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任凯芳

作品数:14 被引量:38H指数:3
供职机构:沈阳市第七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大连市卫生局科研基金辽宁省科技厅科技攻关项目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细胞
  • 4篇嗜酸
  • 4篇细胞增多
  • 4篇粒细胞
  • 4篇粒细胞增多
  • 3篇血管
  • 3篇血管淋巴样增...
  • 3篇增生
  • 3篇嗜酸性
  • 3篇嗜酸性粒细胞
  • 3篇嗜酸性粒细胞...
  • 3篇嗜酸性粒细胞...
  • 3篇嗜酸性粒细胞...
  • 3篇粒细胞增多性
  • 3篇淋巴
  • 3篇淋巴样
  • 3篇淋巴样增生
  • 2篇软膏
  • 2篇疱疹
  • 2篇瘢痕

机构

  • 14篇沈阳市第七人...
  • 4篇沈阳军区总医...
  • 1篇大连市友谊医...

作者

  • 14篇任凯芳
  • 8篇王强
  • 5篇李铁男
  • 3篇王东
  • 3篇付洋
  • 3篇王东
  • 2篇傅全威
  • 1篇姚琦
  • 1篇王凯波
  • 1篇刘岩
  • 1篇赵昕
  • 1篇王珺
  • 1篇杜阳
  • 1篇陈家惠

