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任天志

作品数:190 被引量:2,065H指数:25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8篇期刊文章
  • 41篇专利
  • 21篇会议论文
  • 9篇科技成果

领域

  • 82篇农业科学
  • 40篇经济管理
  • 33篇环境科学与工...
  • 5篇文化科学
  • 2篇天文地球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41篇农业
  • 31篇土壤
  • 22篇农田
  • 21篇污染
  • 14篇面源
  • 13篇玉米
  • 12篇面源污染
  • 11篇生态
  • 10篇氮素
  • 10篇植物
  • 9篇氮磷
  • 9篇作物
  • 8篇生态农业
  • 8篇水体
  • 8篇脱氮
  • 8篇污染物
  • 7篇流域农业
  • 7篇可持续发展
  • 7篇洱海
  • 7篇洱海流域

机构

  • 146篇中国农业科学...
  • 36篇中华人民共和...
  • 15篇中国农业大学
  • 12篇中国农业科学...
  • 9篇云南省农业科...
  • 8篇中国农业科学...
  • 7篇甘肃省农业科...
  • 7篇沈阳农业大学
  • 6篇河北省农林科...
  • 6篇黑龙江省农业...
  • 6篇北京农林科学...
  • 5篇延安大学
  • 4篇新疆农业大学
  • 3篇北京农业大学
  • 3篇江西省农业科...
  • 3篇甘肃农业大学
  • 3篇西南大学
  • 3篇中国农业科学...
  • 3篇湖南省土壤肥...
  • 3篇中华人民共和...

作者

  • 189篇任天志
  • 43篇刘宏斌
  • 37篇翟丽梅
  • 29篇逄焕成
  • 25篇王洪媛
  • 24篇雷秋良
  • 21篇李玉义
  • 21篇邱建军
  • 19篇王立刚
  • 18篇刘申
  • 13篇武淑霞
  • 13篇王迎春
  • 12篇张贵龙
  • 12篇胡万里
  • 12篇雷宝坤
  • 11篇习斌
  • 11篇张继宗
  • 11篇李文超
  • 9篇李金才
  • 9篇张士功

