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丁凤珍

作品数:11 被引量:32H指数:3
供职机构: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栽培
  • 3篇平菇
  • 2篇选育
  • 2篇育种
  • 2篇杂交
  • 2篇杂交育种
  • 2篇栽培技术
  • 2篇栽培技术研究
  • 2篇食用
  • 2篇食用菌
  • 2篇金针菇
  • 2篇菌糠
  • 2篇菌丝
  • 2篇猴头
  • 2篇高产
  • 1篇单孢
  • 1篇单孢杂交
  • 1篇调节剂
  • 1篇冬虫夏草
  • 1篇新菌株

机构

  • 11篇江苏省农业科...
  • 1篇江苏省中医药...

作者

  • 11篇丁凤珍
  • 6篇宋金娣
  • 4篇姚萍
  • 3篇张云桥
  • 3篇蒋宁
  • 1篇徐荷芬
  • 1篇孙英男
  • 1篇王伟明

传媒

  • 3篇江苏农业科学
  • 3篇中国食用菌
  • 3篇食用菌学报
  • 2篇江苏农业学报

年份

  • 1篇1999
  • 1篇1998
  • 1篇1996
  • 2篇1995
  • 1篇1994
  • 2篇1993
  • 1篇1991
  • 2篇1990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田菁素对平菇的增产作用初报
1991年
<正> 田菁素由化工部门从田菁炼胶后的胶渣中提取而成。含有18种氨基酸,经上海市化学品毒性检定所鉴定,按食品毒理学分级标准,属最低一级为无毒类。为了探讨其在食用菌上的应用效果,1988~1990年分别在田间和室内进行了平菇应用田菁素稀释液拌生料栽培试验。 材料和方法 供试田菁素系华东化工学院供应的含10%氨基酸的液体。试验料、液比例为1:1.3.田间试验设0.2%田菁素液体拌料和对照(清水拌料)两种处理,小区面积1米~2,重复3次。室内试验采用30×37厘米聚乙烯袋栽培。设0.1%、0.2%、1%。田菁素拌料和对照4种处理,每处理10袋。
丁凤珍蒋宁孙英男张云桥
关键词:平菇施肥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金针菇栽培上的应用被引量:2
1990年
植物生长调节剂自问世以来,由于其特殊的生理效应和对多种作物的增产效果,引起了国内外学者广泛的兴趣。在食用菌方面,近年来也做了不少工作,但用多种生长激素进行比较研究,报道不多。本试验采用多种生长调节剂,对金针菇的生长,产量和品质进行了比较研究。以期为食用菌生产中合理地应用此类物质,提供科学依据。材料与方法供试菌种为三明一号。培养基成份(%):棉籽壳77,麸皮20,石膏1,蔗糖1,石灰1,料水比1:1.2~1.3。拌匀后装入17×33厘米的聚丙烯袋。按常规方法灭菌,接种,培养。当每潮菇生长至子实体形成期,在现蕾,齐蕾和菇柄伸长期喷施生长调节剂3次,两潮菇共喷6次。处理如下:1.三十烷醇:农用品,喷施浓度0.5ppm;2.乙烯利:农用品,500ppm;3.赤霉素:生化试剂,10ppm;4.α-奈乙酸:生化试剂,10ppm;5.激动素:生化试剂,5ppm;6.
丁凤珍蒋宁张云桥潘琦
关键词:金针菇栽培调节剂植物生长
猴丰1号新菌株的选育及其酯酶同工酶分析被引量:3
1996年
采用子实体组织分离与系统筛选法,从福建猴头的变异株中选育出了定名为“猴丰1号”的新菌株。该菌株菌丝体生长势强,发菌迅速;子实休菇形大,产量高。鲜菇产量比出发株福建猴头增加69.3%,比著名的常山99菌株增加16.8%。酯酶同工酶分析显示:猴丰1号的酯酶谱型与福建猴头相似,但有1条酶带发生了变异。由此说明,它确是源于福建猴头的自然变异株。
丁凤珍金建康宋金娣姚萍
关键词:猴头菇选育新菌株酯酶同功酶
猴头菌糠再出菇初探
1990年
一般收过三潮猴头菇的培养料,料面干燥,表层变硬,既不易保湿,又易感染杂菌,故常作为“菌糠”不再继续出菇利用。为了提高培养料的生物效率,我们在不添加任何营养物质的情况下,对菌糠进行处理,让其再出菇,结果获得了成功。材料与方法供试菌种为三明真菌研究所的福建猴头。培养料成份(%):棉籽壳77.5,麸皮20,石膏1,蔗糖1,过磷酸钙0.5。
丁凤珍蒋宁张云桥潘琦
关键词:猴头菌菌糠培养料处理
