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瑞萍 作品数:56 被引量:129 H指数:6 供职机构: 贵州省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贵州省优秀科技教育人才省长资金项目 贵阳市科学技术计划项目 贵州省社会发展科技攻关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的诊治体会 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分析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特点,探讨其治疗策略。方法对28例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临床表现不典型,感染较难控制,易并发各种并发症,细菌以G-菌占优势。结论由于两病合并临床表现不典型,故早发现、早诊断,联合胰岛素治疗,并根据药敏选择强有力的抗生素,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杨玮 于瑞萍 莫晓虹关键词:糖尿病 肺部感染 糖尿病30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2001年 王亚林 于瑞萍 董健 莫晓虹关键词:糖尿病 血压 血清尿素氮 肌酐 血糖 门冬胰岛素30与盐酸吡格列酮联合治疗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影响 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观察门冬胰岛素30(诺和锐30)和盐酸吡格列酮(瑞彤)联合治疗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糖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经诺和锐30强化血糖控制达标2周后患者,随机分为诺和锐30联合瑞彤观察组29例和诺和锐30单用对照组31例,比较2组各时段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HbA1C)含量和24h胰岛素用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在早餐前和三餐后30min、60min、120min血糖下降(P<0.05或0.01),HbA1C下降(P=0.042);且24h胰岛素用量减少(P<0.0001)。结论:T2DM患者早期联合噻唑烷二酮类胰岛素增敏剂治疗,可降低胰岛素抵抗,改善血糖控制。 董健 代芳 王亚林 于瑞萍 刘波关键词:2型糖尿病 胰岛素 盐酸吡格列酮 血糖 11β-羟化酶缺乏症并女性假两性畸形1例 被引量:1 2012年 患者22岁,社会性别:男,大学生。2年前出现头昏、头痛,伴恶心,血压最高达260/120mmHg,考虑“高血压病”,不规律口服“依那普利”降压治疗,上述症状仍时有发作。1d前再次出现头晕、头痛,伴发热、恶心、呕吐、乏力, 罗建华 王梅 于瑞萍 刘波 范元硕关键词:女性假两性畸形 高血压病 社会性别 降压治疗 依那普利 头痛 阿卡波糖在强化血糖控制中的作用分析 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探讨阿卡波糖 (拜糖苹 )在强化血糖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 5 0例 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甲、乙两组 ,甲组单用格列吡嗪 (灭特尼 )治疗 ,乙组用格列吡嗪加阿卡波糖联合治疗 ,治疗前后进行空腹血糖 (FPG)、餐后 2小时血糖 (2HPG)及糖化血红蛋白 (HbA1c)比较。结果甲、乙两组经治疗后FPG、2HPG、HbA1c较治疗前均有下降 ,但两组之间在 2HPG、HbA1c降低程度上差异有显著性。结论阿卡波糖能有效降低餐后血糖 ,同时降低空腹血糖 ,使糖化血红蛋白显著下降 ,血糖得到良好控制 ,真正达到强化血糖控制的目的。 莫晓虹 于瑞萍 王东友 李占萍 王天琼关键词:阿卡波糖 血糖控制 2型糖尿病 并发症 优降糖致老年糖尿病低血糖原因分析——(附14例报告) 2003年 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逐年增加,以及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老年糖尿病有逐年增加的趋势[1],而老年糖尿病服用优降糖所致低血糖也时有发生,有时症状不典型,易造成误诊、误治,现将近1年来我科所收的14例老年糖尿病并低血糖症作如下报告. 于瑞萍 莫晓虹关键词:老年 糖尿病 优降糖 低血糖 吡格列酮对非肥胖糖尿病小鼠脾细胞分化的调节机制 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活化受体γ(PPARγ)配体激动剂吡格列酮调节非肥胖糖尿病(NOD)小鼠脾细胞分化的机制。方法 (1)取12周龄未发病NOD鼠脾细胞培养,分别为加培养液、吡格列酮、活化T细胞核因子(NFAT)激动剂豆蔻酰佛波脂乙酯(PMA)、NFAT抑制剂11R-VIVIT培养的对照组、吡格列酮组、PMA组和11R-VIVIT组。