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丁安徐

作品数:32 被引量:232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国石化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7篇专利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2篇石油与天然气...
  • 11篇天文地球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19篇页岩
  • 12篇页岩气
  • 7篇孔隙
  • 6篇含气
  • 4篇煤层气
  • 4篇含气量
  • 3篇地质
  • 3篇气量
  • 3篇龙马溪组
  • 3篇煤层
  • 3篇孔隙结构
  • 2篇地质评价
  • 2篇东南
  • 2篇野外
  • 2篇有机质
  • 2篇碳同位素
  • 2篇体积
  • 2篇同位素
  • 2篇盆地
  • 2篇气体

机构

  • 16篇中国石化
  • 15篇中国石油化工...
  • 2篇中国石油大学...
  • 2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齐鲁工业大学
  • 1篇苏州冠德能源...

作者

  • 32篇丁安徐
  • 12篇高和群
  • 8篇薛晓辉
  • 8篇蔡潇
  • 5篇龚月
  • 5篇曹海虹
  • 5篇高玉巧
  • 5篇吴艳艳
  • 3篇韦巍
  • 3篇胡微雪
  • 3篇程伟
  • 3篇何希鹏
  • 3篇孙齐
  • 3篇陈云燕
  • 3篇李陈
  • 2篇李辉
  • 2篇张培先
  • 2篇李小越
  • 2篇王亮
  • 2篇李维

传媒

  • 5篇油气藏评价与...
  • 3篇石油实验地质
  • 3篇天然气地球科...
  • 1篇天然气工业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高校地质学报
  • 1篇西部探矿工程
  • 1篇煤炭科学技术
  • 1篇断块油气田
  • 1篇天然气与石油
  • 1篇中国煤层气
  • 1篇中国石油和化...
  • 1篇中国煤炭地质
  • 1篇电子技术与软...
  • 1篇2012年全...

