安全与卫生管理、实验室人员管理的方法进行了探讨,以便于更好的开展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更好的为学校培养创新拔尖型人才服务。
- 张慧冯金侠孔令娜吴震
- 关键词:分子生物学教学实验室
- 不同年限稻鸭共作对水体藻类群落结构的影响被引量:1
- 2021年
- 为探究不同规模、不同年限稻鸭共作系统水体藻类群落组成及多样性的差异,通过设置不同年限(4、20 a)和不同规模(0.067、0.200、0.333 hm^(2))稻鸭共作田,利用高通量测序等手段,分析稻鸭共作田水体藻类多样性及群落结构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稻鸭共作田水体藻类的丰富度指数较非稻鸭共作田高,长期稻鸭共作田水体藻类Ace丰富度指数较短期共作田高,物种数增多;稻鸭共作田与非稻鸭共作田水体藻类优势种均为裸藻、绿藻、蓝藻,但稻鸭共作田绿藻、蓝藻的相对丰度高于非稻鸭共作田,另外稻鸭共作田规模大小影响蓝藻的相对丰度,规模越大蓝藻相对丰度越低;稻鸭共作田藻类多样性指数比非稻鸭共作田高,水体藻类群落结构差异较大,稻鸭共作系统的水体藻类群落结构表现出一定的相似性。冗余分析表明,对于稻鸭共作后期而言,影响非稻鸭共作田水体藻类群落结构的主要环境因子是溶解氧,而影响稻鸭共作水体藻类群落结构的环境因子是可溶性钾和pH。研究表明,长期稻鸭共作系统提高水体藻类多样性,改变藻类群落组成,从而影响农田水体生态环境。
- 王晓莹冯金侠韦生宝陈长青
- 关键词:稻鸭共作藻类高通量测序群落组成
- 长三角农田土壤有机碳密度及碳收集效应研究
- 人类活动导致的大气温室气体增加已经引起了全球性气候变暖和极端性天气发生更为频繁,未来气候是否进一步恶化将可能取决于土壤碳库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趋势。研究农业土壤有机碳库动态机制,探明农业土壤碳收集潜力及其区域格局,将有利...
- 冯金侠
- 关键词:长三角农田土壤有机碳密度土壤碳库气候变化
- 文献传递
- 关于本科农学专业实施专业认证的探索与思考——以南京农业大学为例被引量:10
- 2018年
- 本文分析了我国专业认证的现状,阐述了实施农学专业认证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实施农学专业认证是培养农学专业人才的重要措施,是加强农学专业建设的重要途径,是加强国际接轨、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本文以南京农业大学为例,从农学专业认证机构的建设、专业认证标准体系的构建、高校课程体系的设置、条件支撑的强化、高校"项目驱动"机制的完善、专业认证程序的规范六个方面探讨了实施农学专业认证的策略,以期为更多高校实施农学专业认证、提高农学教育质量、培养农业人才提供参考。
- 刘晓雪冯金侠张慧黄骥
- 关键词:农学教育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