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于孟斌

作品数:15 被引量:20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支疆项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生物学
  • 5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化学工程
  • 2篇医药卫生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理学

主题

  • 5篇醇脱氢酶
  • 4篇酿酒酵母
  • 4篇氢酶
  • 4篇木糖醇脱氢酶
  • 4篇酵母
  • 3篇酿酒
  • 3篇禽流感
  • 3篇禽流感病
  • 3篇禽流感病毒
  • 3篇流感
  • 3篇木糖
  • 3篇基因
  • 3篇病毒
  • 2篇多基因
  • 2篇宿主
  • 2篇相互作用
  • 2篇木糖还原酶
  • 2篇木酮糖
  • 2篇发酵
  • 2篇NS1

机构

  • 8篇中国人民解放...
  • 7篇军事医学科学...
  • 4篇新疆农业科学...
  • 3篇新疆农业大学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作者

  • 15篇于孟斌
  • 7篇刘敏
  • 7篇陈高云
  • 6篇周晓巍
  • 6篇黄培堂
  • 5篇杨予涛
  • 4篇张莹莹
  • 4篇叶凯
  • 4篇涂振东
  • 3篇杨志新
  • 3篇陆亮
  • 3篇徐莉
  • 3篇王荣
  • 2篇许龙
  • 2篇赵莉霞
  • 2篇朱恒奇
  • 2篇智庆文
  • 1篇茆军
  • 1篇蒋世卫
  • 1篇刘健

传媒

  • 3篇酿酒科技
  • 3篇生物工程学报
  • 2篇生物技术通讯
  • 1篇食品科学
  • 1篇新疆农业科学
  • 1篇中国生物化学...

