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晓兵
- 作品数:14 被引量:13H指数:2
- 供职机构:内蒙古财经大学人文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 沈从文乡土小说叙事中两种修辞模式的映照
- 2016年
- 沈从文乡土小说叙事话语在抒情的层面彰显悲悯,镌写源自非理性和原始性的乡土百态人生,并建构乡村中国的诗意想象;作家并非只驻留于隐喻层面以抒情话语召唤诗意,同时也启动反讽的修辞策略颠覆其抒情话语,从而表明文本叙事中还存在一个写实的世界:田园牧歌图景下生存的无奈和悲哀。沈从文乡土题材小说叙事中这种抒情话语与反讽话语的相互映照,暗示出作家对现实世界持有一种深刻的伦理关怀。
- 任晓兵
- 关键词:小说叙事抒情话语反讽修辞伦理关怀
- 沈从文早期乡土小说民俗叙事与族群认同研究
- 2013年
- 沈从文于1925年写作起笔开始至1927年底离京赴沪这段时间内写作的乡土小说,建构了以一种"内部他者"身份的视角审视湘西苗族族群的"湘西记忆"。这一"湘西记忆"相对于"地贫民疾"或"香格里拉"的对湘西的偏缪认知而言,无疑是真实湘西镜像的一个侧面;而这一真实的湘西镜像在小说的叙事中得以生成,和沈从文运用民俗书写建构对湘西苗族族群认同的策略是分不开的。这即是说,在这一阶段沈从文写作的乡土小说中有着一条亦显亦隐的思致脉络:通过对湘西的民俗书写建构苗族族群的集体记忆,进而实现自我对苗族族群的"族群认同",生成自我对苗族族群的一种心心相契的归属感和认同感,进而实现对自我在都市早年生活中强烈失根感的补救。
- 任晓兵
- 关键词:民俗书写族群认同
- “五四”后文学书写中“中国形象想象”发生的溯源考
- 2014年
- 中国形象的想象是"五四"后中国文学写作一个非常重要的主题,它甚至在整个20世纪中国文学中都具有空前的重要性。文章即从清末民初中国社会思想意识形态的变化与文学书写主题之间存在的关联影响切入,论说"五四"后文学书写中"中国形象想象"发生的源头,进而揭示这一文学书写主题所具有的"民族主义"建构这一社会意义;以及说明只要中国社会的现代性进程还未完全实现,对民族国家的想象就不会在文学创作中停止。
- 任晓兵
- 关键词:文学书写民族主义
- 沈从文乡土小说的写作话语
- 2014年
- 沈从文乡土小说的语言运用是他实现其诗化文体的一个重要形式。“小说文体的实质不在于表达了何种故事情节或思想内容,而在于使用了什么样的语言体式去表达……相同的思想可以使用不同的语言技巧表达,因而,语言表达体式的差异导致了文体的差异……”。[1]语言的锤炼是沈从文始终重视的因素,他说:“文字是作家的武器,一个人理会文字的用处比旁人渊博,善于运用文字,正是他成为作家条件之一……不懂文字,什么是文学。”[2]除此之外,沈从文还强调,“如何写就成为小说,最应当明白的是文字的力量”[3],“文学有个古今一贯的要求或道德,就是把一组文字,变成有魔术性与传染性的东西,表现作者对于人生由‘斗争’求‘完美’一种理想”[4]。所以,沈从文肯定地表示:“一个作家不注意文字,不懂得文字的魔力,纵有好思想也表达不出。”[5]沈从文对小说语言的运用有着“推敲”的执著精神,但这并不意味着沈从文痴迷于语言文字的艳丽和形式的精巧,他认为小说写作讲究文字若步入这样的歧径则会使文章成为“四六文章”,真正的语言文字运用要义是在于“以约见著,能于少分量文字中解释并表现给读者一种较深较持久的效果”[6]。多年的刻苦磨练,沈从文对语言的实践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其总的特征是“格调古朴,形式简峭,主干突出,少夸饰,不铺张,单纯而又厚实,朴呐却又传神”[7],带给读者一种诗性的古雅气息。
- 任晓兵杨婉琳
- 关键词:乡土小说小说写作语言文字语言运用话语
- 上海租界语境下沈从文小说创作中的“民族国家想象”被引量:6
- 2012年
