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娟
- 作品数:11 被引量:11H指数:2
- 供职机构: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哲学宗教社会学历史地理更多>>
- 民间葬礼中的道场仪式被引量:1
- 2011年
- 在道场仪式的解读中,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超度仪式中淡定的情绪、喧嚣的乐器,在表面繁复的仪式规则背后,依托的是社会伦理的教导,宗教的终极关怀与社会道德关怀的高度契合。
- 伍娟
- 关键词:仪式道场葬礼社会伦理道德关怀终极关怀
- 优势视角介入的社区自组织发展研究综述
- 优势视角聚焦于服务对象的优势、未开发的潜力和资源以及已经取得的成就。在社会工作领域有很多学者基于优势视角理论展开各种实证分析,然而,基于优势视角理论对我国社区自组织发展进行研究的相关文献较少。为了弥补这方面知识的不足,本...
- 冯雪源伍娟
- 关键词:社区自组织
- 文献传递
- 认知行为疗法在治疗老人抑郁情绪中的应用——以社会工作中的某一个案为例被引量:3
- 2017年
- 在我国老龄化的背景下,人们越来越关注老年人的问题,但研究方向大都集中在老年人的养老方式、生活水平质量、幸福度等方面,而对老年人的情绪问题方面,则研究较少。而抑郁情绪又是老年人情绪问题中最常见的一个方面。认知行为治疗在对作为社会工作三大手法之一的个案工作中对治疗老年人的抑郁情绪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主要以一个的实际案例来分析在社会工作中社工如何运用认知行为疗法来治疗老年人的抑郁情绪。
- 高琴伍娟
- 关键词:老龄化抑郁情绪认知行为疗法
- “嫁主里面的人”--乡村基督徒姻亲结合的宗教社会学观被引量:1
- 2010年
- 乡村社会出现越来越多基督徒与基督徒的姻亲结合,我们通过基督教经典《圣经》投射的神与基督徒、基督徒家庭结构、婚姻行为、婚姻观念的统计,结合婚礼发挥的姻亲结合认同、基督徒群体团结的功能分析,探析基督徒姻亲结合表达的宗教及社会需求所在:乡村基督徒姻亲结合,是信徒构建神圣与世俗秩序的宗教需求,同时,宗教关系的血亲化、家族化,满足了作为基督徒的村民对熟人社会再造的社会需求。
- 伍娟陈昌文
- 关键词:姻亲
- 公共同在与群体团结的规约——贵州乡村基督教堂仪式及其社会功能初探被引量:1
- 2012年
- 教堂是引领基督徒宗教信仰生活的重要场域。教堂引领的宗教生活主要通过各种基督教仪式表现出来,通过对乡村基督教堂仪式的考察发现,教堂仪式在建立神圣关系的同时,亦满足了传统乡土群体团结整合的需求。乡村教堂仪式,融合了传统关系的经营与宗教互动的意向,增加了基督徒村民的团结感,增强了他们应对各种变化的能力和心理能量,使得他们以某种程度的群体稳定性适应着乡村社会的变迁。我们对乡村教堂的礼拜、圣餐、婚礼、葬礼、融合性仪式进行分析,来观察这些教堂仪式在维系信徒"与神同在"的同时,又是如何发挥其乡村团结的社会功能的。
- 伍娟陈昌文
- 关键词:仪式
- 基于Cite Space的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化研究综述
- 2019年
- 基于留守儿童社会化的研究,采用文献计量法,借助Cite Space可视化分析工具,以CNKI数据库中2005~2019年301篇相关期刊文献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综述研究。通过对文献的数量、作者及机构合作网络分析与关键词共现网络分析,梳理研究的概况及热点,发现研究的态势呈波状增长;研究合作网络不健全;研究主题视角多元,但微观研究深度不足。对此,未来研究过程中的合作值得关注和微观层面的深度研究值得探讨。
- 张玉琼伍娟
- 关键词:SPACE留守儿童社会化
- 成都平安桥天主堂建筑的中国化之美
- 2022年
- 四川成都平安桥天主堂始建于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是一座融合西方天主教堂建筑风格与中式院落文化的教堂。融入传统文化是建立平安桥天主堂的建筑旨向,“教堂木构选材,取自天全、邛崃县产优质楠木。堂内设楠木主柱108根,径为35厘米,高约5至6米”,教堂坐西朝东。
- 伍娟
- 关键词:建筑风格天主教堂楠木
- 社会工作对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实践研究——以X社区为例
- 社区与居民第一线接触的关键人物是网格员,目前社区的工作基本上以网格化管理为主,网格员起到承上启下关键作用。网格员重要的任务是采集"一标三实"等各种数据,是最熟悉社区情况的人,同时也有固定的巡查任务、探访任务,也是社区居委...
- 宋雨丝伍娟
- 文献传递
- 社会工作介入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研究综述
- 新时代背景下强调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社会治理,随着社区治理的推进和社会工作的介入,现有学者从不同维度对居民参与社区治理进行研究,但是发现缺少社会工作专业视角对社区居民进行相关引导的文献研究,本文通过对现有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现状...
- 汪雪林伍娟
- 关键词:社会工作
- 神圣空间与公共秩序的规约——贵州安顺乡村基督教堂的空间布局及社会功能被引量:5
- 2010年
- 教堂是基督徒过宗教生活的重要场所,作为尘世与天堂、教会与基督的桥梁,教堂亦是信徒社会需求在宗教空间的表达。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大批农民进城务工,村民赖以依靠的熟人社会逐渐解体;为此,基督徒村民则以教堂为平台,再造业已习惯并依赖的熟人社会。此外,教堂式的宗教分享,客观上弥合了他们曾经缺失的组织背景下的公共参与交往训练。可以说,乡村基督教堂成为基督徒村民公共交往的重要场所。
- 伍娟陈昌文
- 关键词:基督教堂社会功能公共秩序神圣空间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