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冯珍鸽

作品数:15 被引量:68H指数:6
供职机构:集美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教育厅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轻工技术与工...
  • 4篇医药卫生
  • 4篇理学
  • 2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7篇多金属
  • 7篇多金属氧酸盐
  • 7篇酸盐
  • 7篇金属
  • 6篇抑菌
  • 6篇活性
  • 5篇电化学
  • 5篇抑菌活性
  • 3篇抑菌作用
  • 3篇饮料
  • 3篇离子
  • 2篇电化学发光
  • 2篇电化学检测
  • 2篇纸片法
  • 2篇三联吡啶
  • 2篇三联吡啶钌
  • 2篇色谱
  • 2篇提取物
  • 2篇吡啶
  • 2篇离子色谱

机构

  • 14篇集美大学
  • 3篇泉州师范学院
  • 2篇厦门大学

作者

  • 14篇冯珍鸽
  • 13篇王力
  • 4篇蔡慧农
  • 3篇杨秋明
  • 3篇董乐
  • 2篇陈丙年
  • 2篇胡溪育
  • 2篇骆聪婷
  • 1篇吴永沛
  • 1篇陈发河
  • 1篇钟惠萍
  • 1篇陈素艳
  • 1篇钱勇强

传媒

  • 4篇食品研究与开...
  • 3篇中国食品学报
  • 1篇高等学校化学...
  • 1篇食品科学
  • 1篇化学研究与应...
  • 1篇应用化学
  • 1篇内蒙古民族大...
  • 1篇中国化学会第...

