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可

作品数:109 被引量:1,880H指数:28
供职机构:华中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9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5篇经济管理
  • 28篇环境科学与工...
  • 5篇农业科学
  • 2篇社会学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1篇农业
  • 25篇意愿
  • 25篇农户
  • 18篇废弃物
  • 15篇农村
  • 14篇农业废弃物
  • 13篇低碳
  • 12篇资源化
  • 11篇农民
  • 8篇生态
  • 8篇条件价值评估
  • 8篇条件价值评估...
  • 7篇养猪
  • 7篇实证
  • 7篇环境治理
  • 6篇养猪户
  • 6篇支付意愿
  • 6篇秸秆
  • 6篇规模养猪
  • 6篇规模养猪户

机构

  • 106篇华中农业大学
  • 4篇湖北工业大学
  • 3篇中国人民大学
  • 1篇安徽农业大学
  • 1篇湖北经济学院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 1篇武汉工程大学
  • 1篇中国海洋大学
  • 1篇中南财经政法...
  • 1篇浙江农林大学

作者

  • 106篇何可
  • 83篇张俊飚
  • 12篇颜廷武
  • 10篇程琳琳
  • 6篇曾杨梅
  • 5篇赵丽平
  • 5篇王雅鹏
  • 4篇田云
  • 4篇吴雪莲
  • 3篇蒋磊
  • 2篇张露
  • 2篇童庆蒙
  • 2篇崔蜜蜜
  • 1篇吴昊
  • 1篇李邦熹
  • 1篇李红莉
  • 1篇陈晓坤
  • 1篇朱信凯
  • 1篇侯德林
  • 1篇刘颖

传媒

  • 11篇长江流域资源...
  • 7篇资源科学
  • 7篇中国农村观察
  • 7篇中国人口·资...
  • 5篇华中农业大学...
  • 5篇中国农业大学...
  • 4篇中国农村经济
  • 3篇干旱区资源与...
  • 3篇农业经济问题
  • 3篇华中农业大学...
  • 3篇中国农业资源...
  • 2篇软科学
  • 2篇农业现代化研...
  • 2篇世界农业
  • 2篇管理世界
  • 2篇农村金融研究
  • 2篇自然资源学报
  • 2篇中南财经政法...
  • 2篇中南大学学报...
  • 2篇生态与农村环...