传媒

  • 3篇中国实用医药
  • 2篇临床军医杂志
  • 2篇中国性科学
  • 1篇中国医疗器械...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辽宁中医杂志
  • 1篇中国麻风皮肤...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5
  • 4篇2013
  • 2篇2012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雷火灸合并加巴喷丁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60例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观察雷火灸合并加巴喷丁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PH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施以雷火灸合并加巴喷丁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加巴喷丁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痊愈率73%(22/30),总有效率97%(29/30),对照组痊愈率47%(14/30),总有效率90%(27/30)。两组痊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44,P<0.0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7,P>0.05)。结论雷火灸合并加巴喷丁治疗PHN疗效显著,有推广价值。
王东王强任凯芳
关键词:神经痛带状疱疹后雷火灸加巴喷丁
荨麻疹2号汤与雷火灸联合咪唑斯汀治疗原发性获得性寒冷性荨麻疹临床观察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观察荨麻疹2号汤与雷火灸联合咪唑斯汀治疗原发性获得性寒冷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0例,口服咪唑斯汀缓释片10 mg,1次/d,同时服荨麻疹2号汤加减方100 mL/次,2次/d,配合雷火灸治疗五脏背俞穴,15~20 min,1次/d;对照组60例仅口服咪唑斯汀缓释片10 mg,1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3周;根据评分标准进行疗效比较。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88.33%,对照组为71.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P<0.05);治疗组复发率13.89%,明显低于对照组(45.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荨麻疹2号汤与雷火灸联合咪唑斯汀治疗原发性获得性寒冷性荨麻疹疗效显著,复发率低。
任凯芳李铁男陈家惠赵昕
关键词:寒冷性荨麻疹雷火灸咪唑斯汀
以斑块、结节为首发症状的嗜酸粒细胞增多综合征1例
2012年
临床资料患者女,38岁。四肢暗红色斑块、结节伴痒、痛半年,来我院就诊。半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四肢远端出现多个黄豆至硬币大暗红色结节、斑块,自觉瘙痒及轻度触痛。在外院给予抗炎、脱敏治疗(具体不详)无效,皮损增多,遂来我院。
任凯芳王强李铁男杜阳
关键词:嗜酸粒细胞增多综合征斑块首发症状结节脱敏治疗四肢
ALA-PDT疗法联合卡介苗多糖核酸肌内注射治疗46例尖锐湿疣患者的中期随访研究及血清NGF、T细胞亚群水平分析被引量:11
2019年
目的探究5-氨基酮戊酸(ALA)光动力(PDT)疗法联合卡介苗多糖核酸肌内注射治疗尖锐湿疣的应用效果及对血清神经生长因子(NGF)、T细胞亚群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8月至2016年10月沈阳市第七人民医院诊治的92例尖锐湿疣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6例。两组均予以ALA-PDT疗法治疗,在此基础上,实验组予以卡介苗多糖核酸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疗程结束后,统计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对比治疗前及疗程结束后血清T细胞亚群(CD4^+、CD4^+/CD8^+、CD8^+、CD3^+)及NGF水平,随访12个月,观察记录复发情况。结果实验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且治疗总有效率91.30%(42/46)较对照组76.09%(35/46)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清T细胞亚群CD4^+、CD4^+/CD8^+、CD8^+、CD3^+治疗前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疗程结束后,实验组CD4^+、CD4^+/CD8^+、CD3^+较对照组高,CD8^+较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清NGF水平治疗前差异无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疗程结束后,实验组血清NGF水平较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率23.91%(11/46)与对照组15.22%(7/46)相比差异无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随访12个月,实验组2例失访,对照组4例失访。实验组随访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复发率均较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尖锐湿疣患者予以ALA-PDT疗法治疗基础上,加用卡介苗多糖核酸治疗,可有效改善T细胞亚群,显著降低NGF水平,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且随访复发率较低,安全性较高,在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王东王珺任凯芳孙国均
关键词:尖锐湿疣卡介苗多糖核酸NGFT细胞亚群
更昔洛韦与膦甲酸钠治疗复发性生殖器疱疹的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观察更昔洛韦与膦甲酸钠治疗复发性生殖器疱疹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沈阳市第七人民医院皮肤科诊治的复发性生殖器疱疹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法将这些患者分为膦甲酸钠组(30例)和更昔洛韦组(30例)两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止疱时间、结痂时间、痊愈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年复发次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膦甲酸钠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96.7%(29/30)显著高于更昔洛韦组80.0%(24/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止疱时间、结痂时间、痊愈时间均显著短于更昔洛韦组(P<0.05),年复发次数0次比例16.7%(5/30)显著高于更昔洛韦组3.3%(1/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次比例0显著低于更昔洛韦组10.0%(3/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的年复发次数1次、2次、3次、4次比例23.3%(7/30)、23.3%(7/30)、26.7%(8/30)、10.0%(3/30)vs16.7%(5/30)、23.3%(7/30)、30.0%(9/30)、16.7%(5/30)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6.7%(2/30)、6.7%(2/30)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膦甲酸钠治疗复发性生殖器疱疹的疗效较更昔洛韦显著。
任凯芳付洋王东王凯波
关键词:更昔洛韦膦甲酸钠复发性生殖器疱疹
中药塌渍合并盐酸特比萘芬乳膏治疗股癣60例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观察中药塌渍合并盐酸特比萘芬乳膏治疗股癣的临床疗效。方法 120例股癣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施以中药塌渍洗剂合并盐酸特比萘芬乳膏治疗;对照组仅采用盐酸特比萘芬乳膏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率85.0%,对照组痊愈率66.7%,两组痊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0,P<0.05);经过3周治疗后,两组真菌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8,P<0.05);随访3个月,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19,P<0.05)。结论中药塌渍合并盐酸特比萘芬乳膏治疗股癣疗效显著,复发率低,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王东王强任凯芳
关键词:盐酸特比萘芬乳膏股癣
鲜红斑痣临床治疗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8年
鲜红斑痣是一种由毛细血管异常扩张所致的皮肤红斑样表现,其在新生儿中的发生率约为3‰。根据疾病进程其可表现为粉红色、红色、浅紫色或深紫色的斑片,后期可发展为突出于表皮的血管结节。约85%的鲜红斑痣出现在头颈部,并沿三叉神经走形分布。该病多数是先天发病,但创伤或手术也可导致后天发病。
任凯芳付洋傅全威
关键词:鲜红斑痣光动力疗法
瘢痕疙瘩临床联合治疗研究进展被引量:9
2017年
瘢痕疙瘩主要表现为体表的1个或多个质硬、充血且有广泛侵袭性的肿块,其病理特点是成纤维细胞过度增殖分泌,胶原纤维的过度杂乱沉积。瘢痕疙瘩的发病机制比较复杂。有研究发现转化生长因子(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TGF-β)可以促进皮肤成纤维细胞分泌胶原,是瘢痕产生的根本原因.
任凯芳付洋傅全威
关键词: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血管淋巴样增生1例
患者 男 17岁,右头面部暗红色肿块伴微痒1个月,来诊.于多家医院印疹为带状疱疹?扁平苔藓?体检:周身未扪及肿大淋巴结,心肺腹查体未见异常.皮肤科情况:右头皮、右额、右眼睑密集粟粒至蚕豆大暗红色肿块,融合成条索状.皮疹处...
任凯芳王强李铁男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血管淋巴样增生1例被引量:3
2013年
患者男,17岁。因右头面部暗红色肿块伴微痒1个月于2012年1月16日就诊。
任凯芳王强姚琦李铁男
关键词: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血管淋巴样增生头面部药物疗效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