年份

  • 2篇2012
  • 4篇2011
  • 6篇2010
  • 2篇2009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含硅多金属氧酸盐的抑菌作用被引量:10
2011年
利用纸片扩散法研究了3种钒取代的硅钨酸盐α-1,2,3-K6H[SiW9V3O40],α-1,2-K6[SiW10V2O40]和α-K5[SiW11VO40](以下分别简写为α-SiW9V3,α-SiW10V2,α-SiW11V)及硅钨酸(H4SiW12O40.xH2O,简写为SiW12)对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酵母菌、黑曲霉和青霉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4种物质对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酵母菌和黑曲霉有不同程度的抑菌效果,但对青霉的抑菌效果较差.
陈丙年冯珍鸽王力
关键词:多金属氧酸盐抑菌活性纸片扩散法
多金属氧酸盐的制备及抑菌抑酶性能研究
果蔬是人类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食品,也是食品工业中重要的加工原料。我国的果蔬总产量高居世界首位,但是由于果蔬采后保鲜技术的不完善每年损失量高达25%-30%。现存的果蔬保鲜剂由于使用时间长,存在药物残留、致病菌产生抗药性...
冯珍鸽
关键词:多金属氧酸盐果蔬保鲜剂抑菌活性
离子色谱与恒电位法检测饮料中有机酸含量被引量:8
2010年
采用离子色谱与恒电位法联用方法对苹果汁中有机酸进行检测。采用硝酸为流动相,以IonPac AS11-HC阴离子交换柱分离后以恒电位仪为检测器进行安培检测,进样量为25μL时有机酸离子的检出限(以3倍信噪比计)可降至0.2μg/L,痕量有机酸离子标准溶液平行9次进样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为2.3%,经过几百组测试,稳定性好、线性、重现性及灵敏度均令人满意。
董乐冯珍鸽王力陈发河
关键词:离子色谱有机酸
褐藻中岩藻聚糖的化学成分及其对超氧离子的抑制作用被引量:12
2010年
对褐藻中岩藻聚糖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并对该多糖的糖类成分进行分析。该多糖由L(-)-岩藻糖、D-木糖、D-甘露糖、D-葡萄糖、D-半乳糖组成,各单糖含量为40.63%、2.75%、25.89%、22.10%、8.63%(质量分数)。并采用蛋氨酸光照法测定褐藻中岩藻聚糖对超氧离子的催化歧化作用。结果表明,岩藻聚糖对超氧离子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冯珍鸽王力吴永沛陈素艳杨秋明
关键词:化学成分
毛细管电泳-电化学发光分离检测饮料中L-精氨酸
2012年
基于L-精氨酸(L-Arginine)对三联吡啶钌(Ru(bpy)32+)在铂电极上的电致发光信号的增敏作用,建立一种测定L-精氨酸的毛细管电泳-电化学发光分离检测新方法。考察了检测电位、吡啶钌浓度、进样高压和进样时间、分离高压、运行缓冲液浓度及pH值等试验参数对L-精氨酸分离度及发光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最佳试验条件下,检测电位1.15V,Ru(bpy)32+浓度7mmol/L,进样条件8s×10kV,分离高压14kV,运行缓冲液pH8.5,浓度40mmol/L,可在400s内实现对L-精氨酸的分离检测,线性范围为5.74μmol/L~2.53mmol/L(R=0.9995),检出限(S/N=3)为1.38μmol/L。对样品进行测定,5次连续进样的迁移时间和峰高的RSD分别为0.33%和1.96%。本法已成功用于饮料中L-精氨酸的检测。
骆聪婷钱勇强冯珍鸽王力
关键词:毛细管电泳电化学发光L-精氨酸饮料三联吡啶钌
水果中抗坏血酸的电化学检测被引量:5
2012年
采用交替沉积方法将硅钨酸和聚电解质PAA固定在空白玻碳电极上制得硅钨酸修饰电极,通过循环伏安法研究该电极对抗坏血酸的电催化化作用,结果表明,响应电流达到95%时所需时间小于3 s,响应电流与抗坏血酸浓度在1.33×10-4mol/L^3.99×10-3mol/L浓度范围内呈线性关系,I/μA=-0.025 2c/(mmol/L)-0.125,相关系数R2=0.993 1,在此范围内可对水果中抗坏血酸的含量进行测定。该电极制备简单、响应快、灵敏度高、检测限低,对水果中抗坏血酸具有很好的检测效果。
胡溪育冯珍鸽王力
关键词:多金属氧酸盐抗坏血酸电化学检测
离子色谱分离-恒电位法联用检测菠菜中硝酸盐含量被引量:2
2009年
本文采用离子色谱与恒电位法联用方法对菠菜中硝酸盐进行检测.采用硝酸为流动相,以IonPacAS11-HC阴离子交换柱分离后以恒电位仪为检测器进行安培检测,进样量为25μL时NO3-离子的检出限(以3倍信噪比计)可降至0.2μg/L,痕量NO3-离子标准溶液平行9次进样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为2.5%,经过几百组测试,稳定性好、线性、重现性及灵敏度均令人满意.
董乐冯珍鸽王力
关键词:离子色谱硝酸盐
含钒多金属氧酸盐的抑菌活性被引量:5
2010年
按文献方法合成了α-Na10[PW9V3(H2O)3O37]·16H2O、α-Na10[PW11V(H2O)O37]·16H2O和[H3O]3[NH4]18[Mo57V6O183(NO)6(H2O)48]·56H2O(分别简称α-PW9V3、α-PW11V和Mo57V6)含V多金属氧酸盐。采用纸片法分别测试了它们对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酵母菌和黑曲霉菌的抑菌活性。3种化合物均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其中α-PW11V的抑菌效果最好。
冯珍鸽蔡慧农王力杨秋明
关键词:多金属氧酸盐纸片法抑菌活性
毛细管电泳-电化学发光分离检测饮料中L-赖氨酸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根据L-赖氨酸(L-lysine)具有增强三联吡啶钌(Ru(bpy)32+)电化学发光信号的特性,建立一种毛细管电泳-电化学发光分离检测L-赖氨酸的新方法。方法:研究检测电位、Ru(bpy)32+浓度、进样时间、进样电压、分离电压和缓冲液pH等试验参数对L-赖氨酸检测的影响。结果:在最佳试验条件下,检测电位1.13V;Ru(bpy)32+浓度7mmol/L(pH8.5);进样时间10s;进样电压12kV;分离电压12kV;磷酸盐缓冲液pH8.5,8min内可实现L-赖氨酸的分离检测,线性范围3.00~87.00μg/mL,相关系数R=0.9991,检出限(S/N=3)为0.21μg/mL。对样品进行测定,电化学发光强度和迁移时间的RSD分别为3.85%和0.66%(n=6)。结论:本法已成功用于饮料中L-赖氨酸的检测,结果令人满意。
王力冯珍鸽骆聪婷蔡慧农
关键词:毛细管电泳电化学发光L-赖氨酸饮料三联吡啶钌
番石榴叶提取物的鉴定及其抑菌活性被引量:9
2010年
采用索氏抽提法利用甲醇、乙醇、正丁醇,乙酸乙酯对番石榴叶进行提取,确定最佳提取条件:甲醇,乙醇,正丁醇分别在料液比为1:16,提取时间5h时最佳;乙酸乙酯在料液比为1:18,提取时间5h时最佳。用RP-HPLC于波长280nm鉴定了番石榴叶提取物中的6种酚类物质:没食子酸、4-羟基酸、绿原酸、咖啡酸、阿魏酸、槲皮素。采用纸片扩散法对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四联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别在4、28、37℃进行抑菌实验,结果表明:28℃时乙醇提取物分别对枯草芽孢杆菌和四联球菌,产生了良好的抑菌效果,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5.3mm和12.4mm;乙酸乙酯提取物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了良好的抑菌效果,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5.5mm和16.8mm。对番石榴叶提取液进行稀释后在28℃做抑菌实验,结果表明25%浓度的提取液仍有一定的抑菌效果,说明番石榴叶提取物具有较强的抑菌作用。
冯珍鸽陈丙年王力
关键词:番石榴叶抗菌活性抑菌作用提取物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