传媒

  • 1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0篇中国农业资源...
  • 8篇农业环境科学...
  • 7篇植物营养与肥...
  • 6篇环境科学
  • 4篇生态学报
  • 4篇中国生态农业...
  • 4篇农业现代化研...
  • 4篇世界农业
  • 3篇中国农学通报
  • 3篇中国农业大学...
  • 3篇沈阳农业大学...
  • 2篇中国农业科技...
  • 2篇作物杂志
  • 2篇作物学报
  • 2篇环境污染治理...
  • 2篇应用生态学报
  • 2篇农业科研经济...
  • 2篇节水灌溉
  • 2篇中国农业信息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0
  • 1篇2019
  • 11篇2018
  • 10篇2017
  • 8篇2016
  • 12篇2015
  • 6篇2014
  • 12篇2013
  • 10篇2012
  • 9篇2011
  • 20篇2010
  • 20篇2009
  • 14篇2008
  • 12篇2007
  • 7篇2006
  • 5篇2005
  • 1篇2004
  • 2篇2003
19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北方“四位一体”生态农业模式功能与效益分析研究被引量:31
2009年
该研究对"四位一体"生态农业模式的结构、功能和效益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采用该模式将种植业、养殖业,生产和生活进行了很好的结合,既解决了沼气发酵原料,净化了环境,又提供了丰富的有机肥料,在有限的土地上,科学、高效地利用时间、空间等资源,实现了能源生态系统中物流和能流的良性循环,达到了能源、生态、经济与社会效益的统一。一个面积为350m2的"四位一体"温室大棚(养殖业、种植业)总的年纯利比普通农户的增加了1倍,同时该模式的采用有效地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这种模式的推广应用可产生良好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
李金才邱建军任天志孙贝烈郭继业
关键词:生态农业
中国粮食总量平衡与区域布局调整研究
王道龙屈宝香周旭英张华马兴林蒋湘梅佟艳洁于慧梅任天志苏胜娣赵洪清田中玉俞东平邝婵娟陶陶
分析了近期中国粮食生产及其品种产需情况,提出适时调整我国粮食总量平衡目标与粮食生产临界线的观点;计算了1994~1998年全国31个省(市、区)水稻、小麦、玉米的总产、单产、经济效益、商品量四个单项优势指数及其综合优势指...
关键词:
深旋松耕作法对华北缺水区壤质黏潮土物理性状及作物生长的影响被引量:49
2013年
【目的】针对华北高产农区连年旋耕导致耕层变浅、犁底层变厚变硬、耕层生产能力下降的问题,探讨深旋松耕作法在华北地区作物生产上的可行性。【方法】在河北吴桥地区设置了4种耕作处理,即传统旋耕15 cm、间隔深松耕30 cm、深旋松耕30 cm、深旋松耕50 cm,研究大田条件下不同耕作方法对土壤性质与作物产量的影响。【结果】(1)不同耕作处理对土壤蓄水量的影响较大,深旋松耕处理表现出利于降水入渗、储蓄更多水分的优势,并且越是干旱的时段,表现越突出。在冬小麦返青期深旋松耕处理土壤蓄水量均极显著高于旋耕处理和间隔深松处理,其中深旋松耕50 cm处理的0—50 cm土层土壤蓄水量分别比旋耕处理和间隔深松处理增加11.69 mm和10.56 mm,提高12.21%和10.90%。(2)不同耕作方法对土壤容重影响很大,耕作一年半之后,深旋松耕两个处理在0—30 cm土层容重显著低于深松和旋耕两个处理,其中深旋松耕30 cm在20—30 cm土层容重分别比深松和旋耕低了13.67%和13.99%,深旋松耕50 cm在20—30 cm土层分别比深松和旋耕低了14.20%和14.51%,30—50 cm土层深旋松耕50 cm土层依然显著低于其他处理,其中,40—50 cm土层分别比深松和旋耕低了22.66%和22.80%,深松处理在冬小麦播前略低于旋耕处理,之后的时期则与旋耕处理间几乎没有差异。(3)耕作方式的不同对土壤性质有影响,并进而影响作物群体LAI、干物质积累和灌浆速率以及产量的形成,对冬小麦季影响最为显著,其中冬小麦花期深旋松耕50 cm处理的群体LAI分别比旋耕处理和间隔深松处理提高51.98%和39.22%,干物质积累量分别比旋耕和间隔深松处理提高26.78%和16.92%,冬小麦灌浆30 d时深旋松耕50 cm分别比深松和旋耕的籽粒干重提高10.37%和11.40%。(4)所有耕作处理中,深旋松耕土壤耕作处理的作物产量显著高于深松耕作和旋耕耕作,其中耕作一年�
杨雪逄焕成李轶冰任天志董国豪郭智慧王湘峻
关键词:物理性质
农业持续发展要关注农民的持续发展能力
2002年
在过去的十多年 里,农业可持续发展,由 最初的学术探讨、学术思潮或者学术概念,逐 渐演变成为多数国家农 业发展的基本战略,并 日益成为农业研究者和
任天志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农业农民
从被动微波遥感数据AMSR-E反演地表温度的方法
一种从被动微波遥感数据AMSR-E反演地表温度的方法,包含三个步骤:第一步骤是美国对地观测数据中心提供的MODIS地表温度产品作为AMSR-E数据的地表温度数据,通过经纬度控制进行采集,建立训练和测试数据库。第二个步骤是...
毛克彪唐华俊周清波陈佑启缪建明任天志
文献传递
禹城试验区小付村种、养(牛)业生产现状与发展对策
1997年
本文对养牛生产水平较高、种植业与养牛业结合较为密切的山东省禹城市小付村的种、养(牛)业生产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剖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小付村(及同类型地区)种。
马兴林杨守信林治安田昌玉谢承陶任天志粱业森
关键词:种植业养牛业农业经济
菜地专用炭基缓释氮肥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菜地专用炭基缓释氮肥。旨在解决现有氮肥养分释放过快的技术难题。该缓释氮肥是以载氮生物炭95~100份、凹凸棒土1~5份、木质素磺酸钙2~3份为原料,经搅拌、烘干、造粒等工艺而制成。本发明具有积极有益的效果:...
张贵龙任天志杨殿林赵建宁刘红梅赖欣宋晓龙
一种一体化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备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一体化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包括:罐体(1)和位于罐体(1)下方的污泥室(8),其中,所述罐体(1)包括从由内到外依次分隔的粗格栅室(2)、细格栅室(3)、MBR膜处理室(4)和氧化室(5),细格栅室(...
陈昢圳张凯郑向群成卫民任天志
文献传递
水污染人工湿地工程治理与安全回灌的研究被引量:2
2008年
水污染是当前急待解决的问题。人工湿地是根据生态学原理实施的一项全新的治理污水处理技术,具有高效率、低投资、低运行费用、低维持技术等优点,尤其适合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高、能源短缺、中小城市和广大农村地区应用。目前,基质、植物和微生物的选择和配置是影响人工湿地实施效果的瓶颈和关键所在。利用人工湿地技术处理污染水体,并将净化的水体用于安全回灌,这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我国农业和城市周边的用水紧张问题。
李少朋王立刚王迎春任天志陈昢圳
关键词:水污染人工湿地
控蘖剂对超级杂交早稻金优458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影响被引量:3
2011年
研究了控蘖剂对超级杂交早稻金优458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控蘖剂能减少无效和低效分蘖的发生,增加高峰苗期分蘖构成中高效分蘖(4叶及以上分蘖)所占比重;喷施控蘖剂处理的穗长、穗粒数、穗着粒密度、二次枝粳数及着生其上的二次颖花数和结实率均显著高于未喷施控蘖剂的对照;同时喷施控蘖剂能增加株高、中后期群体生物量和叶面积指数,提高孕穗期上3叶叶温和群体透光性,增加叶片SPAD值,从而增强光合作用能力,但也表现出稻株节间长度增加,茎秆粗度减小等特点。喷施控蘖剂处理最终表现为茎蘖成穗率、有效穗数、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协调提高而增加产量。
钱银飞邱才飞邵彩虹陈先茂谢江邓国强彭春瑞任天志
关键词:超级杂交早稻金优458生长发育
共19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