年份

  • 3篇2023
  • 13篇2022
  • 11篇2021
  • 13篇2020
  • 16篇2019
  • 6篇2018
  • 5篇2017
  • 12篇2016
  • 7篇2015
  • 11篇2014
  • 7篇2013
  • 2篇2012
10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的价值评估及其生态补偿机制研究
中国政府明确提出了“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让农业更强、农民更富、农村更美”的美好愿景。然而,近年来,在自给自足的传统农业向集约化、专业化和规模化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中,伴随着农业产出水平的提高及农民生活条件的改善,传统体制...
何可
关键词:农业废弃物价值评估生态补偿利益相关者博弈分析
文献传递
替代与互补:农民绿色生产中的非正式制度与正式制度被引量:28
2019年
在农村熟人社会背景下,厘清非正式制度与正式制度在农民绿色生产中的作用及相互关系,对于推动农业绿色发展、提升乡村环境治理水平至关重要。本文利用湖北省1049份农户调查数据,以村规民约与环境规制分别作为非正式制度与正式制度的代理变量,基于多维度视角(根据作用机制将村规民约分为价值导向、惩戒监督与传递内化,根据措施性质将环境规制分为引导规制、激励规制与约束规制),讨论农民绿色生产中非正式制度与正式制度的关系。结果发现:(1)非正式制度、正式制度均对农户绿色生产行为具有积极作用。(2)在推动农民绿色生产中,非正式制度与正式制度之间表现为既替代、又互补的关系。具体来看,非正式制度中的价值导向与正式制度中的引导规制、非正式制度中的惩戒监督与正式制度中的约束规制呈现替代关系;非正式制度中的价值导向与正式制度中的约束规制、非正式制度中的惩戒监督与正式制度中的激励规制、非正式制度中的传递内化与正式制度中的引导规制呈现互补关系。以上分析表明,政策推广需要借助非正式制度与正式制度的双重力量,同时,在未来政策设计上,要关注非正式制度与正式制度之间交互影响的不确定性,"依系""依情"完善相应的政策措施。
李芬妮张俊飚何可
关键词:多维度非正式制度
“双碳”目标下的农业低碳发展研究:现状、误区与前瞻被引量:27
2022年
“双碳”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农业的深度参与,推动农业低碳发展已成为农业经济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学术前沿。本文从农业低碳发展的基本现状、潜力评估、驱动因素等方面进行了系统梳理,指出了现有研究在农业减缓与适应气候变化、有机农业碳减排效果、小农户减排责任等方面所存在的认识误区。在此基础上,本文讨论了未来研究方向与可拓展的研究领域,认为“双碳”目标下的农业低碳发展研究应聚焦于农业在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上的作用识别、农业碳排放和碳汇测算体系的科学构建、低碳农业认证体系的建立健全以及低碳发展价值的多元实现机制等。
张俊飚何可
关键词:碳排放低碳农业
村庄吸引力对农村家庭生活能源清洁转型的影响——来自非正式就业的机制解释
2023年
【目的】中国农村的能源清洁转型正面临村庄人口流失造成的低效率瓶颈,本文试图从村庄吸引力和家庭生计选择视角对农村家庭的清洁能源消费决策给出解释。【方法】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2010—2015年间的家庭数据构建混合截面数据,测算了县级层面的村庄吸引力。在此基础上,利用2015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实证检验了村庄吸引力对家庭生活能源清洁转型的影响及其中的生计决策机制。【结果】首先,村庄吸引力对农村家庭生活能源清洁转型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其次,村庄吸引力越大,家庭越倾向于在本地非正式就业,进而消费更高比重的清洁能源。最后,进一步讨论发现,村庄吸引力对家庭非正式就业的影响存在代际差异,“七零后”家庭更容易受到高村庄吸引力影响而选择非正式就业,而非正式就业可以促进家庭的生活用能清洁转型。【结论】村庄吸引力水平越高,越有利于当地家庭向清洁生活能源转型,而家庭本地非正式就业是实现这一影响的关键机制,且在“农二代”家庭中体现更为明显。这些研究结论为城乡剧变中的农村能源清洁转型提供了新的思路。
畅华仪张俊飚何可
关键词:非正式就业农村家庭代际差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再探讨——基于生产要素质量与基础设施的视角被引量:22
2022年
全要素生产率是推动中国农业增长的动力源泉。本文使用中国28个省(区、市)1978-2017年数据,将农业生产要素质量与农村基础设施纳入增长核算框架中,并考察其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研究发现,农业生产要素质量、农村基础设施均能促进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均值变化的32%可由农业生产要素质量、农村基础设施共同解释;相比劳动力要素质量,资本要素质量对农业增长的贡献更为明显,农村基础设施中电力设施对农业增长的贡献高于公路和水利灌溉设施。因此,应提高农业生产要素质量,改善农村基础设施,以提升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
