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俞江

作品数:14 被引量:46H指数:5
供职机构:西安市第四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卫生厅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缺血
  • 8篇病变
  • 7篇血性
  • 7篇神经病
  • 7篇视神经
  • 7篇视神经病
  • 7篇视神经病变
  • 7篇缺血性视神经...
  • 7篇缺血性视神经...
  • 6篇前部缺血性
  • 6篇前部缺血性视...
  • 4篇血管
  • 4篇血管造影
  • 4篇眼底
  • 4篇造影
  • 3篇荧光
  • 3篇视杯
  • 3篇视盘
  • 3篇视网膜
  • 3篇水肿

机构

  • 14篇西安市第四医...
  • 2篇西安市第一医...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作者

  • 14篇俞江
  • 11篇王润生
  • 9篇杜善双
  • 9篇雷晓琴
  • 8篇常倩
  • 7篇吕沛霖
  • 5篇王建洲
  • 4篇郑波
  • 4篇李沛
  • 2篇朱赛林
  • 2篇王煊
  • 1篇惠延年
  • 1篇周晓梁
  • 1篇郝安平
  • 1篇李守延
  • 1篇陈青山
  • 1篇张俊霞
  • 1篇雷春灵
  • 1篇张妍春
  • 1篇白建伟

传媒

  • 2篇中华眼底病杂...
  • 1篇中华眼科杂志
  • 1篇临床眼科杂志
  • 1篇西安医科大学...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2008年全...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5
  • 1篇2001
  • 2篇2000
  • 1篇1999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视盘视杯的形态大小与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发病的关系
目的研究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NAION)患者视盘视杯形态大小与发病的关系。方法对符合NAION诊断标准,水肿消退期,病史≥3个月的NAION患者的发病眼(水肿消退期)66例106只眼,未发病(对侧眼)66例6...
王润生常倩李沛杜善双雷晓琴俞江吕沛霖
文献传递
几种应用于NAION水肿期治疗方案的疗效评估
目的:评价几种治疗方案对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NAION)水肿期的不同疗效,为NAION水肿期的治疗选择最佳方案. 方法:对病程2周内,眼底和OCT检查确诊为水肿期的288例(296只眼)NAION患...
王润生常倩雷晓琴俞江王建洲杜善双郑波
关键词: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糖皮质激素视功能
文献传递
视网膜脱离复位术后吲哚青绿与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被引量:8
2000年
目的 探讨裂孔性视网膜脱离复位术后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 (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与吲哚青绿血管造影 (indocyanine green angiography,ICGA)的特征。 方法 对 2 1例单纯裂孔性视网膜脱离复位术后的 2 1只患眼行 FFA与 ICGA同步检查。 结果  12 1只眼人工嵴上 FFA有透见荧光 ,ICGA可见脉络膜血管扩张 ,14只眼有脉络膜充盈缺损 ;2 6只眼裂孔部位巩膜表面冷凝者 FFA见局部斑片状荧光素渗漏 ,ICGA造影晚期局部脉络膜斑片状强荧光 ;36只眼裂孔部位光凝者 FFA见光凝斑周伴少许荧光素渗漏 ,ICGA无明显强荧光 ;4ICGA视盘周围及下方扇形充盈迟缓 2只眼 ,颞下人工嵴后片状充盈迟缓 2只眼。 结论 人工嵴上 FFA的透见荧光和 ICGA的脉络膜血管扩张影像为视网膜脱离复位术后主要的 FFA和 ICGA特征。
雷春灵俞江朱赛林
关键词:视网膜脱离眼底血管造影吲哚青绿荧光素
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水肿期几种治疗方案的疗效评估被引量:10
2011年
目的评价几种治疗方案对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NAION)水肿期的疗效,为NAION水肿期综合治疗选择最佳方案。方法对确诊NAION,病程2周内,眼底检查,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及视盘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确诊为水肿期患者352例361眼,除D组(门诊口服泼尼松激素治疗组)33例33眼,E组(内科对因治疗组)31例32眼外,288例296眼NAION患者住院治疗期间随机分为A组(甲泼尼龙静脉冲击联合血管扩张剂)93例97眼,B组(甲泼尼龙冲击联合脱水剂)114例116眼,C组(甲泼尼龙冲击联合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81例83眼,A、B、C组均配合复方樟柳碱颞浅皮下注射10d,治疗14~16d,再次进行以视力、视野、眼底照相以及OCT为指标的统计分析。结果各治疗组间,C组疗效优于A组、B组、D组;A、B组与D组相比差异不明显;A、B、C、D四组与E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甲泼尼龙静脉冲击联合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的治疗方案在NAION水肿期的应用对改善水肿,恢复视功能有积极意义。
