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玮

作品数:26 被引量:95H指数:6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卫生局中医药科研基金上海市高校选拔培养优秀青年教师科研专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2篇骨髓
  • 11篇血小板
  • 11篇血小板减少
  • 11篇细胞
  • 10篇血小板减少性...
  • 10篇异常综合征
  • 10篇增生
  • 10篇增生异常综合...
  • 10篇紫癜
  • 10篇综合征
  • 10篇骨髓增生
  • 10篇骨髓增生异常
  • 10篇骨髓增生异常...
  • 9篇血灵
  • 9篇生血
  • 9篇生血灵
  • 7篇特发性
  • 7篇特发性血小板...
  • 7篇特发性血小板...
  • 5篇中医

机构

  • 26篇上海中医药大...
  • 2篇山西省人民医...
  • 1篇中山医科大学

作者

  • 26篇何玮
  • 22篇薛志忠
  • 21篇周永明
  • 12篇朱文伟
  • 11篇胡明辉
  • 7篇鲍计章
  • 7篇陈海琳
  • 6篇王婕
  • 4篇胡令彦
  • 4篇陆嘉惠
  • 4篇黄振翘
  • 4篇陈其文
  • 4篇孙伟玲
  • 3篇顾敏
  • 3篇田胜利
  • 3篇夏丰
  • 3篇黄韬
  • 2篇许毅
  • 2篇赵心华
  • 2篇曾庆

传媒

  • 6篇上海中医药杂...
  • 3篇上海医学检验...
  • 3篇辽宁中医杂志
  • 2篇现代中西医结...
  • 2篇第十一届全国...
  • 1篇中国中医药信...
  • 1篇上海中医药大...
  • 1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临床血液学杂...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中西医结合学...
  • 1篇检验医学
  • 1篇国际检验医学...
  • 1篇中国中医药学...