平菇单孢杂交与高产杂交种选育被引量:2
1993年
现今在生产上应用的平菇菌株很多,但市场对菇形菇质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选用了一些具有良好性状的菌株,利用单孢杂交手段进行菌株选育,初选了苏研系列杂交种,首批10个秋冬温型杂交种已进入多点试验.材料与方法(一)供试菌株(单核株):美味侧耳(11、12)、糙皮侧耳(21、22)、PL30(31、32、33、34、35)、FL(41、42、43、44、45)、PI(51)、SD519(61、62)、白黄侧耳(71、72)、B7(81、82)、凤尾菇(91、92)共9个亲株23个单核株.
金建康宋金娣姚萍丁凤珍
关键词:平菇杂交育种高产
平菇单核株配对生物效率的杂种优势及配合力分析被引量:5
1995年
平菇属糙皮侧耳、美味侧耳、白黄侧耳,与佛罗里达侧耳是同一可交配群体。选用该群体7个亲株的14个单核株按半轮配方式配成91个组合,其中12个为不亲和组合,总亲和率为8681%。该群体的性因子基因型达11对之多(A1B1~A11B11);栽培其中76个亲和组合及7个亲株,对其生物效率进行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处理间存在极显著差异(F=12.7915),前10名杂交种的超亲优势为15.69%~115.75%。同时对半轮配91个配对组合的一般配合力(gca)与特殊配合力(sca)进行分析,配对组合间,gca效应与sca效应值间也存在着真实差异。单核株D1的gca=24.27,为最高,其次是O8、D4、O7、L10,说明这几个单核株在以产量为指标的杂交育种中,有良好的基因加性效应。sca效应分析显示,D4L10的sca=63.99,为最高。对同一单核株不同组合的sca值进行显著性测定,结果显示D4、L10可产生较强的杂种优势,D1产生的优势效应居中,而O7、O8较次。本文还对平菇杂交育种过程中的配合力与配对亲和性进行了讨论。
金建康丁凤珍宋金娣姚萍
关键词:平菇生物效率杂种优势配合力
金针菇高产栽培技术研究被引量:1
1993年
通过对袋栽金针菇不同栽培技术措施的比较试验,初步明确了苗袋用地膜覆盖、二潮菇收后搔菌并灌注1%糖水和调头出菇,以及在子实体分化成长过程中的现蕾、齐蕾与菇柄伸长期喷施恩肥等,可以使金针菇的产量提高,品质改善.
丁凤珍潘琦
关键词:金针菇高产栽培
利用原生质体技术构建双孢蘑菇杂交菌株
1994年
利用原生质体技术,从异核菌丝出发构建了双孢蘑菇的杂交菌株。蘑菇原生质体制备与再生的最佳条件是:异核菌丝在PSL培养液中培养5天,菌丝经1.5%溶壁酶、0.6MKCl酶解数小时,纯化后在0.01%琼脂-RSPM中预培养20—24小时,涂布到0.18%琼脂RSPM上再生。根据再生菌落的形态推定出同核体与异核体,经栽培验证,继而将不孕的推定同核体配对。根据亲和性确证同核体,并分离异核化杂交种。研究结果表明:原生质体杂交育种比常规杂交育种具一定优越性;提出同核化是蘑菇原生质体制备过程中的特征之一。
金建康姚萍宋金娣王伟明丁凤珍
关键词:双孢蘑菇原生质体杂交育种食用菌
菌糠栽培草菇被引量:8
1995年
菌糠栽培草菇丁凤珍(江苏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南京)随着食用菌生产的发展,每年均有大量栽培过各类菇的培养基下脚料─—菌糠,被当作废料抛弃,既浪费了资源,又污染了环境。据江苏省农科院饲料食品研究所分析,采收过四次菇的平菇菌糠,仍含有丰富的纤维素、蛋白质、脂...
丁凤珍
关键词:草菇栽培菌糠食用菌
富锗灵芝栽培技术研究(Ⅰ)——锗对灵芝菌丝体生长的影响被引量:1
1998年
11个灵芝菌株经两种培养基、两种锗源的研究结果表明,锗对灵芝菌丝体生长的影响因锗源、培养基和菌株而异。以有机锗Ge-132为锗源,以棉籽壳为主料作培养基,锗对灵芝菌丝体生长无任何不良影响,以无机锗GeO_2为锗源,用PDA培养基培养,则50mg/kg锗即表现出轻度的抑制作用,随着锗浓度增加,抑制作用加剧。但菌株间差异很大,11个菌株在PDA培养基上耐GeO_2能力最强的为野生灵芝,最弱的为泰山灵芝。在1000mg/kg锗浓度下,两者的菌丝体生长量相差6.75倍。
丁凤珍侯洪勤朱网琴宋金娣
关键词:灵芝菌丝生长
共2页<12>
聚类工具0