- 上海租界寄居生活的生命体验刺激了沈从文,使他体会到了强烈的"民族"屈辱感,处处感受租界殖民话语的凌辱。这种"生命体验",对沈从文的心理乃至其乡土小说写作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沈从文于北京时期通过乡土小说的写作实现完成的对自我苗族族群族属身份认同的立场得到了强化,他开始理性正视自己已经"重新发现"了的"本质身份",将苗族血统族属身份的"隐蔽历史"去蔽还原,端正并将自己苗族身份的族群本位立场推向历史前台,以关于苗族的历史记忆、民间传说、神话故事,以及傩事信仰活动,婚恋中的民间歌谣、狩猎、龙舟、放蛊、行巫、落洞等民俗文化作为书写的中心,以苗族族群民众所具有的淳良朴素德行品性作为对"民族"文化重造的思考,塑造民族"想象共同体"集体记忆的"认知物",进而完成对"中华民族"这一民族国家的想象性建构认同。
- 任晓兵
- 关键词:租界民族国家想象
- 沈从文乡土小说对民间文学的移用被引量:7
- 2013年
- 五四时期在中国现代民俗学和中国现代文学同步展开的时代语境下,民间文学作为民俗文化的一个分支,其价值也被五四一代知识分子们发现,新文学作家们开始重新审视并在他们的创作中运用民间文学,沈从文也不例外。"筸人谣曲""劳动号子""小调"这三种形式的民间文学在沈从文乡的土小说中体现最为鲜明,沈从文众多文本中都对它们进行了移用,使得其乡土小说创作无论是在增添文本表现的地方性色彩还是在刻画鲜明的人物形象这两个向度上都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进而鲜明地服务于其乡土小说写作的美学意蕴,体现出了"作家文学"与"民间文学"之间的不可忽视的深厚关系。
- 任晓兵
- 关键词:民间文学乡土小说谣曲劳动号子小调移用
- 沈从文乡土小说叙事中两种修辞模式的映照
- 2017年
- 沈从文乡土小说叙事话语在抒情的层面彰显悲悯,镌写了源自非理性和原始性的乡土百态人生,并建构了他对乡村中国的诗意想象。但作家并非只驻留于隐喻策略的层面以抒情话语召唤诗意,同时他也启动反讽的修辞策略,颠覆他丰富的抒情话语,从而表明他小说文本叙事中还存在一个写实的世界:田园牧歌图景下是生命生存的无奈和悲哀。沈从文乡土题材小说叙事中这种抒情话语与反讽话语的相互映照,暗示了沈从文对现实世界持有的一种深刻的伦理关怀。
- 任晓兵
- 关键词:乡土题材抒情话语反讽修辞伦理关怀
- “接受语境”下的“赵树理现象”
- 2012年
- 赵树理以他的写作真正实现了文艺大众化的方针,在特定的时期被树为"方向",成为解放区文艺工作者的楷模;建国后,赵树理无论在创作上还是在人生境遇上都遭遇了磨难,"方向"的意义完全被剥蚀,从"宠儿"变为"弃子"。造成这种转变的一个关键原因就在于赵树理写作与特定时期的接受语境特别是意识形态语境对他的规约有关。因此,从接受语境的角度分析"赵树理现象",可以揭示在不同历史情境中意识形态话语对作家的创作要求与作家执著坚守自我写作理论主张两者之间的协调和冲突关系。
- 任晓兵
- 关键词:文艺大众化接受语境意识形态
- 沈从文乡土小说写作民俗审美生成与其生命体验关系之研究被引量:1
- 2014年
- 沈从文乡土小说的写作彰显出的一鲜明表征即是民俗事象和民俗文化的叙述。可以说,沈从文的乡村生命体验给了他丰富的民俗文化积淀,都市生命体验则给了他理性关注民俗的思致,它们共同为沈从文乡土小说写作言说民俗进而生成文艺民俗美学思想提供了平台;这种对故土民俗事象和民俗文化的眷恋作为沈从文都市社会生存中被现实激励生发出的主体性意识,对沈从文乡土小说的写作在不同的时期产生了不同的深刻影响。沈从文乡土小说写作民俗审美生成与其生命体验相关联。
- 任晓兵
- 关键词:生命体验
- 萧红的文学写作与流亡体验——以20世纪30年代的小说为例
- 2016年
- 流亡者中的知识分子往往借助写作的方式寻求对自我流亡身份的认同、对自我无家情境中心理上"在家"的慰藉、对自己逃脱种种破碎、断裂生活状态的安抚。被誉为20世纪30年代"文学洛神"的萧红,与其流亡的生命体验相随,其文学活动始于自我流亡,然亦终于自我流亡;在短暂的生命历程中,书写了属于自己的流亡话语,"流亡"成为其写作最基本的叙事动机和叙事主题。然而任何流亡话语都是一种隐含着多维度人的存在处境和精神处境的话语形式,个体的发声可以被看作是一类人的发声,从而使个体性的话语演变为公共性的话语,意识形态的话语。萧红在流亡体验中的文学发生与文本表现,亦是如此。
- 任晓兵
- 关键词:流亡文学发生意识形态话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