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于秀梅

作品数:73 被引量:227H指数:9
供职机构:河北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文化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2篇期刊文章
  • 18篇专利
  • 6篇科技成果
  • 5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6篇农业科学
  • 13篇生物学
  • 5篇文化科学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2篇小麦
  • 23篇基因
  • 17篇马铃薯
  • 17篇马铃薯疮痂病
  • 17篇疮痂
  • 17篇疮痂病
  • 12篇锈菌
  • 11篇马铃薯疮痂病...
  • 11篇病菌
  • 10篇条锈菌
  • 9篇克隆
  • 8篇锈病
  • 8篇小麦叶
  • 7篇叶锈病
  • 7篇基因克隆
  • 6篇毒素
  • 6篇转基因
  • 6篇转录
  • 6篇小麦转基因
  • 5篇蛋白

机构

  • 58篇河北农业大学
  • 15篇西北农林科技...
  • 4篇黑龙江八一农...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陕西省农业分...

作者

  • 73篇于秀梅
  • 26篇刘大群
  • 24篇赵伟全
  • 13篇康振生
  • 12篇王秀伶
  • 9篇窦世娟
  • 8篇黄丽丽
  • 7篇郭军
  • 7篇魏春茹
  • 6篇杨文香
  • 6篇韩青梅
  • 6篇张汀
  • 5篇侯春燕
  • 5篇侯名语
  • 5篇郭凤柳
  • 4篇孟庆芳
  • 4篇李星
  • 4篇屈志鹏
  • 4篇张立荣
  • 4篇王冬梅

传媒

  • 6篇中国农业科学
  • 4篇西北植物学报
  • 4篇植物病理学报
  • 3篇河南农业科学
  • 3篇黑龙江八一农...
  • 2篇华北农学报
  • 2篇河北农业大学...
  • 2篇江苏农业科学
  • 2篇生命的化学
  • 2篇河北农业大学...
  • 2篇植物遗传资源...
  • 2篇分子植物育种
  • 2篇植物生理学报
  • 2篇中国植物病理...
  • 1篇微生物学通报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作物学报
  • 1篇Journa...
  • 1篇生物过程
  • 1篇河北农业大学...

