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会平
- 作品数:13 被引量:28H指数:3
- 供职机构:吉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吉林省教育厅“十一五”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艺术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 元杂剧繁盛之内部成因被引量:1
- 2006年
- 作为一个时代的代表艺术,元杂剧无论是艺术形式的完美,还是思想内容的深邃,都标志着我国戏曲艺术已进入其发展的黄金时期。任何艺术的发展、繁荣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事,而是在继承和发展前代多种艺术成果基础上才能发展成熟起来。元杂剧的繁荣,除了其特殊的社会、政治、经济等外部因素外,还有其内部基本因素的发展与完善。本文旨在探讨元杂剧繁荣的内部成因。
- 任会平
- 关键词:元杂剧繁盛
- 论中国戏剧表演艺术的萌芽——先秦之“舞”、“巫”、“优”
- 2011年
- 包括元杂剧在内的中国戏曲是最具有全面性的综合艺术,其构成至少包括歌舞、科白及代言体的故事扮演这几个主要方面。王国维在《宋元戏曲史》中指出"杂剧之为物,合动作、语言、歌唱三者而成"。这句话概括出了歌舞与动作表演在中国戏曲构成中的重要地位,而先秦时期的乐舞、巫觋歌舞以及优的表演则孕育了后世戏曲表演艺术的因子。因此,研究中国戏曲的发展,可以从先秦"乐舞"、"巫"及宫廷"优"的表演中寻得其发端。
- 任会平
- 关键词:戏剧萌芽巫觋
- 元杂剧繁盛之历史成因
- 作为我国戏曲发展成熟标志的杂剧艺术,在元代达到了其发展的黄金时期。由于元代杂剧艺术在中国文学艺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中外的戏剧研究者都对它是推崇备至,竭力赞扬。我国戏剧史学家王国维把他和楚骚、汉赋、唐诗、宋词并提,认...
- 任会平
- 关键词:元杂剧艺术形式人文环境社会条件
- 文献传递
- 高师练耳教学论被引量:2
- 2006年
- 练耳教学是培养学生正确的音准感、节奏感、调性感等多种音乐感觉的主要途径。培养学生具备有“音乐感的耳朵”则是音乐院校练耳教学的主要目标。与专业音乐院校比,师范院校学生的专业音乐素质相对薄弱,因此在教学中更应注重知识的综合性与应用性、听与唱、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注重科学灵活的教学方法,以提高练耳课的教学质量。
- 任会平
- 关键词:练耳教学
- 谈宋代瓦舍勾栏艺术对杂剧繁盛之影响
- 2016年
- 宋代开始,随着城市经济的繁荣发展,城镇中普遍设立了商业性的娱乐场所"瓦舍"、"勾栏",成为中国戏剧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文化现象。勾栏的建立不仅为市民提供了观赏艺术的"剧场",也为综合为杂剧艺术的各种艺术因素诸如歌唱、舞蹈、小戏、说唱、武术、杂技等共汇一炉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 任会平
- 关键词:宋代勾栏瓦舍杂剧
- 周代礼乐制度影响下的孔子乐教论及现代启示被引量:1
- 2017年
- 孔子,春秋时期鲁国人,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也是杰出的音乐家和音乐教育家。在周礼影响下成长的孔子,在政治上崇尚"先王之道";在教育上提倡"礼乐并重",提出"成于乐"、"尽善尽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等乐教论。孔子对礼乐的倡导、对音乐功能的认识及对音乐教育的实践,对中国两千余年的音乐美育和音乐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直至今天,他的音乐美学观依然对我国音乐教育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启示作用。
- 任会平
- 关键词:孔子音乐教育
- 谈周代礼乐制度影响下的孔子音乐思想被引量:1
- 2008年
- 孔子提出的"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尽善尽美"、"文质彬彬"以及"成于乐"等音乐审美思想,对后世的音乐美学及音乐艺术发展都产生了极深远的影响。对周礼极为精通并做过"儒"职的孔子,其音乐思想的产生与周代所制定的礼乐制度有着密切联系。本文将就西周礼乐制度的内容及其与孔子音乐思想之间的沿承关系加以论述。
- 任会平
- 关键词:西周礼乐制度孔子音乐思想
- 由“李玉刚现象”看中国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创新被引量:2
- 2013年
- 近些年来,从民间舞台走出来的李玉刚以独特精湛的男旦表演赢得了大众的喜欢和认可,在实现自己演艺事业飞跃的同时,也掀起了文艺圈热议的"李玉刚现象"。尽管文艺界对李玉刚的表演存在很多争议,但"李玉刚现象"让众多不了解传统艺术、不了解戏曲艺术的年轻粉丝们开始关注京剧、熟悉梅派艺术,这种融入时代特点的男旦表演形式对民族艺术的弘扬还是有着积极的推进作用。而中国民族音乐的传承发展,需要的正是这种结合时代特点、兼收并蓄式的创新发展。
- 任会平
- 关键词:中国民族音乐传承
- 勤勉创新永做艺术的传承者——二人转表演艺术家董孝芳访谈录
- 2017年
- 董孝芳,著名二人转表演艺术家,从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表演了一百多出二人转剧目,由于其唱功强、扮相好、台风佳,塑造的张廷秀、梁子玉、包公等形象深入人心,极受观众喜爱。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东北二人转代表性传承人,"二人转之乡"梨树县第七代传人,董孝芳的表演既有继承又有创新,如在传统双扇、双绢、大板、手玉子等绝活基础上,创造出独具特色的飞板、"凤还巢"等绝活,对现今二人转舞台上的抛手绢、舞双扇等功夫产生较大影响。无论在二人转表演艺术的创新还是新生力量的培养方面,都起到了承上启下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成为二人转这一非物质文化的代表性传承人。为更多了解这位艺术家的艺术生涯和成就,笔者对董孝芳进行了采访。
- 任会平
- 关键词:二人转表演艺术家传承
- 论宋代说唱艺术对杂剧形成之影响被引量:3
- 2007年
- 在我国,元代的杂剧艺术被视为是中国戏曲艺术的较好开端,我国戏剧史学家王国维就在《宋元戏曲史》中指出:"论真正之戏曲,不能不从元杂剧始也。"[1](P61)杂剧艺术的形成,一方面得益于传统音乐形式中的戏曲因素,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吸收了宋代勾栏中多种艺术的营养成分而成。在诸多艺术中,宋代的说唱艺术如诸宫调、唱赚,对杂剧的曲体结构、故事来源、表演形式等,均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 任会平
- 关键词:杂剧说唱艺术诸宫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