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红霞
- 作品数:9 被引量:31H指数:3
-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251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吴阶平医学基金会临床科研专项资助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伴有头颅磁共振成像信号改变的前庭性偏头痛90例临床特征被引量:3
- 2018年
- 前庭性偏头痛为眩晕和偏头痛共存的良性复发性眩晕,其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近年来前庭性偏头痛患病率呈上升趋势,是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和精神性眩晕之后造成复发性眩晕的又一重要原因[1]。
- 于红霞李英杰武晓玲王淑珍
- 关键词:眩晕磁共振成像
- 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价值被引量:8
- 2009年
-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CTA)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且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确诊为颅内动脉瘤的患者,行头部64层螺旋CTA检查,对照DSA结果,评估64层螺旋CTA诊断动脉瘤的准确性。结果42例中DSA检查发现49个动脉瘤,64层螺旋CTA检查发现43个动脉瘤,CTA诊断颅内动脉瘤的敏感性为97.61%,特异性为88.88%,阳性预测值为91.61%,阴性预测值为88.88%,You-don指数为86.49%。结论64层螺旋CTA可获得与DSA相近的检查结果,其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表明64层CTA在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中具有极高价值。
- 徐谦李英杰武晓玲李亚楠张建光孔桂良于红霞
-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数字减影血管造影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
- 急性脑卒中后高血糖被引量:2
- 2015年
- 近年来,脑卒中已成为我国第一位致死病因,其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致死率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极大负担。研究表明,30%~40%的患者无论以前是否诊断为糖尿病,都可在卒中后出现血糖升高,称之为卒中后高血糖(PSH)。PSH是卒中预后不良的重要因素,本文对PSH的原因、脑损害的发生的机制及其治疗策略,结合国内外文献综述如下。
- 徐谦刘旺李英杰李丽荣王淑珍于红霞
- 关键词:高血糖致死病因血糖调节出血性脑梗死脑组织水肿葡萄糖浓度
- 双相障碍共患偏头痛的研究进展
- 偏头痛常与多种精神障碍共病,但国内对偏头痛/双相障碍共病研究较少.本文综述双相障碍共患偏头痛的患病率、临床特点、病理生理学机制及治疗策略,以期引起国内学者及临床医生的重视.
- 李英杰李亚楠于红霞
- 颈动脉流场改变对斑块稳定性影响及脑梗死分型特点
- 武晓玲郝建萍于红霞王淑珍迟路湘李丽荣王秋芬
- 探讨不同程度血管狭窄所引起的流场改变是否影响斑块稳定性及与脑梗死发生相关性,课题组分别采用动物实验及临床病例研究方法,首先以高脂饮食及空气干燥术成功建立兔颈动脉粥样硬化模型,观察不同程度粥样硬化颈动脉流场改变对斑块形态、...
- 关键词:
- 关键词: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动物实验
- 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对大脑中动脉梗死预后的判断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分析恶性大脑中动脉梗死(mMCAI)患者的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HMCAS),为临床进行准确的预后判定提供资料。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mMCAI的HMCAS,根据年龄及性别选36例非恶性病程的急性大脑中动脉梗死(aMCAI)作配对对照。结果有HMCAS的29例中,19例发展为mMCAI(65.5%),43例无此征者,17例为mMCAI(39.5%)(P<0.05)。HMCAS的敏感性、特异性、约登指数、阳性预测值(PPV)及阴性预测值(NPV)分别为52.8%、72.2%、25.0%、65.5%和60.5%。结论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对判定MCA区梗死的预后有一定的价值,但敏感性偏低,如欲准确预测mMCAI的发生,尚需辅助其他参数。
- 徐谦李英杰武晓玲李亚楠张建光孔桂良于红霞
- 关键词: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脑梗死计算机断层扫描
- 早期体温升高对大脑中动脉梗死预后的判定价值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探讨早期体温升高对大脑中动脉梗死预后的判定价值。方法对43例恶性大脑中动脉梗死(mMCAI)早期体温进行回顾研究,并选择43例非恶性急性大脑中动脉梗死(aMCAI)作配对对照。结果 mMCAI组早期体温升高39例(90.70%),aMCAI组早期体温升高7例(16.2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8,P<0.01)。早期体温升高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约登指数分别为90.7%、83.7%、84.8%、90.0%和74.4%。结论早期体温升高对判定大脑中动脉梗死预后有一定价值,其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是提示预后不良的因素之一。
- 徐谦郝果清李英杰武晓玲张建光孔桂良于红霞
- 关键词:体温变化预后
- 耳石复位联合药物对继发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的应用效果被引量:10
- 2018年
-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是一种因位置变化引发的以短暂眩晕为主的外周性前庭疾病,即当头部运动至特定位置时可引起短暂眩晕,并伴发眼震、自主神经症状等[1]。临床上根据BPPV的病因将其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2种,病因不明确称之为原发性BPPV,常见的导致继发性BPPV的病因有头部外伤、前庭神经炎、梅尼埃病、突发性耳聋、偏头痛、耳或牙科手术、无关病因的卧床休息及全身性疾病(高血压、糖尿病)等[2]。耳石复位是治疗BPPV的主要手段,可减轻眩晕症状,但仍有少数患者在短时间内眩晕无法得到改善。我院尝试在耳石复位基础上联合药物治疗,提高了继发性BPPV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 于红霞王淑珍李英杰武晓玲郝智军
- 关键词:眩晕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耳石复位药物
- 以眩晕为主要症状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MRI及MRA诊断分析被引量:4
- 2016年
- 眩晕是临床常见主诉,病因分为中枢性和外周性。尽管,局灶性神经缺损体征往往与中枢性原因相关,但大约20%的后循环脑卒中患者并不出现典型症状体征,而仅表现为孤立性眩晕[1]。当怀疑脑卒中时,头颅CT平扫通常是首要影像学检查,其对颅内出血具有很高的诊断敏感度,但对早期缺血性脑卒中尤其是后循环脑卒中的诊断效果不佳。
- 李英杰徐谦于红霞
- 关键词:卒中眩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