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师意 作品数:91 被引量:1,166 H指数:23 供职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 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天文地球 环境科学与工程 农业科学 生物学 更多>>
我国西南典型地区表层岩溶水自动化监测初步成果 西南地区的表层岩溶水为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的一个重要内容和新领域。通过运用表层岩溶水水位、水温、电导率、pH等参数的自动化监测新技术和方法,于西南岩溶区几个典型岩溶水系统进行动态监测,不但取得了定量刻画碳-水-钙循环活跃... 蒋忠诚 刘再华 裴建国 章程 何师意 姜光辉关键词:岩溶水 自动监测 岩溶区 水文地质 文献传递 岩溶区河流洪水过程中的碳汇动态变化——以桂林漓江为例 被引量:8 2012年 2012-05-08—17期间,漓江先后出现3次洪水,在洪水期间对漓江进行了高频率昼夜监测。发现洪水过程中不同阶段岩溶碳汇具有不同的变化特征,研究表明:Ⅰ和Ⅴ阶段的河流水化学由于基本未受洪水影响,pH、水温和PCO2具有明显的昼夜变化特征,EC、流量和HCO3-则相对较稳定;Ⅱ、Ⅲ和Ⅳ阶段由于洪水的影响出现了不同的变化特征,其中Ⅳ阶段由于雨后碳酸盐岩的溶解,降雨主要分布于岩溶区及降雨量较小等因素导致Ⅳ阶段流量与HCO3-为正相关,与Ⅱ、Ⅲ阶段相反。利用水化学-径流法计算洪水过程中的碳汇量,碳汇与流量和HCO3-的相关系数分别是0.87和0.33。本次洪水监测期间的碳汇通量为3 491.06 t C,其中洪水过程中的碳汇量是洪水前的4.52倍。 张红波 何师意 闫志为 于奭 王玲玲 王艳雪 王培关键词:岩溶 洪水 西藏拉萨河流域河水主要离子化学特征及来源 被引量:27 2018年 为掌握拉萨河流域水化学的时空变化特征、来源以及主要控制因子,于2014年8月~2015年7月在拉萨河拉萨水文站断面定点采集水样,并对其主要的化学离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HCO_3^-是主要的阴离子,占离子总量的68.73%,SO_4^(2-)含量其次,Ca^(2+)是主要的阳离子,占离子总量的67.75%,其次为Mg^(2+),拉萨河流域四季的pH值介于8.31~8.90,平均值为8.59,整体偏碱性,其中夏季的pH平均值最高,主要是因为水生植物光合作用以及浮游植物生长的影响.EC值介于155.0~257.0μS·cm-1之间,平均值为210.5μS·cm-1,TDS均值为181.35 mg·L-1,高于世界河流平均值.这是因为高原构造抬升活动频繁,造成岩石机械风化加强,从而加速岩石溶解.拉萨河流域的主要离子浓度大小表现为冬季>春季>秋季>夏季的变化规律.离子来源分析表明,HCO_3^-、Ca^(2+)和Mg^(2+)主要来源于碳酸盐岩的风化,Cl-、SO_4^(2-)、NO_3^-离子主要来源于大气和岩石风化.此外,由于降雨和冰川融水的稀释作用,河流中的主要离子浓度与河流径流量呈现负相关的关系. 张清华 孙平安 何师意 文化 刘明隆 于奭关键词:水化学 西南岩溶石山地区生态重建及土地整理研究 岩溶石山区不适当的土地利用,导致了岩溶生态系统失衡的六大环境问题:石漠化、水土流失、土壤贫瘠、旱涝频繁、塌陷、地下水污染,造成人民生活的贫困。遵循岩溶动力系统的结构特点和运行规律,选择4个典型地区代表四种主要地质生态类型... 袁道先 裴建国 章程 谢运球 何师意 曹建华 雷明堂 蒋忠诚 郭芳 姜光辉 宋爱玲 贾亚男文献传递 亚热带典型河流水化学特征、碳通量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0 2015年 为揭示碳酸盐岩风化对河流流域化学风化过程及碳汇效应的影响,以流经我国亚热带地区的典型河流——西江为对象流域,在2011年4月~2012年3月对西江阳朔、昭平、梧州三个干流断面每月定期和暴雨期加密分析河水水样。研究结果表明:(1)三个断面都属于偏碱性水质,水化学类型为HCO3—Ca型,电导率沿西江干流逐渐升高,这主要是体现了流域内广泛分布的碳酸盐岩对河水水化学特征的控制作用。(2)在一个完整的水文年中,通过对三个干流断面逐月计算得出西江河口梧州断面碳通量总通量为51.03×108kg CO2/a,昭平段和阳朔段分别为1.55×108kg CO2/a和1.80×108kg CO2/a;碳通量强度分别为15 606.13kg CO2/km2/a、10 373.61kg CO2/km2/a、32 223.08kg CO2/km2/a。(3)流量为岩溶碳通量的主控因子,降雨影响流量,进而影响碳汇效应的这种现象可能会受到人为作用的干扰。三个干流水体HCO3-浓度的变化趋势各有不同,这可能是因为HCO3-浓度与碳通量的关系比较复杂,涉及到不同的反应机理。