年份

  • 2篇2024
  • 2篇2023
  • 6篇2022
  • 3篇2021
  • 9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8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8篇2010
  • 3篇2009
  • 4篇2008
  • 3篇2007
  • 4篇2006
  • 2篇2005
7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马铃薯疮痂病拮抗菌株B1的鉴定及防效测定被引量:10
2013年
对1株马铃薯疮痂病菌拮抗菌株B1进行了鉴定和盆栽防效试验。在采用皿内抑菌试验、管碟法确定了B1菌株对马铃薯疮痂病的抑制作用后,通过表型特征观察、生理生化测定和16S rDNA序列分析,对菌株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该菌的形态和生理生化特征与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一致,其16S rDNA序列与枯草芽孢杆菌的同源性高达99%,因此将其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菌株B1的培养液经80%硫酸铵提取后,所得物质对部分马铃薯疮痂病菌也具有一定的拮抗作用。温室盆栽试验结果表明该菌株对马铃薯疮痂病防效较好。
郭凤柳张海颖李勇于秀梅赵伟全刘大群
关键词:马铃薯疮痂病拮抗菌株枯草芽孢杆菌
条锈菌诱导的小麦抑制差减杂交文库构建及其表达序列标签研究被引量:32
2007年
利用抑制差减杂交技术构建了条锈菌(Puccinia striiformis)诱导的小麦叶片cDNA文库。文库质量检测表明:差减杂交效率较高,质量较好。用DNAStar5.0对172条高质量的ESTs进行聚类,共获得120个contigs。对功能已知的contigs分类,能量和初级代谢类占32.5%,其中与光合作用相关的基因出现频率最高;参与膜及转运、抗病与防御的基因分别位于第二、三位;次生代谢、蛋白质合成加工和细胞结构建成的基因较少。通过分析抗病相关基因,初步推测HR和SAR可能为小麦抗条锈病过程中的2种抗性形式。最后利用RT-PCR对4条感兴趣基因进行分析,明确其在抗病过程中的表达模式。
于秀梅喻修道屈志鹏韩青梅郭军黄丽丽康振生
关键词:小麦条锈菌
小麦病程相关蛋白TaPR1a基因及其在小麦抗条锈病、叶锈病中的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小麦病程相关蛋白TaPR1a基因及其在小麦抗条锈病、叶锈病中的应用。本发明涉及基因序列,具体公开了小麦病程相关蛋白TaPR1a基因,其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以及过表达TaPR1a基因的小麦转...
王逍冬赵姣洁毕伟帅赵淑清苏君庞书勇于秀梅刘大群
小麦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基因TaAlaAT1的克隆及表达特征分析
2009年
在已构建的受条锈菌(Puccinia striiformis f.sp.tritici)诱导的小麦非亲和抑制差减杂交(suppression subtractive hybridization,SSH)文库中,筛选到1个与水稻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基因高度相似的表达序列标签(expressed sequence tag,EST),利用电子克隆与RT-PCR相结合的方法,从小麦中获得1个1563bp的cDNA序列,命名为TaAlaAT1。序列分析表明,TaAlaAT1包含1个完整的开放阅读框,长1440bp,推测编码479个氨基酸。该氨基酸序列具有氨基转移酶的保守特征,与水稻、葡萄、大豆、拟南芥、苜蓿等多种植物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高度相似,其中与水稻的亲缘关系最近。半定量RT-PCR与实时定量PCR结果显示,TaAlaAT1在小麦与条锈菌互作的非亲和组合中总体呈上调表达,在亲和组合中呈下调表达,且在2个组合中的表达差异显著。推测TaAlaAT1参与了小麦对条锈菌的防御反应。
段迎辉郭军王淑娟于秀梅黄丽丽康振生
关键词:小麦条锈菌氨基转移酶克隆
小麦过敏性诱导反应蛋白3基因的克隆及其功能研究
于秀梅王逍冬赵伟全李铃仙魏春茹刘大群
该研究利用同源克隆策略获得小麦TcLr15中的TaHIR3和TaHIR4基因全长cDNA及基因组DNA序列,利用BLAST比对和ORF查找等软件对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运用SYBR Green I染料法对TaHIR3和...
关键词:
关键词:小麦基因克隆蛋白表达
小麦VQ家族全基因组鉴定与表达分析被引量:1
2020年
近年来,VQ蛋白因发现与WRKY转录因子相互作用而引起广泛关注。目前,关于VQ基因家族在小麦中的研究鲜有报道。为了解小麦VQ基因的存在数量和结构等特征,本研究采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在小麦基因组中鉴定了25个小麦VQ基因,并对其编码蛋白的结构、性质、亚细胞定位和进化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大多数小麦VQ蛋白序列较短,为中性或偏碱性蛋白,由单外显子基因编码;小麦VQ蛋白主要分布于细胞核中。25个VQ基因不均匀地分布在21条小麦染色体上,片段复制是小麦VQ基因家族的主要扩张方式。通过基因表达模式分析,发现部分小麦VQ基因响应干旱和高温的胁迫,并呈组织表达特异性。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分析该家族成员,并深入探讨其在小麦中的生物学功能和进化模式奠定了基础。
李虎滢魏春茹孟钰玉范润侨于秀梅刘大群
关键词:小麦生物信息学分析
一种防治马铃薯疮痂病的菌株K1及其发酵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治马铃薯疮痂病的菌株K1及其发酵方法,其菌株K1为对马铃薯疮痂病菌有抑制作用的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菌株K1来源于疮痂病土内,具有较好的土壤定值性,在有效降...
于秀梅赵伟全郭巍赵丹刘大群
文献传递
马铃薯疮痂病新致病种Streptomyces galilaeus CPS-2转化体系的建立被引量:2
2010年
为建立马铃薯疮痂病新致病种Streptomyces galilaeus典型菌株CPS-2的转化体系,对该菌的原生质体制备和再生条件进行了筛选。结果表明,菌株CPS-2原生质体制备的最适条件为:TSB培养基一级培养24h,改良YEME培养基(含10%蔗糖和1.0%甘氨酸)二级培养60h,溶菌酶用量为3.0g/L,37℃酶解90 min,原生质体形成量可达4.4×109个/mL;在R2YE培养基上再生率可达22.71%。采用含25%PEG1000的Tbuffer介导转化质粒pIJ702,24h后覆盖含有硫链丝菌素的营养软琼脂,4d后可筛选到转化子,每微克质粒DNA可获得102~103个转化子。
陈俊杰赵伟全于秀梅刘大群
关键词:马铃薯疮痂病菌原生质体
马铃薯疮痂病新致病种Streptomyces galilaeus致病毒素组分分析被引量:8
2010年
【目的】研究马铃薯疮痂病新致病种S.galilaeus菌株CPS-2致病毒素的产生条件、毒素活性和毒素组成情况。【方法】经适宜产毒素培养基和培养时间筛选后大量获取毒素;通过乙酸乙酯萃取、薄层层析、高效液相色谱(HPLC)等技术纯化毒素,所得色谱纯毒素进行质谱分析;采用萝卜幼苗法、小薯片法和幼薯法检测毒素活性。【结果】确定菌株CPS-2的适宜产毒素培养基为燕麦麸皮培养基,产毒素高峰时间为接种后第9天。获得了两个可显著抑制萝卜幼苗生长的毒素组分Ⅱ和Ⅲ,梯度稀释后活性测定结果表明毒素浓度与活性呈正相关,且组分Ⅱ可使小薯片和幼薯组织褐变坏死。质谱分析测定组分Ⅱ的分子量为437.1810,组分Ⅲ的分子量为313.1。【结论】马铃薯疮痂病新致病种S.galilaeus菌株CPS-2可产生致病毒素,至少有两种毒素组分在该病原菌的致病过程中起作用。
信净净于秀梅赵伟全刘大群
关键词:马铃薯疮痂病链霉菌致病毒素
小麦不同器官总RNA含量及提取方法的比较研究被引量:7
2005年
采用4种方法分别对小麦幼叶、幼茎、幼根及乳熟期籽粒的总RNA进行了提取和分析.结果表明,4种方法所提取的总RNA均能满足一般的下游操作,其中TRIzol法提取的总RNA产量最高,用该法提取的小麦叶片总RNA产量为其他方法的2~4倍;天为时代试剂盒提取时间短,可在常温下操作;而醋酸钠/乙醇沉淀法具有提取步骤少、操作时间短、可用于大量样品提取且价格便宜等优点,适于小麦不同器官的总RNA提取;经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各样品总RNA的A260/A280均在1.88~2.09,表明所提取的总RNA中没有蛋白质及其他有机溶剂的污染,且A260/A230在1.89~2.41,表明盐类小分子的污染也较少,所提取的总RNA质量较高.除了细胞质rRNA外,小麦中还存在叶绿体rRNA,且叶绿体rRNA占总rRNA的比例较高,在甲醛变性琼脂糖凝胶电泳时,幼叶、幼茎比幼根明显多出2条带.
于秀梅康振生崔素萍赵杰
关键词:小麦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