年份

  • 2篇2013
  • 1篇2012
  • 4篇2011
  • 1篇2010
  • 4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NS1基因的克隆及其序列分析
2007年
目的:克隆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的NS1基因,并分析其序列特性。方法:通过RT-PCR方法克隆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NS1基因,并对该基因片段进行测序,将此序列与数据库中不同时间、地点、宿主来源的H5N1亚型流感毒株NS1基因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结果:获得了678 bp的NS1全长基因,可编码225个氨基酸;其与毒株A/chicken/Jilin/hq/2003的同源性最高,二者的核酸和氨基酸的同源性分别为99.7%和99.1%。比对分析发现,该毒株NS1基因在第238-252位有15个核苷酸的缺失;进化树分析表明,它与1997年香港流行的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毒株分别属于2个不同的分支。结论:克隆了一株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的NS1基因,并初步分析了其序列特性,为进一步研究NS1基因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张传福蒋世卫杨予涛杨志新朱恒奇赵丽霞许龙王荣于孟斌周晓巍黄培堂
关键词:禽流感H5N1亚型NS1基因
木糖醇脱氢酶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1年
综述了木糖醇脱氢酶研究现状,包括木糖醇脱氢酶的提取、结构、理化性质以及辅酶改造,同时对利用生物技术进行木糖醇脱氢酶基因克隆和表达的研究概况进行了简要介绍。
陈高云叶凯涂振东李勇锋于孟斌刘健智庆文刘敏
关键词:燃料乙醇木糖醇脱氢酶
PARP10组织分布、相互作用蛋白及UV应激反应的分析
2009年
根据GenBank中公布的人多聚腺苷酸二磷酸核糖聚合酶10(PARP10)cDNA序列,设计并合成一对特异性引物,通过RT-PCR扩增293FT细胞mRNA,获得PARP10cDNA。将获得的cDNA克隆到pCMV-Myc和pEGFP-C1中,用免疫沉淀和激光共聚焦实验验证了PARP10和β-actin存在相互作用。然后,通过RT-PCR法发现该基因在小鼠体内表达的组织分布,组织表达谱显示该蛋白在各组织中均有表达;Westernblotting分析表明,UV造成的细胞损伤能够引起PARP10表达水平的增高。PARP10组织表达谱的确定,与β-actin相互作用的验证以及对UV的应激反应都为进一步研究PARP10的生物学功能奠定了基础。
于孟斌赵莉霞杨予涛杨志新张莹莹朱恒奇周晓巍黄培堂
关键词:UV组织表达谱免疫沉淀激光共聚焦
PARP的生物学与病理学功能被引量:8
2008年
PARP是真核细胞内具有多聚腺苷酸二磷酸核糖基(PAR)催化活性的蛋白酶,目前发现18个具有该活性的蛋白.多聚腺苷酸二磷酸核糖基化反应是细胞内进行的翻译后修饰,该修饰作用于许多蛋白,涉及到染色体的稳定,DNA损伤修复,基因转录,细胞的增长,死亡和凋亡等方面.在生理病理方面与炎症,肿瘤,衰老等疾病相关联.本文针对以上方面进行了总结和讨论.
于孟斌杨予涛周晓巍黄培堂
关键词:DNA修复转录调控衰老
共表达xyl1、xyl2和tal1重组酿酒酵母的构建及木糖发酵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将来自树干毕赤酵母的木糖还原酶基因(xyl1)、木糖醇脱氢酶基因(xyl2)和酿酒酵母自身的木糖转醛酶基因(tal1),通过串联共表达的方法构建到表达载体pAUR123上,构建了1株重组酿酒酵母。该菌在打通木糖向木酮糖转化通路基础上,超表达木糖转醛酶。该菌以木糖为唯一碳源进行限氧发酵,能初步利用木糖。结果表明,木糖的利用率为77.4%,但乙醇产率仅为0.04 mg/mL。同时探讨了3种酶共表达对酿酒酵母发酵木糖生成乙醇的影响,发现3种酶对木糖的利用起关键性的作用,其过量表达导致木糖醇大量积累,乙醇得率降低。
叶凯陆亮刘敏于孟斌陈高云涂振东
关键词:木糖还原酶木糖醇脱氢酶酿酒酵母
多基因串联表达木糖发酵工程菌株的构建
2013年
通过基因工程的手段,利用木糖发酵转化乙醇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为引入木糖向木酮糖转化的途径,采用多重拼接PCR方法将木糖向木酮糖转化有关的木糖还原酶基因(xyl1)、木糖醇脱氢酶基因(xyl2)与转醛酶基因(tal1)进行拼接后克隆到表达载体pAUR123中,获得融合表达载体pAUR123-X12A;为超表达下游代谢途径的基因,将控制木酮糖向乙醇转化的木酮糖激酶基因(xks1)与转酮酶基因(tkl1)进行拼接后克隆到表达载体pAUR123中,获得融合表达载体pAUR123-SK。通过乙酸锂电击转化的方法分别将pAUR123-X12A与pAUR123-SK转入S.cerevisiae INVSc1中,得到S.cerevisiae INVSc1-X12A与S.cerevisiae INVSc1-SK重组子。对构建的重组子进行表达后,经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和酶活性分析,目的基因获得表达。初步结果显示两株重组菌构建成功。
陆亮叶凯刘敏于孟斌陈高云涂振东
关键词:木糖酿酒酵母
上转换发光技术在生化快速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上转换发光材料作为新型标记物与免疫层析、生物成像、生物传感等技术交相融合,在生化快速检测领域中得到广泛关注并取得了重要进展。本文通过分析上转换材料发光机理和技术特点,对近年来国内外上转换发光技术在生化检测领域的应用进行综...
徐莉关彩虹于孟斌金亮陈高云
关键词:上转换发光材料
文献传递
多基因串联发酵木糖产乙醇重组菌株构建初探
2013年
【目的】解决酿酒酵母不能发酵或利用木糖的问题,以期选育出高效转化秸秆生产乙醇的菌株。【方法】将来自近平滑假丝酵母(Candida parapsilosis)的木糖还原酶基因(xyl1),热带假丝酵母(Candida tropicalis)的木糖醇脱氢酶基因(xyl2),树干毕赤酵母(Pichia stipitis)的木酮糖激酶基因(xks1),以及酿酒酵母内源的转醛酶基因(tal1)和转酮酶基因(tkl1),通过串联共表达的方法构建到表达载体pAUR123上,构建了一株重组酿酒酵母。【结果】经过酶活性分析和Western blot蛋白免疫实验,证明转化子pAUR123-XL成功导入酿酒酵母并得到表达。以木糖为唯一碳源进行限氧发酵,能稳定利用木糖,木糖发酵结果表明:木糖的利用率为79.5%,乙醇产率为31%。【结论】构建的重组菌株能较好的利用木糖,为进一步的乙醇发酵提供了依据。
陆亮刘敏叶凯茆军于孟斌陈高云涂振东
关键词:木糖还原酶木糖醇脱氢酶木酮糖激酶
高效表达木糖醇脱氢酶基因酿酒酵母的构建及木酮糖发酵的初步研究
2011年
通过RT-PCR方法克隆得到Candida tropicalis木糖醇脱氢酶基因xyl2,将该基因连入酵母表达载体pYES2的诱导型启动子GAL1下,构建表达质粒pYES2-xyl2;同时用从Pichia pastoris中克隆获取的甘油醛磷酸脱氢酶基因GAP换下GAL1基因,构建含组成型启动子GAP基因的表达质粒pYES2-GAP-xyl2;通过电转化法将其依次转入酿酒酵母S.cerevisiae INVSc1,山梨醇培养基上筛选的转化子经木糖醇梯度驯化培养,筛选出1株耐木糖醇浓度为20%的酿酒酵母重组菌株ZCX4和1株在半乳糖诱导下耐木糖醇浓度为15%的重组菌株YDX2。酶活测定表明,重组菌株ZCX4比酶活0.621 U/mg(蛋白),是YDX2比酶活的2.29倍。摇瓶发酵结果显示,重组菌株ZCX4木糖醇消耗76.46 g/L,木糖醇消耗率为76.46%,是重组菌株YDX2木糖醇消耗率的1.63倍,说明木糖醇脱氢酶实现了高效表达。
陈高云刘敏叶凯张元忠涂振东于孟斌
关键词:木糖醇脱氢酶组成型启动子诱导型启动子木酮糖发酵
相比化学事件救援生物事件救援存在的特殊性
在美国"9·11"事件后,接连发生了"炭疽邮件事件",给全球带来了恐慌,突发事件的救援也应运而生。化学事件救援和生物事件救援是应对化学和生物突发事件所采取的组织活动,它们之间既存在共同点,也存在不同点。本文通过对化学事件...
于孟斌刘敏徐莉
关键词:应急救援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