年份

  • 2篇2017
  • 1篇2015
  • 3篇2014
  • 5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8
  • 1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3
  • 2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9
  • 1篇1998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生血灵”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止血机制探讨被引量:17
1999年
为探讨生血灵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的疗效和止血机理 ,采用生血灵治疗ITP 34例 ,观察其临床疗效和出血指标的变化。结果 :显效 3例 ,良效 2 0例 ,进步 9例 ,无效 2例 ,总有效率 94 12 %。患者治疗后出血症状减轻或消失 ,BPC、PAgT明显上升 ,增高的Fn、6 酮 PGF1α、PAIg含量大幅度下降 ,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生血灵能调节免疫功能 ,抑制血小板抗体 ,减少血小板破坏 ,升提血小板 ,促进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修复 ,调节内皮细胞的分泌功能 ,促进血小板聚集 ,从而改善临床出血症状。
薛志忠陈菲周永明黄振翘何玮
关键词:生血灵紫癜中医药疗法
不同证型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糖皮质激素受体亚型的表达及生血灵干预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探讨不同证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糖皮质激素受体(GR)α和β亚型的表达水平及生血灵的调节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分别检测脾肾阳虚型ITP和脾肾阴虚型ITP患者在生血灵治疗前后GRα和GRβ的免疫阳性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数目的变化,并和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脾肾阳虚型和脾肾阴虚型ITP患者GRα免疫阳性PBMC数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明显下降(P<0.05),但两型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脾肾阴虚型ITP患者GRβ免疫阳性PBMC数明显高于脾肾阳虚型(P<0.05);经生血灵治疗后患者GRα数上升,GRβ数下降。结论:脾肾阴虚型ITP患者GRβ数较脾肾阳虚型明显升高,GRβ可作为脾肾阴虚型ITP辨证分型的参考指标;生血灵治疗ITP能调节GRα和GRβ的比例失衡。
朱文伟周永明袁乃荣何玮陈海琳
关键词: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生血灵
生血灵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临床研究被引量:8
2011年
目的观察生血灵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辨证予生血灵治疗,对照组用糖皮质激素(强的松)治疗;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临床疗效及血小板计数、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相关细胞因子(interleukin-4、interleukin-6、TNF-α)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3%、66.67%;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对照组治疗前与正常组比较,血清IL-4、IL-6、TNF-α、PLT、PAIgG、PAIgA、PAIg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ITP高表达的细胞因子IL-6、IL-4、TNF-α水平治疗后显著下降(P<0.05),对照组上述各指标治疗后均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组、对照组治疗后组间比较,上述各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对照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PLT、PAIgG、PAIgA、PAIg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各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血灵治疗ITP疗效良好,可调节患者细胞因子释放,减少血小板抗体的形成,减少血小板破坏。
鲍计章赵心华周永明朱文伟陆嘉惠胡明辉何玮薛志忠
关键词: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中医药疗法生血灵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血小板抗体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血清TPO水平变化及生血灵的干预作用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探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血清TPO水平变化及中药复方生血灵的干预作用。方法检测34例ITP患者血清TPO水平,并以2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对ITP患者予生血灵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血清TPO水平、外周血小板、骨髓巨核细胞的变化情况。结果患者组血清TPO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组治疗后,血清TPO水平、PLT、骨髓巨核细胞计数均明显升高(P<0.05,P<0.01)。结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血清TPO水平无异常变化;生血灵复方具有促进特异性造血调控因子TPO分泌,促进巨核细胞增殖、分化和血小板产生的作用。
陈菲黄振翘薛志忠夏丰何玮
关键词: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小板生成素生血灵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JAK2和STAT5基因表达的变化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比较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RA)型与MDS-RAEB型患者外周血JAK2、STAT5基因表达水平,探索JAK2和STAT5信号转导在MDS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建立JAK2、STAT5基因表达的荧光定量FQ-PCR检测方法,检测10例正常人、15例MDS-RA患者和10例MDS-RAEB患者外周血JAK2、STAT5基因表达水平及其自细胞介素(IL)-2、IL-3、γ干扰素(γ-INF)、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细胞因子水平。结果:正常人IL-2、IL-3、γ-INF、TNF-α分别为50.28±14.19、29.15±5.47、26.17±5.36、31.12±8.73;MDS-RA患者分别为51.16±13.44、67.72±10.19、43.39±13.08、62.36±12.78;MDS-RAEB患者为19.55±21.86、28.74±15.52、64.34±27.35、82.13±17.79。正常人JAK2、STAT5基因不表达或低表达,拷贝数分别为480.07±609.17、116.05±173.87,MDS-RA患者分别为4 725.63±3 931.59、1 265.36±1 087.80,显著高于正常人(均P<0.01); MDS-RAEB患者分别为23006.11±11 311.10、13 144.55±8 493.36,显著高于MDS-RA患者(均P<0.01)。结论:细胞因子及其相关的JAK2和STAT5基因参与了MDS的发病及其恶性转变,JAK和STAT可能是MDS细胞由低危MDS-RA型向高危MDS-RAEB型恶性转化的信号通路之一。
周永明田胜利周韶虹薛志忠何玮罗梅宏胡明辉许毅
关键词: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信号转导
71例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患者外周血红细胞参数临床观察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外周血红细胞平均体积(MCV)、红细胞分布宽度(RDW)、红细胞分布宽度标准差(RDW-s)在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MDS)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以71例MDS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原始细胞过多难治性贫血(RAEB)20例、难治性血细胞减少伴多系发育异常(RCMD)25例、难治性贫血(RA)26),以及22例健康对照者为研究对象,检测并分析各组间MCV、RDW、RDW-s检测结果。结果 MDS组与健康对照组间,MCV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CMD及RAEB组与健康对照组间,RDW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RA组与健康对照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DW-s在MDS组与健康对照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DS是一组伴形态学异常的造血干细胞疾病,外周血MCV、RDW、RDW-s检测对MDS的诊断、疗效及预后判断有一定意义。
顾敏陈其文周永明薛志忠何玮
关键词: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红细胞平均体积红细胞分布宽度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西医危险度转化与中医脏腑传变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明确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西医危险度转化和中医脏腑传变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分析170例患者(其中脾胃亏虚毒蕴型MDS患者40例、脾肾亏虚毒蕴型MDS患者40例、肝肾亏虚毒蕴型MDS患者30例、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30例、非血液肿瘤血液病患者30例)的原始细胞数、细胞免疫表型、SF3B1基因、TET2基因、DNMT3A基因、HDAC1基因,研究MDS西医危险度转化和中医脏腑传变之间的相关性。结果:"骨髓原始细胞比例"可以作为MDS毒蕴型的定性指标;"骨髓染色体"可以作为MDS毒蕴型的预后指标;SF3B1基因多出现于低危型MDS患者中,TET2基因多见于中高危型MDS患者中。结论:MDS的西医危险度转化和中医脏腑传变之间具有相关性,并且MDS低中危向高危传变与其脏腑传变(脾胃→脾肾→肝肾)相一致。
冀小波朱文伟周永明胡明辉王婕孙伟玲陈海琳鲍计章曾庆何玮
关键词: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同病类治'研究
目的:(1)构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同病类证'中医证候模型.(2)形成MDS'同病类治'治疗方案并进行临床验证评价. 方法:(1)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综合运用Delphi法与综合集成研讨厅法,回顾性分...
朱文伟王婕胡令彦何玮周永明陆嘉惠胡明辉薛志忠孙伟玲张广社陈海琳鲍计章
关键词: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中医证候预后评估
补肾泻肝方药对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体外培养骨髓造血祖细胞的影响
应用补肾泻肝方药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总有效率达88.33℅,为观察该方药对再障贫血与白介素-2、r-干扰素关系的影响,对再障患者25例采用体外骨髓造血祖细胞红系、粒-巨噬系培养的方法,以说明补肾与泻肝方药组合的疗效机理.
黄振翘黄韬李艳红薛志忠周永明何玮
关键词:再生障碍性贫血补肾泻肝方骨髓造血祖细胞
文献传递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同病类证”体系与IPSS-R构件相关性研究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同病类证"中医证候体系与MDS国际预后评分系统修订版(IPSSR)构成要件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分析153例MDS患者外周血象、骨髓染色体、骨髓原始细胞、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血清铁蛋白(SF)、乳酸脱氢酶(LDH)等指标,研究MDS"同病类证"证候体系与IPSS-R上述构成要件之间的相关性。结果:1外周血象:血细胞减少贯穿于MDS"同病类证"主证、类证、兼证的全过程,不同类证及兼证患者三系减少的系别及程度均未见明显差异(P>0.05)。2骨髓原始细胞:在MDS"同病类证"分层体系中,骨髓原始细胞是"毒邪内蕴"的定性指标。3骨髓染色体:正常核型与简单异常核型散见于模型体系的各中医证型中,未发现与中医证型具有相关性;但复杂核型则多见于兼证为热毒炽盛和毒瘀阻滞型病例,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β2-MG:证候体系中各证型均有分布,但毒蕴型明显高于正虚型(P<0.05)。5SF:证候体系中各证型均有分布,毒蕴型亦明显高于正虚型(P<0.05)。6LDH:毒蕴型明显高于正虚型,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DS"同病类证"证候体系与IPSS-R构件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其中,中医证候与外周血象和骨髓原始细胞关系密切,外周血细胞减少是"虚"的基础,骨髓原始细胞是"毒"的体现。
朱文伟周永明陆嘉惠胡明辉张广社薛志忠陈海琳鲍计章王婕胡令彦何玮
关键词: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主证类证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