罗斯炫何可张俊飚
关键词: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农业增长
健康、非农就业与农户家庭清洁能源使用--基于华中三省的调研数据被引量:8
2021年
基于湖北、湖南、河南3省农户微观调研数据,利用条件混合过程估计法,探讨健康、非农就业对农户家庭清洁能源使用强度的影响。研究发现,健康状况较差或存在非农就业行为的农户,更加倾向于使用清洁能源,但由于受到制度和市场约束,健康状况与非农就业的交互作用并不显著。进一步的异质性分析表明,健康对农户家庭清洁能源使用的影响不因年龄、收入、生态环境认知而变化,非农就业的影响则表现出显著差异:中青年、低收入、高生态环境认知组更容易受到非农就业的影响而具有更高的清洁能源使用强度。由此,为实现农村家庭能源使用结构的升级,政府在加强农村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同时,还需加强有关清洁能源知识的宣传教育,破除农村居民参与非农就业的制度和市场阻碍,进而推进健康中国战略和清洁能源优先发展战略的协同发展。
李凡略何可畅华仪张俊飚
关键词:清洁能源健康非农就业
社会嵌入视角下农户保护性耕作技术采用行为研究——基于冀、皖、鄂3省668份农户调查数据被引量:33
2019年
基于冀、皖、鄂3省5个市(县)22个村的668份农户调查数据,通过社会嵌入理论实证分析了影响农户保护性耕作技术采用行为的嵌入因素。结果表明:政府支持、农户认知和社会资本网络3个维度9个变量的'嵌入因素'对农户保护性耕作技术采用行为有显著影响。其中,政府政策宣传、项目扶持,农户生态、社会、经济价值认知,人际信任、制度信任、互惠规范和农户参与网络正向影响农户保护性耕作技术采用行为。对此,政府应提高对保护性耕作技术的重视程度,加大对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宣传力度,因地制宜构建有利于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的社会嵌入环境,以有效促进农户积极采用保护性耕作技术。
盖豪颜廷武何可何可
关键词:保护性耕作技术社会嵌入农户影响因素
政策指引还是交流互鉴?养殖专业大户环境治理投资驱动力研究
2020年
基于2017年湖北省调查数据,估计了以政府支持、政府监督为代表的政策指引和以同行互助、村民监督为代表的交流互鉴对养殖专业大户环境治理投资意愿的影响。并运用Lasso模型对变量进行进一步筛选,以提高模型解释力并进行稳健性检验。结果表明:对于约束性制度,不论政府监督还是村民监督都不利于养殖专业大户环境治理投资意愿提升;而对于激励性制度,养殖同行间的交流互助可以显著提升其环境治理投资意愿。这一结论与我国农村环境治理由"谁污染,谁付费"到"谁受益,谁付费"的政策变迁思路不谋而合,强调了激励措施在环境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同时突出了同行业交流互鉴在环境治理自觉性培植方面的重要性。
畅华仪何可张俊飚
关键词:环境治理养殖大户投资意愿非正式制度
技术感知对农户生物农药采用行为的影响研究被引量:26
2019年
生物农药的环境友好特性使其逐渐成为农业绿色发展中的重要技术。关注农户对生物农药的采用行为,将有利于生物农药的推广并推动农业绿色发展。因此,利用湖北省388户微观农户调查数据,应用Binary logistic模型讨论了技术感知对农户生物农药采用行为的影响,并进一步将技术感知细分为"技术获取感知"和"技术服务感知"两大类,探究内部与外部、过程与结果等不同层面技术感知对农户采用行为影响的差异性。实证结果表明:技术服务感知在农户生物农药采用决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且不同技术服务主体作用强度依次为:政府>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技推广组织,而技术获取感知对农户的采纳决策影响较小。据此,文章提出了旨在推进农户采纳生物农药的相关建议。
畅华仪张俊飚何可
关键词:生物农药影响因素
非正式制度、环境规制对农户绿色生产行为的影响——基于湖北1105份农户调查数据被引量:116
2019年
依靠非正式制度与环境规制规范农户生产行为,对于推动农业绿色转型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少耕免耕技术、有机肥施用技术和秸秆还田技术为例,构建多变量Probit模型,利用湖北省1105份农户调研数据,分析了非正式制度、环境规制对农户绿色生产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①非正式制度和环境规制对农户绿色生产行为均存在促进作用,非正式制度中的价值导向、惩戒监督和传递内化可促进农户的绿色生产行为,而环境规制中的引导规制和激励规制对农户绿色生产行为亦具有积极作用。②环境规制中的约束规制未通过显著性检验,表明当前环境规制存在“相对性制度失灵”现象,在约束农户生产行为方面效果欠佳。③非正式制度与环境规制对农户绿色生产行为存在一定的交互影响,非正式制度可作为环境规制的替代机制,推动农户参与绿色生产行为。基于此,本文认为,非正式制度在推动农户绿色生产行为中未能得到足够重视,是导致环境规制陷入“相对性制度失灵”的重要原因,今后,既要继续加强环境规制在农民绿色生产中的作用,更要培育非正式制度,构建非正式制度与正式制度相互支撑、相互融合的互动机制,从而为诱导和推进农户绿色生产行为创造软硬结合的规制体系。
李芬妮张俊飚何可
关键词:非正式制度环境规制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