王润生吕沛霖常倩雷晓琴俞江王建洲杜善双郑波
关键词:视神经病变泼尼松樟柳碱幼牛血清
几种应用于NAION水肿期治疗方案的疗效评估
目的:评价几种临床治疗方案对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NAION)水肿期的不同疗效,为 NAION 水肿期的临床治疗选择最佳方案。方法:对确诊为 NAION,病程在
王润生常倩雷晓琴俞江王建洲杜善双郑波
文献传递
缺血型视网膜静脉阻塞的临床研究
王润生吕沛霖杜善双雷晓琴王煊王建洲张俊霞周晓梁郝安平俞江
在国内外首先将缺血型视网膜静脉阻塞分为已有新生血管和未有新生血管组进行不同级别、不同密度、不同范围的光凝治疗研究,提出预防性光凝优于治疗性光凝的结论,而且前者光凝损伤小于后者,提出标准的黄色人种的视网膜激光光凝参数。提出...
关键词:
关键词:缺血型视网膜静脉阻塞眼底病临床分型光凝治疗
浅视杯小视盘与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发病的关系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观察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NAION)患者视盘视杯形态特征与发病的关系。方法符合NAION诊断标准,病史≥3个月,水肿消退期的96例NAION患者的96只患眼、96只对侧眼和80只正常对照眼纳入研究。应用德国CarlZeiss公司Humphrey2000型光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系统进行“十字交叉”和“环形”扫描,分别测量视盘、视杯水平垂直直径、视杯深度及视盘周围(盘周)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依OCT视杯深浅形态图像分为4级:Ⅰ级,视杯底部高于盘周神经上皮层前表面水平;Ⅱ级,视杯底部高于盘周神经上皮层面水平;Ⅱ/级,视杯底部位于盘周神经上皮层面与脉络膜色素上皮水平之间;Ⅳ级,视杯底部位于脉络膜色素上皮水平连线之下,对视杯分级情况和各组测量数值进行统计分析。随访观察6个月~3年,平均随访观察15个月。结果患眼、对侧眼、正常对照眼视盘水平扫描直径分别为(1.29±0.19)、(1.32±0.17)、(1.40±0.15)mm,垂直扫描直径分别为(1.52±0.14)、(1.49±0.17)、(1.60±0.22)mm。患眼、对侧眼视盘水平扫描直径平均值与正常对照眼视盘水平扫描直径平均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91,3.315;P〈0.05);视盘垂直扫描直径平均值与正常对照眼垂直扫描直径平均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12,3.654;P〈0.05);患眼视盘水平、垂直扫描直径平均值与对侧眼视盘水平、垂直扫描直径平均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53,1.335;P〉0.05)。患眼中Ⅰ级视杯者36只眼,占37.50%,Ⅱ~Ⅲ级视杯者52只眼,占54.17%,Ⅳ级视杯者8只眼,占8.33%,Ⅰ~Ⅲ级视杯者共88只眼,占91.67%;对侧眼中Ⅰ级视杯者18只眼,占18.75%,Ⅱ~Ⅲ级视杯者69只眼,占71.88%,Ⅳ级视杯者9只�
王润生吕沛霖常倩李沛杜善双雷晓琴俞江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发病机理探讨被引量:3
2001年
目的 研究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CSC)始发病变在视网膜色素上皮 (RPE)还是在脉络膜毛细血管 (CC) ,以探讨其发病机理。方法 对 81例 86只眼CSC患者应用荧光眼底血管造影 (FFA)和吲哚菁绿血管造影 (ICGA)结合临床经过进行分析。结果 首次造影者RPE病变处与之相对应部位的CC均有病变 ,且范围较大 ;病变发展到一定时期 ,症状存在时CC病变依然存在 ,但RPE的病变部位已恢复正常。待症状消失时CC病变及RPE病变全部消失 ,ICGA、FFA均正常。结论 CC功能的变化与CSC转归相一致 ,RPE的病变在CSC的某一阶段出现 ,证明CSC的始发病变由CC功能紊乱所致 ,RPE病变是继发于CC病变。
朱赛林王煊王润生俞江李守延
关键词: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视网膜色素上皮脉络膜毛细血管眼底血管造影
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研究
王润生吕沛霖雷晓琴常倩杜善双李沛张妍春俞江
OCT是一种客观、无创的手段通过对NAION患者视盘周围神经纤维厚度的测量推断受损部位,根据视盘隆起度的变化,观察治疗效果,对NAION的诊断增加新的内容;对水肿期的治疗进行监测和疗效判定;通过OCT对该病进行长期监测、...
关键词:
关键词:缺血性视神经病病因学眼科
视盘视杯的OCT形态与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发病的关系
王润生常倩吕沛霖李沛杜善双雷晓琴俞江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