年份

  • 1篇2022
  • 3篇2021
  • 3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 9篇2013
  • 4篇2012
  • 1篇2011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渝东南地区五峰—龙马溪组页岩气储层孔缝发育特征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9
2021年
选择渝东南地区五峰—龙马溪组页岩储层为研究对象,采用场发射扫描电镜、低温液氮吸附、覆压渗透率孔隙度测试等实验,分析页岩中微观孔缝类型、孔隙结构及其分形学特征等。研究发现,页岩宏观裂缝主要为页理缝与构造缝,盆缘高压页岩气井样品中裂缝多数呈雁列状分布,盆外常压页岩气井样品中裂缝形态较为平直。宏观裂缝极为发育的位置微裂缝也较为发育,含气量与渗透率高。深部与浅部页岩孔缝特征存在明显差异。深部样品裂缝发育较浅部样品少,微裂缝以收缩缝与溶蚀缝为主。浅部样品中孔隙类型、形态、结构在纵向上具有相似的分布特征,平均孔径与覆压孔隙度明显大于深部样品。石英与黏土矿物对微孔和中孔的发育有一定的影响,显微类型是有机孔发育的重要影响因素。埋深大于3500 m时,孔隙形态与孔径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深度,深部页岩经历更为复杂的成岩作用,孔隙遭受强烈的后期改造,孔缝结构不再是被有机质主控。具有这类孔缝赋存特征的深部页岩压裂时,缝网形成的难度较大,需要对深部页岩缝网形成机制开展进一步的研究。通过对不同尺度裂缝的观测,可快速判断易压裂层位的位置,即使这类孔缝占比原位孔隙体积的比例极小,对储层的渗透率没有作用,但是在压裂改造下,这类孔缝群体会被激发,作为页岩储层的主要渗流通道。
吴艳艳高玉巧陈云燕李辉蔡潇丁安徐
关键词:页岩孔隙
贵州织金地区龙潭组煤层等温吸附特征研究及应用被引量:14
2011年
为了研究贵州织金地区上二叠统龙潭组煤层的吸附特征,通过等温吸附试验及煤质、煤岩分析对影响煤吸附特性的多种因素进行了分析,认为该煤层吸附性能较强,其吸附性能的主要影响因素为煤变质程度,其次为煤岩显微组分。利用等温吸附曲线估算了含气饱和度、临界解吸压力,并对采收率进行了预测,为织金地区煤层气的勘探开发提供了基础资料。
丁安徐龚月叶建国
关键词:龙潭组煤层气
页岩基质物性分析测试误差来源及解决方案被引量:1
2022年
物性是页岩油气藏勘探评价的核心参数之一,通常采用小柱塞样品进行测试,受实验方法和样品状态的限制,存在着测试流程长、系统误差大、测试方法不一和柱塞难以钻取等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进一步完善页岩物性测试技术,提出了“页岩基质”物性分析测试的概念,即仅对页岩样品基质部分进行测试,以获取总孔隙度、基质渗透率和流体饱和度等参数;进而分析了测试过程中误差的来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研究结果表明:①测试过程中所产生的误差主要来源自测试流程系统误差、样品保存及前处理影响、块体体积测试方法的选择、流体饱和度测试方法的选择及基质渗透率测试无现行统一标准等5个方面;②针对每一项误差来源,以减少页岩非均质性影响为原则,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优化后的测试流程和最优的样品保存及前处理方法,块体体积测试应优先选择激光3D扫描法,流体饱和度的测试方法应根据样品的成熟度来选择,基质渗透率测试应考虑颗粒粒径、测试压力、初始平衡压力和计算模型等4项关键参数。结论认为,当前页岩物性测试方法众多,但却没有哪一种方法可以解决物性测试过程中遇到的所有问题,需要根据不同的样品状态和研究目的选取不同的测试方法。
蔡潇夏威丁安徐叶建国
关键词:页岩基质
鄂尔多斯盆地煤层气实际产气压力分析被引量:2
2013年
煤层气临界解吸压力由煤的等温吸附实验得出,可以预测煤层气排采过程中的产气压力。结合煤层气赋存条件、等温吸附理论模型、临界解吸压力计算原理等,分析临界解吸压力实验值计算过程中的各步骤及其影响,根据已知地质资料、区域概况,总结区域误差规律。分析表明,鄂尔多斯盆地延川南区块煤层气临界解吸压力实验值普遍小于实际产气压力,差值在1.48~3.11MPa之间,统计平均差值为2.36MPa;基于修正参数进行了实例分析,验证了分析结果。根据区域数据资料分析,对区块内临界解吸压力进行统计,提出修正参数,优化实验结果,为煤层气的开发及排采提供更加可靠的依据。
薛晓辉丁安徐程伟龚月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煤层气
川东南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气录井碳同位素特征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9
2020年
为了更详尽地分析不同深度段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气的碳同位素特征以及页岩气的成藏富集规律,选取川东南地区3口典型页岩气评价井开展了页岩气碳同位素录井工作。在钻探现场连续取样并检测泥浆气的碳同位素值,并以DY5井为例检测了岩屑释气过程中的碳同位素变化。基于碳同位素录井数据,综合分析了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气的碳同位素平面分布及纵向变化特征、碳同位素倒转特征和岩屑释气过程中的碳同位素分馏特征。综合分析认为:四川盆地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气碳同位素值由盆地周缘向中心逐渐变轻,这一变化规律主要受控于页岩的热演化程度;川东南3口井的泥浆气碳同位素的纵向变化及倒转特征具有一定共性,表明其具有相近的页岩气富集规律;DY5井的岩屑罐顶气越靠近地质甜点区域同位素分馏越明显且岩屑释气量越大,反映该段页岩气具有初始地层压力高、含气量大、纳米孔隙更发育等特征。
牛强张焕旭朱地徐志尧仰云峰丁安徐高和群张立生
关键词:页岩气
野外页岩气采气罐及采气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野外页岩气采气罐及采气方法,是为了避免对野外页岩气采气过程中因空气混入而降低气体的纯度,有利于提高气体实验的精确度,属于野外页岩气采气实验技术领域,本发明顶部的半球形状能够保证气体的聚集方向,并在气量较小的...
薛晓辉丁安徐孙齐高和群
文献传递
一种含气量体积测量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含气量体积测量装置,是为了更加准确的测定气体体积,尤其是适用于测定如煤层气的非均质气体,属于气体测量装置技术领域,主要特点由具有气体出入通道的容器,容器内的活塞,面向气腔的活塞面上固定的压力传感器,固定...
薛晓辉任以发丁安徐孙齐
文献传递
一种水浴锅用的水浴框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浴锅用的水浴框,包括框体,框体设置成包括底板和侧板的水槽状,框体的底板和侧板分别设置有若干通孔,侧板之间分别交叉连接有若干弹簧;实现水浴框中的器皿牢固固定,适用于同时对不同大小体积的器皿的固定和加热。
程伟陈云燕高和群丁安徐蔡潇李小越陈磊韦巍
文献传递
试验标准的编制与使用方法探讨被引量:1
2013年
标准是为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由公认机构批准,共同使用的和重复使用的一种规范性文件。制定标准的目标是规定明确且无歧义的条款,能被使用标准的专业技术人员所理解,同时充分考虑最新技术水平,为未来技术发展提供框架,最终目的是促进贸易和交流。标准常见的分类有基础标准、术语标准、试验标准、产品标准、过程标准、服务标准、
丁安徐龚月胡微雪范小俊李陈
关键词:协商一致采标
页岩气勘探开发实验测试技术挑战与发展方向被引量:7
2021年
随着中国页岩气工业的蓬勃发展,页岩气地质评价实验测试技术不断完善。国内目前形成了一套以岩心前处理、矿物成分、地球化学、孔隙结构、物理性质、力学性质及含气量为主的七大类技术系列。而页岩储层作为一种细粒沉积,相对于传统砂岩、砾岩、粉砂岩等碎屑岩储层,具有典型低孔、特低渗特征,且天然裂缝及微纳米孔隙发育,由此给页岩气地质评价实验技术带来了4个方面的挑战:即沉积微相多变、成岩演化复杂、孔隙结构表征困难和流体流动机理多元。为进一步加快中国页岩气勘探开发进程,解决实际生产过程中瓶颈和问题,对页岩气地质评价实验测试技术提出了4个方向的展望:(1)储层精细描述亟待由静态表征向动态演化发展;(2)储层孔隙及孔隙内流体赋存方式的研究向真实地质条件下的模拟实验发展;(3)孔隙表征由单一尺度向宏观、微观多尺度融合发展;(4)基于大数据的实验数据挖掘向产能评价和预测发展,以期为中国页岩气勘探开发技术和理论发展提供重要依据。
高玉巧蔡潇何希鹏丁安徐高和群吴艳艳夏威
关键词:页岩气地质评价多尺度融合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