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俊华

作品数:24 被引量:18H指数:2
供职机构:成都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立项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历史地理
  • 3篇哲学宗教
  • 3篇政治法律
  • 3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3篇孙中山
  • 3篇秦汉
  • 3篇主义
  • 3篇古蜀
  • 2篇中国文化
  • 2篇蜀文化
  • 2篇秦汉时期
  • 2篇文化
  • 2篇毛泽东
  • 2篇教育
  • 2篇课程
  • 2篇课程设置
  • 2篇古蜀文化
  • 2篇国文
  • 2篇封建
  • 2篇本科
  • 1篇大禹
  • 1篇代文
  • 1篇邓小平
  • 1篇邓小平同志

机构

  • 24篇成都大学
  • 1篇敦煌研究院
  • 1篇四川省文史研...

作者

  • 24篇何俊华
  • 1篇李殿元
  • 1篇罗燕冰
  • 1篇包菁萍

传媒

  • 17篇文史杂志
  • 2篇四川工程职业...
  • 1篇敦煌研究
  • 1篇巴蜀史志
  • 1篇成都大学学报...
  • 1篇师资建设
  • 1篇教育与教学研...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5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7
  • 1篇2006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关余”之争:孙中山与帝国主义的首次较量
2007年
在孙中山四十余年的革命生涯中,其前期主要是反对封建专制及其继之的军阀割据。一次又一次革命的失败,使孙中山认识到仅仅反对国内的敌人是不够的,必须对中国封建势力的后台——帝国主义进行斗争,中国才有希望。在1923年下半年,他领导的广东革命政府为“关余”问题首次与帝国主义进行了较量。
何俊华
关键词:帝国主义孙中山较量广东革命政府军阀割据
中国共产党“一大”召开时间的艰难求证被引量:1
2011年
现在大家都知道,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于1921年7月23日,而党的诞生纪念日却是7月1日。为什么两者的时间不一致呢?这中间实际上有一个在中共"一大"亲历者、党史研究者和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经过相当长的时间去对中共"一大"召开时间的艰难求证,才有了确定答案的过程。
何俊华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纪念日中共
《华阳国志》未详述的古蜀先贤
2014年
《华阳国志》卷三"蜀志"叙述了古蜀国远古时期蚕丛、鱼凫、柏灌、杜宇、开明"五帝"史,在其卷末的"总结"中,提到古蜀先贤:大禹,黄帝所婚之女,彭祖。《华阳国志》没有对他们详细记载。其实,他们都是在中国远古历史上非常有名的人物:大禹是中华民族"立国始祖";嫘祖是我国桑蚕文化的发明家;彭祖是中国神话传说的长寿仙人。
何俊华
关键词:大禹
论毛泽东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前因后果被引量:1
2012年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历史过程,是一个由浅到深、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一个由少数人认识到形成全党共识的发展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毛泽东同志功不可没,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早的提出者和实践者。1938年,毛泽东最先使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并要求“把马克思主义应用到中国的具体环境的具体斗争中去,而不是抽象的应用它990当今中国,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具体产物,就是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
何俊华
关键词:毛泽东马克思主义
论中国文化因统治权争斗数遭劫难——以先秦和秦汉时期为例
2014年
所渭文化,指的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确切地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等。文字是人们用来记录语言的符号和交流思想的工具,它是文化构成诸因素中最重要的载体。学术界将青铜器、城堡和文字的出现视为人类文明正式出现的标志,显然是有道理的。
何俊华
关键词:中国文化秦汉时期统治权历史现象社会历史
孙中山首倡“振兴中华”被引量:2
2016年
1894年,在中华民族的生存危机发展到极点的历史时刻,孙中山建立了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第一个团体——兴中会,并在《兴中会章程》中首先喊出"振兴中华"的口号。孙中山将自己的一生都贡献给了中国人民,贡献给了"振兴中华"的伟大事业。今天,"振兴中华"的口号对于我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中华民族的共同精神家园、建设和谐社会,仍然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何俊华
关键词:孙中山兴中会
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外交幻想的破灭
2012年
1931年9月18日晚10时30分,日本关东军按照预定计划,炸毁了沈阳柳条沟附近南满铁路的一段铁轨,诬称为中国军队所破坏。随即,关东军司令本庄繁下令进攻中国东北军驻地沈阳北大营,发动了以侵占中国东北为目标的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
何俊华
关键词:九一八事变中国外交破灭幻想南满铁路中国军队
论古蜀文化的消逝和寻觅
2014年
古蜀文化是中华文化的起源之一。不仅有《华阳国志》的记载,更有以三星堆、金沙遗址为代表的一大批考古证明。但是,像三星堆、金沙遗址这样的古蜀历史和古蜀文化,在《华阳国志》等关于古蜀历史文化的文献记载中却找不到记载。笔者试就古蜀文化的消逝和寻觅进行探讨。
何俊华
关键词:古蜀文化消逝寻觅
20世纪三次改变中国历史命运的革命运动的伟大意义
2009年
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漫长历史中,社会之所以能不断进步,除了生产力这个不可抗拒的发展因素外,从上层建筑而言,对生产关系的不断调整应该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但是,五千年的历史,其间真正令中国历史命运发生改变的革命运动即生产关系的调整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巨大变革还是屈指可数的。
何俊华
关键词:历史命运生产力发展中华民族上层建筑
张之洞与四川近代教育的萌芽被引量:3
2006年
何俊华
关键词:近代教育史张之洞仕宦生涯历史人物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