(2)ELASA法检测上清γ干扰素(IFN-γ)和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及脾细胞核因子PPARγ、NFATc1活性水平。结果 (1)在培养的脾细胞中,吡格列酮组和11-RVIVIT组与对照组比,PPARγ活性增加(0.08±0.01、0.06±0.02 vs 0.02±0.01,P=0.000和P=0.001)、NFATc1活性下降(0.18±0.01、0.18±0.02 vs 0.23±0.03,P=0.029和P=0.012)。(2)培养的脾细胞上清液中,IFN-γ水平(pg/mL)在吡格列酮组和11R-VIVIT组比对照组降低(500.70±66.45、337.92±20.57 vs 692.20±44.98,P=0.006和P=0.000),PMA组IL-4水平(pg/mL)比对照组低(134.31±56.12 vs 214.63±49.16,P=0.006)。(3)与对照组比,IL-4/IFN-γ值在吡格列酮组和11R-VIVIT组增高(0.49±0.08、0.66±0.09 vs 0.31±0.08,均P=0.000),在PMA组降低(0.19±0.10 vs 0.31±0.08,P=0.036)。(4)PPARγ活性与NFATc1活性和IFN-γ水平呈负相关(r=-0.598、r=-0.610,P=0.005和P=0.004),与IL-4/IFN-γ值呈正相关(r=0.588,P=0.006)。结论吡格列酮能活化NOD鼠脾细胞PPARγ,降低NFATc1活性、下调上清液IFN-γ,使Th细胞向Th1方向分化减少,上调IL-4/IFN-γ值,免疫平衡向Th2偏移。 罗建华 李占伟 黄海 杨冬花 于瑞萍 喻日成 范元硕 刘波关键词:糖尿病 活化T细胞核因子 继发性甲旁亢血清PTH、CT和BGP的变化规律及意义 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观察肾功能不全不同时期继发性甲旁亢(SHPT)体内甲状旁腺素(PTH)、降钙素(CT)和骨钙素(BGP)的变化规律.方法选择慢性肾衰(CRF)并SHPT 112例,正常对照20例.以血肌酐(Cr)为指标,根据肾功能损害程度不同,将SHPT分为A、B、C、D 4组,组间比较PTH、CT、BGP、钙(Ca)、磷(P).结果 SHPT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TH、CT、BGP、Ca和P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01);PTH与CT,PTH与BGP均呈显著的正相关(P<0.01).结论 CRF肾功能损害各期PTH、CT及BGP三者在SHPT的发生、发展中直接相关,且随肾功能损害程度加重呈进行性升高. 董健 刘加林 严涛 王亚林 于瑞萍 李占萍关键词:甲状旁腺 甲状旁腺素 骨钙素 新诊断酮症起病糖尿病临床特征及初步分型探讨 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新诊断酮症起病糖尿病的临床特征及初步分型。方法根据胰岛自身抗体是否阳性(A+或A-)和β细胞功能是否保留(β+或β-),将2008年7月至2009年8月于贵州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86例新诊断酮症起病糖尿病患者分为4组:A+β-组、A+13+组、A-β-组和A-β+组。比较各组性别比、年龄、伴代谢综合征、体质指数、随机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13羟丁酸、C肽等临床资料。采用方差分析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A+β-、A+β+、A—β-、A-β+组分别为15例(17.4%,男9例,女6例)、5例(5.8%,男3例,女2例)、27例(31.4%,男20例,女7例)和39例(45.4%,男26例,女13例)。A+β-组发病年龄、体质指数、腰围及二氧化碳结合力水平均明显低于其他3组[4组发病年龄分别为(24±12)、(44±13)、(43±13)和(54±17)岁;体质指数分别为(18±3)、(22±3)、(22±3)和(24±4)kg/m2;腰围分别为(69±12)、(82±5)、(81±9)和(86±10)cm;二氧化碳结合力分别为(12±7)、(20±4)、(19±7)和(21±4)mmol/L;均P〈0.05],随机血糖及血p羟丁酸水平均明显高于其他3组[4组随机血糖分别为(32±9)、(19±3)、(25±9)和(23±6)mmol/L;血B羟丁酸分别为4.80(1.74~14.03)、0.79(0.41~3.37)、1.34(0.33—15.75)和0.80(0.31~8.27)mmol/L;均P〈0.05]。A—β-组发病年龄及体质指数均明显低于A-β+组(均P〈0.05)。A—β+组伴代谢综合征比例(48.7%)明显高于A+β-组(6.7%)及A—β-组(22.2%)(均P〈0.05)。A+β-组和A-β-组空腹C肽、餐后2hC肽水平均明显低于A+β+组和A-β+组[空腹C肽分别为0.25(0.18—0.39)、0.30(0.03~0.63)、0.87(0.62—1.18)和1.16(0.75~3.46)μg/L,均P〈0。01;餐后2h 范元硕 时立新 罗建华 于瑞萍 刘波 龙本丹关键词:糖尿病 酮症 甲亢后自发性甲减二例报告 2002年 于瑞萍 王亚林 莫晓虹关键词:甲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