三个断面的p H值和温度与碳通量没有明显的相关性,这可能是由于生物的"生物泵"作用主要是日变化为主,月尺度的p H和水温变化并不能真正反映p H和温度对碳通量的影响。 于奭 杜文越 孙平安 黄婕 罗惠先 李幼玲 何师意关键词:水化学 西江流域 岩溶关键带植被对水循环过程的影响作用研究 被引量:3 2021年 随着农村能源结构的调整和多项林草植被保护政策的实施,我国西南石漠化趋势得到初步的遏制。岩溶作用过程是由水循环驱动的碳循环过程。岩溶区森林植被的水文效应,不仅促进植被自身的生长,还能进一步促进岩溶作用过程。在西南岩溶区选择了2个不同植被覆盖条件的地下水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地下水系统降水量、地下水径流量、水化学组分和同位素组分等监测指标的对比分析,发现岩溶关键带中,森林植被对水循环过程具有明显的影响。植被通过蒸腾作用而在林区激发二次降水,使林区降水量明显增大;森林植被对强降水的截流消洪作用比较明显,在降水-径流曲线上表现为森林覆盖区降水洪峰产生比较滞后而排泄过程中退水曲线上较为平滑;森林植被对岩溶关键带地下水中无机碳的贡献比较大,并能有效的增强岩溶作用。 康志强 康志强 陈骏 袁道先 何师意 邓艳 陈旸 姜光辉 姜光辉关键词:森林植被 水循环 石漠化治理 桂林丫吉村表层带岩溶土壤系统中δ^(13)C值的变异 被引量:11 2001年 以桂林丫吉村岩溶试验场坡地岩溶土壤系统为对象,定位采集和测定分析了该系统中空气、植物体、土壤和水等系列样品的δ13C值.结果表明,岩溶土壤系统中δ13C值不仅存在土壤固相有机碳、土壤空气CO2和土壤水重碳酸盐等库间的广泛差异,而且有明显的深度变化和季节变化,7月的地面空气、土壤空气和土壤水的δ13C值比4月轻1‰~4‰(PDB);系统中水、气相活跃迁移碳组分的δ13C值与土壤有机碳和土壤CO2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潘根兴 陶于祥 孙玉华 何师意 曹建华关键词:土壤碳 不同岩溶环境系统的水文和生态效应研究 被引量:91 2001年 本文选择 3个不同类型的岩溶生态系统作为研究对象。从植被发育状况、群落特征、水化学特征对系统的响应、表层岩溶带功能、系统生态效应及水文效应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显示 ,植被群落特征较好地反映了生态环境系统遭受破坏的程度及所处的演化阶段 ;因表层带本身结构的差异 ,使其具有不同的功能 ,特别是表现在对系统小气候和表层岩溶带水资源的调节方面 ;水化学对系统的响应过程 ,反映了不同系统中物质运移特征的差异。 何师意 冉景丞 袁道先 谢运球关键词:生态效应 表层岩溶带 水文效应 生态环境 植被群落 贵州荔波1200年来石笋高分辨率的古气候环境记录 被引量:15 2009年 通过笔者对荔波龙泉洞L2石笋进行高精度的ICP-MS-230Th测年和碳、氧同位素分析,建立了荔波地区1200aBP来高分辨率的古气候变化的时间序列。研究结果表明,荔波地区1200aBP以来石笋记录的季风气候经历了1200~1100aBP(暖)、1100~940aBP(冷)、940~840aBP(暖)、840~700aBP(冷)、700~450aBP(暖)、450~300aBP(冷)、300~200aBP(暖)以及200~70aBP(冷)等8个阶段百年尺度的干湿、冷暖波动,并在这些百年尺度的波动上又叠加了一系列数十年尺度的气候变化。石笋记录揭示了1200a以来东亚季风气候的不稳定性,呈百年尺度(Gleissberg)的周期性变化。这些气候变化事件,与冰芯记录极为相似,反映低纬度地区百年尺度石笋记录的季风气候变化与高纬度及北极地区的气候变化具有极好的相关性,反映百年尺度石笋记录的季风降水主要受太阳辐射驱动、控制,而东亚季风的降水事件(或干旱事件)与太阳的辐射强度密切相关。石笋记录的百年尺度季风降水事件对于认识现代气候系统变化以及对未来十年—百年尺度的气候预测和演化的驱动机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张美良 朱晓燕 程海 林玉石 覃嘉铭 冉景丞 王华 何师意关键词:石笋 高分辨率 古气候环境 西南岩溶石山地区地下水资源与生态环境地质调查评价综合研究 蒋忠诚 裴建国 袁道先 陈植华 何师意 谢运球 万军伟 郭芳 姜光辉 周游游 姚长宏 张之淦 章程 周立新 陈刚 冉景丞 曹建华 覃小群 邓艳 胡成 靖娟丽 李恩香 搞项目主要成果为:取得了典型地下河和表层岩溶水系统的系列观测数据,首次初步结算得出西南岩溶石山地区具有表层岩溶水资源247亿方/年;揭示了西南岩溶石山区的各种生态环境要素的特征。对典型西南岩溶区石漠化的成因、特征和危害进...关键词:关键词:地下水资源 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